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T 29-257-2019 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标准

DB/T 29-257-2019 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标准
标准编号:DB/T 29-257-2019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33562
免费资源

DB/T 29-257-2019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DB/T 29-257-2019 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标准简介:

DB/T 29-257-2019是北京市地方标准《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标准》的编号,该标准于2019年发布,旨在推动我国雪上运动场馆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升场馆的环境性能和运营效率。

该标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进行评价:

1. 绿色设计:评价场馆在设计阶段是否考虑了节能、减排、资源利用、环境友好等绿色元素,如场地选址、建筑设计、能源系统设计等。

2. 节能与减排:评价场馆在运营过程中,能源利用效率、节水效果、废弃物处理、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的表现。

3. 资源利用:评价场馆在建设及运营过程中,对建筑材料的再生利用、水资源的再生利用、绿色食品的采购等资源节约措施。

4. 环境保护:评价场馆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包括噪音控制、光污染控制、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5. 运营管理:评价场馆的运营管理是否符合绿色理念,包括绿色服务、绿色教育、绿色文化等。

6. 创新与示范:评价场馆在绿色技术应用、模式创新、绿色标准制定等方面是否有示范引领作用。

这个标准的实施,能够推动雪上运动场馆的绿色升级,对于我国冬季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DB/T 29-257-2019 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标准部分内容预览:

雪上运动场馆选址一般为山区,生态环境本底比较脆弱,场馆 先址不得突破生态保护红线,应避开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 文、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湿地公园等区域。隆低建 设开发活动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保证区域基本生态安全和生态 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合理控制规模是生态的关键,因此特定要求科学论证,合理控 制规模,避免过度开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2017年修正本)第三十 二条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 在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或者景观

雪上运动场馆建设应结合现状地形地势,充分利用不同高程的 土地、绿地及水源等自然条件,进行合理的滑雪道、建筑、交通

其他服务设施等布局,保证雪上运动各处衔接便利。充分利用区内 自然环境特点,与当地文化相结合,构建适宜的山地景观格局,人 工建造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电力变压器应用导则 GB/T 13499-2002》,在满足雪上运动要求的基础上,使整 体设计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效果图、交通规划图和相关 设计文件;运行评价查阅相关工文件并现场核实。

4.1.4本条适用于绿色雪上运动场馆的设计、运行评价。

雪上场馆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水资源与水土保持、洪水影响 评价等属行政许可范围,项目开工建设前,应完成各项行政许可的 审批和备案。 7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环境保护和水务相关行政部 门的许可文件、经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或备案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水资源论证文件、水土保持方案、洪水影响评价报告等文件和涉及 的设计文件;运行评价查阅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水资源论证、水土 保持方案、洪水影响评价等文件和对应的工程验收文件。

4.1.5本条适用于绿色雪上运动场馆的设计、运行评价。非竞赛场

雪上运动场馆的规划设计应注重场馆的可持续发展,统筹考虑 赛事需求和赛后利用,永久设施应尽量减少对赛时场馆建筑的改建 和拆除,充分利用场馆自身资源引导场馆赛后功能向功能多元化方 向发展,提高场馆的使用效率、效益。规划设计文件中应包括赛后 利用规划,以及配套建筑赛后利用设计。场馆赛后利用规划应得到 赛事方的认可。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场馆规划设计文件,设计说 明和相关图纸文件;运行评价查阅场馆规划设计文件、相关竣工文 件,并现场核实。

4.1.6本条适用于绿色雪上运动场馆的运行评价。

影响,建设单位对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应给予高度重视。建设过程 中应聘请专职、专业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监理,制定环保和水保 专项监理计划,随工程进度定期出具环境和水保监测报告。项目负 责人应是环境监理工程师;承担水土保持监理的单位应具有水土保 持监理资质。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查阅监理单位的资质证明文件和主要人员 资格证明文件、专项监理计划、环境监测报告、水保监测报告。

4.2.1本条适用于绿色雪上运动场馆的设计、运行评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12月25日修订通过) 第三十八条规定:对生产建设活动所占用王地的地表土应当进行分 层剥离、保存和利用,做到土石方挖填平衡,减少地表扰动范围: 对废弃的砂、石、土、歼石、尾矿、废渣等存放地,应当采取拦挡 波面防护、防洪排导等措施。生产建设活动结束后,应当及时在取 土场、开挖面和存放地的裸露土地上植树种草、恢复植被,对闭库 的尾矿库进行复垦。 《天津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2014年3 月1日第二十条规定:从事生产建设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对分 层剥离的地表土专门存放,留作恢复表土层、种植植被和复耕时利 用;对砂、石、土、废渣等存放地,应当采取拦挡、坡面防护、防 共排导等措施,避免造成水土流失;生产建设活动结束后,应当及 时在取土场、开挖面和存放地的裸露土地上植树种草、恢复植被或 者复垦。

