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QDSF 012-2022 低碳园区评价指南.pdf简介:
"T/QDSF 012-2022"这个编号看起来像是一个标准或者规范的编号,它可能是“低碳园区评价指南”的标准代码。这个指南可能是中国制定的一项关于低碳园区评价的标准,用来指导和规范低碳园区的建设和运营。低碳园区通常指的是在设计、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注重能源效率、资源循环利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园区。
这个评价指南可能会包括对园区的低碳目标设定、能源管理、绿色建筑、公共交通、废弃物处理、碳排放管理等方面的评估指标和方法,旨在推动园区的绿色低碳发展,提升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具体内容可能涵盖园区的规划设计、运营模式、技术创新、环保设施等方面,旨在促进园区内的企业实现低碳生产,降低碳足迹。
不过,由于没有详细的资料,以上信息是基于一般理解给出的,如果你需要更具体的信息,建议查询官方发布的标准或联系相关部门获取详细解读。
T/QDSF 012-2022 低碳园区评价指南.pdf部分内容预览: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文件。 GB/T2589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T1888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T2333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GB/T32150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 GB50736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5015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 GB55020建筑给水排水与节水通用规范 DB37/T5097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2 工业园区industrialpark 企业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聚集各种生产要素,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科学整合《嵌入式软件质量度量 GB/T 30961-2014》,提高工业化 的集约强度,突出产业特色,优化功能布局,使之成为适应市场竞争和产业升级的现代化产业分工协作 生产区
开展低碳园区评价时,园区宜满足的评价条件为: a 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近三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环保事故及重大环境违法事 完成国家或地方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指标:
低碳园区分为工业园区和非工业园区两类开展评价,均从低碳规划、低碳生产/服务、低碳管理三 个方面开展评价,可根据具体被评价园区的产业特点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低碳工业园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可参照表1确定,具体指标释义见附录A
表1 低碳工业园区评价指标体系参照表
业园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可参照表2确定,具体指
T/QDSF 012— 2022 T/QDAS 088—2022
T/QDSF 012— 2022 T/QDAS 088—2022
表2低碳非工业园区评价指标体系参照表
6.1.1在园区满足第4章中基本条件后进行评价。 6.1.2低碳园区的评价方法为评审评分法。总分100分,由低碳规划(30分)、低碳生产/服务(50 分)和低碳管理(20分)组成
区的评价具体指标分值见表3。具体指标的计算公
表3 低碳工业园区评价指标参考评分值
T/QDSF012—2022 T/QDAS088—2022
T/QDSF012—2022 T/QDAS088—2022
T/QDSF 012— 2022 T/QDAS 088—2022
T/QDSF 012— 2022 T/QDAS 088—2022
低碳非工业园区的评价具体指标分值见表4。具体指标的计算公式见附录
非工业园区评价指标参
T/QDSF012—2022 T/QDAS088—2022
T/QDSF012—2022 T/QDAS088—2022
表5绿色建筑比重指标
7.1低碳园区评价方式为文件审核和现场审核两种方式。文件审核是指审查各项评价指标证明文件。 现场审核是指现场走访并考察园区建设成果、数据统计信息、设备设施等。 7.2 1M 各指标的评价方式见附录B。 7.3所有审核的文件宜提交盖章的纸质文件。提交的评审资料宜充分说明条文要求相关的内容,但不 限于表C.1所列的资料。 7.4评价中要求有数值和比例计算的,宜提交相应计算报告
T/QDSF 012— 2022 T/QDAS 088—2022
T/QDSF 012— 2022 T/QDAS 088—2022
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对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每项指标分别打分。低碳发展水平综合值为各项指 标得分的累计叠加值。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S为园区低碳发展水平综合值,F为各评价指标得分值。 存在不参评项时,低碳发展水平综合值折算方法为:综合值=参评项得分值/参评项总分值×1
