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下载简介
仪表安装技术交底简介:
仪表安装技术交底是一种专业化的技术指导活动,主要用于对即将进行的仪表安装工作进行详细、明确的讲解和说明。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项目背景:介绍仪表安装项目的整体背景,包括工程名称、地点、工程规模、仪表类型等基本信息。
2. 设计图纸解读:详细解读施工图纸,包括仪表的型号、规格、位置、接线图等,确保安装人员对设备的结构和功能有深入理解。
3. 安装工艺流程:介绍仪表的安装步骤和顺序,包括预安装、主体安装、调试、测试等关键环节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4. 安全规定:强调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规定,如电气安全、防护措施、操作程序等,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5. 工器具和材料使用:列出所需的工器具和材料,以及其使用和保管方法。
6. 质量控制:说明质量标准和验收要求,包括安装精度、性能测试、数据校验等。
7. 应急处理: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故障,提供应急处理方案和步骤。
8. 培训和考核:对参与安装的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并进行考核,确保其掌握安装技能。
通过这种技术交底,可以确保仪表安装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安装效率和质量,避免因误解或操作不当导致的问题。
仪表安装技术交底部分内容预览:
4.1.1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施工图纸汇审,进行设计交底。
4.1.2技术人员图纸汇审,认真熟悉图纸和各种相关规范,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案。
4.1.3技术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前的技术交底。
4.2.1按设计图纸,提出材料计划,并依据设计图纸等资料,对到场材料逐一检查验收,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应禁止使用,同时向供应部门反馈信息DLT 710-2018标准下载,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4.3.1现场达到“三通一平”条件;
4.3.2施工管理人员、作业人员配备到位,安装作业人员的组织管理就绪;
4.3.3设计已作交底,图纸经过会审,问题已处理完毕;
4.3.4施工图纸资料、标准图集、施工及验收标准规范等已准备就绪,满足施工要求;
4.3.5编制了施工技术方案,明确了安装的范围、方法和其它有关要求;
4.3.6对施工人员已进行技术交底,明确了施工程序、施工方法、质量标准、质量记录和成品保护、HSE技术要求。
配合土建预埋铁件→控制室基础槽钢制安→控制柜、操作台安装→单台仪表校准和试验→保护管的安装→仪表管道的安装→现场仪表的安装→电缆敷设校接线→综合控制系统的试验→回路试验→仪表系统调试→试车→竣工验收。
5、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5.1.1支架的制作与安装
5.1.1.1制作支架时,应将材料矫正、平直、切口处理不应有卷边和毛刺,制作好的支架应牢固平正。
5.1.1.2支架安装时,在混凝土上采用膨胀螺栓固定;在不允许焊接支架上的管道,应采用U形螺栓或卡子固定。
5.1.1.3支架应固定牢固、横平竖直、整齐美观,垂直误差不得超过其长度3%,水平误差不得超过5mm,支架间的水平误差不得超过2mm。(施工中支架不应与高温或低温管道直接接触)
5.1.2保护管的安装
5.1.2.1保护管不应有变形及裂缝,其内部应清洁、无毛刺、管口应光滑无锐边。
