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T 2385-2019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23/T 2385-2019 三江平原退耕地湿地恢复技术规程简介:
DB23/T 2385-2019 是黑龙江省的地方标准,全称为“三江平原退耕地湿地恢复技术规程”。这个标准主要针对的是三江平原地区的退耕地湿地恢复工作,旨在提供一套科学、有效的恢复技术和管理措施,以恢复和保护这一区域的湿地生态系统。
该规程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目标设定:明确湿地恢复的目标,如提高湿地生物多样性,恢复湿地生态功能,改善土壤和水质等。
2. 恢复技术:针对不同类型的退耕地湿地,提出具体的恢复方法,如植被恢复、水文恢复、土壤修复等。
3. 实施步骤:详细描述恢复工作的实施步骤,包括前期的评估、规划,中期的实施,以及后期的监测和管理。
4. 管理措施:规定在恢复过程中和恢复后,如何进行科学的管理,以保持湿地的良好状态,防止退化。
5. 评估与监督:设定恢复效果的评估标准和监督机制,以保证恢复工作的效果和持续性。
6. 环境保护与社区参与:强调在恢复过程中应遵循的环保原则,以及如何引导和鼓励当地社区参与湿地保护。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规程的具体内容可能会根据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进行更新和修订,以适应湿地保护的实际需求。如果你需要了解更详细的信息,可能需要查阅标准原文或者相关专业文献。
DB23/T 2385-2019 三江平原退耕地湿地恢复技术规程部分内容预览:
黑龙江省市场蓝督管理局 发布
DB23/T23852019
QB∕T 2569.6-2002 钢锉 木锉DB23/T23852019
三江平原退耕地湿地恢复技术规程
微地形地貌改造、壤恢复、水文连通、植祖 恢复。 本标准适用于三江平原退耕地湿地恢复
基本原则包括: a)应以自然恢复为主,人为干预为辅; b)应选择乡土物种配置生物资源,采用自然或生态的材料和技术; c)应根据退耕还湿地的自身特征和演替规律,有针对性、有目标的分步骤、分阶段实施
包: a)生境单一,不能满足湿地动植物的生存和繁殖需要的退耕还湿地,应进行微地形地貌改造,增加 主境多样性; b)不能维持常年或季节性水的退耕还湿地区域,应进行微地形地貌改造:
具有面积8hm2以上开阔区域的退耕还湿地,适宜营建生境岛。应基于原有地形地貌条件和生 生境需求营建,总面积宜小于退耕还湿面积的10%,出露水面或地面高度宜为0.5m~1.5m,岸 宜小于15°。
主要包括: a)应满足植物生长、微生物附着和底栖动物生存的需求; b)应对土壤贫瘩的退耕还湿地块进行土壤回填或改良。
DB23/T 23852019
主要包括: a)土壤板结退耕还湿区可进行整体或局部翻耕平整; b)土壤贫退耕还湿区可采用种植坑、种植槽或种植带覆土;种植土层宜采用本区域土壤,分层 土或回填,厚5cm~30cm,透水浸泡,
被阻隔的退耕还湿地,拆除或降低与水体之间的堤岸, ,恢复水体洪泛期与恢复地的水文连通
对退耕还湿地周边沟渠等小水面的岸边进行挖掘,增加退耕地淹水面积。
在远离水体或人为干扰下被孤立的退耕还湿区域,修建小型生态滞水、留水设施,增加退耕还 水体面积和水量。
5.1.1应根据恢复地天然湿地植物种子库丰富程度,优选自然恢复方式。 5.1.2植物种植应依据植物水分生态类型分别种植。三江平原常用的植物物种及种植参数见附录A。 6.1.3湿地陆生植物宜按照成丛随机方式种植,水生植物可按照随机方式播撒种植
6.2.1针对不同恢复目标,参照原生湿地植物物种组成结构,选择适宜的优势乡土植物物种。 5.2.2生境岛植被恢复时,应综合考虑乔、灌、草等植物的垂直空间格局、物种组成和分配比例要求 6.2.3退耕地草本植物恢复时,应综合考虑地形地貌特征,合理搭配植物生物多样性
JTS 116-4-2014 水运工程测量概算预算编制规定附录A (规范性附录) 三江平原常用退耕地湿地植物种类 常用沼泽湿地植物种类及种植方式见表A.1。
常用沼泽湿地植物种类及种植方式见表A.1
DB23/T23852019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三江平原常用退耕地湿地植物种类
A.1三江平原常用湿地植物种类及种植方式表
DB23/T 23852019
东北金鱼藻 Ceratophyillum mandshuricum 10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意识设计评价导则 GB/T 26671-2011》10cm~12cm带芽断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