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50200-9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pdf简介:
GB50200-94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全称为《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这是一个关于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施工和验收的技术标准,它于1994年发布,主要适用于电视信号的传输、接收、分配和管理的工程设计和施工。
这个规范详细规定了有线电视系统的总体设计原则、系统组成、设备选型、安装布局、信号传输质量要求、系统调试和验收等各个环节。它涵盖了有线电视的前端设备、干线系统、分支系统、用户分配系统等各个部分,对信号的衰减、噪声、干扰控制、安全防护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
遵循GB50200-94标准,可以保证有线电视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信号质量,保障用户的视听体验,同时也有利于规范行业行为,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水平。
GB50200-9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4.5验收文件 (32) 附录A系统基本模式中常用的图形符号 (34) 附录B常用测试表格···…..·..….…….··.…····· (35) 附录C系统的工程验收证书 (37) 附录D本规范用词说明 (38) 1
1.0.3系统的工程设计应符合当地城镇建设规划和广播电视事 业、有线电视网的发展规划的要求
1.0.4系统的工程设计、施工除应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
一栋别墅洋房施工图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1.1使用频道的选择和数量应根据电视厂播、调频厂
2.1.2传输方式的确定,当传输干线的衰耗(以最高工作频率
2.1.3系统模式应根据信号源质量、环境条件和系统的规
2.1.5.1产品性能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并经国家规 定的质检部门测试认定。 2.1.5.2在同一系统工程中选用的主要部件和材料,其性能、 外观应一致。
称特性阻抗均应为75Q
2.1.6系统设施工作的环境温度宜符合下列要求:
寒冷地区室外工作的设施:一40~十35℃; 其它地区室外工作的设施:一10~十55℃; 室内工作的设施:一5~十40℃。
统的基本模式及主要技术指标分配
2.2.1系统可采用无干线系统、独立前端系统、有中心前端系统、 有远地前端系统四种基本模式,并宜符合下列要求: 2.2.1.1无干线系统模式规模很小,不需传输干线,由前端直 接引至用户分配网络(图2.2.1一1)
2.2.1.2独立前端系统模式是典型的电缆传输分配系统,由前 端、千线、支线及用户分配网组成(图2.2.1一2)。 2.2.1.3有中心前端的系统模式规模较大,除具有本地前端 外,还应在各分散的覆盖地域中心处设置中心前端;本地前端至各 中心前端可用干线或超干线相连接,各中心前端再通过干线连至 支线和用户分配网络(图2.2.1—3)。
应在信号源附近设置远地前端,经超干线将收到的信号送
图2.2.1一3有中心前端的系统模式
注:系统基本模式中常用的图形符号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
2.2.2系统载噪比、交扰调制比和载波互调比的最小设计值应符 合表2.2.2的规定。
系统载噪比、交扰调制比、载波互调比的最小设计值(dB)表2.2.2
2.2.3各种系统模式的前端、干线和分配部分的主要技术指标的 分配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分配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无干线系统指标分配系数
2.2.3.2独立前端系统的指标分配系数,应根据干线的衰耗值
2.2.3.2独立前端系统的指标分配系数,应根据干线的衰耗值 A(dB),按表2.2.3一2的规定选取
2.2.8.3具有中心前端和远地前端系统的指标分配系数应符合
2.2.4载噪比、交扰调制比、载波互调比的分贝(dB)数可按下列
2.2.4载噪比、交扰调制比、载波互调比的分贝(dB)数可按下列 公式计算:
