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67-1988 石油产品闪点与燃点测定法(开口杯法).pdf

GB∕T 267-1988 石油产品闪点与燃点测定法(开口杯法).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1 M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
资源ID:141517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267-1988 石油产品闪点与燃点测定法(开口杯法).pdf简介:

GB/T 267-1988《石油产品闪点与燃点测定法(开口杯法)》是中国国家标准,它规定了测定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的一种方法,即开口杯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测定油品的初馏点和燃点,这两个参数对于判断油品的挥发性和火灾危险性至关重要。

开口杯法的基本原理是:将一定量的试样放入开口的金属杯中,加热使其蒸发,当蒸气遇到火焰时,如果试样开始闪火或者燃烧,那么这个温度就是试样的闪点或燃点。闪点是指油品在加热过程中,最初能产生闪火的最低温度,燃点则是油品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

该标准适用于测定各种石油产品,包括原油、燃料油、润滑油、石油制品等的闪点和燃点。但是,由于开口杯法受到试样蒸发速度、空气流动等因素影响,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误差,因此测定结果需要通过多次重复实验取平均值,以提高准确性。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技术的发展,GB/T 267-1988标准可能已经被更新,建议查阅最新的标准或参考专业资料以获取最准确的信息。

GB∕T 267-1988 石油产品闪点与燃点测定法(开口杯法).pdf部分内容预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把试样装人内坩埚中到规定的刻线。首先迅速升高试样的温度,然后缓慢升温,当接近闪点时, 恒速升温。在规定的温度间隔,用一个小的点火器火焰按规定通过试样表面,以点火器火焰使试样表面 上的蒸气发生闪火的最低温度,作为开口杯法闪点。继续进行试验,直到用点火器火焰使试样发生点燃 并至少燃烧5s时的最低温度,作为开口杯法燃点。

5.3 试样注入内地埚时,对于闪点在210C和210C以下的试样,液面距离坩埚口部边缘为12mm(即 内坩埚内的上刻线处);对于闪点在210℃以上的试样,液面距离口部边缘为18mm(即内坩蜗内的下 刻线处)。 试样向内坩埚注人时,不应溅出,而且液面以上的坩埚壁不应沾有试样。 5.4将装好试样的坩埚平稳地放置在支架上的铁环(或电炉)中,再将温度计垂直地固定在温度计夹 上,并使温度计的水银球位于内坩埚中央,与坩蜗底和试样液面的距离大致相等。 5.5测定装置应放在避风和较暗的地方并用防护屏围着,使闪点现象能够看得清楚。

6.1.1加热坩埚,使试样逐渐升高温度,当试样温度达到预计闪点前60C时,调整加热速度,使试样 温度达到闪点前40℃时能控制升温速度为每分钟升高4±1C。 6.1.2试样温度达到预计闪点前10C时,将点火器的火焰放到距离试样液面10~14mm处,并在该处 水平面上沿着坩埚内径作直线移动,从坩埚的一边移至另一边所经过的时间为2~3s。试样温度每升 高2C应重复一次点火试验。 点火器的火焰长度,应预先调整为3~4mm。 6.1.3试样液面上方最初出现蓝色火焰时,立即从温度计读出温度作为闪点的测定结果,同时记录大 气压力。 注:试样蒸气的闪火同点火器火焰的闪光不应混淆。如果闪火现象不明显,必须在试样升高2C时继续点火证实。 6.2燃点 6.2.1测得试样的闪点之后,如果还需要测定燃点,应继续对外坩埚进行加热,使试样的升温速度为 每分钟升高4±1C。然后,按6.1.2所述用点火器的火焰进行点火试验。 6.2.2试样接触火焰后立即着火并能继续燃烧不少于5s,此时立即从温度计读出温度作为燃点的测 定结果。 6.3大气压力对闪点和燃点影响的修正 1+氧正+低于00.21P。(745mmHg)时试验所得的闪点或燃点t。(C)按式(1)进行修

6.3.1大气压力低于99.3kPa(745mmHg)时Q/GDW 10197-2016 1000kV母线装置施工工艺导则.pdf,试验所得的闪点或燃点t。(C)按式(1) 正(精确到1C):

7.1.1同一操作者重复测定的两个闪点结果之差不应大于下列数值: 闪点,C 重复性

8.1 取重复测定两个闪点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样的闪点。 8.2 2取重复测定两个燃点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样的燃点。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技术归口。 本标准由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64年4月。 本标准参照采用苏联国家标准厂OCT4333一48《润滑油和深色石油产品闪点与燃点开口杯测定 法(布林克法)》。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