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RISN-TG015-2014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技术导则.pdf简介:
RISN-TG015-2014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技术指导文件,全称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技术导则》。这份导则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旨在为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合理、可行的技术依据和参考。它涵盖了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各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线路布局、站点设置、线网规划、运营管理、设施建设、环境影响评估等。
该导则的主要内容包括:
1. 基本原则:强调了轨道交通应服务于城市整体发展战略,满足居民出行需求,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规划方法:提出了线网规划、线路设计、站点布局等具体方法和标准。
3. 技术要求:明确了轨道交通设施的技术规格、建设标准、安全措施等。
4. 环境影响:强调了在规划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应尽可能减小,做到绿色、环保。
5. 运营管理:提出了运营管理的要求,包括服务品质、运营效率、应急处理等。
6. 评估和调整:对规划的实施进行定期评估,并根据城市发展和需求变化进行适时调整。
总的来说,RISN-TG015-2014是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重要参考文件,对提升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具有重要意义。
RISN-TG015-2014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技术导则.pdf部分内容预览:
8.4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客流预测·· *** 30 8.5客流敏感性分析与评价 33 线路规划方案及控制· 9.1一般规定 34 9.2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敷设方式选择与确定 9.3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置与规划设计 35 9.4 线路、车站、车场的规划控制· 37 D 线网修建顺序 45 ·· 10.1一般规定 45 10.2 建设时机选择 +++· *·+ 45 10.3建设规模确定及修建顺序规划 46 射录A交通及轨道交通网络模式 48 附录B轨道交通网络效益评价 ?:+ +* 50 附录C地铁车站影响范围及用地开发规模和强度 计算方法 ***** 55
1.0.1为科学、合理地编制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构建以城市轨 道交通为骨干的、安全高效的一体化的公共交通体系,实现公共 交通与城市用地、生态环境等的协调发展,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 通健康发展,编写本导则。
1.0.1为科学、合理地编制城市轨道交通规划GBT38297-2019:建筑用单元门通用技术条件(无水印 带书签),构建以城市轨 道交通为骨干的、安全高效的一体化的公共交通体系,实现公共 交通与城市用地、生态环境等的协调发展,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 通健康发展,编写本导则。 1.0.2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应遵循“依据城市总体规划、支持城 市总体规划、超越城市总体规划、回归城市总体规划”的原则, 尽可能使城市轨道交通发挥促进城市空间形态、结构和功能优化 调整的作用。
市总体规划、超越城市总体规划、回归城市总体规划”的原 尽可能使城市轨道交通发挥促进城市空间形态、结构和功能优 调整的作用
1.0.3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应依据城市交通发展规划,
交通方式规划相协调,形成以城市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 通系统,充分发挥城市轨道的运输能力,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系 的效率。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以及配套设施控制适合的建设条件和用地, 保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其他功能相协调
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以及配套设施控制适合的建设条件
原则,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科学性 适应性。
0.8本导则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建设规划、建设
参照执行,除参照本导则的相关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 标准的规定
参照执行,除参照本导则的相关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 标准的规定
在用地布局、人口密度、经济水平以及社会环境等特定条 下形成的交通方式结构,即各种交通方式承担出行量的比 关系。
在不同形式轨道上运行的大、中运量城市公共交通工具, 当代城市中地铁、轻轨、单轨、自动导向、磁浮等轨道交通 总称。
根据城市的规模、结构形态、地形特征、用地布局、发展 势等特定条件和交通发展目标,确立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功 层次、各层次网络的功能特征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功能定位、运量等级和服务水平, 确定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技术特征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之间或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其他对内对外 客运方式线路间衔接交汇处的大型换乘站。
获得交通功能所需投入的全部资源,包括:建设与运营成 本、城市土地资源消耗、社会能源消耗、社会环境污染成本和个 人出行时间、交通支出等
2.0.7交通网络效益TransportNetworkBenefit
城市交通系统投入与城市交通系统功能的比。特指在一定 通系统的功能下,不同城市交通系统建设方案投入的节约。
市轨道交通网络模式及系
3.1.1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应依据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
3.1.1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应依据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城市性质 和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所确定的交通发展战略,以满足城市发展对 城市轨道交通的需求为核心,统筹考虑城市社会、经济、地理、 人文、环境、工程、建设等条件和因素,制定适合城市特点的城 市轨道交通发展战略。 3.1.2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模式及系统型式应统筹城市轨道交通 发展战略、轨道交通层次划分、各层次轨道交通功能定位和发展 目标的要求确定。 3.1.3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模式的选择应有利于城市轨道交通运 输功能的发挥,有利于城市客运系统综合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城 七址道方通地动设
