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T 1415-2021 黄土高原沟道壤中流调节灌溉技术规程.pdf

DB61/T 1415-2021 黄土高原沟道壤中流调节灌溉技术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61/T 1415-2021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4 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76505
免费资源

DB61/T 1415-2021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61/T 1415-2021 黄土高原沟道壤中流调节灌溉技术规程.pdf简介:

DB61/T 1415-2021 是一个关于黄土高原沟道壤中流调节灌溉技术的规程,它是陕西省地方标准。这个规程主要针对黄土高原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农业灌溉需求,制定了一套技术规范和操作指南。

黄土高原沟道地区由于地形地貌复杂,土壤渗透性强,容易产生壤中流,即土壤内部的水分流动。壤中流的管理和调节对于保障农田灌溉效率,防止土壤侵蚀,保护水源,以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DB61/T 1415-2021 规定了沟道壤中流的监测、评估、调控措施,包括灌溉方式选择、灌溉设备选用、灌溉频率和时间的确定、地下水位的控制等内容。

规程内容可能包括沟道设计、灌溉制度的制定、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土壤水分管理、沟道排水设施的建设与维护等方面,旨在提高沟道壤中流灌溉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以适应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业灌溉需求。

总的来说,DB61/T 1415-2021 是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黄土高原的水资源,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技术指导文件。

DB61/T 1415-2021 黄土高原沟道壤中流调节灌溉技术规程.pdf部分内容预览:

灌排两用渠irrigationanddrainageintegratedcanal 在黄土高原沟道水田设置的调节水田田面明水、集灌溉与排水功能为一体的渠系设施。 注:包括渠道、多组配水装置(控水闸、进水闸和出水闸)以及生态盖板等。

无动力调节灌溉技术unpoweredregulatingirrigationtechnology 根据沟道地形坡降情况逐级修建梯田,旱时关闭截水沟与排洪沟连接闸门,利用上游汇集 给下游田块形成侧向补给,利用土壤毛管上升水实现壤中补充灌溉,即采用分级田块的方式形 降,配合沟道拦蓄水库、截水沟、排洪沟、灌排两用渠等设施,在不借助电力等外来动力(无 条件下实现农田自流灌溉

沟道壤中流调节灌溉技术通过设置截水沟、配合排洪沟实现;在水田区域同时设置灌排两用渠、蓄 水工程、引水渠等设施;形成截、蓄、灌、排结合的灌排体系,利用地势差调控水分,实现壤中流无动 力调节灌溉。蓄水工程视实际情况而定,修建蓄水池或蓄水窖等适宜于当地自然条件的蓄水工程,蓄水 也设计按照GB/T16453.4确定的蓄水池设计进行综合考虑规划设计,水窖设计按照GB/T16453.4确定 的水窖选址和设计进行综合规划设计:引水渠连接蓄水工程与灌排两用渠,

4.2.1旱田:当田块遇旱需灌溉时,关闭截水沟通往排洪沟的闸门,蓄集上游壤中流,利用壤中流侧 渗,实现土内补充灌溉;农田渍涝需排水时,打开截水沟闸门,通过截水沟将上游壤中流引入排洪沟, 排渍除涝。 4.2.2水田:当田块遇旱需灌溉时,除可利用截水沟进行土内补充灌溉外,还可通过灌排两用渠进行 田面明水灌溉,引外源水源入灌排两用渠,打开由块上游灌排两用渠进水闸进行灌溉;水由排涝或晒田 时,打开截水沟闸门,通过截水沟将上游壤中流引入排洪沟,同时打开田块下游灌排两用渠出水闸,通 过灌排两用渠将田面明水排入排洪沟,排渍除涝。

4.2.1旱由:当由块遇旱需灌溉时,关闭截水沟通往排洪沟的闸门,畜集上游壤申流,利用壤申流侧 渗,实现土内补充灌溉;农田渍涝需排水时CHT2009-2010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pdf,打开截水沟闸门,通过截水沟将上游壤中流引入排洪沟, 排渍除涝。

