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 245-2013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观测规程.pdf

SL 245-2013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观测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9.8 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73165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SL 245-2013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观测规程.pdf简介:

《SL 245-2013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观测规程》是中国水利水电行业的一项技术标准,它主要规定了水利工程地质观测工作的基本要求、方法、内容、数据处理和报告编制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观测是水利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的重要依据,它涉及到地质条件的调查、岩土体性质的测定、地质灾害的预测与防治等方面。

该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 观测对象:包括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质力学性质、地下水、边坡稳定性、地震活动性、地质灾害等。 2. 观测方法:规定了不同地质参数的测量方法,如钻探、地震勘探、遥感、地质雷达等。 3. 数据采集与处理:对观测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质量控制做了详细规定。 4. 报告编制:要求观测结果应以清晰、准确的形式报告,包括观测成果的描述、分析和解释。

SL 245-2013 是为了保证水利工程地质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防止因地质因素导致的工程事故,保障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而制定的。

SL 245-2013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观测规程.pdf部分内容预览:

8.3.1测震台网运行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8.3测震台网运行管理

8.3.2在台网重点监测区内发生M.≥2.5级地震后LY/T 3200-2020 圆竹家具通用技术条件,遥

8.3.2在台网重点监测区内发生ML≥2.5级地震后,遥测合风 应在发震后15min内将地震基本参数报送工程管理部门,人工 值守台网应在发震后1h内报送

.3.2在合两量点监测 应在发震后15min内将地震基本参数报送工程管理部门,人工 值守台网应在发震后1h内报送。 8.3.3对于台网重点监测区内发生的M.≥2.5级地震,应立刻 组织现场宏观地震调查,确定宏观震中和等震线分布情况,提交

8.3.3对于台网重点监测区内发生的M≥2.5级地震,应立

8.3.3对于合网重点监测区内发生的ML≥2.5级地震,应立则 组织现场宏观地震调查,确定宏观震中和等震线分布情况,提交 现场宏观地震调查报告。

8。4.3震情发生异常时,应对地震活动趋势进行实时跟踪分析

附录A地下水现场观测记录表

表A地下水现场观测记录表

B。0.1地面沉降水准测量每一次复测都应计算其相应的最弱点 中误差,变形量是同名点两次高程之差,根据观测误差传播定律 变形量中误差按下式计算:

式中ms变形量中误差; m;—第i次观测的最弱点中误差; m;第j次观测的最弱点中误差 B.0.2各级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M、全中误 B.0.2中规定的数值;按下式计算:

表B.0.2各级水准测量的限定值 单位:m

B.0.3地面沉降水准测量使用的水准仪应不低于表B.0.3的 要求。

.0.3地面沉降水准测量使用的水准仪

附录C移动盆地最大沉降量的计算

C。①。1开采倾斜矿层达到充分采动时,移动盆地最大沉降量可 按下式计算:

S。=gomcosa

矿层法向开采厚度,m; α一矿层倾角,()。 C.0.2开采未达充分采动时,移动盆地最大沉降量可按下式 计算:

S。 = qomcosα nin? KD1 ni H KD2 n2 H

表C.0.3半无限开采地表移动及变形预测计算公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总则 31 术语….· 32 地下水观测· ..* 33 边坡变形观测, 36 采空区地面沉降观测 39 断裂活动性观测 42 水库诱发地震监测 43