式中[C/N]x一分配给某一部分载噪比的分贝数; &一 分配给该部分载噪比的系数; [OMx一分配给某一部分交扰调制比的分贝数; 一分配给该部分交扰调制比指标的系数; [IM,]x——分配给某部分二阶载波互调比的分贝数; C一 分配给该部分载波互调比的系数: {IM,]x一分配给该部分三阶载波互调比的分贝数。 2.2.5系统输出口电平设计值宜符合下列要求: 2.2.5.1非邻频系统可取70士5dBuV。 2.2.5.2采用邻频传输的系统可取64士4dbuV。 注:在强场强区的较高楼层可提高电平:以避免同频干扰 2.2.6系统输出口频道间的电平差的设计值不应大于表
2.2.6系统输出口频道间的电平差的设计值不应大于表
2.2.6系统输出口频道间的电平差的设计值不应大于表 2.2.6的规定。
系统输出口频道间电平差(dB)
向上的阻挡物和周围的金属构件,并应远离公路、电气化铁路、高 压电力线以及工业干扰等干扰源。
2.3.2接收大线安装位置的信号场强可根据实际测试结果和主 观视听效果综合确定。实际测试时,宜选择不少于3个有可比性的 测试点。在每个测试点上,应测试所有颜道(频率)的信号场强、频 带内和频带外(邻频)的干扰场强。 对新建建筑物天线安装位置的信号场强,可根据理论计算值 并按主观视听和实际测试结果来确定。实际测试可采用模拟建筑 物建成以后的状况来测定。
观视听效果综合确定。实际测试时,宜选择不少于3个有可比性的 测试点。在每个测试点上,应测试所有频道(频率)的信号场强、频 带内和频带外(邻频)的干扰场强。 对新建建筑物天线安装位置的信号场强,可根据理论计算值 并按主观视听和实际测试结果来确定。实际测试可采用模拟建筑 物建成以后的状况来测定。 2.3.8接收天线和天线放大器应按下列要求选用: 2.3.3.1每接收一个电视频道信号,应采用一副相应频道的接 收大线。两个或两个以上电视广播信号源处于同一方位时,可共用 副宽频带天线。接收到的每一个频道的信号质量应满足系统前 端对信号质量的要求。 2.3.3.2当接收信号场强较弱、反射波较多或干扰较大时,使 用普通天线不能保证前端对输入信号的质量要求,可采用高增益 天线加装低噪声天线放大婴或采用特殊型式的天线
2.8.8接收天线和天线放大器应按下列要求选用:
2.3.3.1每接收一个电视频道信号,应采用一副相应频道的接 收天线。两个或两个以上电视广播信号源处于同一方位时,可共用 副宽频带天线。接收到的每一个频道的信号质量应满足系统前 端对信号质量的要求
2.3.3.2当接收信号场强较弱、反射波较多或干扰较大时,使 用普通天线不能保证前端对输入信号的质量要求,可采用高增益 天线、加装低噪声天线放大器或采用特殊型式的天线
2.8.4.1天线与天线竖杆(架)应能承受设计规定的风荷载和 冰荷载。 2.3.4.2天线与天线竖杆(架)应具有防潮、防霉、抗盐雾、抗硫 化物腐蚀的能力。用金属构件时,其表面必须镀锌或涂防锈漆。 2.3.4.3天线在竖杆(架)上调整时,应能转动和上下移动,其 固定部位应方便、牢靠。 2.3.4.4天线、竖杆(架)、拉线与支撑、附件应组装方便,固定 可靠。 2.8.5安装在室外的天线馈电端、阻抗匹配器、天线避雷器、高频 连接器和放大器等应具有良好的防雨措施
2.8.5安装在室外的天线馈电端、阻抗匹配器、天线避雷器、高
2.3.6.1采用拉线竖杆(架)的安装方式时,拉线不得位于接收 信号的传播路径上。
2.3.6.2竖杆(架)和抛物面大线的安装应按生产)提供的资 料和要求设计。 2.3.6.3天线放大器应安装在竖杆(架)上。天线至前端的馈线 采用屏蔽性能好的同轴电缆,其长度不得大于20m,并不得靠近前 端输出口和干线输出电缆。 2.3.6.4两副天线的水平或垂直间距不应小于较长波长天线 的工作波长的1/2,且不应小于1m。 2.3.6.5最低层天线与支承物顶面的间距不应小于其工作波 长
天线送至前端的最小输入电平应择
Simn=[C/N]+F+2.4
式中Sm——天线送至前端的最小输入电平(dBuV); (C/N]一分配给前端的载噪比(aB); F一前端的噪声系数(dB)。 2.4.2前端输出电平的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2.4.2.1采用频道放大器输出型前端:
2.4.具有自办节目功能的前端,采用视频设备的信噪比不应小 于45dB。
2.4.。具有自办节目功能的前端,采用视频设备的信噪比不应小
2.4.4.1应具有60dB以上的邻频信号抑制特性。
2.4.4.1应具有60dB以上的邻频信号抑制特性。
T/CADBM24-2019标准下载2.5.1干线放大器常温下输入电平的最低值应按下式计算:
S=[C/N]+10gn+F+2.4
2.5.3.2未设自动电平调节(ALC)的干线系统:
2.5.3.2未设自动电平调节(ALC)的干线系统:
式中S干线放大器输入电平的设计值(dBuV);
某城区段河道综合治理施工组织设计式中S—干线放大器输入电平的设计值(dBuV) S'一干线放大器输出电平的设计值(dBuV)。 2.5.4干线传输部分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