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265-2022 泵站设计标准及条文说明.pdf

GB50265-2022 泵站设计标准及条文说明.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GB50265-2022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53.3 M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
资源ID:75081
免费资源

GB50265-2022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50265-2022 泵站设计标准及条文说明.pdf简介:

GB50265-2022,全称为《泵站设计规范》,是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发布的一项国家标准,主要用于指导和规范泵站的设计工作。该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各种类型的泵站,包括供水泵站、排水泵站、工业用泵站等,涵盖了泵站的选址、设计、施工、验收等全过程。

以下是GB50265-2022的主要内容和条文说明简介:

1. 总则:规定了泵站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依据和设计内容。

2. 术语和符号:对泵站设计相关的专业术语和符号进行了统一。

3. 一般规定:包括泵站的总体布置、结构形式、设备选型、材料选用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4. 泵站布置:详细规定了泵站的平面布置、竖向布置和管线布置。

5. 泵房设计:涉及泵房的结构设计、通风、防潮、防火、防腐、防噪声等方面的要求。

6. 泵站设备:包括泵、电机、控制系统、阀门等设备的选型、安装和维护。

7. 电气设计:规定了泵站电气系统的配置、安装和安全要求。

8. 管道和附件:对泵站的管道、附件、配件等的选型、安装和检验提出了指导。

9. 施工与验收:阐述了泵站的施工流程和验收标准。

10. 环境保护与节能:强调了泵站设计应考虑的环境保护和节能措施。

11. 附录:提供了一些常用的设计参数和数据参考。

这个标准的发布,对于保证泵站工程的质量、安全和环保,以及推动泵站行业的标准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GB50265-2022 泵站设计标准及条文说明.pdf部分内容预览:

7.1.1泵房布置应根据泵站总体布置和站址地质条件,机电设备 布置,进出水流道或管道,电源进线方向,对外交通以及有利于泵 房施工、机组安装与检修和工程管理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 确定。

7.1.2泵房布置应符合下列

消防专用水泵选用及安装㈠(2019年版)3泵房挡水部位顶部安全加高值(

注:设计运用情况系指泵站在设计运行水位或设计洪水位时运用的情况,校核运 用情况系指泵站在最高运行水位或校核洪水位时运用的情况。

位于防洪、挡潮堤坝上的泵房,其挡水部位顶高程不应低

于相应堤坝顶部高程,并考虑两侧堤坝加高的可能

7.1.5挡水部位顶高程除应符合本标准第7.1.3条和第7.1.4 条规定外,还应考虑软弱地基上泵房地基沉降、上下游河道变化引 起水位升高或降低等因素的影响

进出水流道或管道尺寸,工作通道宽度,进出水侧设备吊运要求 因素,结合起吊设备标准跨度确定,并应符合本标准第10.13.7 的规定。立式机组泵房水泵层宽度的确定,还应计及集水、排水 道的布置要求等因素。

机组安装、运行、检修,设备吊运以及通风、采暖和采光要求等因素 确定,并应符合本标准第10.13.8条~第10.13.10条的规定。

含吸水室)布置或管道安装要求等因素确定。水泵安装高程应 合本标准第10.1.7条的规定。主泵房电动机层楼板高程应根 水泵安装高程和泵轴、电动机轴的长度等因素确定。

7.1.11安装在机组周围的辅助设备、电气设备及管道、电

7.1.12辅机房宜设置在紧靠主泵房的一端或出水侧,其尺寸应

7.1.12辅机房宜设置在紧靠主泵房的一端或出水侧,其尺寸 根据辅助设备布置、安装、运行和检修等要求确定,且应与泵房 体布置相协调

7.1.13安装间宜设置在主泵房内对外交通运输方便的一端可

侧,其尺寸应根据机组安装、检修要求确定,并应符合本标准

7.1.14中控室宜光线充足、通风良好。中控室附近不宜布置有

强噪声或强振动的设备。中控室对着主泵房侧布置观察窗时,不 宜布置阻挡视线的设施

7.1.15当主泵房分为多层时,各层楼板均应设置吊物孔,其

应在同一垂线上,并在起吊设备的工作范围之内。吊物孔的尺寸 应按吊运的最大部件或设备外形尺寸各边加0.2m的安全距离 确定。

1.16主泵房对外应至少有2个出入口,其中1个应满足运输

7. 1. 16主泵房对外应至少有 2 个出入口,其中 1 个应满足运输

最大部件或设备的要求。

7.1.17立式机组主泵房的地面层(电机层)、水泵层,以及臣

组和斜轴式机组的地面层、水泵层(电机层)均应设置不少于1条 主通道,并宜另设一般通道,主通道宽度不宜小于1.5m,一般通道 宽度不宜小于1.0m,安全疏散通道宽度不应小于1.2m。主泵房 内主要设备运行、维护区域宜设工作通道,工作通道宽度满足运 行、维护要求。

