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2778-2017 农村公路砌块路面应用技术规范

DB22/T 2778-2017 农村公路砌块路面应用技术规范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804.5K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34550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22/T 2778-2017 农村公路砌块路面应用技术规范简介:

DB22/T 2778-2017《农村公路砌块路面应用技术规范》是中国吉林省地方标准,主要针对农村公路砌块路面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和养护等全过程,提供了一套详细的技术指导。这个规范的出台,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提高农村公路砌块路面的建设质量,延长路面使用寿命,提升农村公路的服务水平,促进农村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该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总则:阐述了规范的目的、适用范围、引用标准等基本信息。

2. 术语和定义:对砌块路面中常用的一些专业术语进行了定义,以便于理解和应用。

3. 基本规定:规定了砌块路面的设计原则、施工要求、材料选择、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4. 设计:包括路面结构设计、砌块设计、排水设计等方面,明确了具体的设计方法和参数。

5. 施工:详细描述了砌块路面的施工工艺,包括基层施工、砌块铺设、接缝处理、表面处理等步骤。

6. 质量验收:规定了砌块路面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和最终验收的标准和方法。

7. 维护与管理:给出了砌块路面的日常维护、检查、修复以及使用寿命评估等方面的指导。

8. 附录:提供了相关计算公式、施工图表等参考资料。

这个规范的发布和实施,对于推动农村公路砌块路面的建设,提升农村公路的通行能力和使用寿命,促进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的现代化,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DB22/T 2778-2017 农村公路砌块路面应用技术规范部分内容预览:

4.1.1路基应稳定、密实,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

4.1.1路基应稳定、密实,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 4.1.2新建路基各部位填料的强度和压实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

DB22/T 27782017

表1路基填料强度和压实度的要求

4.2.1路基处于中湿、潮湿或过湿状态时,应在路基顶面与基层之间设置垫层。 4.2.2垫层宜采用粗砂、砂砾或碎石等粒料类材料。材料最大公称粒径宜不大于53.0mm《金属面绝热夹芯板技术规程 CECS 411:2015》,通过0.075 mm筛孔的颗粒含量宜不大于5%。

4.3.1砌块路面应设置基层结构。应根据路基情况、路面结构承载力和整体稳定性要求,选择粒料类 基层或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 4.3.2季节性有重载运粮车通行的农村公路,基层宜采用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厚度应不小于150 im。 4.3.3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较强的抗冲刷能力和一定的抗冻性。水泥 稳定类材料7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应不小于2.0MPa,石灰稳定类材料7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应不 小于0.7MPa。 4.3.4多雨地区或路基排水不良路段,应选择粒料类材料基层,宜优先采用级配碎石或级配砾石基层, 交通量较小的农村公路可采用未筛分碎石或填隙碎石基层。粒料类基层的厚度应不小于100mm。 4.3.5级配碎石、级配砾石最大公称粒径宜不大于37.5mm,填隙碎石和未筛分碎石的最大公称粒径 宜不大于53.0mm。粒料类基层材料通过0.075mm筛孔的颗粒含量宜不大于5%,通过4.75mm颗粒含 量宜不大于50%。 4.3.6级配碎石材料CBR值应不小于60%,级配砾石、填隙碎石材料CBR值应不小于40%。

DB22/T 27782017

表面有饰面层的砌块,饰面层的厚度不应小于5mm。 砌块顶面四周应有5mm的45°倒角。7个 0砌块铺筑形式应综合考虑方便铺筑、联锁结构稳定、砌块受力合理等因素后确定,宜采用砌 与行车方向接近45°角的斜向铺筑形式,如图1所示。

图1砌块斜向铺筑形式

1砌块间隙缝应控制在2mm~3mm宽,应用嵌缝料充填密实。嵌缝料宜采用细度模数为1.6 且级配良好的细砂或石屑,级配应满足表5的要求,且2.36m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应不大于5%, 应小于3%。

