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T15-149-2018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J/T15-149-2018 中运量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简介:
DBJ/T15-149-2018《中运量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主要适用于中运量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的施工和验收工作。该规范详细规定了从工程设计、施工准备、主体结构施工、轨道安装、电气系统安装、信号系统安装、装饰装修、系统集成调试到工程验收的全过程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具体来说,这个规范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
1. 工程设计:对线路、车站、车辆基地的设计原则、技术要求等进行了规定。 2. 施工准备: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准备、施工物资准备等。 3. 主体结构施工:包括隧道、桥梁、车站等主体结构的施工要求。 4. 轨道安装:对轨道铺设、调整、检测等环节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规范。 5. 电气系统安装:包括电力供应、通信、信号等系统的安装规定。 6. 系统集成调试:对各子系统的集成、调试进行了规范,确保系统的协调运行。 7. 工程验收:规定了施工完成后的验收程序、内容和标准,以确保工程质量。
此规范的实施,旨在保证中运量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的建设质量,提高运营效率和安全性,同时也为行业内提供了统一的技术参考和操作指南。
DBJ/T15-149-2018 中运量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部分内容预览:
5)模板应满足刚度、承载力及稳定性的要求:
5)盖梁应垂直于线路中心线或切线,盖梁两端与线路中心线的偏差应为0mm~20mm。 2盖梁模板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采用定型钢模板、钢木组合模板和竹木胶合板 2)盖梁模板应拼缝严密,不得漏浆,线条应流畅,各部位尺寸应准确; 3)出厂前应检查每块模板的结构尺寸、板面平整度、粗糙度: 4)应有防止运输变形的措施; 5)模板与钢筋的安装应相互配合进行,妨碍钢筋安装时应在钢筋安装完毕后再安装 模板;
6)侧模板安装时,应防止模板位移和凸出; 7)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其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稳定性进行检查,合格后 方可浇筑混凝土;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当模板超过允许误差时,应及时纠正; 8)应清除模内杂物,模内不得有积水,并应防止污水流入和保持模板内清洁 9)侧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及以上时拆除,拆模不得损坏混凝土 结构;应在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100%时拆除底模。 3盖梁的模板支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采用钢管、万能杆件、型钢及多种材料组合件; 2)应设置足够的剪力撑、斜撑和缆风绳,基础应牢固可靠: 3)使用前应进行预压,预压荷载不应小于支架承受的混凝土结构恒载与模板重量之 和的1.1倍; 4)应在支架适当部位设置安装及拆卸调整装置。 4盖梁钢筋加工、安装应按本规范第5.4.18条的规定执行,并按设计规定的施工工序 执行。 5盖梁混凝土浇筑、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浇筑前应按设计要求检查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和易性和落度: 2)采用泵送混凝土时,输送管道不应与施工支架连接,输送管道定位支架应独立搭 设; 3)混凝土应按一定的顺序、方向和厚度分层浇筑,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成 上层混凝土;上下层同时浇筑时,上层与下层前后浇筑距离应保持1.5m以上;在倾斜面上 烧筑混凝土时,应从地处开始逐层扩展升高,保持水平分层;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时分层 享度不应大于300mm; 4)浇筑不应碰撞预理件及管道; 5)应采用覆盖物洒水养护14d,并不应污染混凝土表面。 6盖梁隔砼箱基座板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座板应选用边长不小于50mm的角钢做固定支架;支架上应安装竖向、横向调整 螺栓,每块基座板竖向螺栓不应少于4各,横向螺栓在每个隔砼箱的X、Y轴方向不应少于 4个; 2)支架应固定在钢筋笼上DB21/T 2348-2014标准下载,基座板应与钢筋同时安装,当钢筋与基座板碰撞时,应 按照设计要求施工。
3)基座板平面应使用导线网,用精度不应低于2”级全站仪分别对抗剪律申心和板 面四边中心的坐标进行定位;使用水准测量网应用0.2mm级水准仪对板面四角进行高程控制 则量监测应贯穿混凝土浇筑全过程; 4)混凝土浇筑面上升至隔砼箱底模时,混凝土浇筑应从两端向中间或从中间向两端 均匀浇筑,应避免混凝土挤压隔砼箱造成偏位或位移; 5)混凝土振捣不应碰撞基座板;基座板调整应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基座板表面不 拉有水泥污染。 7盖梁排水孔应通畅,并应与墩柱排水孔相接, 8支撑垫石应满足下列要求: 1)支撑垫石预埋件位置应准确并满足设计要求; 2)支撑垫石表面坡度应符合设计纵、横坡及排水坡要求 3)支撑垫石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应根据设计文件要求选择钢结构内的混凝土浇注方法,宜连续进行,必须间歇时, 间歇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终凝时间。一次浇灌混凝土后,应将管口封闭,防止水、油和其 它异物等落入。 8应根据设计文件要求选择除锈、防腐涂装工艺。设计未提出具体内、外表面处理方 法时,内表面处理应无可见油污、无附着不牢的氧化皮、铁锈或污染物;外表面可根据涂料 的除锈匹配要求,采用适当处理方法,确保涂装材料附着力应符合《铁路钢桥制造规范》TB 10212的规定,
4.1PC轨道梁生产应具备下列条件: 1PC轨道梁预制场应符合本规范第5.1.6条的要求 2设计文件齐全,图纸通过审查; 3施工方案已经审批,并已经进行技术交底; 4已入场的原材料、预埋件等检验合格
5.4.1PC轨道梁生产应具备下列条件
