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9-187-2008 天津市地热回灌地面工程建设标准

DB29-187-2008 天津市地热回灌地面工程建设标准
标准编号:DB29-187-2008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5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34832
免费资源

DB29-187-2008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DB29-187-2008 天津市地热回灌地面工程建设标准简介:

DB29-187-2008是天津市的地方标准,全称为《天津市地热回灌地面工程建设标准》。这个标准主要规定了在天津市进行地热回灌地面工程建设时,应遵循的技术要求、设计原则、施工方法、质量控制、安全措施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具体规定。

地热回灌是指将利用过的地热水经过适当处理后再回注到地下,以维持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项技术在天津这样的地热资源丰富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DB29-187-2008标准的制定,就是为了规范和指导这一过程,保证工程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保护环境,防止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

标准内容可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设计要求:如地热回灌井的布局、深度、直径,回灌系统的组成,处理设施的设计等。 2. 施工技术:地热回灌井的钻探、完井、测试,回灌系统的安装,以及相关的施工安全规定。 3. 质量控制:对钻井、井下设备、回灌设备等的质量检查,以及对回灌水的水质监测。 4. 环境保护:对地表、地下水、土壤可能产生的影响评估,以及防止污染的措施。 5. 运行与维护:地热回灌系统的运行管理规定,以及定期的检查、维修要求。

这个标准的实施,对于提升天津地热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DB29-187-2008 天津市地热回灌地面工程建设标准部分内容预览: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 同的用词,作如下说明: 1)表示很严格,没有选择的余地,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充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用词采用“不宜”。)V 表示允许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 在条文中按指定的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 的规定”或“应按的规定执行”

天津市地热回灌地面工程建设标准

1.0.1制订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地热回灌地面工程建设, 更地热回灌井的井口装置、井口监测系统、水质净化处理系统、排 气加压装置等一系列设备和工艺的设计、工程建设均做到规范化 示准化,便于更好地管理和监管地热回灌工作。 1.0.2本标准主要适用于中低温地热回灌地面工艺设计及回灌 系统建设安装工程,凡本市区域内的回灌井井口装置、地热回灌 也面系统工艺建立、井泵房建设,在实际设计、施工、目常运行维 护中均应执行本标准所规定的各项条款。

《低压电器环境设计导则 第4部分:接触器 GB/T 24975.4-2010》1.0.4其它现行相关标准包括

路、回灌流体水质净化装置、排气装置、加压装置等在内的工程体 系,未包括地热开采井和供热系统及供热循环管网在内

3回灌井井口装置基础设施及施工技术要求

3.0.1地热回灌井钻井施工

3.0.4地热并的相关成并材料,是设计制作并口装置的

3.0.9成套的地热并并口装置必须正确设计、安装,才能充分发 挥其作用,尤其是石棉盘根的紧固和压实是保证并管伸缩自由度 及无泄漏事故的关键,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4回灌并并口监测仪器仪表的选型与安装

4.1.1由于地热并的主要动态要素水位、水温等并不是多年恒 定不变的,随着使用时间、开采强度等不同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而 且地热井水位及水温观测是掌握地热井动态特征、指导下泵深度 和回灌水管下入深度、及时保养和维护地热并的基础数据,因此 为加强地热资源计量管理工作,并对地热井的动态数据进行实时 监测,应保证地热回灌系统中每一眼回灌井的井口都要配备一套 动态监测系统

4.1.1由于地热并的主要动态要素水位、水温等并不是多年恒 定不变的,随着使用时间、开采强度等不同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而 且地热井水位及水温观测是掌握地热井动态特征、指导下泵深度 和回灌水管下入深度、及时保养和维护地热并的基础数据,因此 为加强地热资源计量管理工作,并对地热并的动态数据进行实时 监测,应保证地热回灌系统中每一眼回灌井的井口都要配备一套 动态监测系统。 4.1.2~4.1.3由于天津市开采地热资源较早,历史原因造成大部 分原有地热并的并口监测系统非常不规范,对所有地热并的监测 系统改造只能分阶段、分步分批进行,人工监测系统只适用于已 运行的、尚未改造完毕的地热利用系统,用以实时监测和记录地 热井动态要素的变化情况,仅作为一个过渡时期的暂行监测系 统。根据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2006年7月3日签发的 《关于安装地热井智能网化监测系统的通知》(津国土房热[2006 697号)要求,全市新审批的地热项目,在设备安装时必须按规定 安装智能化监测系统,并严格按规范设计、施工;现已运行的地热 系统,包括人工监测系统、仪器仪表不全或不准或已损坏、安装位 置不正确或不符合要求的均应分批次进行改造,按规定加装水位 监测仪、温度变送器、压力变送器、电磁流量计、数据采集处理系 统(下位机)等设施,两年内实现全市地热系统全部安装智能化监 测系统的目标。 4.1.6流量计(表)与回灌并并口之间禁止设置任何排水支管或

