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详解

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详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40.96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14347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详解简介:

人工挖孔桩是一种基础施工方法,主要用于深基坑、大直径的桩基础建设。以下是人工挖孔桩的基本施工工艺流程:

1. 选址与设计:根据建筑物的荷载需求和地基情况,选择合适的桩位,设计桩的直径、深度和数量。

2. 施工准备:设置安全围栏和警示标志,清除孔位上的杂物,准备好施工设备如挖掘机、吊车、混凝土搅拌机等。

3. 开孔:使用挖掘机或人工工具(如镐、锹)在选定位置开挖孔洞,初期使用较大直径的工具,随着孔深的增加,逐渐换用小直径的工具。

4. 支撑:孔洞开挖过程中,需设置孔壁支撑,如木模板、钢筋笼或混凝土护壁,以防止坍塌。

5. 清孔:挖出的泥土要经过筛分,清除杂物,保证孔壁的清洁。

6. 混凝土浇筑:在孔内放入钢筋笼,然后倒入混凝土,一次或多次浇筑,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养护。

7. 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养护,保证其强度和稳定性。

8. 桩身检测:混凝土养护结束后,进行桩身质量检测,如桩身完整性、承载力等。

9. 沉桩:如果需要,使用锤击或振动等方法将桩打入土中,直到达到设计深度。

10. 收尾:最后进行孔口封闭,拆除支撑,清理场地,完成施工。

需要注意的是,人工挖孔桩的施工效率较低,一般适用于桩径较小,深度较浅的情况,对于深大桩或者地质条件复杂的情况,更推荐使用机械化的施工方法。

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详解部分内容预览:

挖孔前应按施工图纸准确放线,确定桩位中心位置,并向桩心位置四周引出四个控制点,以控制桩心。开挖应自上而下分层进行,每一层土方开挖区的形状呈上小下大圆台体形状,厚度为100cm,上底和下底的口径分别大于设计桩径20cm和40cm。自上而下分步进行开挖,开挖区的侧壁要求做到光滑平整,底面要水平,挖出的土方要及时运送到地面并外运,不得堆放在孔边。

在挖孔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熟悉所挖孔的地质情况,井上和井下之间应保持良好的联络信号。要勤检查,注意土层的变化,当遇到流沙、大量地下水等影响挖土安全时,要立即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后,才能继续施工。

人工挖孔比较容易组织,一般以三到四名工人为一组,井下工人使用短把铁锹、羊镐等工具开挖,井上工人使用辘轳将井下工人装到料斗中的土方绞上来,并用手推车推到指定的地方。2)护壁

为防止塌孔,每一层土方开挖后应进行护壁。

a 护壁钢筋笼。护壁钢筋笼的形状为一个圆台体的侧表面,由6道φ8环形钢筋及8道φ8母线钢筋焊接而成,环形钢筋间距为20cm,自上而下排列GB/T 10217-2021 电工控制设备造型设计导则.pdf,其顶部和底部环向钢筋的直径分别大于设计桩径10cm和30cm,其余环向钢筋的直径按线性变化的自上而下递增。

第一层开挖位于地表,可将其开口适当加大,以使护壁钢筋笼在场地上制作好后直接放入其中,对于第二层及以下各层而言由于护壁钢筋笼底部直径大于顶部钢筋直径,所以护壁钢筋笼不能直接放入,只能在井下制作完成。

b 护壁模板。浇注护壁的模板相应也呈圆台体形状,其上口的直径等于设计桩径,下口的直径大于设计桩径20cm,高100cm,由3块呈曲面扇形的薄钢板制作而成,背后焊接三角铁作为骨架起支撑作用,相邻两块模板拼缝要预留2cm间隙。拼接时用螺栓将相邻模板从拼缝处固定,并用木条填塞预留缝隙,以方便拆卸。拆模的方法是:卸掉拼缝处固定的螺栓,向内侧敲打填塞的木条,使各块模板松动、分离后逐一取下。

c 浇注护壁混凝土。护壁混凝土按C20设计,在混凝土内应掺一定数量速凝剂,以尽快达到强度要求。浇注护壁时,为了防止模板产生偏移,应对称下料,用敲击模板或木棒插实的方法振捣,由于护壁混凝土在地面以下,湿度、温度对护壁混凝土强度的形成和增长非常有利,一般1天强度就能达到10Mpa左右,半天就可以拆模。如拆模后发现护壁有蜂窝、漏水现象,要及时加以堵塞和导流,保证护壁混凝土强度及安全。

