DB14/T 1720-2018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14/T 1720-2018 黄土公路隧道工程监测技术规程简介:
DB14/T 1720-2018《黄土公路隧道工程监测技术规程》是山西省地方标准,主要针对黄土地区公路隧道的特殊性,制定了一套科学、合理的工程监测技术规程。这个规程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黄土公路隧道的建设质量和安全,通过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防止工程事故的发生。
该规程可能涵盖了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 监测对象与内容:规定了黄土公路隧道工程中需要监测的对象,如隧道开挖面、支护结构、围岩稳定性等,以及具体的监测内容,如位移、应力应变、渗水情况等。
2. 监测方法与设备:明确了适合黄土隧道的监测方法,如地质雷达、光纤监测、微震监测等,以及相应的监测设备的选择和使用。
3. 数据处理与分析:规定了如何对收集到的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便准确判断隧道的稳定性,预测可能的风险。
4. 应急处理:提供了在监测中发现异常情况时的应急处理措施,包括预警、报告、处理程序等,以确保隧道施工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5. 监测周期与频率:规定了不同阶段的监测周期和频率,以保证监测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请注意,由于我是一个,我无法直接获取最新的标准详细内容,上述内容是基于一般此类标准的一般理解给出的。如果你需要具体的条款和规定,建议直接查阅标准原文或者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DB14/T 1720-2018 黄土公路隧道工程监测技术规程部分内容预览:
DB14/T 17202018
1监控量测的管理应科学合理,设计单位应进行监测设计,施工单位应编制监测方案并实施, 工后应将监测资料整理归档并纳入竣工文件中
工后应将监测资料整理归档并纳入竣工文件中。 监控量测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四点: a) 掌握围岩、支护结构、周边环境的动态信息,确保施工、运营安全及结构的稳定性 b 验证支护结构效果,确认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的合理性,为调整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提供 c 指导施工工序衔接,确定二次衬砌施作时机; d 积累量测数据,为隧道设计、施工、运营、养护提供借鉴,
《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标准 JGJ/T 15-2008》4. 2监控量测的且的主要有以下四点
变化。监测断面位置的选取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a)在围岩的不同分级过渡区域,应至少布置一个监测断面,见表4; b) 地质条件复杂段落,应布置监测断面; c) 隧道洞口、浅埋、偏压区段,宜适当增加监测断面; d) 对于隧道主洞与人行横洞、车行横洞交叉口、加宽段、特殊结构型式隧道(如大断面、小净距 连拱)、下穿铁路、公路及建构筑物、斜井、竖井井口、风机房等情况,宜适当增加监测断面: e)当施工方案出现变更时,变更段落应布置监测断面
5.2.2周边收敛和拱顶下量测的测线布置可参照表5
DB14/T17202018
表5周边收敛和拱顶下沉测线布置
图2台阶法周边收敛和拱顶下沉量测的测线布设示意图
DB14/T 17202018
5.2.3地表沉降测点应在隧道开挖前布设,并取得初始值及一定周期的数据。地表沉降观测点横向间 距一般控制在2~5m,可根据隧道顶部地表地形适当调整,在隧道中线附近应适当加密,总测点数 般不少于7个;当黄土隧道下伏采空区时,应适当加大监测范围。地表沉降测点布设基本情况如图5 所示。
