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930-2021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染色体畸变和微核检测质量控制规范.pdf

DB11T 1930-2021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染色体畸变和微核检测质量控制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11T 1930-2021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 M
标准类别:环保标准
资源ID:66190
免费资源

DB11T 1930-2021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11T 1930-2021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染色体畸变和微核检测质量控制规范.pdf简介:

DB11T 1930-2021,这个编号看起来像是中国北京市的地方标准,但具体到"DB11T 1930-2021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染色体畸变和微核检测质量控制规范",我无法提供详细的介绍,因为这个标准可能因地区和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通常,这种规范主要是为了确保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特别是对长期接触辐射的人员,会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如染色体畸变和微核检测。

染色体畸变是指染色体数量、结构或排列的异常,通常是由于辐射、化学物质或遗传因素引起的。微核检测则是通过对细胞分裂后期(末期和间期)的染色体核小体结构异常的检测,用来反映体内的DNA损伤程度。

质量控制规范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检测方法的标准化:规定了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的正确采集、制片、染色和观察步骤。 2. 标准操作程序:确保每个步骤都按照既定的流程,以减少误差。 3. 仪器设备的校准:确保检测设备的准确性。 4. 人员培训:对参与检测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他们理解并能正确执行检测操作。 5. 数据分析和报告:规定对检测结果的解读和报告要求,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 质量控制与改进:定期进行内部或外部的质量评估,以持续改进检测流程。

如果需要更多详细信息,建议查阅官方发布的标准文本或咨询相关部门。

DB11T 1930-2021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染色体畸变和微核检测质量控制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染色体畸变和微核检测质量控制规范

本文件规定了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中,开展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检测和微核检测的 求、实验室及仪器设备要求以及检测的质量控制。 本文件适用于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中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检测的质量控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又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8236染色体畸变估算生物剂量方法 WS/T187淋巴细胞微核估算受照剂量方法 GBZ98放射工作人员健康要求及监护规范 GBZ112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总则 GB7/T248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外周血

《小水电机组启动试验规程 NB/T42052-2015》WS/T18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4.1应建立实验室院感防控制度、医疗废弃物处理制度、手卫生制度等。 4.2应每年参加职业健康检查质量控制机构组织开展的实验室间比对(包括复核),独立完成,相关 材料需归档保存。

3.1遗传实验室应有2名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应能及时准确完成检测工作。

DB11/T 1930202

4. 3. 2 技术人员知识技能要求

4.3.3技术人员的培训与考核

4.3.3.1检查机构需对接受培训人员进行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考核,染色体、微核制片合格率需达到 80%以上,染色体畸变和微核识别准确率需达到90%以上,全部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4.3.3.2每年组织一次实验室内对相关技术能力的考核,进行能力确认。 4.3.3.3技术人员至少每两年参加一次职业健康检查质量控制机构组织的实验室间比对,

4.4.1实验室主要仪器应建立档案,并有标准操作程序, 4.4.2实验室主要仪器有使用及维护保养记录。 4.4.3实验室仪器或设备按要求每年检定或校准,使其运行正常。

4.5标本片、电子图片、原始记录、报告和档案的管理

4.5.1有染色体和微核标本片、原始记录、报告和档案的存放地点,有专门的电子存储设备用于存储 图片。 4.5.2 标本片存放期限为2年,原始记录和报告存放期限为6年,图片等电子文件存放15年。 4.5.3 职业健康检查档案保存时间应当自放射工作人员最后一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束之日起不少于15 年。

5实验室及仪器设备要求

DB11/T1930202

5.1.1制片室面积宜大于20m,应配备排风装置、水平离心机、负压移液装置或真空吸液泵、水浴锅 等设备,宜选配细胞自动收获仪、自动制片机、自动染片机、自动接种仪等。 5.1.2细胞培养间应配置生物安全柜或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冰箱等。 5.1.3显微阅片室应配置光学显微镜及摄像系统,宜选配全自动染色体扫描分析系统,

6.2仪器设备及技术指标要求

仪器设备及技术指标符合表1要求。

表1仪器设备及技术指标要求

6染色体畸变检测质量控制

染色体畸变检测操作宜参照《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检测与评 价》(GBZ/T248)的规定。应采用培养开始加秋水仙素的方法

6.2样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

6.2.1血液采集应在所有放射性检查之前。

DB11/T 19302021

6.2.2血液运输和保存的最佳温度为18℃ 当自无法种的性本保存 时间不宜超过72h。 6.2.3可接种到含植物凝集素培养基后于4℃~20℃保存 6.2.4每份样本应有唯一编号,编码规则由各实验室制定。

6.3培养基的质量控制

6.4培养过程的质量控制

血液标本应在37℃培养箱中培养48h52h,培养箱内应放置温度计进行温度监测。中老 样本宜接种多份平行样或适当延长培养时间。

6.5染色体制片质量控制

6.5.1合格中期细胞的选择

染色体数目为46土1;染色体分散良好,长短粗细适中,背景干净,各条染色体可清楚辨认。见

5.2出现以下情况的中期细胞不宜作计数分析: 染色体数目少于45或多于47条: 在同一细胞内染色体过于分散,不能在一个油镜视野内观察到; C) 染色体形态过度细长或过度短粗; d) 染色体呈扭曲状或紧缩成团; 染色体分散不良,重叠太多; ? f 染色太深不能鉴别染色单体交叉重叠: 名 同一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间距离过大。 5.3 染色体制片每样本能检出不少于200个合格中期分裂细胞

6.6.1染色体畸变的表示符号应符合以下要求!

