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下载简介
高科技创新园项目基坑支护及土方工程施工方案.docx简介:
在进行高科技创新园项目基坑支护及土方工程施工时,需要综合考虑技术、安全、环保等多个方面,确保工程的高效、安全完成。以下是一个简化的施工方案简介:
1. 工程概述 - 项目背景:高科技创新园项目旨在建造现代化的办公、研发、生产空间,需要进行深基坑的开挖、支护以及土方的处理。 - 目标:确保安全、高效地完成基坑开挖与支护,同时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保证施工进度与工程质量。
2. 基坑支护设计 - 支护方式: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需求,选择适合的支护体系(如钢板桩、深层搅拌水泥土墙、预制混凝土支撑等)。 - 监测系统:建立沉降、位移监测系统,实时监控支护结构的稳定性,确保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3. 土方开挖 - 顺序与深度:遵循分层、分段、分块的原则,按照设计的开挖深度和顺序进行,避免大面积暴露基底过长时间。 - 机械与人工结合:利用大型挖掘机进行大体积土方开挖,结合人工在狭窄区域进行精细操作,确保开挖效率和质量。
4. 土方运输与处理 - 运输方案:根据项目周边交通条件,选择合适的时间和路线进行土方运输,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 处置方式:合理规划土方的处置,可以考虑回填、堆土场存放、废弃物处理中心回收利用等方案,符合环保要求。
5. 安全与环境保护措施 - 安全措施:设立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隔离;制定紧急疏散计划,开展安全培训,预防和应对可能的事故。 - 环境保护:采取措施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如使用环保材料、控制噪音与扬尘、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等。
6. 质量控制与验收 - 质量检查:定期对支护结构、土方开挖和运输过程进行检查,确保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 验收流程:完成施工后,进行工程验收,包括隐蔽工程验收、土方工程验收等,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标准。
7. 结语 高科技创新园项目的基坑支护及土方工程施工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管理计划,确保工程的成功实施。
请注意,以上内容为一般性的工程管理描述,具体实施时应根据项目的具体条件、法律法规要求和行业标准进行详细规划和调整。
高科技创新园项目基坑支护及土方工程施工方案.docx部分内容预览:
(3)该场地土层主要由杂填土、碎石、粘性土、强风化石灰岩组成。
(4)钻进技术参数:根据地层情况,合理选择钻进技术参数,提高钻进效率。钻进参数见表4.3.1所示。
合肥市合铜路上跨合九铁路立交桥工程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钻进技术参数表6.2.1
5、支护桩旋挖钻机施工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处理
检查斗齿是否切削角不合适、斗齿磨损严重,及时更换。
(2)灌注过程中无法拔管
最大的原因是钢筋笼卡住导管卡环,应边转动导管边提升,严禁猛拔导管,从而使导管断裂。
6、钢筋笼制作验收与安装
钢筋进场后,及时取样送检,钢筋原材复试检测按相关规范执行。钢筋加工须在水平平台上进行,存放场地要平整。
钢筋笼加工程序:钢筋进场→复试合格→单根加工→钢筋笼成形→钢筋笼检查合格→安装、固定钢筋笼。
主筋间距偏差: ±10mm 钢筋笼直经偏差:±l0mm
螺旋筋间距偏差:±20mm 钢筋笼长度偏差:±100mm
主筋在同一截面接头数量不得超过50%。
钢筋笼摆放要平整,不能有着力点不均,出现笼身架空弯曲现象。
钢筋笼由施工和监理单位共同组织验收。
钢筋笼验收合格后,在质检员指导下进行安放工作。起吊钢筋笼时要三点着力,平衡吊起,杜绝发生钢筋笼弯曲变形。钢筋笼须垂直吊起对准孔口下入。钢筋笼导正垫块,每4~6米设置1组,每组4块,沿笼身周围均布,第一组设置在第一道加劲筋下0.50米处。导正块外圆直径100mm,厚度>30mm。
钢筋笼定位用吊筋结合特制插杆进行固定,可有效防止笼子的上下浮动。
导管安放:钢筋笼安放完毕,由现场监理对钢筋笼进行隐验,验收合格后开始导管安放。
导管采用φ259/300mm钢制导管,每节长度约3m,短节为1.5m、1.0m,底管长度4.0m。导管采用丝扣连接,接头处设“O”型密封圈。灌注前导管底部至孔底的距离不大于0.5m。
