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2085.20-2022 光学和光子学 环境试验方法 第20部分:含二氧化硫、硫化氢的湿空气.pdf

GB/T 12085.20-2022 光学和光子学 环境试验方法 第20部分:含二氧化硫、硫化氢的湿空气.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GB/T 12085.22-2022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6 M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
资源ID:79015
免费资源

GB/T 12085.22-2022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12085.20-2022 光学和光子学 环境试验方法 第20部分:含二氧化硫、硫化氢的湿空气.pdf简介:

GB/T 12085.20-2022 是中国国家标准,其全称是"光学和光子学 环境试验方法 第20部分:含二氧化硫、硫化氢的湿空气简介"。这个标准主要规定了在进行光学和光子学设备的环境适应性试验时,如何模拟包含二氧化硫和硫化氢的湿空气环境。

二氧化硫和硫化氢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它们会对光学和光子学设备的性能产生影响。这个标准详细描述了如何控制和测量这些污染物的浓度,以及如何在试验过程中监测和记录设备的性能变化。它适用于各种需要在含这些污染物的湿空气环境下测试的光学仪器,如望远镜、光纤设备、激光器等。

内容可能包括试验设备、试验条件的设定、污染气体的生成与控制、试验过程的监控、数据处理与分析等。遵循这个标准,可以确保设备在实际环境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GB/T 12085.20-2022 光学和光子学 环境试验方法 第20部分:含二氧化硫、硫化氢的湿空气.pdf部分内容预览:

GB/T12085.202022

前言 引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一般要求 . 5条件试验 6试验程序 7环境试验标记 规范 附录A(资料性)含二氧化碳和硫化氢湿空气中的试验装置 参考文献

GB/T12085.20—2022

本文件由全国光学和光子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麦克奥迪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广州粤显光学仪器有限责任公司、苏州慧利仪器有 限责任公司、上海理工大学、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雄博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梧州奥卡光 学仪器有限公司、宁波舜宇仪器有限公司、宁波湛京光学仪器有限公司、南京东利来光电实业有限责任 公司、上海千欣仪器有限公司、宁波华光精密仪器有限公司、宁波市教学仪器有限公司、南京江南永新光 学有限公司、上海唯视锐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光学仪器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泽声、李弥高、韩森、张薇、毛磊、姜冠祥、张韬、胡森虎、干林超、洪宜萍、华越、 孔燕波、王国瑞、李晞、王蔚生、冯琼辉。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1年首次发布为GB/T12085.20一2011;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本文件由全国光学和光子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麦克奥迪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广州粤显光学仪器有限责任公司、苏州慧利仪器有 限责任公司、上海理工大学、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雄博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梧州奥卡光 学仪器有限公司、宁波舜宇仪器有限公司、宁波湛京光学仪器有限公司、南京东利来光电实业有限责任 公司、上海千欣仪器有限公司、宁波华光精密仪器有限公司、宁波市教学仪器有限公司、南京江南永新光 学有限公司、上海唯视锐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光学仪器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泽声、李弥高、韩森、张薇、毛磊、姜冠祥、张韬、胡森虎、干林超、洪宜萍、华越 孔燕波、王国瑞、李晞、王蔚生、冯琼辉。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1年首次发布为GB/T12085.20一2011;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DB22∕T 5032-2019 给水排水顶管工程技术标准

