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ECS-CREA 51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T/CECS-CREA 513-2018 百年住宅建筑设计与评价标准简介:
"T/CECS-CREA 513-2018百年住宅建筑设计与评价标准"是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和CREA(中国房地产协会)联合发布的标准,该标准主要针对的是“百年住宅”的设计和评价。"百年住宅"的概念是指设计寿命超过100年的住宅,旨在提高住宅的耐久性、舒适性和环保性,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这个标准详细规定了百年住宅的设计原则、技术要求、材料选用、施工方法以及评价体系等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设计原则: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居住者的舒适性、健康性和便利性,同时考虑环境友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 设计要求:涵盖了建筑结构、围护结构、设备系统、室内环境等方面,要求设计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适应性、可维护性和可改造性。
3. 材料选用:推荐使用环保、耐久、可再生的建筑材料,降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
4. 施工方法:提倡绿色施工,注重施工过程中的环保和节能。
5. 评价体系:设立了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从多个维度(如耐久性、健康性、环保性、经济性等)对百年住宅进行综合评价。
6. 持续改进:鼓励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对标准进行动态修订,以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
这个标准的实施,对于推动中国住宅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升住宅品质,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T/CECS-CREA 513-2018 百年住宅建筑设计与评价标准部分内容预览:
7.3.1百年住宅的外围护系统应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选择 节能措施,热工性能应符合相应地区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 定。
7.3.2外围护墙体应合理选择高耐久性的外墙夹心保温
保温以及单一材料自保温等保温系统,并应采取保温断桥构造措 施。
7.3.6百年住宅外窗应采用带有批水板等的集成化部品,并应与 外墙可靠连接。
DBJ∕T 13-311-2019 城市人民防空设施配置技术标准7.3.6百年住宅外窗应采用带有批水板等的集成化部品
8.1.6百年住宅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1 采用SI建筑体系及管线分离方式设计建造; 2 建筑支撑体的结构耐久性设计年限应为100年; 3 建筑填充体满足家庭全生命周期的使用要求; 4 采用装配化装修的集成部品体系;
8.3建筑长寿性能评价
8.3.1建筑长寿性能评价应包含建筑耐久性能、建筑适应性能、 防震和防灾技术以及提高耐久性与适应性部品与技术等五个部分 内容,其评价层级划分应符合表8.3.1的规定
.3.1建筑长寿性能评价层级划分
应提高围护结构的耐久性 8.3.3百年住宅应通过采用轻质隔墙系统实现大空间布置,并应 采用管线分离方式,管线设备应进行集成设计。 834百年住宝填充体应采用救休厨房救体卫浴等模快化部
8.3.37 百年住宅应通过采用轻质隔墙系统实现天空间布置,并应
品,宜采用装配式隔墙系统等集成化部品。 8.3.5百年住宅宜采用减隔震、防腐以及防灾等新技术以提高耐 久性能等。
8.3.6百年住宅宜采用提高耐久性和适应性的部品技术与工法。
8.3.6百年住宅宜采用提高耐久性和
8.4品质优良性能评价
8.4.1品质优良性能评价应包含适老通用性能、长期维护性能、 适用性能、安全性能、环境性能、智慧舒适以及适老通用和维护更 新部品与技术等八个部分内容,其评价层级划分应符合表8.4.1 的规定,
8.4.1品质优良性能评价层级划3
8.4.4百年住宅宜采用满足适老通用性能以及维护更新要求的 部品技术与工法。
8.5绿色持续性能评价
8.5绿色持续性能评价
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以及室内环境和围护结构部品与技术等八 个部分内容,其评价层级划分应符合表8.5.1的规定。
表8.5.1绿色持续性能评价层级划分
8.5.2百年住宅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
.5.2百年住宅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权 GB/T50378的第三方评价的有关规定外,还应满足室内环 及围护结构的性能要求。
.5.3百年住宅宜采用提高室内环境和围护结构性能的部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于要求严格程度不 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充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 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可”。 2本标准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 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 《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 《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GB/T50362 《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50002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2 《建筑钢结构防腐蚀技术规程》JGJ/T257
