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各分项工艺施工标准

电气工程各分项工艺施工标准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235.52 KB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161700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电气工程各分项工艺施工标准

电气工程的分项工艺施工标准是确保工程项目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保障,涵盖了从设计到施工再到验收的全过程。以下是对电气工程各分项工艺施工标准的简要介绍:

1.电缆敷设电缆敷设是电气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环节,需遵循《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施工时应保证电缆排列整齐、固定牢固,避免交叉和扭绞。电缆弯曲半径应符合规定,且在敷设过程中防止机械损伤。此外,电缆终端头和中间接头的制作必须严格按工艺要求进行,确保绝缘性能和连接质量。

2.配电设备安装配电设备包括开关柜、变压器、断路器等,其安装需依据《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7)等标准。设备基础应稳固,安装水平度和垂直度需满足要求。设备接线端子接触良好外墙外保温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紧固力矩符合厂家说明。高低压配电柜内的母线连接应平整无毛刺,绝缘距离达标。

3.接地与防雷系统接地与防雷系统的施工标准主要参考《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和《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接地体埋深、材料规格及焊接质量需符合要求,接地电阻值应达到设计标准。避雷针、避雷带的安装位置和高度需合理,确保建筑防雷效果。

4.照明与动力线路安装照明与动力线路安装需遵循《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导线选择应满足负荷需求,布线应横平竖直、标识清晰。开关、插座及灯具的安装位置应便于操作和维护,且与装饰面协调。线路绝缘测试和通电试验需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5.智能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的施工涉及综合布线、网络设备安装及调试,需符合《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线缆屏蔽层应可靠接地,信号传输质量需满足设计要求。设备间通信协议一致,系统功能测试正常,确保智能化功能实现。

6.质量检验与验收施工完成后,需进行全面的质量检验,包括绝缘电阻测试、耐压试验、接地电阻测量等。验收时应提交完整的施工记录、试验报告及相关资料,确保工程符合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的要求。

总之,电气工程各分项工艺施工标准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通过严格执行相关规范,可有效提升工程质量,确保电气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充气运输的变压器。

a.器身内压力在出厂至安装前均保持正压;

b.残油中微量水不应大于30ppm;

c.变压器注入合格绝缘油后:绝缘油电气强度及微量水以及绝缘电阻应符合《电气装置

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91)的规定。

3)当器身未能保持正压,而密封无明显破坏时,则应根据安装及试验记录全面分析作出

综合判断,决定是否需要干燥。

(2)设备进行干燥时,必须对各部温度进行监控:

1)当为不带油干燥利用油箱加热时,箱壁温度不宜超过110℃,箱底温度不得超过100

℃,绕组温度不得超过95℃;

2)带油干燥时,上层油温不得超过85℃:

3)热风干燥时,进风温度不得超过110℃。

4)干式变压器进行干燥时,其绕组温度应根据其绝缘等级而定:

B 级绝缘:100℃:

F 级绝缘:120℃;

5)干燥过程中,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绕组的绝缘电阻下降后再回升,变压器持续

6h 保持稳定,且无凝结水产生时,可认为干燥完毕。

6)干燥后应进行器身检查,所有螺栓压紧部分应无松动,绝缘表面应无过热等异常情况。

如不能及时检查时,应先注以合格油,油温可预热至50~60℃,绕组温度应高于油温。

1)磁化线圈:用耐热绝缘导线缠绕在油箱上;线圈匝数的60%分布在油箱的下部,40%

分布在油箱的上部。在线圈上部或中部抽出10%作为温度调节之用。两部分线圈的间距约

为箱体长度的1/4。如油箱有保温隔热层,磁化线圈则缠绕在隔热层表面上。

2)加热电源:磁化线圈宜采用单相电源,电源容量可按下式计算:

Sg=P/COSφ=△P·F0/COSφ=△P·HL/COSφ (kVA)

式中 F0——绕有磁化线圈的油箱侧面积(m2);

H—绕有磁化线圈的油箱高度(m);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平面油箱 2.03 1.94 1.85 1.75 1.66 1.57 1.48 1.38 1.29

管式油箱 2.70 2.58 2.46 2.34 2.22 2.09 1.97 1.85 1.72

3)磁化线图参数计算:

匝数N=a·U/L(匝)

电流I=P×103/(U·COSφ)(A)

△p(kW/m2) 0.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a 2.26 2.02 1.84 1.74 1.65 1.59 1.59 1.49 1.44 1.41 1.38 1.34