.3灌排体系的维护与管理按照SL/T4确定的

DB61/T1415202

图1 渠系工程布局示意图

5.1.1截水沟为土质沟,横截面形状宜采用梯形。 5.1.2截水沟沿平行沟道等高线布设,设置在各级田块下坎处,长度与田坎长一致,沟顶与田面平齐。 5.1.3截水沟与排洪沟相连,并在连接处设置闸门。 5.1.4依据田块坡度、土质和暴雨径流,并结合历年降水情况、地下水位动态变化、作物生长期对临 界地下水位要求情况等,确定截水沟的沟深及间距。 5.1.5在截水沟与排洪沟连接处设置水闸,出口衔接处做石料衬砌防冲,衬砌具体要求按照GB50288 确定的衬砌要求执行。 5.1.6截水沟闸板为铸铁材质,闸板高度小于沟深10cm15cm,当闸门关闭时,闸板上边缘应低于 田面。 5.1.7截水沟沟顶应选用C20混凝土等硬化材料固定口岸,护肩硬化宽度为20cm~30cm,护肩厚30 cm,高出田面5cm。 5.1.8在截水沟两侧一般应采用植物防护措施,预防截水沟边坡滑塌。 5.1.9壤中流流量根据公式(1)、公式(2)和公式(3)计算

DB61/T 1415202

式中: 壤中流流量: 土壤水分入渗系数; S一一计算土层自由水蓄水量单位时间内的变化量。 (2) △T 式中: S 计算土层自由水蓄水量单位时间内的变化量; F1 计算土层内土壤水分入渗量; S1 一一计算土层内土壤的初始蓄水量; E 土壤水分蒸发蒸腾总量; W 计算土层的束缚水量; AT 计算时间。

式中: Q—壤中流流量; 入——土壤水分入渗系数;

氏 Q壤中流流量; 一土壤水分入渗系数; S一计算土层自由水蓄水量单位时间内的变化量。 △T 式中: S 计算土层自由水蓄水量单位时间内的变化量 计算土层内土壤水分入渗量; S 一一计算土层内土壤的初始蓄水量 E 土壤水分蒸发蒸腾总量; W 计算土层的束缚水量; AT 计算时间,

计算土层自由水蓄水量单位时间内的变化量 F1 计算土层内土壤水分入渗量; S1 计算土层内土壤的初始蓄水量; E 土壤水分蒸发蒸腾总量; 一计算土层的束缚水量; AT计算时间。

公 计算土层的束缚水量; β一土壤毛管孔隙度; 计算土层深度; A 壤中流调控计算面积。 6.1.10 截水沟断面设计依据截水沟所需排水的最大流量,按公式(4)计算

W=βxDxA, ......

5.1.11截水沟沟深根据公式(5)计算

h, =h, +AH+ho...

式中: h1截水沟沟深; hp 地下水临界深度(按SL/T4确定的地下水临界深度确定方法确定) AH 滞流水头或剩余水头(一般取值0.2m~0.3m); 排地下水时沟中水深(一般取值0.1m~0.2m)

DB61/T1415202

5.1.12一般以梯级田块为标准“一梯一沟”,当田块长度超过400m时,按照公式(6)、公式(7)计 算截水沟间距

式中: B一一截水沟沟间距; K一一排水地块含水层土体水平方向的平均渗透系数; H一一作用水头,指田面水位与沟底高程差; 设计渗漏率: 排水地块的渗流阻抗系数

Φ~0.5+0.174× H

一一排水地块的渗流阻抗系数: Hd一截水沟的有效深度,单位为米(m); T一一排水地块含水层的平均厚度,单位为米(m)。 5.1.13截水沟沟间距设计,根据水分渗流条件和上边界条件不同计算公式不同,按照SL/T4和GB 50288确定的要求执行。 5.1.14截水沟的设计应充分考虑不冲流速,不冲流速按照GB50288确定的要求执行。 5. 1.15截水沟横断面设计见图2.

