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居住、文化设施、文物古迹、小学、绿地项目土方开挖、基坑支护及降水施工方案.docx

新建居住、文化设施、文物古迹、小学、绿地项目土方开挖、基坑支护及降水施工方案.docx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docx
资源大小:2.6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54142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新建居住、文化设施、文物古迹、小学、绿地项目土方开挖、基坑支护及降水施工方案.docx简介:

新建项目如居住区、文化设施、文物古迹保护、小学建设和绿地等,其土方开挖、基坑支护及降水施工是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非常关键的环节,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安全、效率和成本。以下是这一系列施工方案的简要概述:

土方开挖

1. 准备工作:包括场地清理、测量放线、确定开挖边界、标高和深度等。确保开挖区域没有影响施工的障碍物,并进行必要的地质勘察,以了解地下水位、土壤类型和潜在的地下构筑物。

2. 开挖方法:采用机械或人工方式,根据土质选择合适的开挖设备(如液压挖掘机、铲运机等)。对于坚硬的岩石或特殊地质条件,可能需要爆破开挖。

3. 边坡稳定:开挖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边坡的稳定性,可能需要设置边坡加固措施,如安装挡土墙、锚杆或采用坡面喷射混凝土等。

基坑支护

1. 支护类型:根据地质条件、工程预算和施工安全性,选择合适的基坑支护方式,如重力式挡墙、灌注桩、地下连续墙、土钉墙、锚杆支护系统等。

2. 支护设计:设计时需考虑风化层、地下水、土压力和结构荷载的影响,确保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3. 施工过程:支护施工需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包括安装支撑结构、确保支撑强度和变形控制,以及在基坑开挖过程中进行适时调整。

降水施工

1. 降水目的:通过降水措施降低基坑周围的地下水位,减少土体的渗透性,防止基坑附近土壤液化,保证基坑稳定和施工安全。

2. 降水方法:常见的降水技术包括真空井点降水、集水井降水、深层井降水、喷射井点降水等。根据项目特点和地质条件选择最合适的降水系统。

3. 施工管理:降水施工需要严密监控地下水位变化,确保降水效果满足工程要求,同时注意环境保护,避免地下水污染。

总结

在进行新建居住、文化设施、文物古迹保护、小学建设和绿地的土方开挖、基坑支护及降水施工时,应综合考虑工程的具体条件、预算和环保要求,选择最合适的施工方案和技术,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高效和经济。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规程,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质量评估,以确保施工质量和人员安全。

新建居住、文化设施、文物古迹、小学、绿地项目土方开挖、基坑支护及降水施工方案.docx部分内容预览:

定位孔定位放线→钻机就位→校正孔位、调整角度→钻进成孔→高压扩孔→安放锚索→注浆→拔套管→锚头锚具安装→张拉锁定

6.4.2 施工要点

1、钻机就位:将专用锚杆钻机,对准已放好的孔位,调整好角度,由质检员验收合格后准许开钻。

2、钻孔:选用硬质合金高压旋转钻头(喷头),钻头侧翼设置多个喷嘴进行高压旋转回转钻进工艺,锚杆钻孔的深度不应小于设计长度Q-CR575-2017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pdf,也不宜大于设计长度500mm。

钻孔施工符合下列要求:

a、钻杆钻孔时不得扰动周围地层。

b、锚索水平方向孔距误差不大于50mm,垂直方向孔距误差不大于100mm。钻孔底部的偏斜尺寸不大于锚固体直径的3%。

c、锚孔孔深不小于锚索设计长度,也不大于设计长度的1%,锚孔的孔径不小于设计的孔径。

d、锚索成孔施工时应采用套管钻进。

高压旋转钻头(喷头)的高压水泥浆在高压泵的压力作用下,从底部钻头和侧翼喷嘴向外喷射,喷射过程中同步对周侧的土体或砂层进行切割;高压旋转钻头和侧翼喷嘴在动力推动下逐渐向前推进,直至达到设计深度和直径,获得形成的锚杆孔。

扩孔施工符合下列要求:

a、扩孔的高压喷射压力应大于 20Mpa,可取20~40Mpa;喷嘴移动速度10~20㎜/min;

b、高压喷射注浆水泥采用强度等级为PO42.5 纯水泥浆,水灰比0.5,水泥用量不小于400kg/m;

c、连接高压注浆泵和钻机的输送高压喷射液体的高压管长度不宜大于50米。

d、采用水泥浆液扩孔工艺,应至少上下往返扩孔两遍。

e、高压旋转钻头(喷头)应均匀旋转,均匀提升或下沉,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

进行高压喷射扩孔,喷射管分段提升或下沉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0㎜。

f、在高压喷射扩孔过程中出现压力骤然上升或下降时,应查明原因并及时采取

g、施工中严格按照施工参数进行施工,如实做好各项记录。

钢绞线严格按设计尺寸下料,每股长度误差不大于50mm。钢绞线按一定规律平直排列,杆索锚固段沿杆体轴线方向每隔1.5m设置一个架线环,注浆管应与杆体绑扎牢固。锚索自由段用塑料管包裹,与锚固段相交处的塑料管管口用防水胶布封住。组装好的锚索(包括注浆管)在钻孔结束后立即放入孔内,安放时,防止杆体扭压、弯曲,并插入至设计深度且确保拉杆处于钻孔中心位置。

