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T 1010-2015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规程.pdf

TDT 1010-2015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4 M
标准类别:综合标准
资源ID:50727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DT 1010-2015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规程.pdf简介:

,由于我是一个的,我无法直接查看或提供PDF文件的内容介绍。但是,根据你的描述,"TDT 1010-2015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规程"似乎是一份关于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行业标准或技术规范。这份规程可能详细规定了如何通过遥感技术进行土地利用状况的定期监测,包括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解读方法,可能涵盖了土地覆盖变化、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生态系统变化等方面的内容。它对于土地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如果你需要了解具体内容,建议你查阅或联系相关的专业人员或机构。

TDT 1010-2015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规程.pdf部分内容预览: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规程

本标准规定了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的内容、程序、方法、要求、成果整理及质量控制等。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航天遥感技术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状况的监测。采用其他类型的遥感数据源时,可 参照本标准的相关内容执行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炼铁机械设备工程安装验收规范 GB50372-2006》,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49502009 摄影测量与遥感术语 GB/T15968—2008 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 GB/T17694—2009 地理信息术语 GB/T18314—2009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GB/T19231—2003 土地基本术语 GB/T21010200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CH/T1015.32007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1:50000生产技术规程第3部分:数 字正射影像图(DOM) TD/T1014—2007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航天遥感影像 spaceremotesensingimage 由卫星等航天平台搭载的探测装置,从空间不同高度以成像方式获取的地物电磁波特征信息。 3.2 空间分辨率spatialresolution 遥感图像上能够区分的最小单元尺寸或面积,是用来表征影像分辨地面目标细节能力的指标。对 现代的光电传感器图像,空间分辨率通常用地面分辨率和影像分辨率来表示。 3.3 来样间隔 samplinginterval 指处理后的数字影像相邻像素中心点间的距离。 3.4 土地利用变化信息:landusechangeinformation 在一定时间段内,各种土地利用现状发生类型、位置、形状和范围等的改变

TD/T1010—2015 3.5 监测区monitoringarea 根据遥感监测目标确定的特定区域。 3.6 动态遥感监测dynamicmonitoringbyremotesensing 应用遥感技术,对同一目标或区域进行连续监测,以获取其动态变化信息的过程。 3.7 数字正射影像图digitalorthophotomap(DOM) 经过正射投影改正的影像数据集。 [GB/T14950—2009,成果6.26]

3.5 监测区monitoringarea 根据遥感监测目标确定的特定区域。 3.6 动态遥感监测dynamicmonitoringbyremotesensing 应用遥感技术,对同一目标或区域进行连续监测,以获取其动态变化信息的过程。 数字正射影像图digitalorthophotomap(DOM) 经过正射投影改正的影像数据集。 『GB/T14950—2009,成果6.26]

土资源调查、规划、管理、保护与利用提供动态更亲

立用遥感技术,监测一定时间段,特定区域内的土地

土地利用规划与基础地理等相关信息,主要依据遥感影像纹理结构和光谱信息的一致性与差异性特征, 及土地利用类型和分布区位等要素采用变化信息自动识别与人机交互相吉合的方法,对比发现、综合分 析并提取土地利用变化信息通过实地调查,掌握相应时段、监测区内的土地利用变化状况

执行GB/T21010一2007标准。采用两级分类,统一编码排列。其中,遥感监测的建设用地指一级 类商服用地(05)、工矿仓储用地(06)住宅用地(07)、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08)、特殊用地(09)、交通 运输用地(10不包括其二级类农村道路104)和二级类水库水面(113)、水工建筑用地(118)与空闲 地(121)。 在不改变分类基本含义的前提下,根据具体监测目标要求,不同的一级类和二级类可有选择地进行 合并。

5. 1. 1 相关要素

包括数据时相、覆盖范围、单景云雪量、成像侧视角、噪声、缺行、灰度范围、相邻景间的重叠度、水 品级别、产品格式、纠正参数和雷达数据基本设置等

TD/T10102015

重点要素的质量要求: a)光学数据单景云雪量不应超过10%,且不得覆盖重点监测区域; b) 成像侧视角小,宜保证DOM精度,一般小于15°,最大不应超过25° c) 监测区内不应出现明显噪声和缺行; d) 灰度范围总体呈正态分布,无灰度值突变现象; 相邻景影像间的重叠范围不应少于整景的2% 雷达数据宜选择全极化方式,入射角在30°~45°之间,相邻轨道同为升轨或降轨、同侧成像