1场馆规划设计文件中应包括土方减量化和综合利用方案 或内容,优化主石方开采方案,减少王石方产生量,有土石方平衡 表(图)。 2赛区内调配利用指所产生的土方在赛区不同场馆之间调 配利用或在赛区内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利用;场馆范围内全部利用 指场馆建设产生的土石方全部在场馆红线范围内利用,无外运土石 方。第2款评价时在设计文件中应有土石方平衡表,并详细说明土 台方来源和去向。 人 3表土是指陆地表面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蔬松表层土壤,富 含有机质、土壤酶和微生物等物质,具有较好的营养和环境条件, 能够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表士不仅指耕地的耕作层,还包括园地 林地、草地等适合耕种的表层或腐殖质层。本标准要求剥离的表土 指厚度在20cm以上的上述表层土壤。具有剥离条件指的是表土为 适合耕种的土壤且剥离表土机械能够操作的条件。剥离机械一般有 推土机、拖式铲运机、挖掘机等。具体参考《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 技术规范》。第3款评价时表土资源的剥离、保存和利用应有单独 说明。施工阶段应提供各工段士石方开挖、回填监理报告;表土资 源的堆放和利用情况应提供证明材料。不具备表土剥离条件的场馆 区域本款不参评。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设计说明等 运行评价主要查阅施工方案、施工监理报告、土方运输记录等。 4.2.2本条适用于绿色雪上运动场馆的设计评价。城市建成区场馆 本条不参评。 为了减少雪上场馆建设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项目开发建设 前应该对当地动植物等生态资源现状进行本底调查,包括具有重要 生态功能的生态系统类型和位置,注明敏感、脆弱生态系统类型。 列出动物资源类型和栖息地位置、当地重要野生保护植物群落位 置,编制野生动植物清单名录。对开发建设潜在影响进行分析,评

划建立围栏进行围封。保护小区规划并设立标桩、标牌,以示区界、 指示方向、阐述规章制度、提示、警告和表达信息等。 2野生植物就地保护小区位置明确、保护措施得当,标识清楚。 野生植物迁地保护小区土壤改良措施有效、移植措施得当,移 植后成活率不低于75%,得3分。野生植物既实施迁地保护文实施 就地保护的,得4分。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设计说明, 设计图纸等;运行评价主要查阅施工监理报告、竣工图纸,经专家 评审会论证或有主管部门出具的审查意见,并进行现场核查。

划建立围栏进行围封。保护小区规划开设立标桩、标牌,以示区界、 指示方向、单述规章制度、提示、警告和表达信息等。 2野生植物就地保护小区位置明确、保护措施得当,标识清楚。 野生植物迁地保护小区土壤改良措施有效、移植措施得当,移 植后成活率不低于75%,得3分。野生植物既实施迁地保护文实施 就地保护的,得4分。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设计说明 设计图纸等:运行评价主要查阅施工监理报告、竣工图纸,经专家 评审会论证或有主管部门出具的审查意见,并进行现场核查。 4.2.5本条适用于绿色雪上运动场馆的设计、运行评价。 1本款适用于建设单位自行开展生态恢复,按照“面积不减 少、功能不降低”的原则制定生态恢复方案,方案要有林业主管部 门的审查意见或专家论证意见。 2雪上场馆多建设于山区环境,在建设过程中必然要对山体 进行处理,本着安全美观、生态修复的原则,实施边坡生态防护措 施,生态护坡设计应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用当地材料、植物 和建材,使生态护坡与当地自然条件相和谐,有助于建成安全、美 观、环保的雪上场馆滑雪道。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设计说明 生态补偿方案等:运行评价查验政府主管部门出具证明文件,并现 场核查。 4.2.6本条适用于绿色雪上运动场馆的设计、运行评价。 滑雪道在滑雪季受人为活动扰动重,滑雪季结束后随着冰雪 消融,会对滑雪道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刷和侵蚀,为了防止雨季造成 大面积的水土流失,应制定滑雪道植被恢复措施,及时安排滑雪道 生态恢复。 滑雪道植被恢复措施包括撒草种、铺草坪等绿化措施。植被

4.2.5本条适用于绿色雪上运动场馆的设计、运行评价

1本款适用于建设单位自行开展生态恢复,按照“面积不减 少、功能不降低"的原则制定生态恢复方案,方案要有林业主管部 门的审查意见或专家论证意见。 2雪上场馆多建设于山区环境,在建设过程中必然要对山体 进行处理,本着安全美观、生态修复的原则,实施边坡生态防护措 施,生态护坡设计应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用当地材料、植物 和建材,使生态护坡与当地自然条件相和谐,有助于建成安全、美 观、环保的雪上场馆滑雪道。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设计说明、 生态补偿方案等;运行评价查验政府主管部门出具证明文件,并现 忆坊木

DBJ04∕T 430-2022 城市绿地建设管理标准4.2.6本条适用于绿色雪上运动场馆的设计、运行评价

滑雪道在滑雪李受人为活动扰动严重,滑雪李结束后随着泳雪 消融,会对滑雪道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刷和侵蚀,为了防止雨季造成 大面积的水土流失,应制定滑雪道植被恢复措施,及时安排滑雪道 生态恢复。 滑雪道植被恢复措施包括撒播草种、铺草坪等绿化措施。植被 恢复措施可以是植被恢复方案,也可以是针对雪道植被恢复设计的

图纸。滑雪道生态恢复方案应涵盖滑雪道、出发区、结束区、造 机位等非硬化区域。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设计说明 道被恢复方案等;运行评价查阅生态恢复方案、场馆绿地养护记习 (定期植草记录),并进行现场核查。

4.2.8本条适用于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运行评价。

1为了有效落实生态保护要求,严格限制施工活动范围。对 于受重点保护的林地、高山草甸、自然水体、湿地等生态系统,以 及需要保护的高大养木和草地,施工场地布设和施工活动应采取避 上措施;对于集中分布区应选用对野生动物无伤害性的围栏DGJ 08-20-2019 住宅设计标准,确保 吴入施工区域的野生动物活动的通畅性, 2施工期野生动植物保护方案应包括明确的保护措施、相关 责任人以及奖惩措施等。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设计图纸、 相关保护区与公园的总体规划;运行评价主要查阅施工方案、验收 报告,以及现场勘查。

4.2.9本条适用于绿色雪上运动场馆的设计、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