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水利风景区建设发展规划(2017—2025年)》.pdf

《全国水利风景区建设发展规划(2017—2025年)》.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9.6 M
标准类别:综合标准
资源ID:63022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全国水利风景区建设发展规划(2017—2025年)》.pdf简介:

《全国水利风景区建设发展规划(2017—2025年)》是由中国水利部于2017年发布的,旨在指导全国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保护和发展。这个规划期为2017年至2025年,主要目标是推动水利风景区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同时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规划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建设目标:提出到2025年,力争建设100个国家水利风景区,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国内知名度的水利风景区,提升水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效率。

2. 重点任务:加强水利风景区的规划和建设,推动水利资源与自然、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保护和修复水生生物栖息地,强化水资源保护;提升水利风景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保障游客安全和体验。

3. 政策支持: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措施,包括财政投入、税收优惠、金融服务等,以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水利风景区的建设和运营。

4. 发展路径:规划了水利风景区建设的分期实施步骤,强调了科学规划、绿色发展、公众参与等原则。

该规划对于推动我国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保护和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水利风景区建设发展规划(2017—2025年)》.pdf部分内容预览:

要举措。《规划》对我国河流湖泊自然和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以及水 利风景区建设发展现状与形势进行了科学研判,理清了发展思路, 明确了指导思想、功能定位、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阐述了空间发 展布局及不同类型发展方向,强调了主要发展任务和主要建设内 容,安排了项目实施计划,对规划的效益与环境影响进行了科学分 析,并提出了保障措施。在今后的建设发展中,各地根据条件和发 展需要,结合水生态文明城市、文化特色城镇、美丽乡村和全域旅 游发展,统筹兼顾水利、农业、林业、环保、交通、文化、旅游等项目 建设,优先安排能够与水利风景区建设有机结合的项目,有所为, 有所不为,形成合力,一定能事平功倍地推动水利风景区建设发 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与自然和 谐共生,是我们共同的心愿。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实现水利风景 区建设又好又快健康发展,一条条美丽的河流,一个个美丽的湖泊 水库,将更加秀丽地扮靓我们的国家,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 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现状与形势 (一)基本情况 我国江河纵横、湖泊众多,蕴藏着丰富的水利风景资源。据全 国第一次水利普查,我国流域面积50km²以上的河流有45203 条,总长度达150.85万km;常年水面面积1km²以上的天然湖泊 2865个,湖泊水面总面积7.8万km²。全国已建水库9万多座 其中大型水库756座,中型水库3938座,小型水库93308座;建成 46758座水电站、268476座水闸、413679km堤防、424451座泵站; 灌溉面积30万亩以上的灌区456处,淤地坝58446座,水土流失 治理区面积110多万km²。众多的河流、湖泊、湿地、灌区、水利工 程及设施为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些年来,结合水利工程兴建与改造,全国建设了一大批水利 风景区,其中832家达到国家级水平,2000余家达到省级水平,涵 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主要江河湖库、灌区、水土流失治理 区,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类型丰富的水利风景区群落。 (二)建设成效 水利部于2001年启动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工作,探索在发 挥水利工程防洪、灌溉、发电、供水、航运等兴利除害功能的同时, 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科普教育、景观塑造、旅游 发展等综合服务功能,已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 内涵品质稳步提升。各地结合河流湖泊保护及工程运行管理 和维护,不断加强水利风景区内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生态环境整

体态势日益改善。据调查,60.6%的国家水利风景区内空气质量 达到一级标准,多数水库型国家水利风景区内水体水质达Ⅱ类或 以上,自然保护地功能作用日益突出。景区通过建设水文化展示 系统、科普教育基地,已成为普及水知识、宣传水文化、展示水利建 设管理成效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制度体系逐步完善。水利部先后出台了《水利风景区管理办 法水利风景区发展纲要》水利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水利风景区工 作的若于意见》《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水利风景区规划编制导 则》等一系列规章和技术标准规范,指导各地出台具体实施细则 从理念、思路、措施等方面完善制度体系,并每年向社会发布《中国 水利风景区发展报告》。 综合效益日益彰显。水利风景区积极营造宜居宜游宜业的生 产生活环境,推动了全国105个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促进了 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及全域旅游发展,尤其是通过适度有序发展水 利旅游,既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了新的增长点,也为调结构、稳增 长、扩内需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存在问题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凸显。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水利风 景区建设管理工作的推进,各地对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利风景区功 能作用的认知逐步深化,各级政府对水利风景区工作的支持力度 不断加大。但是,水利风景区建设发展距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 要和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地位和作用

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水利风景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 出,一些地区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市县,水利风景区的布点、规模、质 量和功能还远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一些地方 和基层单位对如何结合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开展水利风景区工作的 认识不深、主动性不强、创新能力不足,良好的水利风景资源未能 得以充分利用。 水利特色功能不够突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 群众对享有绿色公共游憩空间的需求不断增长,获取水文化、水科 学知识的愿望也更为强烈。然而,一些水利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 滞后、经营管理粗放、品位不高,过于强调旅游开发,对水利工程文 化和区域特色文化挖掘不够,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科普等综合服 务功能不配套,直接影响了水利风景区在水利行业内外的认知度 和美誉度。 建设管理长效机制函待完善。水利风景区与水利工程建设管 理工作融合不够,水利风景区工作机构、人员和经费配备不足,现 行的水利规划及工程设计和建设管理中缺少对水利风景区建设的 统筹安排,水利风景区规划编制工作函待加强。基层水利风景区 建设管理相关规章制度还不够健全,水利风景资源保护的责任主 体和管理职责尚需进一步明确,资源保护与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 完善。 (四)发展形势 生态文明建设对强化水利风景区资源环境保护提出新要求

