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03/T 1-2022 煤矿地表沉陷区监测技术指南.pdf

DB3603/T 1-2022 煤矿地表沉陷区监测技术指南.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7 M
标准类别:工业标准
资源ID:136900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603/T 1-2022 煤矿地表沉陷区监测技术指南.pdf简介:

DB3603/T 1-2022《煤矿地表沉陷区监测技术指南》是一部推荐性技术标准,专门针对煤矿地表沉陷区的监测工作提供了详细的技术指导。煤矿开采过程中,由于地下煤炭的开采,地表往往会经历沉陷,这不仅对煤矿的安全生产构成影响,也可能对周边环境和建筑物产生破坏。因此,对地表沉陷区的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该指南可能包括以下内容:

1. 监测目的:明确监测的主要目标,如评估沉陷程度,预测可能的沉降趋势,确保地表稳定性等。

2. 监测方法:介绍适用于不同地质条件和沉陷类型的监测技术,如地面变形监测、地下水位监测、建筑物倾斜监测等。

3. 数据采集与处理:规定监测设备的选择,数据采集频率,以及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4. 风险评估与预警:如何根据监测结果进行风险评估,并设定预警机制,以防止沉陷引发的灾害。

5. 报告与管理:对监测数据的报告格式、频率和责任分配等进行规定,以及如何将监测结果应用于指导生产管理和环境保护。

6. 定期审查与更新:强调监测技术指南的动态更新,以适应新的地质条件和科技进步。

总之,DB3603/T 1-2022《煤矿地表沉陷区监测技术指南》为煤炭行业提供了一套科学、规范的监测方案,旨在保障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安全与环境保护。

DB3603/T 1-2022 煤矿地表沉陷区监测技术指南.pdf部分内容预览:

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支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用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月 文件。 GB/T12897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T18314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GB/T40112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 CH/Z3017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作业技术规程 CJJ/T73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标准 DZ/T0154地面沉降测量规范 DZ/T0283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规范

DB3603/T 2022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syntheticapertureradar(InSAR) 利用合成孔径雷达(SAR)数据中的相位信息进行干涉测量处理,结合雷达参数和卫星位置信息反 演地表三维及其变化信息的技术。 [来源:DZ/T0283—2015JC 311-2004明矾石膨胀水泥,3.3] 3.7 煤矿地表沉陷区危险性评估riskassessmentofcoalminesurfacesubsidencearea 对煤矿开采诱发地表沉陷灾害和地表沉陷灾害对各类建筑设施和工程项目的危险性进行评估,并 对建设用地适宜性做出评价。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syntheticapertureradar(InSAR) 利用合成孔径雷达(SAR)数据中的相位信息进行干涉测量处理,结合雷达参数和卫星位置信息 表三维及其变化信息的技术。 来源:DZ/T0283—2015,3.3] 煤矿地表沉陷区危险性评估riskassessmentofcoalminesurfacesubsidence area 对煤矿开采诱发地表沉陷灾害和地表沉陷灾害对各类建筑设施和工程项目的危险性进行评估, 设用地适宜性做出评价

煤矿地表沉陷区危险性评估riskassessmentofcoalminesurfacesubsidencearea 对煤矿开采诱发地表沉陷灾害和地表沉陷灾害对各类建筑设施和工程项目的危险性进行 对建设用地适宜性做出评价

煤矿地表沉陷区监测工作主要内容包括资料收集、地表沉陷区现状调查、监测技术方法选 监测实施、地表沉陷区危险性评估、成果提交等内容。

煤矿地表沉陷监测工作流程参考图1.

图1煤矿地表沉陷监测工作流程图

重点收集煤矿地表沉陷区内地质背景与矿山开发资料,主要包括采掘工程平面图、井上下对照图 相关地质报告、储量估算图、各勘探线地质剖面图、沉陷观测报告等,详细掌握沉陷区地质背景和地下 开采情况。

DB3603/T 202

在资料收集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煤矿地质背景、煤矿开采情况、地面沉陷灾害现状等的调查,重点查 明地表沉陷灾害分布及发展规律、危害程度等

7.1.1煤矿地表沉陷区监测应在资料收集研究和现状调查基础上进行,根据现状调查情况编制监测技 术设计书,设计书纲要参考附录A,按区域统一规划部署监测网并实施监测。 7.1.2同一监测区采用多种监测方法时,应统一监测基准,高程基准起算点应采用统一的高程基准, 独立高程基准应选用基岩水准点作为起算基点,测量和影像采集时序应同步,不同监测方法的测量结果 应交互验证。 7.1.3水准点标志类型、埋设要求、监测精度等应符合GB/T12897、GB/T18314、CJJ/T73、DZ/T0154 中有关规定。 7.1.4水准点标石稳定后,应进行两次独立观测,时间间隔不超过5天,取两次观测的平均值作为监 测点的初始高程值。监测频率根据地表沉陷速率每隔1~3个月观测一次,应在地表沉陷活跃区域增加 水准观测次数。 7.1.5平差计算应在外业成果检查验收通过后进行,应有稳定的起算基点,且各期之间起算基点应保 持一致。数据处理应符合GB/T12897、GB/T18314、DZ/T0154中有关规定。

7.2.1应采用从整体到局部,逐级水准测量的高程控制方法。

7.2.1应采用从整体到局部,逐级水准测量的高程控制方法。 7.2.2监测线应设在地表移动盆地的主断面上,起算基点应设在移动盆地范围以外,埋设要牢固 7.2.3监测网控制范围应大于地表移动盆地的范围。 7.2.4监测点密度应根据开采深度确定:参考表1