采用导管灌注砼的方式进行灌注。商品砼进场后测试其坍落度(18~22cm)合格后再灌,灌注砼顶面标高比设计桩顶标高高0.5m,以确保桩头砼的强度。浇灌完毕后,提出导管,认真清洗导管内外的混凝土残浆,然后将导管妥善放好,严禁导管身及丝扣碰撞变形。
按规范及济南市质监站要求留取试块进行标准养护。技术人员及时整理灌注资料并报监理签证。
6.2.2.3支护桩施工工艺存在的技术难点及解决办法
(1)桩位偏差易超差;
解决措施:先由专业测量人员采用全站仪测放桩位,机台接到开孔通知单后,钻机就位后必须平稳,调整桅杆垂直;按桩径要求埋设护筒,钻机就位后由测量人员再次进行桩位复测,与桩位偏差要≤20mm,并经质检员验收合格后方可开钻。虚孔深度要低速进尺,钻进过程中随时检查钻机平稳状况,发现倾斜及时调整。
(2)清孔工序是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的重点
1)建立质量管理网络,施工前对各施工班组进行书面技术交底,详细介绍工序内容、操作要点、质量标准,让施工人员做到心中有数。
2)清孔时采用捞砂斗进行清孔,确保灌注时沉渣厚度符合规范要求
钢筋笼起吊要严格按设计吊点挂钩,保证吊笼时钢筋笼不变形、不折笼。
3)控制好混凝土的塌落度,灌注混凝土坍落度要求180mm~220mm。
6.2.2.4支护桩质量验收
支护桩采用低应变动测法检测桩身完整性,检测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得少于5根。
6.3.1面层喷护工艺流程
面层喷护工艺流程见图6.3.1。
图6.3.1 面层喷护工艺流程图
(1)人工修坡,修整后坡面平整,无浮土;
(3)连接处采用弯钩,尽量错开150毫米。
(4)钢筋网采用绑扎,整体稳固,通过加强筋固定在坡面上。
(1)通过人工拌料、上料完成喷射作业,材料要随拌随用;喷射混凝土配比采用水泥:石屑:砂=1:2:2,厚度误差不超过±10mm;
(2)喷射砼分段分片依次进行,同一段内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段片之间、层与层之间做成45°角的斜面,以便砼牢固凝结成整体。
(3)喷射砼时,喷头与喷射面保持垂直,视情况保持1米左右的距离;喷射手应控制好水灰比,保持砼表面平整,湿润光泽,无干斑或滑移流淌现象;
(4)喷射结束后,整理设备,清扫现场,并将钢筋向上卷起,避免挖土时抽筋。喷射混凝土终凝2h后,应喷水养护,养护时间根据气温确定,宜为3~7h。
(5)喷射混凝土面层中的钢筋网铺设符合下列规定:钢筋网在喷射一层混凝土后铺设,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20mm;钢筋网与固定钉钉连接牢固。
6.3.3施工技术要求
挖土分层厚度应与土钉竖向间距协调同步,逐层开挖并施工,超挖深度不超过0.50m;挖土分段段长不得超过50.00m;预留土墩尺寸不应小于50.00m;开挖后及时封闭临空面,应在24h内完成喷射混凝土面层;上一层土钉完成注浆后,应满足设计要求或至少间隔72h方可允许开挖下一层土方。
6.4冠梁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6.4.1冠梁施工方案及技术参数
支护桩冠梁:宽×高=900×6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配筋主筋为HRB400,直径C20,箍筋为HPB300,主筋保护层厚度35mm。
6.4.2 冠梁施工工艺流程
6.4.3 冠梁施工要点
定位放线:放出冠梁两侧边界线,及冠梁顶标高控制线
(1)钢筋的规格和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钢筋在运输和存放时,不得损坏包装和标志,并应按牌号、规格、炉批分别堆放。室外堆放时,应采用避免钢筋锈蚀的措施。
(3)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停止使用该批钢筋,并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1)钢筋的表面应清洁、无损伤,油渍、漆污和铁锈应在加工前清除干净。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钢筋除锈后如有严重的表面缺陷,应重新检验该批钢筋的力学性能及其他相关性能指标。
(2)钢筋加工宜在常温状态下进行,加工过程中不应加热钢筋。钢筋弯折应一次完成,不得反复弯折。
(3)钢筋宜采用无延伸功能的机械设备进行调直,也可采用冷拉方法调直。当采用冷拉方法调直时, HRB335、HRB400、带肋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钢筋调直过程中不应损伤带肋钢筋的横肋。调直后的钢筋应平直,不应有局部弯折。
(4)受力钢筋的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光圆钢筋末端应作180°弯钩,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作受压钢筋使用时,光圆钢筋末端可不作弯钩;
