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9年建筑给排水设计技术笔记.pdf

18~19年建筑给排水设计技术笔记.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2.5 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59503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18~19年建筑给排水设计技术笔记.pdf简介:

"18~19年建筑给排水设计技术笔记.pdf" 这个文件标题可能是关于建筑给排水设计的专业技术资料,它可能涵盖了在2018年至2019年间关于给排水系统设计的相关理论、方法、标准、案例分析等内容。给排水设计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部分,涉及到水的供应、处理、分配和排放,以及排水系统的规划和实施。这份笔记可能会详细记录了在这两年间关于给排水设计的新技术、发展趋势、设计规范的更新,以及实际工程中的问题解决策略。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这是一个PDF文件,内容可能包括文字描述、图表、公式、图纸等多种形式,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和掌握给排水设计的实践与理论知识。如果你需要获取更具体的内容,建议直接查看或下载该文件。

18~19年建筑给排水设计技术笔记.pdf部分内容预览:

167.【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1)5.2:硬化地面雨水收集:雨水口宜设置在汇水面低洼处,顶面标高宜 低于地面10~20mm;雨水收集宜采用具有拦污截污功能的雨水口或雨水 沟,且污物便于清洗;雨水收集系统中设有集中式雨水弃流时,各雨水口 至容积式弃流装置的管道长度宜相同

2)5.3.1:屋面雨水收集系统的弃流装置宜设于室外《预拌混凝土 GB/T 14902-2012》,雨水弃流池宜靠近 雨水蓄水池; 3)屋面雨水收集系统宜采用容积式弃流装置。当弃流装置埋于地下时,

采用渗透弃流装置; 4)地面雨水收集系统宜采用渗透弃流或弃流池。分散设置的弃流设施,其 汇水面积应根据弃流能力确定 5)5.3.4:初期径流弃流量应按下垫面实测收集雨水的COD、SS、色度等 亏染物浓度确定,当无资料时,屋面弃流径流厚度可采用2~3mm,地面 弃流可采用3~5mm; 6)初期雨水弃流量应按下式计算: Wi=10*g*F=10*初期径流弃流厚度(mm)*汇水面积(m²) 7)弃流装置及其设置应便于清洗和运行管理。弃流装置应能自动控制弃流 8)截流的初期径流宜排入绿地等地标生态入渗设施,也可就地入渗。当雨 水弃流排入污水管道时,应确保污水不导管至弃流装置内和后续雨水不进 入污水管道

168.【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1)5.3.8当采用初期径流弃流池的时,应得合下列规定 A、截流的初期径流雨水宜通过自流排除; B、当弃流雨水采用水泵排水时,池内应设置将弃流雨水和后期雨水隔离的 分隔装置: C、应具有不小于0.1的底坡,并坡向集泥坑; D、雨水进水口应设置格栅,格栅的设置应便于清理并不得影响雨水进水口 通水能力; E、排除初期径流水泵的阀门应设置在弃流池外; F、宜在入口处设置可调节检测连续两场降雨量间隔时间的雨停检测装置 并与自动控制系统联动 G、应设有水位检测措施; H、采用水泵排水的弃流池内应设置搅拌冲洗系统; 2)渗透弃流井应符合下列规定 1)井体和填料层有效容积之和不应小于初期径流弃流量; 2)井外壁距离建筑物基础净距不宜小于3m; 3)渗透排空时间不宜超过24h;

【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雨水排除】5.4

1)当绿地标高低于道路标高时,路面雨水应引入绿地,雨水口宜设置在道 路两边的绿地内,其顶面标高应高于绿地20~50mm,且不应高于路面标 高; 2)透水铺装地面的雨水排水设施宜采用排水沟 3)室外下沉式广场、局部下沉式庭院,当其余建筑连通时,其雨水排水系 统应采用加压提升排放系统;当与建筑物不连通且下沉深度小于1m时 可采用重力排放系统,并应确保排水出口为自由出流

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6

171.【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6.2渗透设施】

1)下凹绿地应接纳硬化地面的径流雨水,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周边雨水宜分散进入下凹绿地,当集中进入时应在入口处设置缓冲措施 B、下凹绿地植物应选用耐淹品种 C、下凹绿地的有效储水容积应按溢流排水口标高以下的实际储水容积计算 2)透水铺装地面的透水性应能满足1h降雨45mm条件下,表面不产生径 流; 3)植被浅沟与洼地入渗应满足下列规定 A、地面绿化在满足地面景观要求的前提下,宜设置浅沟或洼地; B、积水深度不宜超过300mm; C、积水区的进水宜沿沟长多点分散布置; D、浅沟宜采用平沟,并能储存雨水,有效容积应按积水深度内的容积计算 4)6.2.5渗透管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渗透管宜采用塑料模块,也可采用穿孔塑料管、无砂混凝土管或排疏管 等材料,并外敷渗透层,渗透层宜采用砾石;渗透层外或塑料模块外应采 用透水土工布包裹; B、透水管沟不应设置在车行道路面下; C、地面雨水集水宜采用渗透雨水口; D、地面雨水进入渗透管前宜设泥沙分离渗透检查井或集水渗透检查井; 王、渗透管沟的储水空间应按积水深度内土工布包覆的容积计,有效储水容 积应为储水空间容积与孔隙率的乘积

172.【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C、池体墙体应满足相应地面荷载及土壤承载力的要求; D、池体的周边、顶部应采用透水土工布或性能相同的材料全部包覆; E、池内构造应便于清除沉积泥沙,并应设检修维护人孔,人孔应采用双层 井盖; F、应设透水混凝土地板,当地板低于地下水位时,应满足抗浮要求; G、有效储水容积应根据入水口或溢流口以下的积水深度算; 3)6.2.10透水土工布宜选用无纺土工织物,质量宜为100g/m~300g/m 参透性能应大于所包覆渗透设施的最大渗水要求,应满足保土性、透水性 和防堵性的要求