3)钢筋笼的制作与安装

钢筋笼骨架在加工场地分段制作,分段长度视起吊设备的高度和钢筋主筋规格而定,一般为6m左右。为使钢筋笼骨架有足够的刚度,每隔2.5m应在主筋外侧设置一道Φ18加强箍筋,以保证在运输和吊放过程中不产生变形。将钢筋笼运至现场后,用吊车起吊,第一段放入孔内后用钢管或型钢临时搁支在护壁上,再起吊第二节钢筋笼,对正位置焊接,焊接应采用搭接焊法,要注意搭接应满足规范的要求,焊接后逐段放入孔内至设计标高。安放前需再检查孔内的情况,以确定孔内无塌方和沉渣,安放要对准孔位,扶稳、缓慢、顺直,避免碰撞孔壁,严禁墩笼、扭笼。放入后应反复校正设计标高并用工艺筋固定,防止钢筋笼下沉或上浮。

当钢筋笼在井筒中就位以后,便可灌注混凝土,混凝土坍落度宜控制在7~9cm,拌和时间不得少于90秒。在井口的上方搭起支架,将溜槽和串筒接上,串筒宜距混凝土面2m以内为宜,随着混凝土表面不断上升逐步减少串筒数量。严禁在井口向井下抛铲或倾倒混凝土料,以免产生离析现象,影响混凝土整体强度。每次灌注高度不得大于60cm,由井下工人用插入式振动器捣振,插入形式为垂直式,插点间距约40~50cm,应做到“快插慢拔”,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孔内的混凝土必须一次连续灌注完成,不留施工缝。挖孔灌注桩的混凝土质量容易保证,在制作承台时,无需打掉桩头,只需将其顶面凿毛即可。

人工挖孔灌注桩由于采用人工挖土,施工过程中如果不注意施工方法和必要的安全措施,常常容易发生质量和安全事故,结合实际工程,人工挖孔灌注桩应注意的质量问题和安全措施。 1)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时的质量问题 人工挖孔灌注桩除应按照有关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标准进行施工外,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a 垂直偏差纠正:开挖过程坚持按要求每节核验垂直度。每挖完一节,必须根据桩孔口上的轴线吊直、修边、使孔壁圆弧保持上下顺直。 b 孔壁坍塌:因桩位土质不好,或地下水渗出而使孔壁坍塌,开挖前应掌握现场土质情况,随时观察土体松动情况,必要时可在坍孔处用砌砖,钢板桩、木板桩封堵;操作进程要紧凑,不留间隔空隙,避免坍孔。 c 孔底残留虚土太多:成孔、修边以后有较多虚土、碎砖,应认真清除。在放钢筋笼前后均应认真检查孔底,清除虚土杂物。 d 孔底出现积水:当地下水渗出较快或雨水流入,抽排水不及时,就会出现积水。开挖过程中孔底要挖集水坑,及时下泵抽水。

e 桩身混凝土质量差:有缩颈、空洞、夹土等现象。在浇筑混凝土前一定要做好操作技术交底,坚持分层浇筑、分层振捣、连续作业。必要时用铁管、竹杆、钢筋钎人工辅助插捣,以补充机械振捣的不足。 f 钢筋笼扭曲变形:钢筋笼加工制作时点焊不牢,未采取支撑加强钢筋,运输、吊放时产生变形、扭曲。钢筋笼应在专用平台上加工,主筋与箍筋点焊牢固,支撑加固措施要可靠,吊运要竖直,使其平稳地放大桩孔中,保持骨架完好。 2)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时的安全措施 应采取的安全措施包括:

a 成桩机械必须经鉴定合格,不合格机械不得使用。

b 孔内必须设置应急软爬梯,供人员上下井,使用的电葫芦、吊笼等应安全可靠并配有自动卡紧保险装置,不得使用麻绳和尼龙绳挂或脚踏井壁凸缘上下,电葫芦使用前必须检验其安全起吊能力。

c 在孔口应设水平移动式活动安全盖板,当土吊桶提升到离地面约1.8m,推活动盖板关闭孔口,手推车推至盖板上,卸土后JG∕T 510-2016 纺织面墙纸(布),再开吊桶装土,以防土块、操作人员掉人孔内伤人,采用电葫芦提升吊桶,桩孔四周应设安全栏杆,一般加0.8m高围栏围护。

d 吊桶装土,不应太满,以免在提升中掉落伤人,同时每挖完一节,应清理桩孔顶部周围松动土方、石块,防止落下伤人。

e 非机电人员,不允许操作机电设备。如翻斗车、搅拌车、电焊机和电葫芦等应由专人负责操作,持证上岗。

f 每天上班前及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注意检查轴、支腿、吊绳、挂钩、保险装置、吊桶和安全爬梯等工具设备的完好程度,发现有破损的现象时,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g 现场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井下人员工作时,井上配合人员不能擅离职守。孔口边1m范围内不得有任何杂物,堆土应离孔口边1.5m以外。

h 井孔上、下应设可靠的通话联络,如对讲机等。

i 挖孔作业进行中,当人员下班休息时,必须盖好口,或设800mm高以上的护身栏。

J做好现场的记录和安全管理浙江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 第一分册:房屋建筑工程(2020年7月),做好原始记录的收集工作。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