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技术技术务实4.pdf

消防安全技术技术务实4.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9 M
标准类别:环保标准
资源ID:64330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消防安全技术技术务实4.pdf简介:

"消防安全技术务实4"可能是指一本关于消防安全的专业技术书籍或者教程的第四部分。消防安全技术务实通常涉及的内容包括火灾预防、初期火灾扑救、消防安全设施设计与管理、消防法规知识、火灾逃生与自救、火灾调查与处理等方面。这一部分可能会详细讲解具体的消防设备操作技术、火灾风险评估、应急预案制定与实施等实用性很强的内容,旨在提升人们在实际工作或生活中对火灾的防控能力。由于没有具体的书本信息,建议你提供更详细的内容或者查询该书的官方简介或目录。

消防安全技术技术务实4.pdf部分内容预览:

(或多孔)加管内开设一对安全门。安全通道两端应与隧道洞口或通向地面的疏散楼梯相连,火灾时,廊的隧道人员从一孔隧道进入安全门,穿越安全通道至另一孔隧道。在圆形隧道的两孔隧道之间设置连接通道,并在通道的两端设置防火门。当一条隧道发生火(2)圆灾时,人员可通过横通道疏散至另一条隧道进行疏散。连接通道的间距一般宜为400m~800m,当设有其他相应的安全疏散措施时,间距可适当放大。圆形隧道的安全通道常设置在形隧道车道板下,通过安全口和爬梯、滑梯进出。人员可从安全口,经安全通道进行长距离疏散。设有安全通道情况下,其安全口的设置间距一般可取80~1250m。双层隧道上下层车道之间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设置疏散楼梯,火灾时通过疏散楼梯至另(二)疏散楼梯层隧道,间距一般取100m左右。为减少因救援人员不能及时到位地区的人员伤亡,长大隧道需设置避难室。避难室与隧道车(三)避难室道形成独立的防火分区,并通过设置气闸等措施,阻止火灾及烟雾进入。避难室大小和间距根据交通流量和疏散人员数量确定。四、隧道的消防设施配置除四类隧道和行人或通行非机动车辆的三类隧道外,隧道内应设置消防给水系统,且宜独立设置。隧道内的消火栓用水量不应小于20L/s,隧道外的消火栓用水量不应小于(1)消火栓30L/s,对于长度小于1000m的三类隧道,隧道内外的消火栓用水量可分别为10L/s和系统20L/s。消火栓给水管网应布置成环状;严寒地区隧道外的消火栓给水管道采取防冻措施。如有危险品运输车辆通行的隧道,宜设置泡沫消火栓系统。隧道内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一)于50m。灭火对于危险级别较高的隧道,为保护隧道的主体结构,有些还采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其(2)自动喷设施类型一般为水喷雾灭火系统或泡沫水喷雾联用灭火系统,以达到更好的灭火及保护效果。水灭火系统水雾喷头宜采用侧式安装的隧道专用远近射程水雾喷头。隧道内灭火器设置按中危险级考虑。隧道内应设置ABC类灭火器,设置点间距不应大于100m。运行机动车的一、二类隧道和运行机动车并设置3条及以上车道的三类隧道,在(3)灭火器隧道两侧均应设置灭火器,每个设置点不应少于4具;其它隧道,可在隧道一侧设置,每个设置点不应少于2具。隧道入口处100m~150m处,应设置报警信号装置。一、二类通行机动车辆的隧道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无人值守的变压器室、高低压配电室、照明配电室、弱电机房等1.一般规定主要设备用房,宜设置早期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其他用房内可采用智能烟感探测器对火灾进行检测、报警。隧道封闭长度超过1000m时,应设置消防控制室。(二)(1)火灾报隧道长度L小于1500m时,可设置一台火灾报警控制器;报警警控制器数长度L大于等于1500m的隧道,可设置一台主火灾报警控制器和多台分火灾设施2. 系量设置报警控制器,其间宜采用光纤通信连接。统设国内交通隧道中主要采用双波长火灾探测器和光纤分布式温度监测(差温)系统,(2)火灾探置一般≤45m范围内设一只,安装在隧道的侧壁或顶部;光纤分布式温度监测(差测器选择和温)系统以长线形(二车道)和环形(三车道)方式在探测区域从头至尾敷设,设置安装在隧道的顶部。车行隧道内一般每隔50m设置手动报警按钮。★隧道工程的防排烟范围包括行车道、专用疏散通道及设备管理用房等。采用的排烟模式通常可分为纵(三)向、横向(半横向)及重点模式,以及由基本模式派生的各种组合模式。防排通行机动车的一、二、三类隧道应设置防排烟设施。当隧道长度短、交通量低时,火烟系1.一般规定灾发生概率较低,人员疏散比较容易,可以采用洞口自然排烟方式。长度较长、交通统量较大的隧道应设置机械排烟系统。2. 排排烟模式应根据隧道种类、火灾疏散方式,并结合隧道正常工况的通风模式确定。长度大于烟模3000m的隧道DG∕TJ 08-2243-2017 市属高校建筑规划面积标准,宜采用纵向分段排烟方式或重点排烟方式;长度不大于3000m的单洞单向交式通隧道,宜采用纵向排烟方式;单洞双向交通隧道,宜采用重点排烟方式。火灾时,隧道内烟气沿隧道纵向流动的排烟模式为纵向排烟模式,这是一种常用的烟(1)纵气控制方式,可通过悬挂在隧道内的射流风机或其他射流装置、风并送排风设施等及向排烟其组合方式实现。适用于单向行驶、交通量不高的隧道。纵向通风排烟时,气流方向与车行方向一致。以火源点为分界,火源点下游为烟区,上游为清洁区,司乘人员向气流上游疏散。适用性由于高温烟气沿坡度向上扩散速度很快,当坡道上发生火灾、采用纵向通风控制烟流、通风气流逆坡向时,必须使纵向气流的流速高于临界风速。179