DB61/T1415202

5.2.1施工流程:准备工作→测量放线(边线)→土方开挖→边坡处理→测量放线(铺设边线)一→筑 硬填方一→工程护肩→整修。 5.2.2土方开挖:按照设计要求、结合实际地形进行测量放线,确定开挖范围、深度。 5.2.3边坡处理:采用人工或小型机械对截水沟边坡进行修整,确保坡度、高度、顶宽、底宽均符合 设计要求。 5.2.4筑填方时DB34/T 2921-2017标准下载,将地面清理至人工填土层或犁底层,粑毛后均匀覆土,并夯实,沟底或沟等薄 弱环节进行加固处理。 5.2.5工程护肩:按照设计要求,测量放线,在截水沟近田块一侧,采用硬化材料护肩。 热水沟甘仙饰 工曲折

设计要求。 5.2.4筑填方时,将地面清理至人工填土层或犁底层,耙毛后均匀覆土,并夯实,沟底或沟埋等薄 弱环节进行加固处理。 5.2.5工程护肩:按照设计要求,测量放线,在截水沟近田块一侧,采用硬化材料护肩。 5.2.6截水沟其他施工要求按照GB/T16453.4中确定的施工要求执行。

5.2.5工程护肩:按照设计要求,测量放线,在截水沟近田块一侧,采用硬化材料护肩。 5.2.6截水沟其他施工要求按照GB/T16453.4中确定的施工要求执行。

截水沟验收按照GB/T16453.4中确定的设计要求和施工要求及本规程的设计、施工要求执行。

6.1.2排洪沟沿垂直沟道等高线布设,主要用于行洪和排出田间水分;尽量利用原有排洪沟,当原有 非洪沟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必须加以整修时,不宜大改大动,尽量不要改变原有排洪沟的水力条件,使 沟谷洪水能以最短距离排出。 6.1.3排洪沟断面设计按照GB/T16453.4确定的设计要求执行,并将壤中流流量计入断面计算流量。 3.1.4排洪沟选型:常用明沟,如遇道路或难以开挖、不能开挖地段时,采用暗管,且水流为明流。 6.1.5排洪沟沟底坡降:纵坡坡降需要考虑地形、地质、护砌、冲淤等因素,同时应满足不冲不淤流 速设计;当纵坡坡降较大时,设置跌水或陡槽,跌水、陡槽不能设置于拐弯处;一次跌水高度为0.2m~ 0.6m;陡槽纵坡一般为20%~60%,多采用片石、块石或条石砌筑,也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陡槽 终端应设消力设施。 6.1.6排洪沟断面:常用矩形或梯形断面。 6.1.7排洪沟样式(排洪沟标准):常见土质、浆砌石、格宾网,如条件不满足时,可根据当地地形 及地质条件、材料供应情况确定。 6.1.8排洪沟渠道防渗设计符合GB/T50600中的规定。 6.1.9排洪沟抗冻胀设计符合SL23中的规定。

6.2.1施工流程:准备工作→测量放线(开挖线)一→沟槽开挖→基础处理→检查基础质量一→测量放线 (中线、侧墙线)一护坡修砌一检查修砌质量一整修。 6.2.2施工放线:依据总体布局及设计要求进行测量放线,放沟道两侧开挖线。 6.2.3施工控制断面的间距不应超过100m,地形复杂地段应适当加密。 6.2.4排洪沟断面放样,填筑轮廓,根据不同断面相隔50m~100m设立样架。 6.2.5沟槽开挖:开挖前,做好施工区域内排水工作,使用挖掘机在放线位置进行开挖,开挖至距设 计尺寸15cm25cm时,改用人工挖掘。人工修整时不能扰动沟底及坡面原状土,不允许超挖 6.2.6排洪沟基线的永久埋石、标架埋设必须牢固,用混凝土浇筑

6.2.1施工流程:准备工作→测量放线(开挖线)一→沟槽开挖一→基础处理一→检查基础质量→测量放线 (中线、侧墙线)一护坡修砌一检查修砌质量一整修。 6.2.2施工放线:依据总体布局及设计要求进行测量放线,放沟道两侧开挖线。 6.2.3施工控制断面的间距不应超过100m,地形复杂地段应适当加密。 6.2.4排洪沟断面放样,填筑轮廓,根据不同断面相隔50m~100m设立样架。 6.2.5沟槽开挖:开挖前,做好施工区域内排水工作,使用挖掘机在放线位置进行开挖,开挖至距设 计尺寸15cm25cm时,改用人工挖掘。人工修整时不能扰动沟底及坡面原状土,不允许超挖, 6.2.6排洪沟基线的永久埋石、标架埋设必须牢固,用混凝土浇筑

HG/T 3793-2019 热熔型氟树脂(PVDF)涂料.pdfDB61/T14152021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