(三)基本原则 一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尊重 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正确处理水利风景资源科学保护与合 理开发利用关系,突出景观元素、文化元素和生态功能,维护良好 生态,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一以人为本,服务民生。立足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 需要,建设面向社会大众的共享景区,美化人居环境,满足更广大 人民群众享有生态游憩空间的迫切需求。发挥水利风景区的资 源、生态优势,带动区域绿色产业经济发展,惠及民生,创业增收 共享发展成果。 一因地制宜,统筹兼顾。从实际出发,结合本地区水利工程 建设、生态建设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依托相关建设项目,完善水 利风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SY/T 7403-2018 油气输送管道应变设计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有效发挥综合服务功能。统筹考 虑防洪排涝、节水供水、科普教育、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实现经 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一文化为魂,突出特色。充分挖掘文化资源,突出弘扬水文 化,开展水科普教育,提升文化品位。将景区建设积极融入城镇化 建设、绿色生态空间发展,强化水利风景区的公益性。 (四)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解决水利风景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构建区域 均衡、结构合理、设施完善、功能保障、管理科学、服务到位的水利 风景区体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丽河湖、美好环境、美好生

些重要的河流、湖泊周边城镇化率较高地区,水利风景资源开发与 城镇化建设关系紧密,开发建设投入逐年加大。近年建起的长江 两岸水利风光带、黄河沿岸水利风光带、大运河沿线水利风光带 致黄河沿线水利风光带、太湖沿岸水利风光带、珠三角绿色水网风 光带等,已呈现出跨区域、大空间、大水网的水利风景区建设发展 趋势。以流域河道、湖泊和水利工程为依托,以现有的河段、湖泊 沿岸水利风景区或水利风光带为基础,结合河湖治理和城镇化建 设,延伸拓展水利风景区发展空间,在有条件的地方,逐步使地区 性水利风光带相互衔接,形成流域性河道湖泊的水利生态长廊,强 化生态保护意识,打造国家绿道。 以国家重要经济发展区域为重点,大力建设水利风景区集群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从战略高度确定的重点经济发展区域,不仅突 出发展经济,提升对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而且要建立都市型生态 圈,增强城市群生态承载力,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国际形象。水利 风景区建设要紧紧围绕重点经济区发展和重要生态屏障保护,利 用水利工程兴建和生态修复以及城镇化建设等机会,集聚区域内 水利风景资源,逐步建立并提升与地域环境和城市发展相协调的 类型多样的水利风景区,形成区域性的水利风景区集群。 以区域生态修复工程为平台,重点建设一批资源环境全面提 升的精品水利风景区。在国家重要江河源头保护区、水土流失重 点治理区、石漠化重点防治区、节水改造大中型灌区等关键区域 结合已有国家水利风景区的质量提升要求和国家重点水利工程建

设项目的生态修复,精心打造一批水利风景区。要高起点规划,精 细化管理,打造典型示范景区,树立水利风景区发展标杆,推动水 利风景区质量水平全面提升。 通过对全国水利风景资源调查,依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资 源开发利用条件与发展需求分析,2017年至2025年期间,全国规 划建设水利风景区3957处,并重点对现有1257处水利风景区完 善配套设施。具体数据如表3一1所示。

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风景区规划数执

(二)不同类型发展方向 1。水库型水利风景区。结合大坝工程的建设与除险加固,开 展绿化、美化工程设施建设,改善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供气等基 础设施条件,拓展服务功能,提升运行管理水平。景区建设要体现 先进水利设计理念,展示水工建筑美学,营造水利景观,传承水文 化。重点建设区域为风景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开发利用条件 较好的大中型水库建设区和中小型水库集中分布区。全国未来规 划建设水库型水利风景区共计1762处。 2.自然河湖型水利风景区。结合中小河流治理、河湖生态保 护与修复、河湖连通等工程建设,统筹防洪与生态、亲水与安全,打 造美丽河湖。景区建设要尽可能维护好现有河湖的自然特点,在 有效保护的前提下,配置必要的基础服务设施,注重改善景区观赏 条件。重点建设区域为河湖生态功能突出、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 价值较高的江河上游、河网密集区等地。全国未来规划建设自然 河湖型水利风景区共计1218处。 3.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结合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防洪 工程建设,实施城市河湖水系综合治理,开展生态廊道、绿色通道 和亲水平台建设,提升城市河湖的生态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景 区建设要纳入城市建设和发展统一规划,体现为城市发展服务,贯 彻生态治河理念,使城市河湖成为水清岸绿、特色鲜明、景色宜人 的休闲、观光、娱乐区,为当地人民群众创造更加宜居的生态生活 空间。重点建设区域为城市防洪保障功能完备、水生态环境质量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