2)光圆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
3) 335MPa级、400MPa级带肋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4) 箍筋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尚不应小于纵向受力钢筋直径。
(1)、钢筋连接方式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机械连接。
(3)、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公称直径的10倍。
(5)、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相互错开。
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
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应为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应小于500mm,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应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要求:在受拉区不宜超过50%;
(6)、在冠梁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箍筋。
(7)、钢筋安装过程中,设计未允许的部位不宜焊接。如因施工操作原因需对钢筋进行焊接时,焊接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的有关规定。
(8)、钢筋安装应采取可靠措施防止钢筋受模板、模具内表面的脱模剂污染。
(1)、冠梁模板采用竹胶模板,模板支立前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每次混凝土浇筑之前确保模板清洁光滑。
(2)、当混凝土支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进行整平、复测标高,保证底模的平整及高程位置。同时对基底进行夯实处理(以防底模板在混凝土浇筑后发生沉降而影响混凝土支撑的质量),然后施作5cm厚的混凝土垫层或铺设竹胶板作为砼支撑底模。
(3)、模板安装必须正确控制轴线位置及截面尺寸。当拼缝≥10mm的要用老粉批嵌或用白铁皮封钉。模板安装时,模板应起拱1.5‰L(L为支撑跨度),本工程按30mm起拱。为保证模板接缝宽度符合标准要求,施工中应加强对模板的使用、维修、管理。
(4)、模板由侧模、主龙骨、次龙骨、平撑、斜撑、对拉杆等组成,主龙骨间距0.6m(采用双拼Φ48×3.5mm的钢管),次龙骨间距0.3m(采用方木10×10cm),斜撑间距1.2m(采用方木10×10cm)顶在次龙骨上,对拉杆纵向间距同主龙骨,对拉主龙骨。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漏浆,在侧模内侧底端应加设海绵条,保证模板可靠的承受支撑结构及施工的各项荷载。
(5)、模板支撑安装必须平整、牢固、接缝严密不漏浆,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
(6)、模板拆除时,可采取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青岛市某路给水管道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并应从上而下进行拆除。
(7)、当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时,方可拆除侧模。
(8)、拆下的模板不得抛扔,应分散堆放在指定地点,并应及时清运。
(9)、模板拆除后应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对变形和损伤部位应进行修复。
(1)、混凝土浇筑前准备工作
1)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根据施工方案中的技术要求,检查并确认施工现场具备实施条件;
3)浇筑前应填报浇筑申请单,并经监理单位签认。
4)浇筑前应检查混凝土送料单Q/GDW 12205-2022 高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控制保护联调试验技术规范.pdf,核对混凝土配合比,确认混凝土强度等级,检查混凝土运输时间,测定混凝土坍落度,必要时还应测定混凝土扩展度,在确认无误后再进行混凝土浇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