GB/T 12085.202022

光学和光子学仪器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及国际科技各个领域,由于其使用及运输环境条件非常复 有来自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气候的以及电气的等各种环境条件的影响,都会使光学和光子学仪 性能发生变化而不能正常发挥功能。 鉴于上述原因,为了保证光学和光子学仪器产品的质量,需要模拟客种复杂的环境条件变化,对光 光子学仪器产品进行试验,考核其经受严酷环境条件的能力,因而GB/T12085包含了试验条件、 试验、试验程序、环境试验标记等条款。同时由于环境条件内容较多且分属不同的类型,为了便于 的贯彻,GB/T12085根据环境条件的类型拟分为15个部分。 一第1部分:术语、试验范围。目的在于统一环境试验方法的术语和定义、试验程序及环境试验 标记。 第2部分:低温、高温、湿热。目的在于研究试样的光学、气候、机械、化学和电气(包括静电)等 特性受到温度和湿度影响的变化程度。 第3部分:机械作用力。目的在于研究试样的光学、气候、机械、化学和电气(包括静电)等特性 受到机械作用力影响的变化程度。 第4部分:盐雾。目的在于对仪器表面和保护涂(镀)层抵抗盐雾的能力进行评估。 第6部分:砂尘。目的在于研究试样的光学、气候、机械、化学和电气(包括静电)等特性受到砂 尘影响的变化程度。 第7部分:滴水、淋雨。目的在于研究试样的光学、气候、机械、化学和电气(包括静电)等特性 受到滴水、淋雨影响的变化程度。 第8部分:高内压、低内压、浸没。目的在于研究试样的光学、气候、机械、化学和电气(包括静 电)等特性受到环境气体高压、低压或浸没影响的变化程度。 第9部分:太阳辐射与风化。目的在于研究试样的光学、气候、机械、化学和电气(包括静电)等 特性受到太阳辐射或风能(太阳照射、湿热)影响的变化程度。 第11部分:长霉。目的在于研究试样的光学、气候、机械、化学和电气(包括静电)等特性受到 长霉的影响程度,以及评估霉菌代谢产物(比如酶或酸性物质)导致对零件的腐蚀程度或引起 线路板的短路等严重程度。 第12部分:污染。目的在于研究仪器,尤其是仪器的表面、涂层或合成材料短时间内暴露在试 剂中的抵抗能力。 第14部分:露、霜、冰。目的在于研究试样的光学、气候、机械、化学和电气(包括静电)等特性 受露、霜、冰的影响的程度。 第17部分:污染、太阳辐射综合试验。目的在于研究仪器,尤其是仪器的表面、涂层或合成材 料短时间内受试剂腐蚀及太阳辐射的抵御能力。 第20部分:含二氧化硫、硫化氢的湿空气。目的在于研究试样的光学、气候、机械、化学和电气 (包括静电)等特性受二氧化硫或硫化氢的影响。 第22部分:低温、高温或温度变化与碰撞或随机振动综合试验。目的在于研究试样的光学、气 候、机械、化学和电气(包括静电)等特性受到综合低温、高温或温度变化与碰撞或随机振动的 影响的变化程度。 第23部分:低压与低温、大气温度、高温或湿热综合试验。目的在于研究试样的光学、气候、机 械、化学和电气(包括静电)等性能特性受到综合低压和低温、常温或高温的影响程度。

GB/T12085.20—2022

光学和光子学环境试验方法 第20部分:含二氧化硫、硫化氢的湿空气

学和光子学环境试验方法

本文件描述了光学和光子学含二氧化硫、硫化氢的湿空气试验的环境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光学和光子学仪器以及来自其他领域的组件(如机械、化学和电子设备)的含二氧化 硫、硫化氢的湿空气试验。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用于试验的二氧化硫和硫化氢应为化学纯气体,取目天然压缩气缸。适宜的试验装置见附录A。 武验过程中,试样不应直接暴露于阳光下,试验箱(室)或试样本身不应有凝露产生。因此,在放人试验 箱(室)之前,试样应加热到比事先设定的试验箱(室)温度高2K或3K。如果多个试样同时试验,则试 样之间或试样与试验箱(室)壁不应相互接触。试样体积不应超过试验箱(室)体积(暴露区)的50%。 在试验开始后,试样应在2h内达到要求的试验条件。在要求的暴露时间内,试验不应中断。当试验气 体改变时,上次所用的试验气体应全部从试验箱(室)中排尽。在试验箱(室)中不应采用吸收二氧化硫 和硫化氢的材料。

定的暴露时间应从试验箱(室)中达到所要求的递

5.2条件试验方法41:含二氧化硫(S0,)的湿空气

方法41:含二氧化硫(SO)的湿空气的严酷等级

GB/T12085.202022

相关规范应包含下列内容: a)环境试验标记; b)·试样数量; c)预处理; d)初始检测的内容和范围; e)工作状态2工作周期的确定; f)工作状态2中间检测的内容和范围; g)恢复; h)最后检测的内容和范围; 评价判据; 试验报告的内容和范围

相关规范应包含下列内容: a)环境试验标记; b)·试样数量; c)预处理; d)初始检测的内容和范围; e)工作状态2工作周期的确定; f)工作状态2中间检测的内容和范围; g)恢复; 最后检测的内容和范围; i) 评价判据; i) 试验报告的内容和范围。

GB∕T 51398-2019 光传送网(OTN)工程技术标准GB/T12085.20—2022

附录A (资料性) 含二氧化碳和硫化氢湿空气中的试验装置

附录A (资料性) 和硫化氢湿空气

用于光学和光子学仪器与部件在含二氧化硫和硫化氢湿空气中的试验装置,见图A.1。 试验箱(室)中的空气应更换2次/h~4次/h。应使用图A.1所示隔板或60r/min的排风扇使试 验空气中二氧化硫和硫化氢浓度值保持稳定。当试验使用整台仪器时,与图A.1相反,空气尽量从暴 露区顶部进入,底部排出。 与图A.1相反,也可在气候试验箱(室)中安装一台不带自身空气调节系统的试验装置。通过连接 试验装置的进风口内侧进行混杂试验气体的调节,并通过其将调节过的气体从气候试验箱(室)排出。 这一试验装置的体积不应超过气候试验箱(室)体积的30%

GB/T12085.202022

GB∕T 15544.3-2017 三相交流系统短路电流计算 第3部分:电气设备数据图A.1试验装置示意图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