表5嵌缝料级配范围表

2砌块与基层之间应铺筑整平层,其厚度宜在30mm~50/mm之间。整平层可采用细度模数为2.3 为砂或石屑,级配应满足表6的要求,含泥量应小于5%,泥块含量应小于2%。

表6整平层用砂或石屑的级配范围

4.5.1砌块面层两侧应设置路缘石。 4.5.2路缘石宜采用工厂预制。断面形状宜采用矩形和上窄下宽的梯形型式,其顶宽应不小于120mm, 单体长度宜为500mm~750mm,高度应根据面层结构厚度确定。 4.5.3预制加工的路缘石应边角整齐、外形完好、表面平整,其外观质量及尺寸偏差应满足表7的票

DB22/ T 27782017

表7路缘石的外观质量及尺寸偏差

4.5.4预制路缘石的强度和物理性能应满足表8的要

表8路缘石的质量标准

4.5.5路缘石各项技术指标的试验方法应按照GB28635的相关规定执行。 4.5.6路缘石应砌筑于基层表面,其布置形式应考虑基层类型、铺筑方式、路面排水要求和施工便捷 性等,顶面标高应低于砌块路面标高。常用布置形式如图2所示。 大

图2路缘石的布置形式

DB22/T 27782017

DB22/T 27782017

4.6.1路肩填筑材料宜与路基材料相协调,压实度应不小于90%,填筑高度应与路缘石保持 4.6.2路肩宽度应不小于250mm,应做成向外的横坡,坡度应不小于路面横坡。

5.1.1新建砌块路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低于8年。 5.1.2应根据设计公路的性质及在路网中的地位确定交通荷载等级。交通荷载等级划分与设计轴次的 对应关系如表9所示。

表9交通荷载等级划分与设计轴次

无实际交通量调查数据时,应根据确定的交通等级参照表9来确定砌块路面的设计轴次。 有实际交通量调查数据时,按以下方法确定设计轴次: 各种车型的不同轴载P按式(1)换算成标准轴载P的当量轴次N

诊内部使用 (1) 式中: 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次/d); K 被换算车型的轴载级别; c 被换算车型的轴数系数; 等翻印 n; 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作用次数(次/d); P. 标准轴载(100kN)。 当轴间距大于3m时,应按单独的一个轴载计算,C=1;当轴间距小于3m时,双轴或多轴的轴 系数按式(2)计算。

DB22/ T 27782017

主:上述轴载换算公式适用于单轴轴载小于或等于130kN的各种车型的轴载换算。 b)按式(3)计算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N。,作为砌块路面的设计轴次。

本标准仅供 (1+)1×365 (3) 式中: N。一一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的累计当量轴次(次/车道); 一一设计年限内的交通量的平均年增长率(%) t——设计年限(年); N一一运营第一年双向日平均当量轴次(次/d) 车道系数,双向单车道取1.0,双向两车道取0.6~0.7。 2.3当采用实际交通量计算的设计轴次小于表9所确定交通荷载等级的设计轴次范围时,可按其下 值进行路面结构设计。

3.1砌块路面基层为粒料类材料时,路面结构设计应以砌块路面表面在设计年限内累计的永久 超过容许变形量为设计标准,按式(4)计算,

标准代 式中: DR(N.) 砌块路面表面在设计年限内累计的永久变形值(mm),按式(5)计算; Y [DR] 砌块路面表面永久变形容许值,取30mm

Dr(N) ≤[DR]

[Dk]——砌块路面表面永久变形容许值,取30mm。 Dr(Ns) =1.9.C.I .c 5 式中: C—与砌块厚度有关的系数,砌块厚度分别为h=80mm,100mm,120mm时,相应的C=1.17 得翻印 1.25.1.34 设计荷载作用下路表面的回弹弯沉(mm); 一砌块厚度(mm); 一设计轴次(次)。 砌块路面基层为无机结合料稳定的半刚性基层时,路面结构设计标准分以下两种情况:

C 与砌块厚度有关的系数,砌块厚度分别为h=80mm,100mm,120mm时,相应的C=1. 得翻印 1.25,1.34 设计荷载作用下路表面的回弹弯沉(mm); h一砌块厚度(mm);

基层为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材料时,应以设计年限内基层不发生疲劳开裂为设计标准 式(6)计算

DB22/T27782017

一砌块路面半刚性基层底部的最大拉应力(

砌块路面半刚性基层底部的最大拉应力(MPa); [o]一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容许拉应力(MPa),按公式(7)计算。

[] = 3.0 . J

基层为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类基层时,应以设计年限内半刚性基层疲劳开裂后剩余的轴载次数 使砌块路面产生的永久变形不超过容许变形值为设计标准。半刚性基层疲劳寿命按公式(8) 计算。

半刚性基层发生疲劳开裂所承受的轴载作用次数(次)。 设计年限内半刚性基层疲劳开裂后砌块路面剩余轴载次数按公式(9)计算

NR一—半刚性基层开裂后砌块路面承担的剩余轴载作用次数(次) 该类砌块路面永久变形设计标准应满足公式(10)的规定。

5.4.1路基回弹模量设计值的确定

No.11 = 3.0 . Kd.O. 18

Dr(N. ≤[Dr].....

a)新建农村公路可根据当地经验确定路基回弹模量上oD; b)对已有路基,包括经过稳定处治后的路基,可采用贝克曼弯沉仪实测路基弯沉值,按公式(11)

DB22/ T 27782017

JG∕T 5078-1996 建筑机械与设备焊接与滑轮1o 分别为该实测路段路基弯沉平均值(0.01mm)与均方差(0.01mm); Z。—保证率系数,取1.5。

表10基层材料设计参数代表值

DB22/T 27782017

6.1.1应对砌块路面路表排水、结构内部排水、路基排水进行综合设计。

6.2.1土质和水文条件不良的路段应设置道路两侧边沟及上方一侧截水沟。排水有困难的低洼地带, 路基边沟或排水沟宜远离路基坡脚,必要时应增大边沟及排水沟的深度。 6.2.2局部积水洼地避不开时,应适当抬高路基,且路基内部应设防水隔离层。 6.2.3边沟或排水沟沟底标高应低于路面结构排水层底面标高不小于200mm

6.3.1块路面横坡宜为2.0%~3.0%,应根据路面宽度 需要确定 6.3.2砌块路面缝隙的嵌缝料应填充饱满、密实 6.3.3砌块路面的路缘石顶面不应超过砌块铺面的高度, 6.3.4路肩表面应密实、防渗,横坡应不小于路面横坡

JC∕T 2346-2015 碳化硅陶瓷过滤器6.4结构内部排水设讯

6.4.1路基顶面应设置不小于2.0%的单向或双向排水横坡,平整度应不大于20mm。7 6.4.2多雨地区及路面排水不畅的路段,排水垫层宜全宽铺筑,其材料应同时满足渗水和反滤的要求。 6.4.3采用半刚性基层时,基层顶面宜设置不小于2.0%的单向或双向排水横坡,平整度应不大于12 m。 6.4.4路肩宜采用透水性好的材料回填。当路面排水不畅且采用细粒土填筑路肩时,应在路肩内设置 横向排水管。 6.4.5路肩排水管应倾斜设置,内侧应与路面内排水层相连,外侧应引出边坡以外。排水管底部横坡 应不小于3%,排水管出水口底标高应高出所接边沟或排水沟沟底标高不小于200mm。排水管直径宜不 小于50mm,排水管间距应不大于5m,排水不畅的路段,排水管间距应缩短。 6.4.6路缘石的设置不应阻碍结构内部水的排出,应结合路肩排水设计预留排水孔。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