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5-23《铁路建设项目弃渣技术管理手册》(工管中心).pdf

2019-5-23《铁路建设项目弃渣技术管理手册》(工管中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9.9 M
标准类别:铁路标准
资源ID:63385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2019-5-23《铁路建设项目弃渣技术管理手册》(工管中心).pdf简介:

2019-5-23《铁路建设项目弃渣技术管理手册》(工管中心).pdf部分内容预览:

3.3.1.5弃渣场拦挡工程安全稳定标准

弃渣场拦挡工程安全稳定标准参考《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 范》(GB51018)要求进行取值。

JGJ 25-2010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3.3.1.6设计基础资料

1地形测绘资料:渣场区地形、地貌及地类资料,渣场地 形图。弃渣场设计的地形测绘比例尺不小于1:2000,测量范围 应涵盖设计提供的弃渣场占地面积边缘以外(坑洼地边缘) 200m,根据地形情况选择控制断面进行测量,断面间距30~50m,

并对场区周围的企业、村庄、河流、道路进行标示。 2工程地质资料:渣场区工程地质及地质勘察资料,包括 地层岩性、覆盖层组成及厚度、物理力学参数,渣场是否涉及泥 石流、滑坡等不良地质情况。 3弃渣基础资料:弃渣的来源、组成、堆渣量、物理力学 参数等资料。 4水文气象资料:与渣场设防标准相应的洪水流量、洪水 位、流速等资料。

3.3.2弃渣堆置要求

1弃渣场宜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堆置:堆渣总高度小于10m 的,在采取安全挡护措施下可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堆置。 2弃渣场堆置要素主要包括堆渣量、占地面积、分级高度 与堆渣坡比、平台宽度、堆渣总高度等。

3. 3. 2. 2 堆渣量

堆渣量应以自然方为基础,按弃渣组成折算为松方,根据堆 渣工艺、沉降因素等进行修正。无试验资料的,松散系数可按 表3.3.2选取。

3.3.2土石渣松散

3. 3. 2. 3占地面积

弃渣场占地面积应综合堆渣量、地形、堆置要素、拦渣及截 排水措施等因素确定。

3.3.2.4分级高度与堆渣坡比

度:台阶高度一般不应大于6m,

2堆渣坡比:堆渣坡比设计一般不得小于1:2.5。

2堆渣坡比:堆渣坡比设计一般不得小于1:2

3.3.3拦挡工程设计

1拦挡工程布置要求及设计要求 拦挡工程主要为挡渣墙,挡渣墙应布置在渣场坡脚,轴线平 面走向宜顺直,转折处应采用平滑曲线连接 挡渣墙设计要求参照《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GB51018)。 2稳定性计算 弃渣场稳定性计算分析参照《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 (GB51018)。

3.3.4土地整治工程

土地整治是以最天限度地恢复土地生产力,提高资源利用率 为目的,对被破坏或占压的土地采取措施,使之恢复到期望的可 利用状态。施工过程中开挖、回填、取料、清淤、堆放弃渣等施 工扰动或占压地表形成的裸露土地,工程管理范围内未扰动或根 据水土保持要求需要采取措施的裸露土地,在恢复植被或耕作前 应采取土地整治措施。 工程永久征地范围内的裸露土地和未扰动土地一般恢复为林 草地。工程临时占地土地利用类型 为耕地的,一般恢复为耕地

3.3. 4.1表十剥离

1工程建设中剥离的表层熟化土应作为覆土土源集中存放, 采取临时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2根据表土厚度及分布均匀程度、土壤肥力、施工条件等 因素,确定表土剥离的厚度和方式。厚度可取0.20~0.80m,土 层较厚的平原区、山丘区可采用机械方式剥离表土。西南土石山 区土层厚度在0.20m以上的,优先采用机械剥离;土层厚度在 0.2m以下的,根据具体情况可采取人工辅助机械剥离。土层较 博的山丘区、高寒草原草甸区,必要时可采用人工剥离方式。 3黄土覆盖地区可不剥离表土。