为监测底图的DOM比例尺与高程数据比例尺及影像空间分辨率的对应关系见表1。 表1不同比例尺DOM对应数据关系表

表1不同比例尺DOM对应数据关系表

5.3.1平面坐标系统

宜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统,横坐标加带号。也可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统、地方坐标系统或独 立坐标系统,但应与1980西安坐标系统联测或建立转换关系。

宜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统,横坐标加带号。也可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统、地方坐标系统 坐标系统,但应与1980西安坐标系统联测或建立转换关系。

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10000时,采用6分带。当监测区跨带时,应进行换带处理,以面积较大的区域为基准,统一到 带之中。

根据原始影像分辨率,按0.5m的倍数就近采样。 5.5精度指标

纠正控制点和配准控制点残差的中误差不应大于表2的要求,特殊地区可放宽0.5倍(特殊地 范围林区、水域、阴影遮蔽区、沙漠、戈壁、沼泽或滩涂等)。取中误差的两倍为其限差。

TD/T10102015

表2控制点残差中误差

空制点残差中误差 单位为傻

5.5.2DOM平面精度

表3DOM平面位置中误差

5.5.3镶嵌重春误差限差

相邻影像重叠误差限差不应大于表4的要求

5.5.4最小监测图斑面积

根据卫星影像不同分辨率确定最小监测图斑面积,具体要求见表5。特定目标监测可根据遥感影像 分辨率与实际应用需求调整

5.5.5图斑勾绘精度

于DOM上同名地物点的位移不应大于1个像素

应选取影像上明显的特征地物点,且点位具有唯一性;控制点应在纠正区域内均匀分布,并控制

影像四周;数量一般不少于9个,山地、高山地可适当增加;相邻景重区域内应选取不少于3个公共 控制点

采用GPS实测控制点,或从高于待纠正影像分辨率与成图比例尺的DOM、地形图、土地利用数据库 等基础控制数据上采集。

6. 2. 1纠正

纠正单元可为单景影像、条带影像

6. 2.3重采样方法

采用双线性内插法或三次卷积法!

采用物理或有理函数。同源、同步获取的全色与多光谱数据,可选择几何多项式, 般不宜大于2阶。

6. 4. 1融合方法

基本步骤如下: a)影像融合一般以景为单元,也可分块融合。 6 根据影像波段的光谱范围、地物和地形特征等因素,选择能清晰表现土地利用特征、地类边界和 色调接近自然真彩色的融合算法。 融合前应对全色和多光谱影像进行处理。调整全色影像地物反差,突出纹理细节;增强多光谱 影像色彩以加大不同地类之间的光谱差异。 d 融合后可采用线性或非线性拉伸、亮度对比度、色彩平衡、色度饱和度与锐化等方法调整融合影 像的色调和纹理,扩大影像灰度分布的动态范围,提高对变化信息的识别能力。

6. 4. 2融合效果

要求纹理清晰、色调均匀、反差适中、无重影和模

TD/T 10102015

影像镶嵌针对相同采样间隔的纠正后影像,并应遵循高质量影像覆盖低质量影像、新时相覆盖旧时 相的原则,监测区影像应形成无缝、平滑的整体

6.5.2重叠精度检查

相邻景影像之间的相对精度,可采用叠加法进行检查GB/T 37005-2018 油漆饰面人造板,重叠误差限差应满足表4的要求。

影像裁切以监测区为单元,也可以县级行政辖区或标准分幅进行裁切。以县级行政辖区为 影像裁切时,按照外扩不少于50排像素,沿最小外接矩形裁切。

对裁切后的正射影像进行图所整饰,查加公里格网,注记和境界等要素,形成监测区

采用计算机自动识别与人机交互相结合的方法,客观对比、分析前后时相影像的纹理、色调、位置 围和土地利用类型等特征发生的实际变化CJ∕T 60-1999 城市污水 硫化物的测定,参考工地利用数据库,确定待实地核实的土地利用变化信息

以监测区为单元,按照自上而下、从左到右、从“1”开始的顺序统一编号,每个监测图斑的编号均具有

基于GIS软件建立与DOM数学基础相一致的监测图斑量数据层及属性表,属性表基本 附录A。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