染色体畸变的表示符号应符合以下要求 畸变类型及表示符号应符合表2要求:

a)畸变类型及表示符号应符合表2要求:

图2双着丝粒体和无着丝粒断片

图3着丝粒环和无着丝粒断片

DB11/T19302021

b)若细胞中出现不同数目的双着丝粒体、着丝粒环、三着丝粒体以及无着丝粒体,表示符号应符 合表3要求

染色体畸变类型及表示得

表3细胞染色体畸变及表示方法

6.6.2拍摄及原始记录应符合以下要求

a)人工阅片的实验室需对畸变细胞拍照,并在原始记录和图片文件名中标明显微镜编号、样本编 号、畸变细胞坐标、畸变类型和数目; b) 有全自动染色体扫描分析系统的实验室需要在原始记录上记录显微镜编号、样本编号、畸变细 胞号、畸变类型和数目,对畸变细胞标注后保存,并需保存所有样本高倍中期细胞图片: c 一个细胞的所有染色体应在一张图片内,完整展现一个细胞的染色体全貌。 6.6.3 阅片的数量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对于人工阅片的实验室,每人每天分析1~4个样本为宜: b 具备全自动染色体扫描分析系统的实验室每天阅片数量不设限制; C 在仪器使用记录上应记录每天阅片数量并签字。 6.6.4 如全自动染色体扫描分析系统拍摄到双着丝粒体或者着丝粒环等畸变,应该将此分裂相再次放 到微倍下花源 工磨检细贤定

DB11/T 1930202

着丝粒自动扫描分析系统识别双着丝粒体,仍需经人工分析判定,不应仅通过软件识别。 6.6.5如果在分析100个中期分裂细胞中发现有双着丝粒体、着丝粒环、稳定性染色体畸变或3个及以 上无着丝粒体,宜另外追加分析100个细胞,并计算此200个细胞的染色体畸变率进行结果评价,或通知 受检者复查。 3.6.6染色体畸变应由两名以上技术人员复核确认。 6.6.7原始记录的格式宜参照《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检测与评价》 (GBZ/T248)。 6.6.8对本年度拍摄的体检染色体图片抽检,识别准确率应达到90%以上

6.7.1报告的格式宜参照《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检测与评价》(GBZ/T 248)。 6.7.2检测结果异常者应附标注的畸变图像, 6.7.3报告采取分析人、复核人双人签字。 6.7.4应在体检结束之日起25个工作日内出具报告,

6.7.1报告的格式宜参照《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检测与评价 248)。 6.7.2检测结果异常者应附标注的畸变图像, 6.7.3报告采取分析人、复核人双人签字。 6.7.4应在体检结束之日起25个工作日内出具报告。

6.7.1报告的格式宜参照《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

应采用胞质分裂阻滞法(CB微核法)进行微核检测,操作规程宜参照WS/T187和附录A

7.2样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培养基的质量

7.2.1样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应符合6.2.1和6.2.2的要求。 7.2.2培养基的质量控制应符合6.3的要求

7.2.1样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应符合6.2.1和6.2.2的要求

7.4微核制片质量控制

7.4.1双核淋巴细胞的判断应符合以下要求:

4.1双核淋巴细胞的判断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双核淋巴细胞胞浆完整; b) 胞浆和胞核能明确区分: C 一个双核淋巴细胞胞浆与邻近细胞的胞浆界限清楚; d 位于一个细胞质内、互相不连接的两个独立的核,如果有一个或多个核质桥连接,桥不宽于 主核的1/4; e 两个核的大小接近,色度深浅相同; f)两个核不重叠,如果重叠必须能识别各自的边缘。 4.2微核制片每样本能检出不少于1000个合格双核淋巴细胞

7.5.1微核的判断标准:见示例图4、图

a 微核直径为主核直径的1/16到1/3; 5 微核呈圆形或椭圆形,结构与主核相同: 微核与主核不连接,如有重叠或相切,必须能看到各自的边缘; 微核染色与主核一致或略浅; 微核不折光,与染料颗粒等人工产物相区别。

图4正常双核淋巴细胞

DB11/T1930202

图51个细胞含1个微核 图61个细胞含3

图51个细胞含1个微核

图61个细胞含3个微核

7.5.2拍摄及原始记录应符合以下要求: a)人工阅片的实验室需对微核细胞拍照,并在原始记录上记录显微镜编号、样本编号、微核细胞 坐标; b) 使用微核自动扫描分析系统的实验室需要在原始记录上记录显微镜编号、样本编号、微核细胞 号,并需保存所有样本双核淋巴细胞图片。 7.5.3 阅片的数量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对于人工阅片的实验室,每人每天分析不宜超过20个样本; b) 具备微核自动扫描分析系统的实验室每天阅片数量不设限制; c 在仪器使用记录上应记录每天阅片数量并签字。 7.5.4 使用微核自动扫描分析系统的实验室需对双核淋巴细胞和微核图像人工分析判定,不应仅通过 软件识别。 7.5.5原始记录的格式宜参照附录B。 7.5.6对本年度拍摄的体检微核细胞图片抽检,识别准确率应达到90%以上。

HJ 1115-2020标准下载7.6.1报告的格式宜参照附录C。 7.6.2报告采取分析人、审核人双人签字。 7.6.3应在体检结束之日起25个工作日内出具报告。

7.6.1报告的格式宜参照附录C

7.6.3应在体检结束之日起25个工作日内出

DB11/T 1930202

A.1微核检测试剂准备

GB/T 16831-2013标准下载附录A (资料性)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检测规程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