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JGJ∕T 241-2011 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pdf简介:
"JGJ/T 241-2011《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是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发布的一部推荐性行业标准。该规程主要针对人工砂,即通过破碎、筛分、清洗等工艺生产的无天然母岩的砂,用于混凝土制作的特殊技术要求和应用指导。
该规程内容涵盖了人工砂的选用、质量要求、拌合物性能、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耐久性、检验方法、质量控制等多个方面,旨在规范人工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它适用于各类建筑、桥梁、道路、隧道等工程中的人工砂混凝土的设计、生产、施工和质量控制。
通过遵循该规程,工程技术人员可以确保使用人工砂制作的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耐久性和经济性,同时也能有效防止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JGJ∕T 241-2011 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pdf部分内容预览: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 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9]88号) 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 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 定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 定;4.原材料;5.人工砂混凝土性能;6.配合比设计;7.施 工;8.质量检验及验收。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重庆大学负责具体 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程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至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沙北街 83号,邮编:400045)。 本规程主编单位:重庆大学 中建五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本规程参编单位:中治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市正源水务工程质量检测技术有 限公司 厦门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 公司 重庆市公路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江苏铸本混凝土工程有限公司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 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9]88号) 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 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 定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 定;4.原材料;5.人工砂混凝土性能;6.配合比设计;7.施 工;8.质量检验及验收。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重庆大学负责具体 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程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至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沙北街 02月邮编400045)
质量检验及验收·····
JT/T 1218.1-2018标准下载质重应验放验 8.1原材料质量检验 1 8.2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检验 19 8.3硬化混凝土性能检验 19 8.4混凝土工程验收“· 19 本规程用词说明 20 引用标准名录 21 附:条文说明 23
8 QualitylnspectionandAcceptance 8. 1Quality Inspection of Concrete Raw Materials 17 8. 2 Property Inspection of Concrete Mixture 19 8.3Property Inspection of Hardened Concrete 19 8.4 Acceptance of Concrete Engineering ..... 19 Explanation ofWordinginThisSpecification 20 ListofQuotedStandards..... 21 Additi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23
1.0.1为规范人工砂混凝土的工程应用,做到技术先进、经济 合理、安全适用,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人工砂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控制、配合比 设计、施工、质量检验与验收。 1.0.3人工砂混凝土的应用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 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岩石或卵石经除土开采、机械破碎、筛分而成的,公称粒径 小于5mm的岩石或卵石(不包括软质岩和风化岩)颗粒。
人工砂中公称粒径小于80μm,且其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 被加工母岩相同的颗粒含量。
以人工砂为主要细骨料配制而成的水泥混凝土。
3.0.1人工砂混凝土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
凝土应进行耐久性试验论证,并应满足设计要求
4.1.1人工砂应符合下列规
5人工砂的吸水率不宜大于3%。 6人工砂的总压碎值指标应小于30%。 7人工砂的氯离子含量、碱活性、坚固性、泥块含量和有 害物质含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 验方法标准》JGJ52的规定。 4.1.2人工砂性能的试验方法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 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的规定执行。 4.1.3人T砂堆放应搭建雨篷、硬化场地、采取排水措施、符 合环保要求,并应防止颗粒离析、混入杂质。 4.1.4当人工砂与天然砂混合使用时,天然砂的品质应符合现 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 的规定。
4.2.1人工砂混凝土宜选用通用硅酸盐水泥,且其性能应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规定;当采用其他 品种水泥时,其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一
品种水泥时,其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4.2.2水泥的入机温度不宜超过60℃。 4.2.3水泥性能的试验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4.3.1粗骨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 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的规定
4.3.2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的碎石或卵石。当颗粒
合要求时,可采取多级配组合的方式进行调整。
4.3.3粗骨料最大粒径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和《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的规定。 4.3.4粗骨料性能的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 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的规定
4.3.3粗骨料最大粒径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和《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50164的规定
.3.4粗骨料性能的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 上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的规定
4.3.4粗骨料性能的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
4.4.1矿物掺合料宜采用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钢渣粉、 硅灰和磷渣粉等,其性能应分别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用于水泥和 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 高炉矿渣粉》GB/T18046、《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 GB/T1873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钢渣粉》GB/T20491和 《水工湿凝土挨用磷渣粉技术规范》DL/T5387的规定
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4.4.3矿物掺合料的试验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用于水泥 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 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 剂》GB/T1873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钢渣粉》GB/T 20491和《水工混凝土掺用磷渣粉技术规范》DL/T5387的 规定。 4.4.4矿物掺合料储存时,不得与其他材料混杂,且应防止 受潮。
4.4.4矿物掺合料储存时,不得与其他材料混杂,且
4.5.1人工砂混凝土用外加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外 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 凝土膨胀剂》GB23439和《混凝土防冻剂》JC475等的规定。
4.6.1人工砂混凝土拌合用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 水标准》JGJ63的规定。 4.6.2人工砂混凝土拌合用水性能的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 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5.1.1人工砂混凝土拌合物应具有良好的黏聚性、保水性和流 动性,不得离析或泌水。 5.1.2人工砂混凝土坍落度应满足工程设计和施工要求;用于 泵送的人工砂混凝土坍落度经时损失不宜大于30mm/h。人工砂 混凝土坍落度的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 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的规定。 5.1.3人工砂混凝土拌合物的凝结时间应满足施工要求和混凝 土性能要求。 5.1.4人工砂混凝土拌合物宜具备良好的早期抗裂性能。人工 砂混凝土抗裂性能的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 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的规定。 5.1.5人工砂混凝土拌合物的水溶性氯离子最大含量应符合表 5.1.5的规定。人工砂混凝土拌合物的水溶性氯离子含量宜按现 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J1J270中的快速测定 方法进行测定,
表5.1.5人工砂混凝土拌合物水溶性氯离子最大含量
5.1.6人工砂混凝土拌合物的总碱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碱含量宜按现行行业 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规定进行测定和 计算。
5.2.1人工砂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 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 进行评定
轴心抗压强度与轴心抗拉疲劳强度设计值、疲劳变形模量等应符 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人 工砂混凝土力学性能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 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的规定进行试验测定,并应满足设 计要求。
5.3.1人工砂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人工 砂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性能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 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的 规定。 5.3.2人工砂混凝土的抗冻、抗渗、抗氯离子渗透、抗碳化和
6.1.1人工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施工 性能、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等要求,在满足工程设计和施工要求 的条件下,遵循低水泥用量、低用水量和低收缩性能的原则,按 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55的规定 进行。
GB 50437-2007标准下载抗裂试验和收缩试验确定配合比。
6.1.3配制混凝土时,宜采用细度模数为2.3~3.2的人
独等耐久性要求的人工砂混凝土,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 吉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B50010的规定。
6.1.5采用外加剂配制人工砂混凝土JT∕T 925.3-2018 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土工格栅 第3部分:纤塑格栅,除应进行拌合物坍落度
1.5采用外加剂配制人工砂混凝土,除应进行拌合物坍落 和凝结时间试验外,还应进行落度经时损失试验,并应确认 施工要求后才可使用。
6.1.6用于泵送施工的人工砂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根据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