注浆管的出浆口应插入距孔底300㎜以下,浆液应自下而上连续灌注,且确保从孔内顺利排水排气,注浆后不得随意敲击或拉拔杆体,也不得在杆体上悬挂重物。

(1)灌注的水泥浆要取样做室内抗压试验,以复核其强度指标。

(2)浆液应随搅随用,并在初凝前用完。注浆作业开始时,先用稀水泥浆循环注浆系统1~2min,确保注浆时浆液畅通。

(3)当浆液硬化后,若发现浆液没有充满锚孔时,进行补浆。

(4)同一批锚孔注浆结束后,要清洗注浆管道循环系统。

6、垫板、锚板、牛腿、腰梁按原设计施工图纸施工

7、锚索的张拉应符合以下规定:

1)预应力锚索张拉前,对张拉设备进行标定。

2)预应力锚索张拉应在锚索施工龄期10天后进行,锚固段浆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80%时可进行张拉,具体时间根据试验确定(不加早强剂为二次注浆完7天后)。

3)锚索张拉顺序因为考虑对邻近锚杆的影响;采用隔一拉一。

4)锚索正式张拉前,取20%的设计张拉荷载,对其预张拉1~2次,使其与锚具接触紧密,钢绞线完全平直。

5)锚索分级张拉至设计施加预应力值的1.05倍后锁定。

8、桩锚锚索(杆)应进行基本试验和验收试验,检测合格并达到龄期方可进行下一层土方开挖。

6.5 钻孔灌注桩施工

6.5.1 施工工艺流程

6.5.2 施工要点

1)应具有足够的刚度,且焊接质量必须合格。

2)护筒顶高度应满足规范要求:

a.护筒顶高度应高出地面0.3m;

b.护筒顶高度应高出水面1.0~2.0m;当孔内有承压水时应高于稳定后的承压水位2.0m以上,否则容易造成坍孔。

3)护筒的埋置要牢固。

4)认真复核护筒顶标高和测绳刻度。

护筒顶标高不准,可能会造成短桩事故,使桩的承载力不够;测绳错误,在灌注水下混凝土时会使拆、提导管错误,造成断桩事帮故。

1)泥浆池应足够大,具体应根据桩长、孔径大小及实践经验而定。

2)沉淀池和储浆池应分开设置,循环泥浆经沉淀后才能进入储浆池。

3)弃渣应符合文明施工要求。

4)泥浆相对密度要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在穿过砂夹卵石层或容易坍孔的土层中成孔时,泥浆的相对密度要相应提高。

5)泥浆过浓时,钻孔速度较慢,清孔时间也长,且使孔壁上的泥皮较厚,若为摩擦桩,则会显著降低桩周摩擦系数,降低桩基承载力;泥浆相对密度较小时,孔壁上的泥皮较薄,容易造成扩孔、坍孔,甚至埋钻头等事故。所以,泥浆指标应符合规范要求

1)钻机就位时,必须保持平稳,不发生倾斜、位移,为准确控制钻孔深度,要在机架或钢丝绳上作出控制的标尺,以便在施工中进行观测、记录。

2)在钻进过程中应认真观察、检查桩孔是否垂直,如发现倾斜时应及时加以修正处理。

1)钻孔桩终孔后,应对孔深、孔径、倾斜度进行检查,符合规范要求后方可清孔。这些工作应抓紧进行,以免间隔时间过长,钻渣沉淀过厚,造成清孔困难或坍孔。

2)清孔方法有换浆、抽浆、掏渣、空压机喷射、砂浆置换等,目前现场多采用掏渣进行清孔。

3)清孔后灌注混凝土前,应检查孔底沉淀厚度,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后方可灌注水下混凝土。