1总 则 (31) 术 语 (34) 3 基本规定 (41) SI建筑体系设计 (44) 4.1 一般规定 (44) 4.2 集成设计建造 (45) 4.3 建筑支撑体 (48) 4.4 建筑填充体 (50) 建筑长寿性能设计 (56) 5.1 一般规定 (56) 5.2 建筑耐久性能· (56) 5.3 建筑适应性能· (57) 品质优良性能设计 (59) 6.1 一般规定 (59) 6.2 适老通用性能 (59) 6.3 长期维护性能· (60) 绿色持续性能设计 (61) 7. 1 一般规定 (61) 7.2 室内环境性能·· (62) 7.3 围护结构性能·· (63) 评价标准 (65)) 8.2 SI建筑体系评价 (65) 8.3 建筑长寿性能评价 (65) 8.4 品质优良性能评价 (65) 8. 5 绿色持续性能评价 (66)
1.0.120世纪的世界各国任住房发展,无不经历了建筑技术体系 的转型和革新,以住房为主体的建筑实现了从注重数量到注重质 量的转变。中国人口众多,正处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历史性阶段, 城镇住宅的建设量在世界名列前茅。与此同时,因当前传统的住 宅发展模式及其建造方式所造成并频发的住宅质量等社会经济问 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严重关切,吸待多方采取措施加以应对。住 宅建设中资源消耗高、建造技术水平低、房屋寿命短等问题尚未得 到足够重视,更因其不具备可改造性和未来社会发展适应性,迫切 地需要对我们过去走过的“天拆大建”发展道路重新进行评价和反 思,需要在住宅发展模式及其建造方式等方面寻求一种可持续发 展的道路。 住宅建造方式的转变、建筑工业化水平的高低,更是在提供住 宅灵活性的使用空间、居民维修的便利和提高建筑的长久寿命及 其价值等方面意义重大,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其作用为关键 传统建筑业正值促进生产建造方式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建设的有利 时机。由于长期受到粗放式住宅生产方式局限,我国住宅产业化 水平和劳动生产率较低,资源消耗大,环境负荷重,住宅使用寿命 短,质量和性能不能完全令人满意,与中央提出的节能减排降耗、 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还有很天差距。建设“长 寿命、性能优良、绿色低碳”的百年住宅,不仅是行业转型升级、提 升质量的迫切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解决房地产 业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的必由之路。 发展百年住宅是转变任宅建设模式、实施任宅产业现代化、推 进新型建筑工业化的重要内容;发展白年任宅是全面提高建筑工 程质量、效率效益、品质性能及长久价值的必然趋势,发展百年住 宝是实现绿色建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途
径。本标准的制定将为规范全国百年住宅的建设,保障其健康发 展起到重要作用。
展起到重要作用。 1.0.2自前百年住宅的建设正在起步发展阶段,本标准主要是指 导百年住宅建设过程中的设计建造,并尽可能对百年住宅做一些 技术性评价。建筑全寿命期就是考虑了建筑寿命历程的各个阶 段,从规划设计、生产建造、使用维护,甚至到更新再利用阶段,百 年住宅就是要考虑建筑全寿命期内各个阶段进行设计,以全面贯 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百年住宅除了是一种建筑形态,更是一种理 念,是一种新型建筑体系,因此在其他居住建筑的规划设计、生产 施工和使用维护等全寿命期建设过程中均可参照执行。 1.0.3本条阐述了百年住宅建设的理念和基本原则。百年住宅 是以可持续居住环境建设理念为基础,力求通过建设产业化,全面 实现建筑长寿化、品质优良化、绿色低碳化。作为新型可持续住 宅,百年住宅的建设通过保证住宅性能和品质的规划设计、施工建 造、维护使用、再生改建等技术为核心的新型工业化体系与集成技 术,以建设提高居住长久价值的人居环境。图1为百年住宅建设 技术体系示意图。 建筑长寿化,在提高建筑支撑体的物理耐久性,使住宅建筑的 寿命得以延伸的同时,通过建筑支撑体和建筑填充体的分离来改 善住宅的居住适应性,提高住宅建筑全寿命期内的综合价值。建 筑长寿化是百年住宅的最终目标。 建设产业化,旨在通过有组织地实施标准化设计,分步骤落实 工业化建造技术,充分满足住宅质量优良、效率提升、绿色环保的 建设要求新12J07 室外工程,以及居住者高品质、高标准的居住需求。建筑产业化是 实现百年住宅的手段。 品质优良化,通过对不同层次居住者生活模式的设定,对套型 适用性与健康性要点提炼与归纳,并针对老龄社会的到来,最大限 度地满足以老年人为主的行为不便人士的使用需求。品质优良化 是百年住宅对品质的要求。 绿色低碳化,在建筑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能、节水、节 材、节地,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改善居住舒适性、健康性和安全性
图1百年住宅建设技术体系
通过系统完整的技术集成措施,完善居住空间(环境)性能,使建筑 在满足使用需要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减轻环境负荷,满足人们对 可持续性绿色低碳居住环境的需求。绿色低碳化是百年住宅实现 可持续发展建设理念的最终体现。 1.0.4百年住宅建筑设计和评价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 家的法律注圳和相关的标准全面体现经汶新兴社全新关和环培
家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标准,全面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 效益的统一。
备管线维护方式对居住者和住宅长久价值造成的重大影响后提出 的GB 30717-2014 蹲便器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级,其重点在于对设计、建造以及后期运维的整体思考方式。百年 住宅应切实有效地实现提高建筑结构耐久性技术、居住空间适应 性技术和SI住宅管线分离技术等住宅建筑长寿化集成技术,促进 建筑供给和建造技术转型升级,对于构建可持续性社会的居住与 生活环境做出贡献
建筑供给和建造技术转型升级,对于构建可持续性社会的居住与 生活环境做出贡献。 2.0.2纵观国外发达国家建筑的使用寿命:美国130年,英国 100年,日本70年,我国只有30~40年,平均100年内需要建造 和拆毁2~3次,造成了极大的资源能源浪费。提高建筑的使用寿 命被认为才是最大的可持续发展课题。因此百年住宅提出建筑的 长寿化,倡导延长建筑使用寿命,提开住宅的资产价值和使用价值。 2.0.3根据国内外建设经验,SI建筑体系(图2)基于住宅长寿 化可持续建设,将在建筑全寿命期内同步提升住宅的资产价值和 使用价值,是今后住宅设计和建造的重要方向,引领我国的住宅产
化可持续建设,将在建筑全寿命期内同步提升住宅的资产价1 更用价值,是今后住宅设计和建造的重要方向,引领我国的住 业现代化发展。SI建筑体系更加强调一种理念,它在提高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