5.1.2.2保护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入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且弯曲处不应有凹陷裂缝和明显的弯曲。
5.1.2.3镀锌钢管采用螺纹连接时,管端的丝扣长度不应小于管接头的1/2,不应采用熔焊连接,连接处应保证良好的连接性。
5.1.2.4保护管与检测元件或就地仪表之间采用防爆挠性管连接并设有防水弯;连接时,应安装防爆密封管件,并做好填料密封,密封管件与检测元件之间。
5.1.2.5保护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牢固,用U形管卡固定时,固定点间距应均匀,固定时严禁将保护管焊接在支架上。
5.1.2.6 仪表管道埋地敷设时,直接埋地的管道连接应采用套管焊接并经防腐处理后方可埋入。
5.1.3电缆、电线的敷设
5.1.3.1电缆敷设前,应进行外观和绝缘检查,以及对敷设路径检查。
5.1.3.2敷设电缆应合理安排,不宜交叉,电缆应留有足够的长度。
5.1.3.3控制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其外径的10倍。
5.1.3.4电缆槽线路和仪表信号线路,以及本质安全线路与非本质安全线路,应用金属隔板,隔开敷设。
5.1.3.5电缆敷设后,两端应做电缆头,并加标志牌。
5.1.4仪表线路的配线
5.1.4.1从外部进入仪表盘的电缆、电线应其在导通检查及绝缘检查合格后方可配线。
5.1.4.2仪表盘内的线路敷设在汇线槽内。
5.1.4.3仪表接线前应校线,线端有标号,多股线芯端头宜采用接线片,电线与接线片的连接应压接。
5.1.4.4仪表盘内的线路不应有接头,导线与接线端子板、仪表、电气设备等连接时,应留有余度。
5.1.4.5备用芯线应接在备用端子上,或按可能最大长度预留,按要求标注备用线号。
5.1.4.6采用屏蔽电缆时,屏蔽层不应接到安全栅的接地端子上。
5.2.0仪表导压管的焊接由专业电焊焊接,焊工资质由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方可上岗。
5.2.1仪表管道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测量要求。
5.2.2仪表管道安装前应将内部清扫干净。
5.2.3.1采用无缝钢管时,应焊接连接,焊接时焊渣不应落入管内。
5.2.3.2气源系统安装完毕后,应进行吹扫。
5.2.4.1安装完毕的仪表管道,在试验前应进行检查;管路系统试压前,应对管路进行吹洗。
5.2.4.2仪表管道的压力试验应以液体为试验介质。仪表气源管和气动信号管道以及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0.6Mpa的仪表管道,可采用气体为试验介质。
5.2.4.3液压试验压力应为1.5倍的设计压力,当达到试验压力后,稳压10min,再将试验压力降至设计压力,停压10min,以压力不降、无渗漏为合格。
5.2.4.4气压试验应为1.15倍的设计压力,试验时应逐步缓慢升压,达到试验压力后,稳压10min,再将试验压力降至设计压力,停压5mim,以发泡剂检验不泄漏为合格。
5.2.4.5液压试验介质应使用洁净水,气压试验介质应使用空气或氮气。
5.2.4.7压力试验合格后,在管道上另一端泄压。
5.3.1用电仪表的外壳、仪表盘(柜、箱、盒)、电缆槽、保护管及支架底座等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均应做保护接地,对于供电电压不高于36V就地接仪表、开关等,当设计无特殊要求时,可不作保护接地。
5.3.2仪表保护接地系统应接到电气工程低压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网上,连接应牢固可靠,不应串联连接,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值不大于4Ω。
5.3.3仪表及控制系统应做工作接地,工作接地包括信号回路接地和隐蔽接地,以及特殊要求的本质安全电路接地,应共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且不大于1Ω。
5.3.4仪表电缆电线的屏敝层,应在控制室仪表盘柜侧接地,同一回路的屏蔽层应具有可靠的电气连接性,不应浮空或重复接地。