1.加油加气站内的站房及其他附属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当罩棚顶棚的承重构件为钢结 构时,其耐火极限可为0.25h,顶棚其他部分不得采用燃烧体建造。 2.加气站、加油加气合建站内建筑物的门、窗应向外开。有爆炸危险的建筑物,应采取泄压措施。 加油加气站内,爆炸危险区域内的房间的地坪应采用不发火花地面并采取通风措施。 3.加油加气站内不得设置经营性的住宿、餐饮和娱乐等设施。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内不应种植树木和 (一)加 易造成可燃气体积聚的其他植物。 油加气 4.加油岛、加气岛及汽车加油、加气场地宜设罩棚,罩棚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制作,其有效高度不应小 站建筑 于4.5m。罩棚边缘与加油机或加气机的平面距离不宜小于2m。 防火通 5.锅炉宜选用额定供热量不大于140kW的小型锅炉。当采用燃煤锅炉时,宜选用具有除尘功能的 用要求 自然通风型锅炉。锅炉烟出口应高出屋顶2m及以上,且应采取防止火星外逸的有效措施。当采用 燃气热水器采暖时,热水器应设有排烟系统和熄火保护等安全装置。 6.站内地面雨水可散流排出站外。当雨水有明沟排到站外时,在排出围墙之前,应设置水封装置。 清洗油灌的污水应集中收集处理,不应直接进入排水管道。液化石油气罐的排污(排水)应采用活 动式回收桶集中收集处理,严禁直接接入排水管道 7.加油加气站的电力线路宜采用电缆并直埋敷设。电缆穿越行车道部分,应穿钢管保护。当采用

沟敷设电缆时,加油加气作业区内电缆沟内必须充沙填实。电缆不得与油品、液化石油气和天 管道、热力管道敷设在同一沟内。 油罐、液化石油气罐和压缩天然气储气瓶组必须进行防雷接地,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当加油加 的站房和罩棚需要防直击雷时,应采用避雷带(网)保护。地上或管沟敷设的油品、液化石泪 天然气管道的始、末端和分支处应设防静电和防感应雷的联合接地装置。加油加气站的汽油罐 液化石油气罐车卸车场地,应设罐车卸车时用的防静电接地装置,并应设置能检测跨接线及监 地状态的静电接地仪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