4.1.2~4.1.3

分水器,以确保计量的精确性

4.1.7安装单阀水嘴,是为取样进行水质监测备用的

热流体本身特点,在安装和组件中,需要提出特殊要求,以保证测 试数据的准确性和测试仪器仪表的使用寿命。同时回灌系统中各 义器仪表均应随时校验,对已经损环或灵敏性能不高的系统设 备、仪器仪表应及时更换、维修,保证回灌运行时能进行准确的监 测和计量。

4.2.5当地热流体的拉电指数L1>10.0时,属强腐蚀性热水,具 有较强腐蚀性,其温度变送器的热敏探头部位要采用防腐材料, 防止地热流体对它的腐蚀,损坏探头:热电阻的接线盒出线孔向 下,可防止因密封不良而使水汽、灰尘和脏物等落入接线盒内 4.2.6压力变送器配备管道螺栓盲堵,可便于安装、调试、拆卸 及维护。

4.2.7电磁流量计选择正确的安装点和采用正确的安装方

其正常工作、保证能准确计量的关键,若安装位置不正确或安装 方法不对,不但会影响测量精度,还会影响流量计的使用寿命。 安装位置选择测量点前后有足够的直管段,能保证流入电磁 流量计的流体流量稳定、监测到的数量真实可信,否则电磁流量 计输出的信号可能不稳定,造成计量不准确。 电磁流量计传感器应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明示的正确位置 方式进行安装,必须保证在流体通过流量计时,任何时候流量计 测量管中均充满流体,避免不满管或空管现象出现 如果不能按说明书指明的正确安装位置、方式安装,应在流 量计前设置止回阀,防止停泵后管道中的地热流体部分或全部口 流,造成半管或空管现象。 大津地区地热资源为沉积盆地型中低温地热资源,自前可测 到的地热流体最高并口稳定流温未超过110℃,因此电磁流量计 测试介质温度范围选择在0~120℃之间是比较合适的,

4.3人工动态监测系统

有专门的观测管(孔)进行水位、水温监测,测管出露在井口法兰 上方的部位应有专用的开关阀门,只在进行数据监测时才可开后 并口法兰盘上的专用阀门,其它任何时候都进行关闭密封处理 这样即能保证随时监测到水位、水温数据,文能起到防止空气渗 入井内腐蚀井壁、回灌水管、测管的作用。 现行地热回灌井中的回灌水管一般由普通泵管代替。人工监 测水位的地热并水位监测设施宜采用由固定片、悬挂连接护套 则管三部分组装而成的悬挂插拨式水位测管,使上、下测管在护 套内相通连接并固定在泵管一侧,同时确保各部位紧固密封;新 没入使用的地热回灌并宜采用本身具有悬挂插拔式水位测管的 专用潜水泵管作为回灌水管,不宜选用没有测管的普通泵管,在 普通泵管旁侧焊接固定水位测管或在普通泵管旁侧悬挂插拔式 水位测管的方式也不宜在新投人运行的回灌井中采用;现已使用 普通泵管来代替回灌水管的地热井应在条件具备时,统一更换这 种本身就具备悬挂插拔式水位测管功能的专用潜水泵管作为回 灌水管。

前提,而且流量表一旦安装,应由管理部门统一铅封,用户不得随 意拆封改动。

5.1.1~5.1.2地热并施工结束交付使用前要建筑井口泵房,建设 等合标准的地热井井口泵房能有效保护地热井及井口装置、保证 井口监测仪器仪表正常运行、监测精度、延长使用寿命