4)摩擦桩不得以加深钻孔深度的方法代替清孔。否则可能会为因为沉淀过厚、过软而使桩尖处的极限承载力大大降低。

5)钢筋笼制作与安装控制要点:

a.进场钢筋应经抽检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钢筋骨架的制作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b.长骨架应分段制作,分段长度应根据吊装条件确定,应确保不变形,接头应错开。

c.骨架外侧应设置控制保护层厚度的垫块,如圆形混凝土预制块或耳朵形钢筋,其间距竖向为2m,横向周围不少于4处,骨架顶端应设置吊环。

d.声测管应严格按设计图纸进行设置。声测管接头及底部要密封好,顶部用木塞封闭,防止砂浆、杂物堵塞管道。检测管接头一般采用套管,套接后进行液压钳压紧密封,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e.钢筋笼搬运和吊装时,应避免变形;安放前需通过验孔器检查孔内的状况,以肯定孔内无塌方和缩孔现象等;钢筋笼安放要对准孔位,扶稳、缓放、顺直,防止碰撞孔壁,严禁墩笼、扭笼。留意钢筋笼的标高,抵达设计位置后应采用吊筋固定,为防止钢筋笼下沉或受混凝土上浮力的影响而上浮,钢筋笼就位后,必须采取必要的防止钢筋骨架上浮的工艺和措施。

f.吊装过程安全措施:吊装过程中,指挥人员要清理吊装范围内的非施工人员,避免钢筋笼对人体造成伤害;吊装过程中,钢丝绳要采取双保险,采用双根钢丝绳,防止绳滑落或断裂;对接钢筋笼时,由于钢筋对正、安装套筒至少需要2人同时作业,相互距离较近,应注意安全,防止挤入桩孔中;直螺纹成型机的操作安全:直螺纹成型机的操作安全应符合钢筋剥肋滚压直螺纹成型机的《使用说明书》的有关规定。

水下混凝土一般采用钢导管灌注,导管内径为200~350mm,导管使用前,应对其各项质量指标认真检查、及相关试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导管距孔底悬高以25~40cm为宜,导管接头胶圈完好必须严密,不得漏水。大料斗必须有足够的容积保证首盘混凝土冲灌后导管埋深不小于1米。灌注过程中应保证导管埋深在2~6米。灌注至桩顶部位时,必须有足够的冲灌高度,保证导管埋深及混凝土的密实度。

混凝土应有良好的和易性,在运输和灌注过程中无明显离析、泌水现象,坍落度宜为180~220mm。混凝土运至施工地点时,应检查其均匀性和坍落度等指标。

在灌注过程中,导管的埋置深度应控制在2~6m。如果导管埋置深度过小(小于2m),在强大的压力和冲击力作用下,新灌注的混凝土可能冲破首批混凝土,冒到其上面,将泥浆沉淀物裹入桩中,形成夹层而断桩,特别在灌注后期,首批混凝土表面的泥浆沉淀增厚,有时还夹有少量坍土,这时导管埋置深度过小,容易造成导管提漏进水,造成断桩事故;如果导管埋置深度过大(大于6m),容易发生埋管拔不出来,从而造成断桩。

在灌注过程中,应经常测探孔内混凝土面的位置,及时地调整导管埋置深度。

为防止钢筋骨架上浮,当灌注的混凝土顶面距钢筋骨架下端1m左右时,应降低混凝土的浇筑速度,以减少混凝土上升的动能作用;当钢筋骨架被埋入混凝土中4m以上深度时,再提升导管,使导管下端高出钢筋下端2m以上时,再按正常速度浇筑。

灌注的桩顶标高应比设计桩顶高出一定高度,一般为0.5~1.0m,以保证混凝土强度且不夹泥。多余部分混凝土在接桩前必须凿除,残余桩头应无松散层、无夹泥等质量缺陷。

6.6 降水施工方法

6.6.1 降水施工工艺流程

郁江双线特大桥主桥承台、塔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6.6.2 降水施工要点

降水井共布置15口,其中一口井兼做观测井均匀分布于基坑内,井位的测放采用全站仪进行。

井位布置后,提前挖好泥浆池备用。将滤管、滤料进场卸至井位边,便于施工。

1)成孔:准备工作完成以后开始钻孔,整孔采用一径到底,钻进过程中注意观察返浆,记录地层情况,钻到设计孔深后,一般需超钻30~50cm,并停止钻进,但仍停在原位进行清水循环,以返清孔内沉砂,减少沉淀,通过返浆观察确定起钻时间,垂直度偏差小于1%。

2)换浆:成孔后清渣换浆,沉渣要求不大于20cm,泥浆比重不大于1.05。

5)回填滤料:从井管四周同时均匀填入,不得用铲车填料XX医院综合门诊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应人工铁锹下料。填料时将井口暂时封盖以防滤料填入其中,滤料采用2~4mm级配石英砂,从井底连续填至地面以下2.5m处,其余用粘土回填,减少其渗透性能,以防回灌水位超高时对周边地层的浸泡。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