砼浇捣技术交底

砼浇捣技术交底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
资源大小:25.09K
资源类别:技术交底
资源ID:130956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砼浇捣技术交底简介:

砼浇捣,即混凝土浇筑,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其技术交底主要是指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浇筑的工艺流程、操作方法、质量控制要点、安全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和指导的过程。

1. 工艺流程:首先,要明确混凝土的配合比,准备好材料,包括水泥、砂、石子、水和添加剂等。然后,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确定浇筑的顺序、方式和路径。接着,进行模板的安装和检查,确保其平整、稳固。最后,进行混凝土的搅拌、运输和浇筑,浇筑后要进行振捣,以排除气泡,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

2. 操作方法:混凝土的浇筑应均匀、连续,避免出现冷缝。振捣要适度,不能过度,以防止混凝土离析。浇筑完成后,要及时进行养护,保证其强度和质量。

3. 质量控制: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标准进行,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保证其均匀性。同时,要对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强度增长等进行监控,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4. 安全注意事项:混凝土浇筑时需注意安全,避免混凝土溅出伤人。操作设备应规范,模板支撑要稳固,防止坍塌。同时,要做好防尘、防噪音、防水等措施。

总的来说,砼浇捣技术交底是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的重要步骤,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都需要理解和执行这些技术要求。

砼浇捣技术交底部分内容预览:

  2、混凝土浇筑一般要求

  ⑴、浇筑前应对模板浇水湿润,墙、柱模板的清扫口应在清除杂物及积水后再封闭。

  ⑵、混凝土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如超过2m时必须采取加串筒措施并分层浇筑。

  ⑶、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进行,每层浇筑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一般分层高度为插入式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cmDG/TJ08-2286-2019标准下载,平板振动器的分层厚度为200mm。

  ⑷、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0~400m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面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动器挟板覆盖已振实部位边缘。

  ⑸、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有水泥品种及混凝土初凝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h应按施工缝处理。

  ⑹、浇筑混凝土时应派专人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插筋等有无位移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整改完毕。

  3、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

  应确保砼浇筑质量,尤其是平整度控制要认真对待,首先在该楼层所有柱钢筋打出平水点,边捣边通线检查,对于不平整的部位及时补平,为了避免出现蜂窝、麻面、露石、露筋、空洞等质量缺陷;施工前组织砼浇筑班组进行作业交底,使作业工人更加了解砼的性能和各部位操作规程以确保砼的质量。

  ⑴、由于本工程柱子、剪力墙混凝土浇筑在梁板模板安装之后钢筋绑扎之前浇筑柱、剪力墙混凝土。

  ⑶、浇筑后将洞封实,并用柱箍箍牢,柱混凝土一次浇筑完毕,如需留置施工缝,应留在主梁底10cm处。

  ⑷、在浇筑剪力墙、薄墙、立柱等部位时,为避免混凝土浇筑至一定高度后,因积存大量浆水而可能导致混凝土强度不均匀现象,宜在浇筑到适当高度时,适当减小混凝土的坍落度。

 ⑸、当浇筑柱、梁及主次梁交叉处的混凝土时,一般钢筋较密集,特别是上部负筋又粗又多2010-2018年注册城乡规划师《城乡规划原理》真题解析 模拟题.pdf,因此既要防止混凝土下料困难,要注意挡住石子下不去。必要时这-部分可改用细石混凝土进行浇筑,与此同时,振捣棒头可改用片式并辅以人工捣固配合。

  ⑹、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及钢筋位置的正确性,不得踏跺钢筋,移动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原来位置,如发现偏差和位移,应及时校正。

  (7)、段的砼浇筑

  ○1踏步尺寸应预留面砖的粘贴厚度;

  ○2预埋件的设置应正确牢固。

⑴、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以内浇水养护。

  ⑵、混凝土浇水养护日期,非抗渗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之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振动。柱、墙带模养护2天以上,拆模后,应继续浇水养护。

  ⑶、每日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足够的润湿状态而定。

  5、每次浇捣完成DB3417/T 006-2021标准下载,必须做到工完场清,做好文明施工工作。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