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流量测验规范GB50179—2015.pdfGB50179-2015

河流流量测验规范GB50179—2015.pdfGB50179-2015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2.4 M
标准类别:综合标准
资源ID:57265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河流流量测验规范GB50179—2015.pdfGB50179-2015简介:

"河流流量测验规范GB50179—2015"是中国水利水电行业的一项国家标准,全称为《水力发电工程设计通用规范》中的一个子部分,编号为GB50179-2015。该规范主要规定了在进行河流流量测验时的技术要求、方法、设备选择、数据处理和报告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

GB50179-2015涵盖了河流流量测验的全过程,包括如何设计和安装流量测验设备,如何进行数据采集,如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及如何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以获取河流流量的实时或长期变化情况。这对于水力发电、水资源管理、生态环境监测、防洪调度等多个领域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这份规范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河流流量测验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准确性,以支持相关行业的决策制定和技术管理。它是一个强制性标准,所有从事河流流量测验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

河流流量测验规范GB50179—2015.pdfGB50179-2015部分内容预览:

5.1.4流量测验成果应在每次测流结束的当日进行流量的计算

校核,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合理性检查分析: 1点绘水位或其他水力因素与流量、水位与面积、水位与流 速关系曲线图,检查分析其变化趋势和三个关系曲线相应关系的 合理性; 2采用连实测流量过程线进行资料整编的测站,可点绘水 位、流速、面积和流量过程线图,对照检查各要素变化过程的合理 性; 3冰期测流,可点绘冰期流量改正系数过程线图或水浸冰厚 及气温过程线图,检查冰期流量的合理性; 4当发现流量测点反常时,应检查分析反常的原因;对无法 进行改正而具有控制性的测次,宜到现场对河段情况进行勘察,并 增补测次验证,

量测点点绘在逐时水位过程线图的相应位置上。采用落差法整编 推流的站应同时将流量测点点绘在落差过程线图上,并结合流量 测点在水位或水力因素与流量关系曲线图上的分布情况GB/T 37122-2018 无损检测 工业计算机层析成像(CT)检测用最大可检测钢厚度测试卡,进行对 照检查。当发现测次布置不能满足资料整编定线要求时,应根据 水情情况增加测次,或调整下一测次的测验时机。

5.2.1测站应定期开展测站特性分析,其分析内容应主要包括测 站控制特性、水位流量关系、断面冲淤变化规律、垂线流速分布型 式和垂线流速在断面上横向分布规律。:

5.2.2测站控制特性分析应符合下列规定:

1点绘水位或水力因素与流量关系曲线图。将当年与前一 年的水位或水力因素流量关系曲线点绘在同一张图上,进行对照 比较,从水位或水力因素与流量关系的偏离变化趋势,了解测站控 制的变动转移情况,并分析其原因;

2点绘水位与流量测点偏离曲线百分数的关系图,从流量测 点的偏离情况和趋势,了解测站控制的转移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原 因; 3点绘流量测点正、负偏离百分数与时间关系图,了解测站 控制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分析其原因; 4将指定的流量值按多年的实测相应水位依时间连绘曲线: 从与指定流量对应的水位曲线的下降或上升趋势,了解测站控制 发生转移变化的情况,并分析其原因。 5.2.3河床不稳定的站,应每隔3a~5a对测站测流断面的冲淤 情况与水力因素及河势的关系进行分析,分析河床冲淤规律及其 变化情况。 5.2.4,应采用多点法实测资料,分析垂线流速分布型式。当断面 上各条垂线的流速分布型式基本相似时,可点绘一条标准垂线流 速分布曲线,当断面上各个部分的垂线流速分布型式不完全相同 时,可分别点绘2条~3条分布曲线。对水位变幅较大,且不同水 位级垂线流速分布型式不同的测站,应对不同水位级点绘分布曲 线,并可采用曲线拟合得出的流速分布公式,分析各种相对水深处 测点流速与垂线平均流速的关系