DB14/T17202018
DB14/T 17202018
图7分布式光纤监测布设示意图
DB14/T17202018
(见表7),如果位移速率与距开挖面距离两者有差异时, 为保证施工安全,原则上取监测频率较高的 作为实施的监测频率,出现异常情况互 应增大监控量测频率
表7洞内变形监测频率
DB14/T 17202018
表8充许水平相对收敛值%
水准类量测的项目主要包括拱顶下沉、地表沉降、拱脚下沉、底板隆起等,其采用水准仪、钢钢 尺等仪器,通过量测各监测点的高程变化以反应各变形量。
DB14/T17202018
6.7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监汇
7.1.1监测数据取得后,应及时进行校对、整理和分析。
DB14/T 17202018
图9运营黄土隧道监测信息反馈程序图
7.1.3采用散点图和回归分析方法整理分析监测数据,根据需要绘制监测数据与时间 空间的关系曲 线等,如图10、图11所示;若位移曲线正常,则说明围岩处于稳定状态、支护结构可靠有效;若位移 出现反常曲线(或反弯点),则说明围岩、支护结构处于不稳定状态,应尽快采取工程处治措施,
DB14/T17202018
在建黄土隧道监测信息反馈应注意: 建立畅通的反馈渠道,根据工程实际,制定有效的反馈、接收、处理程序,将监测到的异 据及时反馈到决策者与施工现场;
DB14/T 17202018
b)实时分析反馈:每天根据监测数据及时进行分析,发现安全隐患应分析原因并提交异常报告, 报告应尽可能地分析围岩变形的过程、趋势和原因,并提出建议措施; C 阶段分析反馈:按周、月进行阶段分析,总结监测数据的变化规律,对施工情况进行评价,提 交阶段分析报告。 7.3.2运营黄土隧道监测信息反馈应注意: a) 阶段分析反馈:结合监测数据发展趋势,选取以日、周、月为周期进行阶段分析,总结分析监 测数据变化规律,对运营期隧道围岩稳定性、支护结构可靠性进行判断,提出阶段性结论或建 议,并给出下一步工作计划; b) 总体分析反馈:对整个监测周期内监测数据进行总结分析,对运营期隧道围岩稳定性、支护结 构可靠性进行判断,给出监测结论,提出养护维修或病害处治建议。
DB14/T 17202018
附 (规 黄土隧道地: 表D.1给出了黄土隧道地表下沉量测记录表。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黄土隧道地表下沉量测记录表
表D.1给出了黄土隧道地表下沉量测记录表。
表D.1黄土隧道地表下沉量测记录表
附 (规 黄土隧道接 表E.1给出了黄土隧道接触压力量测记录表。
附录E (规范性附录) 黄土隧道接触压力量测记录表
表E.1给出了黄土隧道接触压力量测记录表。
DB14/T17202018
表E.1黄士隧道接触压力量测记录表
DB14/T 17202018
(规范性附录) 黄土隧道混凝土应力、钢架内力、锚杆轴力量测记录表
黄土隧道混凝土应力、钢架内力、锚杆轴力量测记录表
表F.1黄土隧道混凝土应力、钢架内力、锚杆轴力量测记录表
表F.1黄土隧道混凝土应力、钢架内力、锚杆轴力量测记录表
附 (规范 黄土隧道围岩 表G.1给出了黄土隧道围岩含水量量测记录表
附录G (规范性附录) 黄土隧道围岩含水量量测记录表
表G.1给出了黄土隧道围岩含水量量测记录表
DB14/T17202018
附录G (规范性附录) 黄土隧道围岩含水量量测记录表
表G.1黄土隧道围岩含水量量测记录表
DB14/T 17202018
附美 (规范性 黄土隧道地下水 表H.1给出了黄土隧道地下水水质监测记录表。
移动脚手架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研究附录H (规范性附录) 黄土隧道地下水水质监测记录表
表H.1黄土隧道地下水水质监测记录表
附录 (规范性阶 黄土隧道支护结构裂 表I.1给出了黄土隧道支护结构裂缝量测记录表。
DB14/T17202018
附录 (规范性附录) 黄土隧道支护结构裂缝量测记录表
表1.1黄士隧道支护结构裂缝量测记录表
DB14/T 17202018
DB∕T 29-157-2006 公路沥青路面裂缝密封施工技术规程附录J (规范性附录) 运营黄土隧道有害气体浓度监测记录表 表J.1给出了运营黄土隧道有害气体浓度监测记录表。
表J.1运营黄士隧道有害气体浓度监测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