1。0.2本标准是依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编写的,GB50487在除规划阶段以外的各个设计阶段的 察中,都涉及到了有关工程地质观测的要求,而这些观测要求 又都是在GB50487有关章节下的勘察方法应遵守的规定中提出 的。因此,在编写本标准的过程中,其内容除应遵循GB50487 对工程地质观测的基本要求之外,作为一种技术方法的本标准 还应具有可操作性。为此,本标准对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中 进行地下水,边坡变形、采空区地面沉降、断裂活动性及水库诱 发地震观测的具体要求作出了规定,即规定了每项观测工作的一 般规定,观测布置,观测方法,频度与精度要求,以及观测资料 整理与分析等。由此可见,只要是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中 按照GB50487要求开展这几项观测工作,本标准就适用。 1。0.3本条在观测的共性要求中,突出地指出了工程地质观测 作为一种勘察方法应当起的作用,即应能实现的目标。在目标中 虽然包括了对可能危及工程安全的不稳定岸坡、边坡、采空区地 面沉降、断裂活动性以及可能发生的水库诱发地震问题随时做出 预测预报,但区别于一般安全监测规程规范的是,特别强调了观 测是为了查清有关工程地质条件,为评价重大工程地质问题提供 重要补充数据(资料)。

2.0.3差分合成孔径雷达于涉测量(DifferentialInSAR,简

1~3这三款所涉及的观测内容及要求均属水利水电工程地 质勘察中需正常开展的工作,但从总结工作经验教训上看,以往 对这些工作的重视程度、记录完整性和观测标准化等都明显不 足,这3款的有关规定就是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的。 4对钻孔观测地下水位的稳定标准,提出现标准的理由主 要有两点:①规定连续两次观测的水位差值不大于2cm,是为了 尽量减少钻进过程中循环水带来的可能影响,由于钻进过程中孔 壁易堵塞,地下水达到稳定水位的时间会延长,只有当连续两次 观测的水位差不大于2cm时才认为达到了稳定水位的标准; ②根据统计学理论,采用连续多次观测水位过程判断水位的升降 趋势更为可靠。 5工程区勘探钻孔中发现承压自流水本身就是一个值得重 视的问题。条文中的规定主要是要达到能较全面,准确地收集到 深部承压水的资料,也包括水温资料,对了解承压水的成因非常 重要。 6注意在钻进过程中发现新的含水层并采取临时止水措施 进行分层观测地下水位,主要是对工程区勘察初期阶段勘探钻孔 的要求,在水文地质结构还没有完全弄清楚的情况下,钻进中发 现新的含水层,采取临时止水措施观测地下水位,将有助于随时 随地研究含水层与隔水层的分布以及它们的水力特性。 7准确的钻孔结构图是保证分层观测地下水位的关键,事 先做好设计则是保证实现一定形式的钻孔结构的必要步骤,只有 两者都做好,并在实施中还能进行止水效果检查,才能实现真正 的分层观测地下水位

4。1.3采取引流集中的方法量测流量,是指同一断层、破碎带 或较大的裂隙单元,在平洞中的较短距离内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出水点,在可能的条件下采取一定措施使滴(流)水汇集一处 进行的流量量测。

4.2.1地下水动态观测以同步收集观测工作区完整的降水量和 地表水体水位、水质和水温资料为主,若观测工作区无完整的降 水量和地表水体水位、水质和水温资料时,再设置本项观测 工作。 4。2.24.2.6地下水动态观测网点疏密及形式布置,虽然受多 种因素影响,但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岩性和地下水类型。本标准 根据一些已建和在建工程的经验,分别提出了不同岩类和相应地 下水类型区的地下水 这此原耐的其本

4.2。1地下水动态观测以同步收集观测工作区完整的降水量和 地表水体水位、水质和水温资料为主,若观测工作区无完整的降 水量和地表水体水位、水质和水温资料时,再设置本项观测 工作。

4.2.2~4.2.6地下水动态观测网点疏密及形式布置,虽然受

种因素影响,但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岩性和地下水类型。本标准 根据一些已建和在建工程的经验,分别提出了不同岩类和相应地 下水类型区的地下水动态观测网点的布置原则。这些原则的基本 指导思想是地下水动态观测布置应依据不同的地形地质条件、水 文地质条件,并结合水文、工程地质问题评价的需要选择观测点 的位置,并确定网或面的形式