4高寒草原草甸地区,应对表层草甸土进行剥离、养护 回覆利用。

3.3.4.2表土回填

覆土厚度应根据土地利用方向确定,按表3.3.4取值。黄土 覆盖地区不需覆王:采用客土造林、栽植带土球养灌木、营造灌 木林可根据具体情况降低覆土厚度或不覆土;铺覆草坪时,覆土 厚度不小于0.10m。

表3.3.4分区覆土厚度(m)

3.3. 4.3土地平整

1扰动后凹凸不平的地面应削凸填凹,进行粗平整。 2扰动后地面相对平整或粗平整后的土地,压实度较高的 应予以翻松。 3恢复为林草的,采取机械或人工辅助机械对田面进行细 平整,根据林草种情况采取型耕。

1弃渣场表面为大粒径渣石,需恢复为耕地的,表面平整后应 铺设黏土防渗层,碾压密实后,厚度不应小于0.30m,再覆表土。 2采取机械或人工辅助机械对田面进行细平整、犁耕,应 符合土地复垦有关标准规定。

施的选择主要与弃渣场表土厚度有

石料,一般考虑灌草结合进行复绿;若弃渣主要为土质,一般考 惠乔灌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绿化。 1植物配置 弃渣场的边坡一般采用植草或灌草相结合的方式绿化,平台 般采用灌草或养灌草相结合的方式绿化。一般灌木密度为 0000株/hm²,乔木密度为1500~2500株/hm²。 2树草种选择 遵循适地适树(草)原则,根据立地类型、项目区植被类型 防护功能要求,确定林草措施基本类型。参考《水土保持工程设 计规范》(GB51018)选择适宜的树(草)种,见表3.3.5。

表3.3.5不同区域植物类型选择

3.3.6.1 表士临时防护

弃渣场范围内剥离的表层土应集中堆放,采取相应的防护措 施。表土堆土场堆土坡脚设置临时拦挡,临时拦挡外设置临时排 水沟,排水沟顺接至沉沙池内:表土在堆放过程中应采取临时苦 盖措施,表土堆放结束后,可采取临时撒草绿化措施。

3.3.6.2渣面临时防护

1堆渣过程中,应在堆渣平台和堆渣边坡设置临时排水沟 排水沟顺接至周边自然水系中。 2堆渣过程中,渣体表面裸露,在降雨侵蚀下极易造成严 重的水土流失,应对裸露面采取临时苦盖措施。

弃渣场宜采用专业软件进行设计。

平面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拟定一条设计基线。基线是一条带里 程的设计基准线,一般在实测1:2000地形图上完成,基线方向 平行于挡墙。

3. 4.2 纵断面设计

纵断面设计主要目的是确定沿看设计基线方向各里程点的高 程。依据弃渣场接纳土方量,初步确定弃渣场堆高,在设计基线 基础上,拟定弃渣场基线各里程点设计高程,为后期横断面设计 奠定基础。一般纵断面设计为一个平坡。

横断面设计主要自的是确定垂直于设计基线方向各断面设计 清况。依据实测1:2000地形图,得到垂直于设计基线的横断面 也面线。在此基础上,结合纵断面设计高程,确定横断面上各点 高程,得到横断面设计图。 所有横断面设计完成后,需反算弃渣场当前条件下所能接纳 的弃方量(B),如果该方量(B)与设计接受的方量(A)不符,则 需要重新进行纵断面、横断面设计,直至A=B。 一般横断面设计为人字坡或者一面坡,严禁设计为平坡。横 断面高程设计完成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挡墙、排水、绿化设 计等。

