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性能混凝土集成模块建筑技术标准.pdf

超高性能混凝土集成模块建筑技术标准.pdf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9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138605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超高性能混凝土集成模块建筑技术标准.pdf简介:

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UHPC)是一种特殊的高性能混凝土,其性能特点包括高强度、高耐久性、高抗裂性、高体积稳定性、高抗渗性等。集成模块建筑技术则是将这种高性能混凝土应用到建筑设计中,通过预制模块化的方式进行施工,可以大大提高建筑的效率和质量。

有关超高性能混凝土集成模块建筑技术的国家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强度要求:UHPC的抗压强度通常在150MPa以上,甚至可达数百兆帕,远高于普通混凝土,这是其作为集成模块建筑的基础。

2. 结构设计:标准要求模块化设计要兼顾结构强度和施工便利性,确保在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3. 工艺标准:规定了UHPC的生产、运输、储存和施工的工艺流程,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建筑的性能。

4. 环保与可持续性:标准注重环保,要求施工过程中减少废弃物和污染,同时UHPC本身具有良好的耐火性和耐腐蚀性,有利于建筑的长期使用和维护。

5. 安全与性能检测:对UHPC模块的抗震、抗火、抗冻融性能等有明确的检测标准,以确保建筑的安全性。

具体的国家标准名称可能因地区和时间而异,比如《超高性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等。在中国,这类标准可能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或者相关行业协会发布。

超高性能混凝土集成模块建筑技术标准.pdf部分内容预览:

8.2制作准备.. (27) 8.3模块制作 (28) 8.4模块集成.. (30) 8.5模块厂内验收 (31) 8.6模块标识及出厂 (32) 8.7运输与堆放 (33) 施工安装. (35) 9.1一般规定.. (35) 9.2模块安装.. (35) 9.3设备与管线系统安装 (37) 9.4建筑接缝防火、防水处理 (38) 10质量验收. (40) 10.1一般规定... (40) 10.2模块进场验收 (411) 10.3模块建筑主体验收. (411) 附录A模块连接节点参考 (43) 附录B模块进场验收记录 (45) 用词说明 (47) 引用标准名录, (48) 附:条文说明 (51)

1.0.1 为丁规范超高性能混凝土集成模块建巩的应用,员彻执行国家的技不经济 政策,促进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 制订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8度及8度以下地区,以超高性能混凝土集成 模块组装而成的乙类及丙类多层民用建筑的设计、制作、运输、安装及验收。 1.0.3超高性能混凝土集成模块建筑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 有关标准和现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有关标准的规定。

模块组装而成的乙类及丙类多层民用建筑的设计、制作、运输、安装及验收。 1.0.3超高性能混凝土集成模块建筑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 有关标准和现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有关标准的规定

由水泥、矿物掺合料、骨料、纤维、外加剂、水等原材料制成的具有超高力 学性能、超高抗渗性能的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

YD/T 1576.3-2013 800MHz 2GHz 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设备测试方法 移动台(含机卡一体)第3部分:网络兼容性.pdf2.1.6模块连接件moduleconnector

用于模块与模块之间、模块与其他功能模块之间的连接件,包括螺栓、套筒 等

embeddedsleeve

页埋在模块中,用于传递螺栓力的螺纹套管

bolt connection

螺栓杆一端预埋在模块中或与预埋套筒相连,另一端伸入连接点位用螺母紧 固,使模块连成整体

相邻模块间的水平缝和竖向缝。

fk、f一超高性能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设计值; f、f一超高性能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设计值; f、f一普通钢筋的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 螺栓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2.2.2作用、作用效应及承载力

R一结构构件承载力; S 一结构构件内力组合的设计值;

2.2.4计算系数及其他

结构重要性系数;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3.0.1模块建筑应采取一体化设计,满足设计、生产运输、施工安装及绿色建造 等技术环节的要求。 3.0.2模块建筑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50002的有关 规定,满足建筑部品的模数化、标准化和通用化的要求。 3.0.3模块建筑宜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协同设计,实现全专业、全过 程的信息化管理。 3.0.4模块建筑的结构连接和节点构造应受力明确、传力可靠,满足结构的承载 能力、正常使用和耐久性要求。 3.0.5设计应明确结构的用途,在设计工作年限内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 得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

3.0.6模块建筑应采用全装修。

4.1.1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设计、制作与养护以及实验方法应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活性粉末混凝土》GB/T31387或其他标准的有关规定。 4.1.2超高性能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活性粉末混 凝土》GB/T31387的有关规定。 4.13超高性能湿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f应按表413采用