2点绘水位与流量测点偏离曲线百分数的关系图,从流量测 点的偏离情况和趋势,了解测站控制的转移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原 因; 3点绘流量测点正、负偏离百分数与时间关系图,了解测站 控制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分析其原因; 4将指定的流量值按多年的实测相应水位依时间连绘曲线: 从与指定流量对应的水位曲线的下降或上升趋势,了解测站控制 发生转移变化的情况,并分析其原因

5.2.4,应采用多点法实测资料,分析垂线流速分布型式。当断

上各条垂线的流速分布型式基本相似时,可点绘一条标准垂线 速分布曲线,当断面上各个部分的垂线流速分布型式不完全相 时,可分别点绘2条~3条分布曲线。对水位变幅较大,且不同 位级垂线流速分布型式不同的测站,应对不同水位级点绘分布 线,并可采用曲线拟合得出的流速分布公式,分析各种相对水深 测点流速与垂线平均流速的关系

5.2.5测站应在不同水位级采用多线法实测资料,分

5.2.5测站应在不同水位级采用多线法实测资料,分析垂线平:

6流量测验成果精度评定

6.1.1流量测验误差试验或比测试验应选择在具有一定代表性、 试验或比测条件适宜的水文站进行,其成果精度可通过误差试验 或比测试验资料分析评定;同一地区,测站特性和测验方法相同的 水文站,可采用本地区综合的成果精度作为评定依据。 6.1.2单次流量测验的精度指标应根据资料用途或服务对象的 要求确定。流速仪法应符合表6.1.2的规定,采用其他测流方法 可参照执行,具有综合性功能的水文站,应取最高精度指标。

注:1Xo一一置信水平为95%总随机不确定度:

规范所规定的精度指标进行检验。,当测站误差检验结果不符的 应对资料进行分析,并改进测验方案。

5.2.1流量测验误差可分为随机误差,未定系统误差、已定系统 误差和伪误差。随机误差应按正态分布,采用置信水平为95%的 随机不确定度描述,未定系统误差应采用置信水平不低于95%的 系统不确定度描述,已定系统误差应进行修正,含有伪误差的测量 成果应剔除。

误差来源分析应包括下列儿个方面: 1)起点距定位误差; 2)水深测量误差; 3流速测点定位误差; 4)流向偏角导致的误差; 5)流速仪轴线与流线不平行导致的误差;

6)人水物体干扰水流导致的误差;, 7)计时误差; 8)流速仪率定本身的误差; 9)测验方案不完善导致的误差,主要表现在测点测速历时 “不足导致的流速脉动误差,垂线上测点数目不足导致的 垂线平均流速计算误差,断面上测速垂线数目不足导致 的误差; 10)测验过程操作不当导致的误差; 11)测验条件超出仪器使用范围导致的误差。 2误差控制可采用下列措施: 1)建立主要测验仪器、测具及有关测验设备装置的定期检 查登记制度; 2)按有关规定对仪器及时进行检定、校测和维护保养; 3)按本规范B.8节的规定进行测宽、测深; 4)采取有效措施,准确定位、减小流向偏角和测流设备的阻 水力; 5)测速时,宜使测船的纵轴与流线平行,并保持测船的稳 定; 6)规范操作程序; 7完善测验方案; 8)测验条件应符合仪器的使用范围。 2.3浮标法的误差来源及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 1误差来源分析应包括下列儿个方面: 1)浮标系数采用误差; 2)断面借用或断面测量的误差; 3)使用全断面浮标法时,浮标分布不均或有效浮标过少, 导致浮标流速横向分布不准确而产生的误差; 4在使用深水浮标或浮标测流的河段内,沿程水深变化较 大引人的误:

5)浮标观测误差; 6)计时误差; 7浮标制作误差; 8风向、风速对浮标运行的影响而导致的误差。 2误差控制可采用下列措施: 1)加强浮标系数试验分析: 2)条件充许时尽量采用实测断面,并按有关测宽、测深规定 控制断面测量误差: . 3)使用全断面浮标法时,控制好浮标数量及横向分布位置 使浮标流速横向分布曲线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4)采用深水浮标或浮杆法测流时,应按本规范第C.1.1条 第5款的规定选择测流河段; 5)应按本规范对浮标测速的技术要求及测流使用的浮标统 一定型的有关规定进行施测: 6)用精度较高的秒表计时,并经常检查,消除计时系统误 差。 2.4声学多普勒法的误差来源及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 1误差来源分析应包括下列个方面: 1由声学多普勒噪声引起的随机误差以及系统误差; 2)水深测验误差; 3)测船速度测验误差,包括底跟踪误差或GPS定位误差: 4)测验起点和终点至岸边距离测验误差; 5)测船速度与水流流速的比值过大造成的误差; 6)非实测区(表层、底层、左右岸边区)面积与实测区面积的 比值过大造成的误差; 7河流断面面积测量误差; 8)水流环境包括脉动或紊流、水面波浪、剪切流、河底推移 质、极慢流速等因素所产生的误差; 9)人为因素所产生的误差。

1由声学多普勒噪声引起的随机误差以及系统误差; 2)水深测验误差; 3)测船速度测验误差,包括底跟踪误差或GPS定位误差; 4)测验起点和终点室岸边距离测验误差; 5)测船速度与水流流速的比值过大造成的误差; 6)非实测区(表层、底层、左右岸边区)面积与实测区面积的 比值过大造成的误差; 7)河流断面面积测量误差; 8)水流环境包括脉动或紊流、水面波浪、剪切流、河底推移 质、极慢流速等因素所产生的误差; 9)人为因素所产生的误差。

误差控制应采用下列措施: 测量船速; 2)无法避开水草的测流断面,宜采用定点多垂线法; 3)换能器应安装牢固,入水深度准确测量,避免输人错误; 4)岸边距离宜采用激光测距仪或卷尺准确测量,不宜采用 自估方法; 5)应正确选择岸边形状系数或岸边流量系数; 6)应正确选择表层和底层盲区流速外延,可采用1/6 幂函数定律,不宜改变幂指数或采用其他流速外延, 注意双向流影响: 7应根据换能器频率进行盲区设定,盲区值不应设定太小, 8)测流软件中应输入正确的偏角校正值; 9应选择适当的工作模式; 10)应根据换能器频率、最大水深或最大单元数(MN),设 定单元长度(MS)值; 11)测验总历时不应小于12min,且至少进行2个测次(一 个测回。 其他测流方法的误差来源与控制测验误差,应执行相关规 义器说明,或按下列规定执行: 误差来源分析应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1)测验条件不满足仪器或方法的使用条件; 2)仪器自身误差; 3)仪器检定及率定误差: 4)定位误差; 5)参数设置不适当。 误差控制可采用下列措施: 1)根据测验条件选择适当的测验仪器和方法; 2)按有关规定对仪器及时进行检定、校测和维护保养;

3)有条件时,通过比测试验选择合适的参数; 4)严格执行仪器操作程序

6.3流量测验成果精度评定

1对某一流量分量作n次独立测量,该分量的相对标准差应 按下列公式估算:

式中:SY一一流量分量的相对标准差(%) Y流量分量的n个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 Y一一流量分量的第i个测量值, 2当上述n个独立测量值为多次测得时,且其相对值可作为 同一母体的样本观测值《道路交通管理数据字典 交通事件数据 GB/T 29096-2012》,该分量的相对标准差应按下列公式估算:

武中:y 流量的分量的近似真值: (岁) 流量的某分量的第i次测量所得的相对值; () 流量的某分量的n个相对值的算术平均值。

6.3.3流量各独立分量的随机不确定度取置信水平为95%

应按下列规定进行估算: 标准差; 2当测量系列的样本容量小于30时,应按表6.3.3中查得 的学生氏(t)值乘以相对标准差计算得出。

表6.3.3置信水平95%的学生氏(t)值

6.3.4流量测验仪器的不确定度可根据生产厂家给定的仪器精 度指标确定。 6.3.5当流量可表示为若干个分量的函数,并假定各分量相互独 立时,总随机不确定度应按下式计算:

GB∕T 26218.4-2019标准下载式中XQ 流量总随机不确定度(%); k—一分量的个数; X流量分量 Y, 的随机不确定度(%)。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