水利部《关于印发<水利部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工作 要点》的通知》(水保监便字[2016]第20号)规定,对堆渣量超过 50万m²或者最大堆渣高度超过20m的弃渣场,应提供稳定性 评估报告:其他弃渣场根据弃渣场选址、堆渣量、堆高和弃渣场 周边重要防护设施情况,开展必要的稳定性评估。 弃渣场下游1km范围内有敏感点(居民点、公共设施、工业 企业等)的,尤其是有公路、铁路等大型重要基础设施的,或者 弃渣场上游汇水面积超过1km²的,均需开展稳定性评估。

性评估工作主要包括收集基础资

地形测绘、地质钻探、稳定性分析(正常运用工况、非常运用工 况)、编写评估报告。 评估报告包括弃渣场工程概况(弃渣场现状、弃渣方量及最 大堆高)、分级判定(弃渣场风险因素分析、稳定性分析方法 稳定性影响因素及破坏模式、降雨入渗计算分析原理)、安全稳 定性分析及评价(计算工况、计算参数、稳定性控制标准、场址 安全稳定性分析、弃渣体稳定性分析)、结论与建议等内容。 根据稳定性评估初步结论,出具弃渣场整改设计图。整改完 成后,签署整改确认单,完善评估结论与建议。

弃渣场稳定性评估单位一般由建设单位委托或通过公开招标 选择,为保证服务质量,稳定性评估单位一般需具备地灾评估资 质,同时具备工程勘察和工程设计相应的资质要求。

周边环境主要调查内容: 1弃渣场类型(沟道型、临河型、坡地型、平地型等),上 游汇水面积超过1km²或下游1km以内有无敏感点等情况。 2弃渣前应通过遥感、无人机等手段获取影像资料,排查 弃渣场周边有无安全隐惠。 3核实弃渣场与线路相对位置及距离是否符合铁路行业 要求。 4弃渣场进场道路,周边水文、地质、地形情况。 5分析和评价弃渣场设置的合理性及经济性

弃渣场与线路相对位置及距离应符合铁路行业要求,弃渣场 不宜布设在线路上游。一般线路两侧300m范围内不宜设置弃渣 场;线路上游100m范围内不得设置弃渣场;已设置弃渣场的, 必须开展稳定性评估。

建设单位应组织施工单位从弃渣场合规性、设计参数合理 性、表土剥离措施、工程防护措施和植物措施的适宜性等方面对 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进行复核

4. 2. 1 合规性

现性审核主要是对渣场具体位置

场位置应与批复的水保方案确定的弃渣场位置一致DB1407/T 033-2021 教育管理 幼儿园建设规范.pdf,不得超出 水保方案确定的弃渣场位置,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 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符合《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 (GB50433一2018)中强制性条款的规定。根据水行政主管部门 关于弃渣场设置要求,同时兼顾生态环境部及铁路行业相关 规定。

4.2.2设计参数合理性

不同类型、等级的弃渣场采用不同的设计标准,针对弃渣场 占地类型、堆渣量、堆渣高度及其防治措施,结合有关部门要 求,审核弃渣场挡墙、截排水沟等措施的设计标准和依据。

4.2.3表土剥离措施

表土剥离方案包括剥离区域、剥离厚度、剥离表土堆放区 域、表土防护措施(苦盖、拦挡、排水)等内容。审核表土剥离 措施设计情况是否满足表土剥离方案要求。

工程防护措施审核是对弃渣场拦挡、坡面防护、防洪排导 等工程措施进行复核。拦挡措施主要指挡渣墙,坡面防护措施 主要指骨架护坡和植物护坡TB/T 1122-2019 铁路信号符号,防洪排导措施主要指弃渣场底部 排水盲管、环向截水沟、纵向排水沟、沉沙池、排水顺接等工 程。工程防护施作顺序为:弃渣前剥离表土并集中堆放,布设 临时拦挡、苦盖等防护措施;遵循“先挡后弃”原则,先设置挡 查墙,再进行弃渣;在弃渣场上游及周边设置截排水沟,在坡 脚布设沉沙池、顺接沟渠等;弃渣结束后对渣面实施土地整 冶,对渣体边坡进行削坡并设置马道、排水沟、边坡防护 措施。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