4.1.3超高性能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fk应按表4.1.3采用

4.1.3超高性能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fk应按表4.1.3采用。

表4.1.3 超高性能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昆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应按表4.1.4 表4.1.4超高性能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4.1.5 超高性能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f应按表4.1.5采

表4.1.5超高性能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MPa)

表中数值为钢纤维长径比60超高性能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 4.1.6 超高性能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应按表4.1.6采用,

表4.1.6超高性能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MPa)

表4.1.7超高性能混凝土弹性模量(X10MPa)

4.1.8在弹性变形范围内,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泊松比取为0.2。

4.2.1钢筋和钢材的力学性能指标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 范》GB50010、《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的有关规定。 4.2.2受力钢筋强度等级不应低于HRB400级。 4.2.3钢筋焊接网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 程》JGJ114的有关规定

4.3.1模块之间连接宜采用8.8级及以上螺栓,其力学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的有关规定。 4.3.2模块之间连接使用的套筒、连接盒的材料与力学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钢筋机械连接用套筒》JG/T163的有关规定 4.3.3模块与楼梯间、电梯间等连接使用的钢材、焊接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的有关规定。 4.3.4暴露在空气中的钢材应进行防腐处理。 4.3.5座浆料应采用砂浆,砂浆稠度不宜大于90mm,并应结合现场气候条件和 使用要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座浆料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15。 4.3.6模块建筑连接孔位可采用水泥基灌浆料及其他材料填实,灌浆料强度等级 不宜低于C35。 4.3.7模块建筑采用其他连接方式时,连接材料应符合相关国家、行业标准的有 关规定。

4.4内部装修及设备管线材料

4.4.1 1 内部装修材料的品种、规格和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不得采用国家和地 方明令淘汰的材料。

4.5.1模块脱模、翻转、吊装、运输、安装用内埋式螺母或吊钉及配套的吊具 应根据相应的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选用;当采用吊环时,应采用未经冷加工的 HPB300钢筋制作。 4.5.2模块接缝处选用的耐候性密封胶,应满足设计要求,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 准《混凝土接缝用建筑密封胶》JC/T881的有关规定。 4.5.3模块保温材料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EPS)》GB/T10801.1和《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XPS)》GB/T10801.2 的有关规定。燃烧性能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和《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中的有关规定。 4.5.4模块建筑外饰面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金属与石材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133的有关规定; 2采用涂料时应符合相应现行国家标准《合成树脂外墙乳液涂料》GB/T 0755《会成树脂乳液砂壁状建筑涂料》IC/T24及《溶剂型处墙涂料》CR/T9757

4.5.1模块脱模、翻转、吊装、运输、安装用内埋式螺母或吊钉及配套的吊具, 应根据相应的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选用;当采用吊环时,应采用未经冷加工的 HPB300钢筋制作。

准《混凝土接缝用建筑密封胶》JC/T881的有关规定。 4.5.3模块保温材料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EPS)》GB/T10801.1和《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XPS)》GB/T10801.2 的有关规定。燃烧性能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和《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中的有关规定。

1采用金属与石材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133的有关规定; 2采用涂料时应符合相应现行国家标准《合成树脂外墙乳液涂料》GB/T 9755、《合成树脂乳液砂壁状建筑涂料》JG/T24及《溶剂型外墙涂料》GB/T9757

等的有关规定。 4.5.5防雷装置使用的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的有关规定。 4.5.6普通混凝土及预应力钢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的规定。

等的有关规定。 4.5.5防雷装置使用的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的有关规定。 4.5.6普通混凝土及预应力钢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的规定。

5.1.1模块建筑设计时,建筑、结构、设备、内装、电气智能化等各专业应协同 设计,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的有关规定 5.1.2模块建筑应功能合理,满足保温、隔热、通风、采光、照明、隔声、防火、 疏散、防雷、防水等要求。 5.1.3模块建筑内装系统设计与部品选型应满足绿色环保的要求,室内污染物限 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GB50325的有 关规定。

5.2.1模块宜选用通用型模块(图5.2.1),单个模块长度不宜超过12m拌合站道路钢便桥专项施工方案, 宽度 不宜超过3.5m,高度不宜超过3.2m。模块内部空间可根据功能需求进行分隔

(C)双空间模块 图5.2.1通用型模块

图5.2.1通用型模块

15.2.2定位轴线示意图

5.2.3模块建筑的组合可采用并列式、纵横交错式、立面凹凸式、纵

模块建筑的组合可采用并列式、纵横交错式、立面凹凸式、纵横咬合式、

338.89平方米二层独栋别墅悬挑式(图5.2.3)

图5.2.3 模块组合示意图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