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7

1)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应优先收集屋面雨水,不宜收集机动车道路等污染严 重的下垫面上的雨水; 2)雨水收集回用系统雨水储存设施应采用景观水体、旱塘、湿塘、蓄水罐 等。景观水体、湿塘应优先作雨水储存; 3)雨水进入蓄水池、蓄水罐前,应进行泥沙分离或粗过滤。景观水体和湿 塘宜设前置区,并能沉淀径流中大颗粒污染物; 4)当蓄水池具有沉淀或过滤处理功能且出水水质满足水质要求时,可不另 设清水池。当雨水回用系统设有清水池时,其有效容积应根据产水曲线、 供水曲线确定。当设有消毒设施时,应满足消毒的接触时间要求。当缺之 上述资料时,可按雨水回用系统最高日设计用水量的25%~35%计算 5)蓄水池、清水池应设溢流管和通气管,并应设防虫措施;

174.【建筑与小区雨水

1)雨水蓄水池、蓄水罐、弃流池应在室外设置,埋地拼装蓄水池外壁与建 筑物外墙的净距不应小于3m; 2)蓄水池应设检查口或人孔:附近宜设给水栓和排水泵电源。室外地下蓄 水池的人孔、检查口应设置防止人员落入水中的双层井盖或带有防坠落网 的井盖; 3)雨水储存设施应有溢流排水措施,溢流排水宜采用重力流排放,室内蓄 水池的重力溢流管排水能力应大于50年雨水设计重现期设计流量: 4)蓄水池设于机动车道下方时,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池。设于非机动车行道

下方时,可采用塑料模块或硅砂砌块等型材拼装组合,且应采取防止机动 车误入池上形式的措施 5)当蓄水池因条件限制必须设在室内且溢流口低于室外地面时,应符合 列规定: A、应设置自动提升设备排除溢流雨水,溢流提升设备的排水标准应按50 年降雨量重现期5min降雨强度设计,且不得小于集雨屋面设计重现期降 雨强度; B、自动提升设备应此采用双路电源; C、进蓄水池的雨水管应设置超越管,且应重力排水; D、雨水蓄水池应设溢流水位报警装置,报警信号引至物业管理中心

175.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1)7.2.7钢筋混凝土蓄水池应符合下列规定: A、池底应设集泥坑和吸水坑;当蓄水池分格时,每格应设检查口和集泥坑 B、池底应设不小于5%的坡度坡向集泥坑: C、池底应设排泥设施;当不具备设置排泥设施或排泥确有困难时,应设置 冲洗设施,冲洗水源宜采用池水,并应与自动控制系统联动; 2)景观水体和湿塘用于储存雨水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储存雨水的有效容积应为景观设计水位或湿塘常水位与溢流水位之间的 容积; B、雨水储存设有排空设施时,宜按24h排空设置,排空最低水位宜设于 景观设计水位和湿塘的常水位处; C、前置区与主水区之间宜设置水生植物种植区; D、湿塘的常水位水深不宜小于0.5m; F、湿塘应设置护栏、警示牌等安全防护与警示措施 3)当蓄水池的有效容积大于雨水回用系统最高日用水量的3倍时,应设能 12h排空雨水的装置;

1)雨水供水管道应与生活饮用水供水管道分开设置,严禁回用雨水进入生 活饮用水系统 2)供水管网的服范围应覆盖水量计管的用水部位

水用于空调冷却塔补水、运动草坪浇洒、冲厕或相似用途时GB 50108-20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宜采用下列 处理工艺:

179.【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处理工艺

Q= 式中:Q,一设施处理能力(m/h); W,一一回用系统的最高日用水量(m); T一雨水处理设施的日运行时间(h)。 消毒。绿地浇洒和水体宜采用紫外线消毒。 2)雨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宜进行处理: 80. 【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8.2处理设施】 1)雨水过滤及深度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A、当设有雨水清水池时,应按下式计算: (如果运行时间取24h,则算出来就是平均时用水量) B、当无雨水清水池和高位水箱时,应按回用雨水的设计秒流量计算; 2)雨水回用利用过滤处理采用石英砂、无烟煤、重质矿石、硅藻土等滤料 或其他新型滤料和新工艺时,应根据出水水质要求和经书经济比较确定

180.(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8.2处理设施】

181.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总则条文说明

雨水的水质处理和输配,需要给排水专业配合;雨水的地面入渗等《大型螺旋塑料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GBT50989-2014》,需要 总图和园林景观专业配合;集雨面的水质控制和收集效率,需要建筑专业 配合:

范》 1)场内上下水应确保畅通,采用沉并式暗渠(暗管)排水系统,并设防鼠 隔离网;主通道与购物通道交叉处应设井,窖井间距不宜大于10m,相 台内侧设地漏; 2)购物通道下水道宜设计为暗道,防止异味上传,不得设置明沟; 3)室内供水设施应按各行业交易区的用水要求设置,配足容量,一户一表 水产区、肉类区供水到商位,熟食经营专间供水到专间。同时,市场内设 置供水点供消费者使用, 4)柜台外地面排水槽宽度0.08m~0.1m,弧度深度0.03~0.05m,用不锈 钢材料或耐腐蚀、易清洗消毒的材料制作并设地漏。柜台内排水槽保持排 水畅通,地面干燥,不积污水和污物 5)污水排放系统应按照GB8978的规定设置过滤处理设施 6)农贸市场要配置高压水冲洗装置,便于冲洗地面墙面和设备设施;

184.【上海市民用建筑水灭火系统设计规程】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