3.1.3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模式的选择应有利于城市轨道交通运 输功能的发挥,有利于城市客运系统综合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城 市轨道交通的建设。
市轨道交通网络模式选择及系统
3.2.1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战略应明确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公共 交通系统中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明确对城市轨道交通速度和 运能的要求,具体可参照附录A“交通及轨道交通网络模式”方 法确定。 3.2.2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战略的制定可在统筹分析全市交通需 求与供给、环境要求、投资效益、土地使用等因素的条件下,经
3.2.1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战略应明确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
家与供给、环境要求、投资效益、土地使用等因素的条件下,经 方案比选确定,具体方法可参照附录B“轨道交通网络效益评 介”进行比选。
各个层次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其总体目标应满足城市轨道交 通发展战略的要求
3.2.4确定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模式中各个层次城市轨道交通
3.2.4确定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模式中各个层次城市轨道交通的 服务水平和轨道交通需求,可参照附录A“交通及轨道交通网络 模式”方法进行定量分析。 3.2.5城市轨道交通按照旅行速度可根据表3.2.5划分为4个 层次,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模式可由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轨道交通 网络组合而成
表3.2.5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模式要素
提下,结合系统型式在分析服务水平、能耗、投资、占地等基础 上经多方案比选确定,具体比选可参照附录B“轨道交通网络效 益评价”方法进行
3.2.7系统型式按表3.2.7可分为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市域 快线系统、市郊铁路系统、有轨电车系统和特殊专用系统6种类 型,系统型式的选择应满足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模式对各个层次轨 道交通系统速度和运输能力的要求
.2.7 系统型式技术特征和适用范围
3.2.8系统型式的选择应统筹考虑各种系统敷设条件、
2.8系统型式的选择应统筹考虑各种系统敷设条件、工程造
价、网络资源共享的要求
4.1.1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的对象应是采用所有交通方式出 行的全体乘客,以所有出行需求为目的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发展 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应在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战略和发展 模式指引下进行
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应在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战略和发展 模式指引下进行。 4.1.2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强调城市各种交通方式的有机衔 接,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应对各种交通方式围绕城市轨道交通进行 功能梳理、线网调整,通过有机组合出行方式链,提高居民使用 公共交通系统出行的效率。 4.1.3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可将大城市划分为市中心区、中 心城区、市域(或都市圈)三个圈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应通过 定性分析并可采用附录A“交通及轨道交通网络模式”定量计算 方法,明确各个圈层的边界、交通特征和发展目标。 4.1.4在大城市市中心区,应使城市轨道交通和其他公共交通 方式、慢行方式共同组成居民出行交通的主体,该区域公共交通 的分担量可按不低于该区域全部出行量的80%考虑。 4.1.5在大城市中心城区,应使城市轨道交通和其他公共交通 处于主导地位,进出中心城区的交通中城市轨道交通占主导地
4.1.2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强调城市各种交通方式的有机
接,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应对各种交通方式围绕城市轨道交通进 功能梳理、线网调整,通过有机组合出行方式链,提高居民使 公共交通系统出行的效率。
4.1.3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可将大城市划分为市中心区、 心城区、市域(或都市圈)三个圈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应通 定性分析并可采用附录A“交通及轨道交通网络模式”定量计 方法,明确各个圈层的边界、交通特征和发展目标。
方式、慢行方式共同组成居民出行交通的主体,该区域公共交 的分担量可按不低于该区域全部出行量的80%考虑。
4.1.5在大城市中心城区,应使城市轨道交通和其他公
处于主导地位,进出中心城区的交通中城市轨道交通占主导 位,该区域公共交通的分担量可按不低于该区域全部出行量 50%考虑。
通过换乘、共轨、越行、跨线运行等形式形成有机结合的整体 应使轨道交通系统与其他交通方式之间形成分工合理、功能
补、相互衔接、方便乘客的有机整体
交通系统等方面的交通量分布和交通方式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明 确城市轨道交通在各个方面的功能定位和发展自标。 4.1.9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应进行多方案比较,可采用附录 B“轨道交通网络效益评价方法”对规划方案进行评价。 4.1.10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应在明确各个层次轨道交通系统型 式、车辆制式、规模、运营组织方案的前提下,规划足够的停车 和维修设施用地。
1.10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应在明确各个层次轨道交通系统型 1一 车辆制式、规模、运营组织方案的前提下上海市建筑面积计算规划管理规定(沪规划资源建〔2021〕363 号).pdf,规划足够的停车 维修设施用地。
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理念
4.2.1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应通过城市轨道交通的线网、站点及 换乘枢纽布局,支持并引导大城市空间布局的形成和调整。 4.2.2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应引导城市形成轴向发展的空间用地 结构,实现城市用地的轴向集中,从而实现城市用地的集约化。 4.2.3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应保证城市轨道交通运输效能的充分 发挥和规划方案的可实施。
4.2.5城市轨道交通应与其他交通方式共同构成城市公共客运
体系,在城市不同区域轨道交通应分别承担主体、主导
4.3.1轨道交通线网应根据城市用地布局的差别及不同区域交 通出行特征分为不同功能层次,应包括市区轨道交通、市域轨道 交通和区域轨道交通
副中心应适当提高线网密度,适当增加车站数量;中心城区其 区域轨道交通线路平均站距可选1km左右,不宜超过1.5km。
城区足六服 射线为主,可通过设支线的方式提高服务水平。市域轨道交通线 路的平均站距不宜低于3km建筑配件标准图集(苏J9501)施工说明,旅行时速不宜低于65km/h。
4.3.4市域轨道交通线路可结合速度目标和发车间隔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