5.1.5并泵房为确保系统运行时的安全用电,所设置的照明灯 具应具有防爆性能,防水插座、所有电器及接触器都应符合相应 的防爆等级

洁,出入门的开启要灵活GB∕T 13244-1991含碳耐火材料抗氧化性试验方法,出入通道要符合消防安全通道要求。 5.1.8~5.1.10为实现地热回灌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新审 批施工建成的地热井井泵房不得再设计为半地下或全地下形式 地热回灌系统的地面工程建设要严格按本标准的有关要求设计 施工,井泵房建筑一律按地上形式的标准验收和交付使用。

和检修时的排水;压力排水主要承担未完全灌人回灌井的多余地 热尾水或除砂器、过滤器反冲洗的排水或回扬洗井的地热流体, 室外设置的压力扩容排水井兼具降温和降压作用,使这种具有 定温度和压力的排水从扩容井靠重力流人排水系统。

5.2.1单眼回灌井地上井泵房建筑的面积不小于长6000mmx宽 5000mm,当井泵房的建筑长度不能满足在主管道直管段上安装 除砂器时,除砂器的安装位置可以在主管道的折弯段,但所有监 则仪器仪表都必须安装在主管道直管段上,而且电磁流量计或流 量表的前后直管段必须保证有足够的、规定的标准距离。

半地下或全地下式井泵房建设

5.3.2~5.3.3地下式并泵房最重要的一点注意事项是要设置压 力排水系统和排水集水坑,及时将积雨、设备检修及输水管道渗 漏的积水和弃水通过潜水排污泵提升到室外排水处,防止因大量 降雨或突发漏水事故时,地热井、并口装置、蓝测仪器仪表及电 路、电器设备浸泡在积水中,确保系统的用电安全和正常运行。 5.3.4~5.3.5设计地下式井泵房时应考虑到今后提泵、下泵施工 作业、修井作业、监测人员出入、通风安全等要求,并泵房屋顶要 设置有一定长度和宽度的活动提升孔、出人人孔、进气孔、出气 孔。 室外进气、排气管道附近设置警示标志,避免倒行人

5.4.3设备间设置集水坑并配备排水泵,以便收集、排除设备间 内的积水。排水管道直接引至室外压力扩容排水井,依据站房附 近排水管道的位置确定排水沟内地漏就近接出。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 GB/T 20234.2-2015》6回灌流体水质净化过滤系统装置

6.1.2为了保证地热流体中裹携的岩屑微粒、无其是孔隙型热储 层砂岩地层的细砂颗粒(因为岩性较松散,细小的砂粒更容易随水 流被带出)或裸眼成井的基岩地层中水中携带的细小颗粒不被传 渝到循环系统管路,地热回灌水源均需经过除砂处理,而且除砂 器的设置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回灌系统过滤器的工作负担 除砂器的选型应根据地热井所揭露热储层岩性、流体质量来 设计和确定

6.2.1地热供暖系统长年运行,管道不可能经常更换,由于管路 的老化、锈蚀,会使流经的地热流体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 比需对回灌水进行净化过滤处理,去除掉回灌水源中的悬浮固相 物质和滋生的细菌,降低水源质量不佳对回灌效果的不良影响。 基岩岩溶裂隙型热储层回灌系统中,为不增加额外投资,可 根据地热流体质量的具体情况,在回灌水源经除砂处理后,在地 面净化措施上要考虑增设精度不小于50~80μm的管道过滤或其 他过滤装置,达到能将管道系统和回灌流体中残留的相对直径较 大的颗粒过滤掉的目的。) 6.2.2)孔隙型热储层由于渗透率小、岩石粒径细,滤水管网容易 被细微颗粒或细菌堵塞,因此要求同时安装精、粗两级过滤装置。 孔隙型热储层回灌系统的粗过滤器精度应不小于50~80μm 承担过滤系统中残留的相对直径较大的颗粒任务,并在一定程度 上减轻精过滤器的工作负担,延长精过滤器的使用寿命;精过滤 器精度应达到3~5um,不仅要滤掉大部分悬浮颗粒,有效防止回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