5.4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梁制作
5.4.2混凝土选用的水泥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其质量应符合表5.4.2的规定及现行国家标准《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 的规定
表5.4.2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水泥质量要求
5.4.3混凝主选用的细骨料应选用级配合理、质地坚固、吸水率底、空隙率小的洁净大然 中粗河沙,或采用硬质岩石加工的机制砂。其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铁路混凝土结构耐 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的规定,有害物质含量应符合表5.4.3的规定,不宜使用具有碱活
表5.4.3细骨料有害物质含量质量要求
5.4.4混凝土选用的粗骨料应采用碎右,粗骨料最大公称粒径不应大于25mm,其技术要求 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的规定;粗骨料性能指标 应符合表5.4.4的规定,不应使用具有碱活性危害的粗骨料
5.4.4混凝土选用的粗骨料应采用碎石,粗骨料最大公称粒径不应大于25mm,其技术要求 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的规定;粗骨料性能指标 应符合表5.4.4的规定,不应使用具有碱活性危害的粗骨料
表5.4.4粗骨料性能
5.4.5外加剂的质量应满足表5.4.5的规定,以及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 和现行行业标准《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的规定。
表5.4.5外加剂质量要求
5.4.6混凝主拌合用水可采用饮用水。其性能应符合表5.4.6的要求,以及应符合现行行 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表5.4.6混凝士拌合用水性能
5.4.7钢筋进场时应进行全面检查,并按批次抽取试件作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 冷弯试验,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的规定。 5.4.8预应力钢绞线进场时,应进行全面检查并按批次抽取试件进行极限强度、屈服强度、
弹性模量和极限长率试验,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T5223、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的规定。 5.4.9用于通信、信号、牵引供电系统等预埋于PC轨道梁中的预埋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并附 有出厂合格证明资料。 5.4.10锚具进场时,应进行全面检查并按批次进行外观、硬度、静载锚固系数等性能检验 与预应力钢筋配套使用,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 14370的规定
1制作PC轨道梁应采用能满足专用高精度要求的可调式模板及配套设备; 2模板应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应能够满足PC轨道梁各部形状、尺寸及预 埋件的精度要求; 3模板应能有效调整平面曲线、竖曲线; 4制造的PC轨道梁内模应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浇注混凝土时内模不应破裂或产生 较大的变形; 5模板接缝处不应漏浆; 6模板接触混凝土的表面应使用经批准的隔离剂,并应按照生产厂家的说明书使用 模板不得与钢筋、预应力钢绞线、锚头接触;不应在同一结构的模板中使用不同的隔离剂; 避免在构件上出现外观颜色的差异,宜采用同一厂家、同一水泥强度等级的水泥。
避免在构件上出现外观颜色的差异,宜采用同一厂家、同一水泥强度等级的水泥。 5.4.12轨道梁可调试模板系统总装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侧模板底边线的整体直线度不应大于1mm;工作面表面不平整度不应大于1mm/m; 2竖曲线调节装置线形条的直线度不应大于1mm/4m; 3密封装置密封应有效;倒角纵向应顺直,倒角高度尺寸及误差应为20mm土1mm;倒 角宽度误差应为20mm±1mm; 4底模台车顶面不平整度不应大于2mm/m;活动平台之间及活动平台与车体接缝(项 面)不应大于3mm;台车全长允许误差应为土10mm,宽度允许误差应为土3mm; 5端模宽度误差不应大于698mm土0.5mm,端模高度误差不应大于1500mm土1mm,指形 反预理槽座尺寸误差不应大于土0.5mm;预应力筋孔位置误差不应大于土2mm。 4.13轨道梁可调节式模板零调整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生产9榻PC轨道梁后应对模板系统作一次零调整,在每榻梁制作调模前应根据前
棉梁脱模后检测的制作误差结果对模板进行相应调整: 2零调整项目包括吊臂度调整、核定侧模加力器标尺刻度零读数、在直线状态时轨 道梁宽度调整、侧模加力器的调整、侧模板线形调整和底模台车零调整; 3零调整后的模板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两侧模内侧面间距:700mm±0.5mm; 2)侧模底边缘与模板台车顶面高差:20mm土3mm 3)侧模垂直度:土1mm; 4)侧模与台车中心的平行度:土1mm; 5)侧模工作面的直线度:土0.5mm。
1.14内模板制作尺寸允许误差应符合表5.4.1
表5.4.14内模板制作尺寸允许误差(mm)
JC∕T 2285-2014 空心玻璃微珠抗等静压强度(气压法)的测定方法■台车放线应符合下列
1应按PC轨道梁制作工法指导书的要求,在台车上应作出梁体中心线、梁体底面边线、 梁体端边线和支座中心位置,台车放线尺寸允许误差应符合表5.4.15的规定,
表5.4.15台车放线尺寸允许误差(mm)
2宜采取经纬仪、钢卷尺、直角尺配合放线,申心线施放应先纵向后横向,并由梁长 度(跨度)中心向两端的分线顺序进行。
2宜采取经纬仪、钢卷尺、直角尺配合放线,申心线施放应先纵向后横向,并由梁长 度(跨度)中心向两端的分线顺序进行。 5.4.16端模安装符合下列规定:
4.16端模安装符合下
1应先安装指形接缝板座的固定工装,再安装指形接缝板座预理件,预理件与相应的 固定工装应贴合紧密; 2应按PC轨道梁制作工法指导书中的梁体平面线形在台车上的端模放线位置吊装端 模; 3端模底部设置垫块厚度应满足制作工法指导书中的梁体端面处的预设反拱值要求 并应采用螺栓连接固定; 4端模倾角、转角和端模底部内边线与梁体中心线夹角应符合PC轨道梁制作工法指导 书中的各项规定值,其允许误差应符合表5.4.16的规定
表5.4.16端模安装允许误差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13》5.4.17侧模调整和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