7.1.19主泵房内的水下各层应设将渗漏水汇入集水廊道或集水 井的排水沟

1.20主泵房顺水流向沉降缝、伸缩缝等永久变形缝设置,应根 泵房结构形式、地基条件等因素确定。土基上的缝距不宜大于 m,岩基上的缝距不宜大于20m。缝的宽度不宜小于20mm 距大于上述数值时,宜采取相应工程措施。

泵房结构布置确定。排架宜等跨布置,立柱宜布置在隔墙或墩 上。当泵房设置顺水流向的永久变形缝时,缝的左右侧应设置 架柱。

7.1.22主泵房电动机层地面宜做防尘、防渗处理。

泉房屋面、墙面、门窗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泵房通风、

采暖、采光要求布置,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水利水电工程节能设 计规范》GB/T50649的有关规定。

.1.24泵房内应设消防设施,泵站建(构)筑物生产场所的火

危险性类别和耐火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和《水利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987的有关规定

7.1.25主泵房电动机层值班地点允许噪声标准不得大于85dB(A

中控室和通信室机组段内的允许噪声标准不得大于70dB(A); 空室和通信室机组段外的允许噪声标准不得大于60dB(A)。 超过上述允许噪声标准时,应采取降声、消声或隔声措施。

7.1.26泵房地面层室内地坪应高于室外地坪0.2m,并有

庵措施。主泵房内安装间地面层高程宜与主机间地面层室内地 高程相同。

7.1.27地下泵站主泵房应至少有2个通至地面的安全出口。 7.1.28地下泵站泵房内交通、通风、防潮、排水、照明布置应满足 地下运行环境要求。

7.1.27地下泵站主泵房应至少有2个通至地面的安全出

7.2.1防渗排水布置应根据站址地质条件和泵站上下游水位差,

7.2.1防渗排水布置应根据站址地质条件和泵站上下游水位差, 泵房、两岸连接结构和进出水建筑物布置分析确定,并应设置完整 的防渗排水系统。

7.2.2土基上泵房基底防渗长度不足时,可结合出水池布置,在 其底板设置钢筋混凝土铺盖、垂直防渗体或两者相结合的布置形 式。铺盖若设永久变形缝,应与泵房底板永久变形缝错开布置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泵房地基为中壤土、轻壤土或重砂壤土时,泵房高水位 侧宜设置钢筋混凝土铺盖。 2当泵房地基为较薄的壤土层,其下卧层为深厚的相对透水 层时,尚应验算覆盖土层抗渗、抗浮的稳定性;当泵房地基为薄层 黏土和砂土互层时,铺盖前端宜加设一道垂直防渗体。渗流出口

1当泵房地基为中壤土、轻壤土或重砂壤土时,泵房高水位

侧宜设置钢筋混凝土铺盖。 2当泵房地基为较薄的壤土层,其下卧层为深厚的相对透水 层时,尚应验算覆盖土层抗渗、抗浮的稳定性;当泵房地基为薄层 黏土和砂土互层时,铺盖前端宜加设一道垂直防渗体。渗流出口