4)升温干燥:开始干燥时,应打开油箱下部放油阀门和顶盖上的人孔盖板,保持油箱里

面的空气流通。磁化线圈接通电源后,使芯部绝缘的温度逐渐升高,并限制每小时的升温速

度不大于5℃,最后稳定在95℃。当绝缘电阻下降后再上升并稳定6h 以上,即认为干燥合

为了提高干燥效率,在干燥过程中可以采取真空排潮措施,即当变压器芯部绝缘温度达

到80℃以上时,开始抽真空,把油箱里蒸发的潮气抽出,冷凝后,加以排除。

5)温度调节:加热温度可采用下列任一种方法进行调节:

a.增减磁化线圈的匝数。在一定的外加磁化电压下,增加匝数减温,减少匝数增温。

b.提高或降低磁化电压。

1)电源容量:Sg=1.25SeUd%(kVA)

式中Se—被干燥变压器的额定容量(kVA);

Ud%——被干燥变压器的短路电压(阻抗电压)的百分值。

2)电源电压:Ug=Ue·Ud%(V)

式中Ud—加电源侧线圈的额定电压(V)。

3)结线:被干燥的变压器一般均从低压侧加压,高压侧线圈短接。

4)升温操作:干燥开始时,可将电源电压提高,以125%的额定电流加热,控制温升每

小时不大于5℃并打开油箱顶盖上的人孔,使潮气蒸发排出。当高压线圈温度达到80±5℃

时,保持此温度,持续24h,如各线圈的绝缘电阻、介质损失角正切值tgδ及油耐压强度无

显著变化,干燥就可以结束。

干燥过程中,如采用真空排潮措施,应将油放出少许,使油面降至顶盖下200mm,以

1)电源容量:Sg=P/COSφ(kVA)

式中P—干燥时所需功率(kw),油箱不保温的取2~4,油箱保温的取1.5~3.5(环境温度

15~20℃情况下)。

COSφ—功率因数,中小型变压器取0.4~0.5。

三相并联结线。Ug= Φ • 3cos / X P 0 (V)

开口三角结线:Ug= Φ • cos / X 3P 0 (V)

式中P—干燥功率(kW),油箱不保温的取2~4,油箱保温的取1.5~3.5(环境温度15~

X。——变压器零序电抗(Ω),由设备说明书中查取;

COSφ—功率因数,取0.4~0.5。

三相并联结线:Ig=3I0=3U0/X0

开口三角结线:Ig=I0=U0/X。

4)结线:接电源侧为星形结线时,应将三相的引线端头联结在一起,在它们与中性点之

间接进干燥电源;若为角形结线时,应将角形结线侧的一个联结点拆开,在拆开的端头之间

接进干燥电源。干燥时,不通电线圈应开路;当不通电侧为角形结线,且为高压绕组时,宜

a.变压器在无油干燥时,干燥过程与铁损升温操作工艺相同。

b.变压器在带油干燥时,干燥过程与铜损升温操作工艺相同。

对小型变压器采用这种方法。干燥时只要将器身吊入烘箱,控制内部温度为95℃,每

小时测一次绝缘电阻,干燥便可顺利进行。干燥过程中,烘箱上部应有出气孔释放蒸发出来

1.6.2.4 变压器搬运

(1)变压器二次搬运应由起重工作业,电工配合。最好采用汽车吊吊装,也可采用吊链

吊装,距离较长最好用汽车运输,运输时必须用钢丝绳固定牢固,并应行车平稳,尽量减少

震动;距离较短且道路良好时,可用卷扬机、滚杠运输。变压器重量及吊装点高度可参照表

序号 容量(KVA) 重量(t) 序号 容量(KAV) 重量(t)

1 100 ~200 0.71 ~0.92 4 1250~1600 3.39~4.22

3 630 ~1000 2.08 ~2.73

序号 容量(KVA) 总重(t) 吊点高(m)

1 100~180 0.6 ~1.0 3.0 ~3.2

2 200~420 1.0 ~1.8 3.2~3.5

3 500 ~630 2.0 ~ 2.8 3.8~4.0

4 750~800 3.0 ~3.8 5.0

5 1000~1250 3.5 ~4.6 5.2

6 1600 ~1800 5.2~6.1 5.2~5.8

(2)变压器吊装时,索具必须检查合格,钢丝绳必须挂在油箱的吊钩上,上盘的吊环仅

作吊芯用,不得用此吊环吊装整台变压器(图1.6.2.4)。

(3)变压器搬运时,应注意保护瓷瓶,最好用木箱或纸箱将高低压瓷瓶罩住,使其不受

(4)变压器搬运过程中,不应有冲击或严重振动情况,利用机械牵引时,牵引的着力点

应在变压器重心以下机场航站楼机电安装施工组织设计,以防倾斜,运输倾斜角不得超过1.5°,防止内部结构变形。

(5)用千斤顶顶升大型变压器时,应将千斤顶放置在油箱专门部位。

(6)大型变压器在搬运或装卸前,应核对高低压侧方向,以免安装时调换方向发生

老旧小区改造施工组织设计(投标)1.6.2.5 变压器稳装

(1)变压器就位可用汽车吊直接甩进变压器室内,或用道木搭设临时轨道,用三步搭、

吊链吊至临时轨道上,然后用吊链拉入室内合适位置。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