4.2.7观测孔的安装一共写有7款规定,基本可分为两类情况

类是为了保证长期观测工作能够正常进行,例如要求清水钻进 造孔,对于基岩孔,安装前严格清孔并达到预定孔深;松散地层 的观测孔要求设置滤水管;观测孔口设保护装置等;二类是为了 保证观测精度,例如分层观测孔进行严格止水及止水效果检查: 孔口设置固定标志,其高程不低于五等(等外)水准精度。 4.2.9~4.2.11从测次、精度要求和测量方法等方面分别对地 下水水位、水质、水温的观测提出了具体要求和规定,这些规定 和要求大多数都是目前工程勘察实践经验的总结。今后随着高新 技术的快速发展,虽然有可能发生变化,但当前仍需有个统 的规定。该规定除能保证各工程现阶段的基本资料完整性和可靠 性以外,还有利于区内资料的对比分析以及区间资料的类比和相 互借鉴。

1要求按照河流丰、枯时段均匀分布。 4。3资料整理与分析 4.3.14.3.8共8条都是有关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整理、分析 和整编的规定。从地下水动态观测自身任务出发,首先强调了要 对观测资料随时校核、分析,还分别规定了观测资料整理、整编 包括的主要内容,以及在整理、整编中需要编绘的主要图、表 等。有关观测资料需通过计算机处理、管理及进一步分析,其方 法可参阅有关技术文件及技术手册。

5.1.1、5。1.2边坡变形观测是不稳定或潜在不稳定岩土体稳定 性观测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前期勘察阶段的工 程岩土体稳定情况的研究中,只有边坡上的岩土体才能实现直接 观测和稳定性效果检验,并且边坡上岩土体稳定问题往往是厂 坝址选址,水工建筑物总体布置,以及施工期和运行期安全的至 关重要的问题。这些情况已经为许多已建和在建的大中型工程实 际所证实。 边坡变形观测对象由工程勘察大纲确定,本条只规定了边坡 变形观测的主要内容。 5.1.35.1.5条文中的观测网即监测网或边角网,有关观测网 的设计和优化设计,有相应的行业标准可遵循,所以本标准未再 做具体规定。 5。1.7边坡变形的不同阶段,变形量、变形速率差别很大。变 形初期,要求观测精度高,能检测微小的变形,及时发现边坡变 形的异常。在边坡变形的后期,尤其是临近破坏时,变形量、变 形速率很大,此时对观测系统的要求,主要为能及时、有效地采 集、处理变形数据,观测的精度要求可以降低。 5.1.8本条为约定性条文,考虑到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的特 点与习惯,对水平位移观测数据的正负号做了部分调整,即边坡

5.1.7边坡变形的不同阶段,变形量、变形速率差别很大。变 形初期,要求观测精度高,能检测微小的变形,及时发现边坡变 形的异常。在边坡变形的后期,尤其是临近破坏时,变形量、变 形速率很大,此时对观测系统的要求,主要为能及时、有效地采 集、处理变形数据,观测的精度要求可以降低。 5。1.8本条为约定性条文,考虑到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的特 点与习惯,对水平位移观测数据的正负号做了部分调整,即边坡 岩土体沿主滑方向的位移指向河谷、溪沟为正,反之为负,这样

5。1.8本条为约定性条文DB62∕T 25-3105-2015 火灾应急智能疏散诱导系统技术规程,考虑到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的

5.1.8本条为约定性条文,考虑到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

点与习惯,对水平位移观测数据的正负号做了部分调整,即边坡 岩土体沿主滑方向的位移指向河谷、溪沟为正,反之为负,这样 可以直接根据正负号看出边坡整体或局部是否正在滑动。

5.2.1由于网中的基准点、工作基点以及观测系统中的测点 (观测点)的地基基础的重要性,以及这几种类型点的点位确定DAT 67—2017《档案保管外包服务管理规范》

5.2.1由于网中的基准点、工作基点以及观测系统中

5.3.2地质巡视法是观察物理地质作用发生发展及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