5.3.5仪表盘柜内各回路的各类接地,应分别由各自的接地支线引至接地汇流排或接地端子板,由接地汇流排或接地端子引出接地干线,再与接地总干线和接地极相连,各接地支线、汇流排或端子板之间在非连接处应彼此绝缘。
5.3.6接地系统的连线应使用铜芯绝缘电线或电缆,采用镀锌螺栓紧固,仪表盘柜内接地汇流排应使用铜材,并有绝缘支架固定,接地体与接地总干线之间采用焊接。
5.4.1碳钢管道、支架、仪表设备底座、电缆槽、保护管、固定卡等需要防腐的结构和部位,当其外壁无防腐层时,均应做防腐处理。
5.4.2涂漆前应清除表面铁锈、焊渣、毛刺和污物,外层涂刷时,应在漆膜完全干燥后再涂下一层,涂层应均匀无漏涂。
5.4.3仪表管道焊接部位的涂漆,应在管道系统压力试验后进行。
5.4.4仪表绝热工程可随设备和管道的绝热一起施工。
5.4.5仪表绝热工程的施工应在测量管道、伴热管道压力试验合格及防腐工程完工后进行。
5.5.1管道上的取源部件应在管道预制安装的同时安装,配合工艺专业在管道上安装取源部件的开孔和焊接工作,必须在管道的防腐衬里和压力试验前进行。
5.5.2在高压、合金钢、有色金属设备和管道上开孔时,应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
5.5.3安装取源部件时,不应在焊缝及边缘上开孔来焊接。
5.5.4安装完毕后,应随同设备和管道一起试压。
5.5.5温度取源部件安装。
5.5.5.1与管道相互垂直安装时,取源部件轴线应与管道轴线相互垂直。
5.5.5.2在管道拐弯处安装时,应逆着物料流向,取源部件轴线应与工艺管道轴线相结合。
5.5.5.3与工艺管道呈倾斜角度安装时,应逆着物料流向取源部件轴线应与管道轴线相交。
5.5.6压力取源部件安装
5.5.6.1压力取源部件的安装应选在被测物料流向稳定的地方。
5.5.6.2压力取源部件与温度取源部件,在同一管段上时,应安装在温度取源部件的上游侧。
5.5.6.3压力取源部件的端部不应超出设备或管道的内壁。
5.5.6.4在水平和倾斜管道上安装压力取源部件时,取压点方应符合下列规定:测量气体压力时,在管道上半部,测量液体压力时,在管道下半部与管道的水平中心成0~45℃夹角的范围内。
5.5.7分析取源部件安装
5.5.7.1分析取源部件的安装位置,应选在压力稳定,能灵敏反映真实成分变化和取得具有代表性分析样品的地方。
5.5.7.2在水平或倾斜管道上安装分析取源部件,其安装方位应符合下列规定:测量气体时,在管道的上半部。
5.6.1仪表盘、柜、箱的安装
5.6.1.1仪表盘、柜、操作台的安装位置和平面布置,应按设计图进行施工。
5.6.1.2仪表盘、操作台的型钢底座的制作尺寸,应与盘、操作台相符,其直线度允许偏差为1mm/m。
5.6.1.3型钢底座应在地面施工完成前安装找正,其上表面宜高出地面,型钢底座应进行防腐处理。
5.6.1.4单独的仪表盘、柜操作台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固定牢固,垂直允许偏差1.5mm/m;水平度允许偏差为1mm/m。
5.6.1.5成列的仪表柜、盘操作后的安装,除应符合7.6.1.4条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同一系列规格相邻两盘、柜、台的顶部高度允许偏差为2mm;当同一系列规格盘、柜、台的连接外超过2处时DB13∕T 2194-2015 桥涵混凝土腐蚀病害修复与防护工程技术规程,顶部高度允许偏差为5mm;相邻两盘、柜、台接缝处正面平面度允许偏差为1mm;相邻两盘、柜、台之间的接缝的间隙不大于2mm。
5.6.1.6仪表盘、柜、箱在搬运和安装过程中,应防止变形和表面油漆损伤。安装及加工中严禁使用气焊方法。
5.6.1.7地箱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到各检测点距离适当,箱中心距操作地面的高度宜为1.2~1.5m;不影响操作通行和设备维修;接线箱应密封并标明编号,箱内接线应标明线号。
5.6.2 成分分析和物位检测仪表的安装
5.6.2.1 分析取样系统应按设计文件的要求安装,应有完整的取样预处理装置DB3502Z 014-2011_ 地名标志设置规范.pdf,预处理装置应单独安装,并宜靠近传送器。
5.6.2.2 可燃性气体检测器的安装应根据所检测气体的密度确定。其密度小于空气时,检测器应安装在泄漏的上方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