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送审稿)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送审稿)是一份针对水工挡土墙设计、施工及验收的技术指导文件,旨在确保挡土墙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该规范结合了国内外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成果,同时考虑了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地域特点,为水利工程中的挡土墙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简介
水工挡土墙是水利工程中重要的结构形式之一,广泛应用于河道整治、水库堤坝、岸坡防护等领域。其主要功能是防止土壤流失、维持边坡稳定以及保护周边环境。随着水利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原有的设计标准已无法完全满足现代工程需求,因此《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送审稿)应运而生。
本规范共分为若干章节青岛海湾大桥青岛端接线工程承台、墩柱模板施工方案,主要包括总则、术语与符号、基本规定、荷载分析、稳定性计算、材料选择、构造要求、施工技术以及验收标准等内容。以下是主要内容概述:
1.总则明确了规范的适用范围和编制目的,强调了挡土墙设计应遵循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并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2.荷载分析规范详细阐述了作用于挡土墙上的各种荷载类型及其组合方式,包括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水压力、地震力等。通过精确的荷载计算,为后续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3.稳定性计算提供了抗滑稳定性、抗倾覆稳定性以及地基承载力等方面的计算方法。特别针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特殊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如软土地基处理和高填方边坡加固。
5.施工技术与验收标准针对施工阶段的关键环节制定了详细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要求,例如基础开挖、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等。同时明确了工程质量检验项目和合格判定标准,确保工程按设计要求实施。
特点与意义
本规范具有以下特点:科学性:基于大量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总结而成,体现了较高的技术水平;实用性:充分考虑了不同地区、不同用途下挡土墙的实际需求;前瞻性:引入了新型材料和先进技术,适应未来水利建设的发展趋势。
总之,《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送审稿)为我国水工挡土墙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指导,有助于提高工程质量和降低风险,推动水利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5在同一块底板下,不应采用直径、长度相差过大的摩擦型桩,也不应同时采用摩擦型桩和端 承型桩(包括端承桩和摩擦端承桩))。 6位于所属水工建筑物防渗段的挡土墙底板下采用端承型桩时,应采取防止底板底面接触冲刷 的措施。 7单桩的竖向荷载和水平向荷载以及允许的竖向承载力和水平向承载力,可按现行的国家标准 GB50007-2002的规定计算。如采用钻孔灌注桩(包括沉管桩),桩顶不可恢复的水平位移值宜控制 不超过0.5cm;如采用预制桩,宜控制不超过1.0cm。 8深厚的松软土基上的桩基础,当桩的中心距小于6倍桩径或边长、桩数超过9根(含9根时 应作为群桩基础,其桩尖平面处的地基压应力和沉降量不应大于该平面处地基土的允许承载力和允 许沉降量。 9.3.7沉井基础设计应满足下列规定: 1沉井平面布置应简单对称,其长宽比不宜大于3.0。 2沉井井壁及隔墙厚度应根据结构强度和刚度、下沉需要的重量以及施工要求等因素确定。隔 墙与井壁所分隔的井口尺寸应能满足施工操作要求,井壁外侧面应尽量做到平整光滑。 3沉井分节浇筑高度应根据地基条件、控制下沉速度等因素确定。 4沉井应按均衡下沉设计。下沉系数(即沉井自重与井壁摩阻力之比)可采用1.15~1.25。井壁 单位面积摩阻力可根据地基土类别由表9.3.7查得。
表9.3.7 井壁单位面积摩阻力
沉井宜下沉到下卧硬土层或岩层,是否封底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研究确定。 当地基存在承压水层且影响地基抗渗稳定性时,不宜采用沉井基础。
=h²Ka+hhKa+'h²K 2c 2 = Y√Ka
2c h = Y√K
A.0.4当距挡土墙墙顶a处作用有宽度b的局部均布荷载a.时,附加主动土压力
计算(计算简图见图A.0.4)
-墙后填土破坏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当墙背垂直光滑且填土面水平时,取
注:图中阴影线部分为相应假定情况下主动土压力的近似分布图形
ea=HaKa ea2=HoKa e=zK
表A.0.11 K值
=(H²K,+gH,K,+2cH, cOsQ )cosd
cos²Φ sin(+8)sinΦ cos81 cos8
注:h为锚碳墙顶至地面高度(m)。
.0.1 1衡重式挡土墙衡重平台板抗倾覆稳定计算,可不计墙后土体对计算单元边界面上的垂直剪 及水平土压力的影响,按公式(B.0.1)计算(计算简图见图B.0.1):
jtgt 3371—2022 公路水下隧道设计规范Epx Gf+ E'px RA+Ea K K..
表B.0.4非岩石地基m值
式、半重力式、衡重式挡土墙结构内力计
M =Gl,+ Pl G + M Ao W P T= A
C.2悬臂式挡土墙结构内力计算
sl 546-2013标准下载M=Pl M,=G,↓
J 底板末端至计算截面范围内所有竖向荷载(包括基底应力)的总和(kN); 二一底板末端至计算截面范围内所有竖向荷载的合力作用点至计算截面的距离(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