宜将评价综合值按等级分成四级,用于评价园区的低碳水平: a) 优秀:85~100分(含85分); b) 良好:70~85分(含70分); C) 合格:60~70分(含60分); d) 不合格:低于60分。
T/QDSF012—2022 T/QDAS088—2022
T/QDSF012—2022 T/QDAS088—2022
低碳园区评价指标释义和计算公式
区评价指标释义和计算公
单位建设用地工业增加值指园区单位用地面积产生的工业增加值,单位:万元每平方米。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生产过程 中新增加的价值。 单位建设用地工业增加值参考式(A.1)计算:
单位建设用地工业增加值,单位为万元每平方米; 园区工业增加值,单位为万元; 园区用地总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绿化覆盖率指园区内绿地面积与折算绿地面积之和占园区用地面积的百分比。 绿地面积包括绿地种植覆土的水平投影面积,以及绿地范围内符合规定要求的部分硬质景观和水体 景观的水平投影面积。其中,绿地包括地面绿地和屋顶绿地。宽度不小于8m且绿地面积不小于400m的 绿地内,宽度小于2.5m的人行步道可视为绿地,其水平投影面积可计入绿地面积。 绿化覆盖率参考式(A.2)计算:
Ags + dAg R
R 绿化覆盖率; 绿地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7 d 绿地面积折算系数; Ag 绿化面积,指屋顶绿化或架空绿化种植覆土的水平投影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园区用地总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低碳场地、道路设施宜考虑以下方面: a 停车场等场地设施,考虑了土地的集约化利用的要求以及使用场地渗水材料; b 室外照明灯具采用了节能技术; C) 园区交通具备低碳出行条件; 2 道路路面使用了节能材料。
A.4园区建筑室内健康度
园区建筑室内健康度应达到健康建筑相关要求标准,以下各条内容,做到即可加分,积分累加: a) 园区道路、停车场等场地设施,考虑了土地的集约化利用的要求以及使用场地渗水材料; b) 2 室内PMz.s年均浓度不高于25μg/m,且室内PMno年均浓度不高于50μg/m; C) 2 室内涂料、壁纸、陶瓷砖、人造板、木地板、防水与密封材料等装饰装修材料的有害物质限 量符合绿色产品评价国家标准的规定(五种及以上); d) 非工业生产类建筑房间内的温度、湿度、新风量等设计参数符合GB50736的规定。
绿色建筑比重指现有公共建筑中,达到一、二、 、三星级标准的绿色建筑面积分别与总面积的比值, 绿色建筑是按照DB37/T5097的要求评价。 绿色建筑比重参考式(A.3)计算:
Re 获得某星级及以上的绿色建筑面积比重: Sgb 绿色建筑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S 园区公共建筑总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Rgb=x100% (A. 3 Sb
规划政策每五年编制一次园区低碳发展规划政策,内容为低碳产业规划、低碳能源规划、低碳 划以及低碳交通规划等内容
A.7低碳环保投入占园区投入比重
低碳环保投入占园区投入比重指园区当年在低碳环保方面(节能环保相关设施建设、项目/工艺改 造和技术研发等)的资金投入占园区总投入的百分比。 低碳环保投入占园区投入比重参考式(A.4)计算:
Rep epx100% 二 p
Rep 园区当年低碳环保投入占园区投入比重; ep 低碳环保投入(节能环保相关设施建设、项目/工艺改造和技术研发等)资金,单位为万 园区总投入资金,单位为万元
A.8绿色产业增加值比重
绿色产业增加值比重为园区内绿色产业的增加值与工业值增加值的比值。绿色产业指国家统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中节能环保产业和新能源产业。 绿色产业增加值比重参考式(A.5)计算:
Rgv 绿色产业增加值比重; Ggu 园区内绿色产业的增加值,单位为万元: G 园区工业增加值,单位为万元。
A.9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
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单位为吨标煤每万元; 园区综合能源消耗量,单位为吨标煤; C 园区工业增加值,单位为万元,
2020沪J110 人民防空警报设施专用房图 集.pdfA.10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
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指园区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百分比, 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参考式(A.7)计算:
T/QDSF012—2022 T/QDAS088—2022
T/QDSF012—2022 T/QDAS088—2022
CECS24:90《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pdf∑"a(a,k) ∑=(b,k) ×100%
R 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 u; 一 园区消耗的第i种可再生能源转化的电量/热量,单位为千瓦时、兆焦耳; k 电力/热力的折标煤系数,数值可参照GB/T2589; n 园区消耗的可再生能源种类数; b 园区消耗的第j种能源实物量,单位为实物单位; k 园区消耗的第j种能源的折标煤系数,数值可参照GB/T2589; m 园区消耗的能源种类数。
单位GDP能耗降低率是指园区单位GDP能耗在特定时间段内的下降程度,这一指标从另一方面也 反映了园区在能源使用效率上的提高率。 单位GDP能耗比重参考式(A.8)和式(A.9)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