侧宜设置深入相对透水层的减压井或排水沟,并采取防止被淤堵 的措施。 3当泵房地基为粉土、粉细砂、轻砂壤土或轻粉质砂壤土时, 泵房高水位侧宜采用铺盖和垂直防渗体相结合的布置形式。垂直 防渗体宜布置在泵房底板高水位侧。粉土、粉细砂、轻砂壤土或轻 粉质砂壤土地基除应保证渗流平均坡降和出逸坡降小于允许值外, 在渗流出口处(包括两岸侧向渗流的出口处)应设置排水反滤层。 4当防渗段底板下采用端承型桩时,应采取防止底板底面接 触冲刷和渗流破坏的措施。 5前池、进水池底板上可根据排水需要设置适量的排水孔。 在渗流出口处应设置级配良好的排水反滤层。 7.2.3当泵房地基为较薄的砂性土层或砂砾石层,其下卧层为深 厚的相对不透水层时,可在泵房底板的高水位侧设置截水槽或防 渗墙。截水槽或防渗墙嵌入相对不透水层,其下卧层为土时,截水 槽或防渗墙嵌入土的深度不应小于1.0m;其下卧层为岩石时,截 水槽或防渗墙嵌人岩石的深度不应小于0.5m。在渗流出口处应 设排水反滤层。 当泵房地基砂砾石层较厚时,泵房高水位侧可采用铺盖和悬 挂式防渗墙相结合的布置形式,在渗流出口处应设排水反滤层。 7.2.4岩基上泵房可根据防渗需要在泵房底板高水位侧的齿墙 下设置水泥灌浆幕,其后设置排水设施。 7.2.5铺盖长度可根据泵房基础防渗需要确定,宜采用上下游最 大水位差的3倍~5倍,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铺盖最小厚度不宜小于0.4m,其顺 水流向的永久变形缝缝距可采用8m~20m,靠近翼墙的铺盖缝距 宜采用小值。缝宽可采用20mm30mm。 2用于铺盖的防渗土工膜厚度应根据作用水头、膜下土体可 能产生裂隙宽度、膜的应变和强度等因素确定,但不宜小于 0.5mm±工膜上应设保护层。

2.4岩基上泵房可根据防渗需要在泵房底板高水位侧的齿场

1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铺盖最小厚度不宜小于0.4m,其顺 水流向的永久变形缝缝距可采用8m~20m,靠近翼墙的铺盖缝距 宜采用小值。缝宽可采用20mm~30mm。 2用于铺盖的防渗土工膜厚度应根据作用水头、膜下土体可 能产生裂隙宽度、膜的应变和强度等因素确定,但不宜小于 0.5mm。土工膜上应设保护层。

3黏土铺盖的厚度应根据铺盖土料的允许水力坡降值计算 确定,其前端最小厚度不宜小于0.6m,逐渐向下游方向加厚。铺 盖上面应设保护层。 4在寒冷和严寒地区,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铺盖应适当减小 永久变形缝缝距;黏土铺盖应适当加大厚度,并应避免冬李暴露于 大气中。

7.2.6垂直防渗体的厚度应根据作用水头、材料特性、施

1钢筋混凝土板桩墙、混凝土防渗墙的最小有效厚度不宜小 于0.2m,水泥土搅拌桩防渗墙的最小有效厚度不宜小于0.35m, 水泥砂浆雌幕或高压喷射灌浆雌幕的最小有效厚度不宜小 于0.1m; 2地下垂直防渗土工膜厚度不宜小于0.25mm,重要工程可 采用复合土工膜,其厚度不宜小于0.5mm; 3垂直防渗体与上部底板宜采取柔性连接,防渗体之间的垂 直缝应可靠连接。 7.2.7所有位于防渗范围内的永久变形缝的水下缝段,应理设不 少于1道材质耐久、性能可靠的止水带(片)。垂直止水带(片)与

/所有位 键DB54∕0015-2007 民用建筑采暖设计标准,应理设 少于1道材质耐久、性能可靠的止水带(片)。垂直止水带(片) 水平止水带(片)相交处应构成密封系统

墙后土质及地下水位变化等情况综合分析确定,并应与泵站 向防渗排水布置相适应。对于不设置岸墙,利用边墩直接挡 的泵房,宜在边墩临土侧设置刺墙或采取其他延长侧向渗径 工程措施,

7.2.9具有双向扬程的灌排结合泵站,其防渗排水布置应以扬

较高的一向为主,合理选择双向布置形式。

SL265的相关规定。防渗排水设计应根据泵站地质情况、泵房基 础和两侧轮廓线布置、上下游水位条件等确定,并应包括下列

内容: 1 渗透压力计算; 2 抗渗稳定性验算; 3 滤层设计; 4 防渗惟幕及排水孔设计; 5 永久缝止水设计。 7.2.11 场地排水和电缆沟排水能力应足够并顺畅,防止水倒灌 泵房。高扬程泵站的泵房可根据需要在其岸坡上设置通畅的自流 排水沟和护坡。

7.2.12排水沟断面尺寸应根据透水层厚度合理确定,沟内

层结构要求敷设导渗层。减压井井深和井距应根据透水层埋藏 度及厚度合理确定JC∕T 1013-2006 冲击式制砂机,并管内径不宜小于0.2m。滤水管开孔率应 足出水量要求,管外应设置滤层。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