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50625-2010 机井技术规范.pdf

GBT50625-2010 机井技术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2 M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
资源ID:64559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50625-2010 机井技术规范.pdf简介:

GBT50625-2010全称是《农田灌溉用机井技术规范》,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国家标准。这部标准主要针对农田灌溉中使用的机井(即农田灌溉机械井)的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该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机井的选址原则:强调机井应选择地下水丰富、水质良好、交通便利、灌溉面积适宜的地点。

2. 设计要求:对机井的结构、尺寸、材料、配件、安装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如井深、井壁厚度、泵站配置、管道尺寸等。

3. 建设施工:规定了机井的建造工艺流程,包括基础施工、井壁建造、井内设备安装等。

4. 运行管理:对机井的运行、维护、故障处理、水质检测等环节提出了规范,以保证机井的正常运行和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5. 安全规定:强调了机井施工和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如防漏、防塌、防电击、防溺水等。

总的来说,GBT50625-2010《农田灌溉用机井技术规范》是一部指导农田灌溉机井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技术文件,旨在提高农田灌溉效率,保障农业生产的水资源供应。

GBT50625-2010 机井技术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4.3.12管设计中,宜设置水位测量的观测管,水位观测管的进

度、经济合理等因素综合确定,

4.3.14管井过滤器类型,应根据含水层的性质按表4

表 4.3. 14管并过滤器类型

4.3.15过滤器制作材料的选择,应根据地下水水质、受力条件和 经济合理等因素确定。 4.3.16当地下水具有腐蚀性或容易结垢时,应采用耐腐蚀材料 制作GB∕Z 38649-2020 信息安全技术 智慧城市建设信息安全保障指南,缩丝过滤器的缠丝材料.宜采用不锈钢丝、铜丝或增强型聚

1含水层厚度小于30m时,宜取含水层厚度或设计动水位 以下含水层厚度。 2含水层厚度大于30m时,宜根据含水层的富水性和设计 出水量确定。

1骨架管的穿孔形状、尺寸及排列方式,应按管材强度和加 工工艺确定,孔隙率宜为15%~30%。 2骨架管上应有纵向垫筋。垫筋高度宜为6mm~8mm,垫 筋其简距宜保证缠丝距管壁2mm~4mm,垫筋两端应设置挡箍。 3缠丝材料应采用无毒、耐腐、抗拉强度大和膨胀系数小的 线材。缠丝断面形状,宜为梯形或三角形。 4缠丝不得松动。缠丝间距允许偏差为设计丝距的土20% 4.3.22缠丝过滤器的孔隙尺寸,应根据含水层的颗粒组成和均 匀性确定,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1碎石土类含水层宜采用d20。 2砂土类含水层宜采用d50。 4.3.23缠丝过滤器缠丝面孔隙率的设计.宜按下式计算

式中:P 缠丝面孔隙率; dl—垫筋宽度或直径(mm); mi 垫筋中心距离(mm); d²缠丝直径或宽度(mm);

4.3.24穿孔包网过滤器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4. 3. 23)

D50 =(6~8)d50

2碎石士类含水层,当d20<2mm时,可按下式确定:

3碎石土类含水层,当d20≥2mm时,可不填砾或充填 10mm~20mm的填料; 4粉细砂含水层,当含水层颗粒均匀系数大于3,且填砾厚 度达200mm~250mm时,倍比系数可加大为10~20,可按下式确 定。

5滤料的不均匀系数应小于2。

Dso =(10~20)ds

4.3.29填砾过滤器滤料的厚度和高度,应符合下列规

1滤料厚度应按含水层的岩性确定,中、粗砂含水层,填砾厚 度宜大于100mm;粉、细砂含水层,填砾厚度宜大于150mm。

2滤料高度应超过过滤管的上端。 4.3.30非均质含水层或多层含水层中设计滤料规格时,应符合 下列规定: 1分层填砾时,应分层设计过滤器骨架管缠丝孔隙尺寸和滤 料规格,滤料的充填高度应超过细颗粒含水层的顶板和底板。 2无需分层填砾时,应全部按细颗粒含水层要求进行。 4.3.31双层填砾过滤器的滤料规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外层滤料宜按本规范第4.3.27条的规定执行。 2 内层滤料宜为外层规格的4倍~6倍。 3滤料厚度,外层宜为75mm~100mm,内层宜为30mm~ 50mm。 4内层滤料网笼,宜设置保护装置,

1外层滤料宜按本规范第4.3.27条的规定执行。 2内层滤料宜为外层规格的4倍~6倍。 3滤料厚度,外层宜为75mm~100mm,内层宜为30mm~ 50mm。 4内层滤料网笼,宜设置保护装置

法和当地建材等因素选择圆简形

去和当地建材等因素选择圆简形、阶梯形和缩颈形。

4.4.2大口井井径和并深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大口井井径应按水文地质条件、设计出水量、抽水设备、施 工条件、施工方法和工程造价等因素确定。 2大口井井深应根据含水层岩性、厚度、地下水埋深、水位变 幅和施工条件等因素确定。基岩中的大口井宜将井底设在富水带 下部。

1并筒材料强度等级应符合下列规定: 1)砖大于MU7.5。 2)砌石大于MU20。 3)混凝土大于C10。 4)钢筋混凝土的混凝土大于C15。 5)钢板为碳素结构钢Q235。

2井筒壁厚与配筋应根据设计井深、土压力、地下水理深等 条件通过结构计算确定。 3采用大开槽法施工,井筒壁厚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砖石井筒:

式中: 并筒壁厚(m); D2 进水部分的井筒外径(m); 经验系数,砖砌为0.1,石砌为0.18; C. 经验系数,为0.08~0.10。

4.4.4刃脚和底盘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混凝土井筒刃脚上端宽度宜为井筒厚度加100mm~ 200mm,砖石井筒刃脚上端宽度宜为井筒厚度加150mm~ 250mm;刃脚踏面宽度宜为150mm~~250mm;钢筋混凝土井筒刃 脚高度宜为1.0m~1.5m,砖石并筒刃脚高度宜为1.2m~1.5m 刃脚斜面与平面夹角宜为50°~65°。当遇坚硬土层时,宜在刃脚 的踏面外缘端部设置钢板护角。 2底盘高宜为0.3m~0.4m,内径应与并筒内径相同,外径 应略大于并筒外径。底盘宜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每块重量可 根据施工条件选定。 4.4.5大口并的进水结构应设在动水位以下,其进水方式可采用 并底进水、井壁进水和井底井壁同时进水。进水结构应根据设计 出水量和水文地质条件确定。

4.6并底进水结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井底反滤层,宜设2层~5层,每层厚宜为200mn 0mm,总厚度宜为0.6m~1.5m,靠近刃脚处应加厚20% %。卵石含水层可不设反滤层。 2与含水层相邻的第一层滤料粒径,宜按下式计算:

D =(7~8)d)

3其他相邻反滤层的粒径可按上层为下层滤料粒径的3 倍~5倍选定。 4设计渗透流速应按下列公式进行允许渗透流速校核:

4.4.7开壁进水结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井壁进水结构应设在动水位以下,并宜交错布置。 2进水孔形式的选择应根据出水量、并筒结构与壁厚、水文 地质条件和施工条件选定。对干砌砖石井筒可利用砖缝进水;对 浆砌砖石井筒可利用插人的短管进水;对钢筋混凝土井筒,应预留 不同形式和规格的进水孔,可采用水平孔、斜形孔、V形孔和多孔 混凝土(无砂混凝土)滤料层等进水形式。 含水层为中、粗砂且厚度较大时,宜采用水平孔或斜孔:含水

层颗粒较细或厚度较薄时,应采用斜孔;当含水层为卵砾石层时, 可采用Φ25mmΦ50mm的不填滤料的水平圆形或圆锥形(内大 外小)的进水孔。 3设计滤水面积应满足下式要求:

式中:F一一井壁进水面积(m²); Q。—大口井设计出水量(井底井壁同时进水时,则为井壁 分摊水量)(m /h); U3一一允许人管流速(m/s)。 4对于不填滤料的进水孔,其允许人管流速可按表4.4.7的 规定取值:对于填滤料的进水孔,可按下式计算

U3 = α1 β3 Kd

并壁进水孔方向与并壁的交角系数,当交角为45° 时DB34∕T 1786-2012 预制装配式钢筋混泥土检查井技术规程,β=0.53;当交角为60°时,β3一0.38;当交角为 90°时,β3=0.2;

d—滤料的渗透系数(m/s)。

表 4. 4. 7允许入管流速

5进水孔内充填的滤料宜为2层~3层,总厚度应与井壁厚 度相同。其粒径的选择方法应与井底反滤层相同。 6大开槽法施工的井筒,其外围充填的滤料,高度应高出井 筒顶部进水孔0.5m,厚度宜为200mm~300mm,滤料规格应按本 规范第4.3节的有关规定执行。

8并底并壁同时进水的结构设计,应按本规范第4.4.6条和 .4. 7 条的规定设计。

5.1集水并设计应符合下列规

.5.1集水开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集水井井径应根据含水层岩性、施工机具、安装要求等因 确定,不宜小于2.50m。 2集水井井深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设计出水量等因素确 。并底应低于最低一排辐射孔位1m~2m。黄土塬下的河谷阶 也应保持水下深度10m~15m;黄土源区应保持水下深度15m~ om。 3集水井井简的结构应根据设计井深、土压力、地下水理 深、辐射管施工受力等条件通过结构计算按下列规定进行设 十: 1)沉井法施工的井简结构可按本规范第4.4节的有关规定 执行。 2)漂浮下管法施工的井筒结构宜采用预制的钢筋混凝土井 筒,每节井筒高度宜为1.0m,最下一节宜为带底的井座 当井深小于20m,混凝土强度等级可选用C15~C20,壁 厚120mm~150mm;当井深大于20m,混凝土强度等级 可选用C20~C25,壁厚150mm~200mm。均宜根据结 构计算配筋。 .5.2辐射孔的布置应按水文地质条件确定: 1集取河流渗透水时,集水井应设在岸边《一体化生物转盘污水处理装置技术规程 CECS375:2014》,辐射孔应伸人河 床底部。 2在均质、透水性差、水力坡度小的地段,辐射孔应均匀水平 寸称布置。 3含水层厚度大的地段可设多层辐射孔。

1集取河流渗透水时,集水井应设在岸边,辐射孔应伸入河 床底部。 2在均质、透水性差、水力坡度小的地段,辐射孔应均匀水平 对称布置。 3含水层厚度大的地段可设多层辐射孔。 4含水层较厚,夹有不透水层,宜设倾斜的辐射孔。

5集取潜水或井群取水时,辐射孔的布置数量和长 下水流方向应适当加密和加长。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