7.2.5地裂缝监测网布设包括跨地裂缝带的短水准剖面、监测对点、地裂缝活动仪器监测站等,监测 网和监测点布设要求如下: 7.2.5.1根据地裂缝活动程度,宜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组成地裂缝监测网。 7.2.5.2应选择活动性较强的地裂缝布设监测网点,采用垂直于地裂缝带走向的剖面形式,在地裂缝 两侧影响宽度带内布设一定数量的监测点。 7.2.5.3每条地裂缝带上宜根据地裂缝发育的宽度和长度,应布设不少于3条短水准监测剖面,长度 宜穿过地裂缝带(含次生地裂缝带)宽度并向两侧外延100m左右。短水准剖面监测点间宜按5~10m 布设,向两侧由近及远间距可逐渐增大。测点与地裂缝应保持适当距离。 7.2.5.4地裂缝水准监测点应沿垂直于地裂缝带发育方向在地裂缝上下盘分别布设,监测点间距应根 据所确定地裂缝上下盘影响宽度而定。每条地裂缝带上布设的监测对点不少于3组。 7.2.6监测网应沿煤层走向和倾向设置,应根据区域内的煤矿开采情况及煤矿工作面情况布设成线状 或网状,主要布设方式参考图2。井下测量也可沿煤层底板方向布置监测网

DB3603/T 2022

7.3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监测

图2 煤矿工作面监测网布设形式

2 煤矿工作面监测网布

7.3.1GNSS网布设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分级布网的原则。 7.3.2GNSS网布设应根据工作精度要求、卫星状况、接收机类型和数量、已有煤矿开采资料、监测 区地形和交通状况以及作业效率设计部署。 7.3.3在进行GNSS网设计时,应利用CORS站的连续观测数据,应利用符合GNSS网布点要求的已 有控制点。 7.3.4GNSS监测网根据CJJ/T73规定,宜由一个或若干个异步观测环构成,也可采用附和线路的形 式构成。各等级GNSS网中每个异步环或附和线路的边数应符合表2规定

表2异步环或附和线路边数的规定

7.3.5布设首级GNSS控制网时,应与CORS站和国家控制网进行联测,联测点数不应少于3个,联 测点应均匀分布。 7.3.6GNSS网按相邻站点的平均距离和精度应划分为二、三、四等网。GNSS网相邻点间基线长度精 度应按公式o=√a²+(bd)²计算,o一基线长度中误差(mm);a一固定误差(mm);b一比例误差系数 (mm/km);d一相邻点间的距离(km)。 7.3.7GNSS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的规定。二、三、四等网相邻点最小边长不宜小于平均边 长的1/2,最大边长不宜超过平均边长的2倍。

表3GNSS网主要技术

注:表中a表示固定误差;b表示比例误差系数。

7.4InSAR监测

DB3603/T 202

表4InSAR技术方法及精度

7.4.6InSAR获取的地面形变信息应采用覆盖同一监测区域,近似同一时间段的不同InSAR干涉对获 取的地表沉陷信息进行较差统计,同时对InSAR监测形变信息与同一区域同一时段的其他测量技术(如 水准、GNSS、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等)获取的形变信息进行比较 7.4.7评价InSAR地表沉陷测量成果精度的方法宜采用最邻近法等,评价的主要参数有样本数据、误 差平均值、相关系数和中误差

7.5.1 控制网应根据测区内已知控制点的分布、地形地貌、测量任务和精度要求,选定控 设计控制网网型。控制网应全面控制扫描区域,在分区进行扫描作业时,还应对各区的点云 到联系和控制误差传递的作用,

7.5.2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及标靶布设应符合CH/Z3017规定,扫描仪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5要 求

DB3603/T 2022

表5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主要技术指标

差,D指仪器标称精度的距离,S指仪器的标称测程。 7.5.3点云数据处理应符合CH/Z3017中有关规定。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监测成果可通过点、线、面(体) 三种方式进行选择制作。可以制作成三维立体模型;也可以提取一系列特征点数据形成等值线图、剖面 线;也可单独提取某个特征点的沉陷数据。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点云精度及技术指标应符合表6要求,

表6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点云精度与技术指标

8煤矿地表沉陷区危险性评估

煤矿地表沉陷区危险性评估范围应根据收集资料、现状调查和监测数据等综合分析确定。 危险性评估工作级别分为一级评估、二级评估和三级评估三级。地表沉陷危险性综合评估等 危险性大、危险性中等和危险性小三级。 评价方法应参考GB/T40112、DZ/T0283中相关规定执行。

根据现状调查和监测数据,参考表7确定地表沉陷的发育程度,参考表8确定地表沉陷的危害程度 表9确定地表沉陷的诱发因素,参考表10对地表沉陷危险性分级。

DB3603/T 202

N/ 矿地表沉脂发 育程度分级表

注: 上述两项因索满足一项即可,

表8煤矿地表沉陷危险程度分级表

2016年河南市政工程预算定额第4册 隧道工程表8煤矿地表沉陷危险程度分级表

1.灾情:指由煤矿地表沉陷导致已发生的地质灾害,采用“人员伤亡情况"直接经济损失"指标评价。 2.险情:指由煤矿地表沉陷导致容易发生的地质灾害,采用“受威胁人数"可能直接经济损失"指标评 3.危险程度采用“灾情"或“险情"指标评价。

表9煤矿地表沉陷诱发因素分类表

保定风机样本(2012).pdf表10煤矿地表沉陷危险性分级表

根据收集资料、现状调查和监测数据,综合分析煤矿地表沉陷的发生演化机理,提出地表沉陷发展 模型,选用工程地质类比法、影响函数法、数值模拟法等方法综合预测评估各类建筑设施和工程项目遭 受地表沉陷的危险性,

合评估及建设用地适宜性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