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奥体博览中心项目人防监理细则.doc简介:
人防监理细则在奥体博览中心项目中的应用,主要是为了确保该项目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符合国家和地方关于人防工程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保障在紧急情况下能有效进行人员疏散和防护,确保安全。以下是人防监理细则可能涵盖的一些关键点:
1. 法律法规与标准遵守:确保项目设计、建设和运营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人民防空工程建设管理规定》、《人民防空设施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2. 设计审查与优化:对项目的人防工程设计进行审查,确保包括防护等级、结构安全性、通风、照明、指挥通信系统等关键元素的设计符合人防要求。
3. 施工监督:对人防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监督,确保施工符合设计要求,材料和工艺满足人防标准,如防护门、通风设备、避难所等的安装和功能测试。
4. 质量控制: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对人防工程质量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确保所有工程实体满足人防工程的质量标准。
5. 安全检查与评估: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确保人防设备和系统能够有效运行,在紧急情况下发挥其应有功能。
6. 应急演练与培训:监督项目方进行应急演练和人员培训,确保在紧急情况下,相关人员能够正确使用人防设施,进行安全疏散。
7. 维护与保养:制定人防设施的维护保养计划,确保在项目长期运营过程中,人防设施和设备能够持续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8. 记录与报告:建立详细的项目档案和报告制度,记录人防工程的设计、施工、检查、维护等关键环节的信息,为项目管理和未来维护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奥体博览中心项目的人防监理细则旨在全方位保障项目的安全性和合规性,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有效保护人员安全。
奥体博览中心项目人防监理细则.doc部分内容预览:
质量目标:施工质量验收合格;
进度目标:符合施工合同工期;
投资目标:不突破施工合同及附件关于本分项工程的预算;
渠道施工组织设计安全目标:安全无事故。
2.本分项工程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
(1)材料质量要求。本工程的结构混凝土均为预拌泵送混凝土,混凝土所采用的原材料质量由混凝土搅拌站控制及验收。混凝土搅拌站在提供预拌混凝土的同时,须提供各种材料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且应符合以下要求:
拌制泵送混凝土所用的水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GB175《硅酸盐、普通硅酸盐水泥》的规定;
细骨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GB/T14684《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规定;宜采用中砂,通过0.315mm 筛孔的砂,不宜大于15%;
粗骨料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径之比:碎石不宜大于1:3;粗骨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GB/T14685《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规定,应采用连续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大于10%;
拌制泵送混凝土所用的水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JGJ63《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的规定;
泵送混凝土掺用的外加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外加剂》、《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混凝土泵送剂》和《预拌混凝土》的有关规定;
泵送混凝土宜掺适量粉煤灰,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和《预拌混凝土》的有关规定。
(2)本工程现场拌合的混凝土原材料要求如下:
本工程混凝土用水泥一般可选用32.5 或42.5 普通硅酸盐水泥,其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GB175《硅酸盐、普通硅酸盐水泥》的规定,水泥进场时需备产品出厂合格证并抽样复试,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上;
细骨料应采用洁净天然、级配合理、质地坚硬的中粗砂,其质量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GB/T14684《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规定,不得采用未经淡化的海砂。黄砂进场时按规定进行抽样复试,含泥量、颗粒级配指标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上,如采用海砂,需按规定测定氯离子含量,合格后方可使用;
粗骨料应采用坚硬的碎石,并宜用粒径5~40mm 连续级配的石料,不宜选用石灰石碎石,其质量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GB/T14685《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规定;粗骨料进场后应按规定抽样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现场拌制混凝土宜采用自来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JGJ63《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的规定;
混凝土质量控制按符合国家现行标准GB50164 的规定进行;
混凝土掺用的外加剂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GB8076 的规定,外加剂的选用应考虑与水泥成份,水质、外加剂间的相容性,保证拌制的混凝土性能;
(3)配合比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除必须满足混凝土设计强度各耐久性的要求外,尚应使混凝土满足可泵性要求;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和《预拌混凝土》的有关规定,并应根据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运输距离、混凝土泵与混凝土输送管径、泵送距离、气温等具体施工条件试配,必要时,应通过试泵送确定泵送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的可泵性,可用压力沁水试验结合施工经验进行控制。一般10s时的相对压力沁水率S10 不宜超过40%;
泵送混凝土入泵时的坍落度,宜为100~140mm;
泵送混凝土的水灰比宜为0.4~0.6;
泵送混凝土的砂率宜为36~45%;
泵送混凝土的最小水泥用量宜为300kg/m3;
泵送混凝土应掺加适量外加剂,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泵送剂》的规定:
1)掺用引气剂型外加剂的泵送混凝土的含气量不宜大于4%;
2)掺粉煤灰的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必须经过试配确定,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等有关规定。
3)现场拌合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由试验室承担,其配合比设计应符合《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要求。
(4)混凝土原材料的计量控制要点:
本工程结构混凝土的原材料计量由混凝土搅拌站进行;要求混凝土搅拌站严格按设计配合比对各种原材料进行计量,且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预拌混凝土》的有关规定。
现场拌制混凝土的原材料计量需符合以下规定:
在混凝土每一工作班正式称量前,应先检查原材料质量,必须使用合格材料。各种衡器应定期校核,每次使用前进行零点校核,保持计量准确;
施工中应测定骨料的含水率,当雨天施工含水率有显著变化时,应增加测定次数,依据测试结果及时调整配合比中的用水量和骨料用量;调整后的混凝土配合比应在搅拌机旁挂牌公布,便于检查;
水泥、砂、石、掺合料等干料的配合比,应采用重量法计量,严禁采用容积法。原材料的每盘称重允许偏差为:
水泥、混合材料 ±2% 水、外加剂 ±2%
(5)混凝土搅拌的质量控制。本工程结构混凝土的混凝土搅拌由预拌混凝土公司(搅拌站)集中搅拌控制,并要求:
混凝土搅拌时其投料次序,除应符合有关规定外,粉煤灰宜与水泥现步;
外加剂的添加应符合配合比设计要求,且宜滞后于水和水泥;
泵送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预拌混凝土》的有关规定执行;
每种配合比的泵送混凝土全部拌制完成后,应将混凝土搅拌装置清洗干净,并排尽积水。
(6)混凝土运输质量控制。本工程的结构混凝土运输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装料前,必须将拌筒内积水倒净,运输途中,严禁往拌筒内加水;
混凝土搅拌输送车在运送混凝土时,通常的搅拌转速为2~4r/min;整个输送过程拌筒的总转数应控制在300 转以内;
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应控制混凝土不离析、不分层、组成成分不发生变化,并保证卸料及输送通畅。
(7)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混凝土浇筑时,应按以下要求使用和操作混凝土泵:
混凝土浇筑时,应注意混凝土汽车泵或固定式混凝土泵的布置位置,以达到方便、安全;
混凝土浇筑前,应根据工程或施工场地特点、混凝土浇筑方案做好配管工作;配管应符合相关规范及规程的要求;
应根据混凝土泵的使用说明书其他相关规定,制定专门操作要点,以此操作及安全使用混凝土泵;
混凝土泵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独立操作。
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模板、支架、钢筋和预埋件的质量数量位置等逐一检查,并作好记录,符合要求后方能浇筑混凝土;对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等清理干净,将模板缝隙、孔洞堵严,并浇水湿润;
应根据工程结构特点、平面形状和几何尺寸、混凝土供应和泵送设备能力、劳动力和管理能力,以及周围场地大小等条件,预先划分混凝土浇筑区域,划分区段一般不超过20~30米。
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采用输送管输送混凝土时,应由远到近浇筑;
同一区域内的混凝土,应按先竖向结构后水平结构的顺序,从该段中部向两端展开,分层连续浇筑;
当不允许留施工缝时,区域之间、上下层之间的混凝土浇筑间歇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
当下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层混凝土时,应先按留施工缝的规定处理。
混凝土的布料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时,布料设备的出口离模板内侧面不应小于50mm,且不得向模板内侧面直冲布料,也不得直冲钢筋骨架;
浇筑水平结构混凝土时,不得在同一处连续布料,应在2~3m 范围内水平移动布料,且宜垂直于模板布料;
混凝土浇筑分层厚度,宜为300~500mm。当水平结构的混凝土浇筑厚度超过500mm 时,可按1:6~1:10 坡度分层浇筑,且上层混凝土应超前覆盖下层混凝土500mm 以上;
振捣泵送混凝土时,振捣棒移动间距宜为400mm 左右,振捣时间宜为15~30s,且隔20~30min 后,进行第二次复振;
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2m,当浇筑高度超过3m 时,应采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使用混凝土下落;
对于有预留洞、预埋件和钢筋太密的部位,应预先制定技术措施,确保顺利布料和振捣密实。在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当发现混凝土有不密实现象,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水平结构的混凝土表面,应适时用木抹子磨平搓毛两遍以上,必要时,还应先用铁滚筒压两遍以上,以防止产生收缩裂缝。
(8)混凝土施工缝、后浇带质量控制。本工程的混凝土施工缝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具体要求如下:
墙、柱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的下面;
单向板,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
主次梁结构的梁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三分之一范围内。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已浇筑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N/mm2,且必须按以下要求对施工缝进行处理:
注意施工缝位置附近回弯钢筋时,要做到钢筋周围的混凝土不受松动和损坏,钢筋上的油污、水泥砂浆及浮锈等杂物也应清除;
在浇筑前,水平施工缝宜先铺上10~15mm 厚的水泥砂浆一层,其配合比与混凝土内的砂浆成分相同;
从施工缝开始继续浇筑时,要注意避免直接靠近缝边下料,机械振捣时,宜向施工缝处逐渐推进,并距80~100mm 处停止振捣,但应加强对施工缝接缝的捣实工作DB65/T 3604-2014标准下载,使其紧密结合。
后浇带的设置及处理要求:
后浇带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后浇带的保留时间,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后浇带的构造【北京市】《城市夜景照明技术规范 第8部分:运行、维护与管理DB11/T 388.8-2006》,应符合设计要求;
后浇带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将整个混凝土表面按照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填充后浇带混凝土按设计要求浇筑,后浇带可在顶板浇注以后掺加6%的HE混凝土抗裂防水膨胀剂,用C40混凝土浇注密实,并保持15d 的湿润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