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5221-2016 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

DLT 5221-2016 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4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40606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LT 5221-2016 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简介:

DLT 5221-2016《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是中国电力工业标准化委员会发布的一项国家标准,它主要针对城市电力电缆线路的设计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和规范。以下是该标准的一些关键内容:

1. 适用范围:该规定适用于城市电网中交流电力电缆线路的设计,包括电缆的选择、布置、敷设、安装、电缆通道的建设等。

2. 设计原则:强调了电缆线路设计应遵循安全、经济、可靠、环保的原则,要求设计时充分考虑电缆的使用寿命、运行维护、环境影响和应急处理等因素。

3. 电缆类型和选择:规定了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电缆类型选择,包括电缆的导体材料、绝缘材料、护套材料等。

4. 电缆布置和敷设:详细规定了电缆线路的排列方式、电缆沟道和隧道的建设要求,以及电缆的敷设深度、间距、弯曲半径等技术参数。

5. 电缆通道管理:对电缆通道的权属、管理和维护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了电缆通道的防火、防水、防白蚁等防护措施。

6. 安全与防护:强调了电缆线路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电缆防火、防雷、防过电压、防电缆热稳定等。

DLT 5221-2016是电力电缆线路设计的重要技术依据,对于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城市电力设施的建设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DLT 5221-2016 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部分内容预览:

数设电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桥梁上敷设的电缆和附件等重量应在桥梁设计允许承 载值之内; 2电缆敷设和附件安装,不得有损于桥梁结构的稳定性; 3电缆不得明敷在通行的路面上; 4在桥梁上敷设的电缆和附件,不得低于桥底距水面高度。 4.7.2在短跨距的桥梁人行道下敷设的电缆,除应符合本标准第 4.7.1条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把电缆穿人内壁光滑、耐燃性良好的管子内或放入耐燃性 能良好的槽盒内,以防外界火源危及电缆;在外来人员不可能接触 到之处可裸露敷设,但应采取避免太阳直接照射的措施; 2在桥墩二端或在桥梁伸缩间隙处,应设电缆伸缩弧用以吸 收来自桥梁或电缆本身热伸缩量。

4.7.3在长跨距的桥桁内或桥梁人行道下敷设电缆除应符合7

标准第4.7.1条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电缆上采取适当的防火措施,以防外界火源危及电缆; 2在桥梁上敷设的电缆应考虑桥梁因受风力和车辆行驶时 的震动而导致电缆金属套出现疲劳的保护措施; 3在桥梁上敷设的66kV及以上的大截面电缆,宜作蛇形敷 设GB/T 5169.18-2013标准下载,用以吸收电缆本身的热伸缩量; 4在桥梁的伸缩间隙部位的一端,应按桥桁最大伸缩长度设 置电缆伸缩弧、用以吸收桥的热伸缩; 5在桥梁伸缩间隙的上方,宜把电缆放入能垂直、水平方向 转动的方向铰链架内,用以吸收桥梁的挠角

4.8.4水下电缆与T.业管道之间水平距离不宜小于50m,受条件 限制时,不得小于15m。 4.8.5水下电缆引至岸上的区段,宜采取迁回形式敷设以预留适 当备用长度,并在岸边装设锚定装置。在浅水段宜把电缆放入保 护盒、沟槽内加以保护。 4.8.6水下电缆穿越防汛堤穿越点的标高,不应小于当地的最高 洪水位的标高

4.8.6水下电缆穿越防汛堤穿越点的标高,不应小于当地的最高 洪水位的标高

4.9.1垂直敷设电缆,需按电缆重量以及由电缆的热伸缩而产

4.9.2敷设方式和固定方式宜按下列情况选择

1高落差不大、电缆重量较轻时,宜采用直线敷设、顶部设夹 具固定方式;电缆的热伸缩由底部弯曲处吸收; 2电缆重量较大,由电缆的热伸缩所产生的轴向力不大的情 况下,宜采用直线敷设、多点固定方式;固定间距需按电缆重量和 由电缆热伸缩而产生的轴向力计算,夹具数量和安装位置计算可 按附录C.4; 3电缆重量大,由电缆的热伸缩所产生的轴向力较大的情况 下,宜采用蛇形敷设,并在蛇形弧顶部设置能横向滑动的夹具

4.T0.1电缆终端和架空线相连,可采用电缆登杆(塔)方式。 4.10.2电缆登杆(塔)应设置电缆终端支架(或平台)、避雷器、接 地箱及接地引下线。终端支架的定位尺寸必须确保电缆终端各相 导体对接地部分和相间距离符合本标准第6.4.1条规定,并满足 带电导体对地面的安全距离。

4.10.3在电缆登杆(塔)处,凡露出地面部分的电缆应套入且左

一定机械强度的保护管加以保护。露出地面的保护管总长不应小 王2.5m.单芯电缆应采用非导磁材料制成的保护管。

4.11电缆终端站(场)

4.11.166kV及以上电缆与架空线路的连接,可采用电缆终端 站(场)方式,终端站(场)的站(场)址应征得规划部门同意,终端站 的防护围墙高度应不小于2.5m。 4.11.2电缆终端站(场)的站区场地设计标高应高于频率为2% (重现期)的洪水水位或历史最高内涝水位。当站区场地设计标高 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可区别不同的情况分别采取以下三种不同 的措施: 1对场地标高采取措施时,场地设计标高应不低于洪水水位 或历史最高内涝水位; 2对站区采取防洪或防涝措施时,防洪或防涝设施标高应高 于上述洪水水位或历史最高内涝水位标高0.5m; 3采取可靠措施,使主要设备底座和生产建筑物室内地坪标 高不低于上述高水位。 4.11.3电缆终端站(场)场地设计标高宜高于或者局部高于站外 自然地面,以满足站区场地排水要求。 4.11.4电缆终端站(场)内的电缆终端、避雷器、支持绝缘子等设 施布置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定 DL/T 5352的规定。 #只级端站(场)保护要求时

4.11.166kV及以上电缆与架空线路的连接,可采用电缆终端 站(场)方式,终端站(场)的站(场)址应征得规划部门同意,终端站 的防护围墙高度应不小于2.5m。

1对场地标高采取措施时,场地设计标高应不低于洪水水位 或历史最高内涝水位; 2对站区采取防洪或防涝措施时,防洪或防涝设施标高应高 于上述洪水水位或历史最高内涝水位标高0.5m; 3采取可靠措施,使主要设备底座和生产建筑物室内地坪标 高不低于上述高水位。 4.11.3电缆终端站(场)场地设计标高宜高于或者局部高于站外 自然地面,以满足站区场地排水要求。

4.11.6终端站(场)应设置接地

部分应与接地装置可靠连接

部分应与接地装置可靠连接

5.1.1电缆线路设计应满足电缆线路运行性能,并充分考虑预期 使用功能。

5.1.2额定电压和绝缘水平应满足下列要求,

5.1.3电力电缆绝缘结构应按下列规定选择:

1220kV及以上交流电缆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可采用交联 聚乙烯绝缘或自容式充油电缆;10kV~110kV电缆宜选用交联聚 乙烯绝缘; 266kV及以上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应采用绝缘层与导体 屏蔽和绝缘屏蔽三层共挤干式交联工艺; 3用于66kV及以上的充油电缆应采用电缆绝缘油耐老化 特性良好的烷基苯合成油结构

5.2绝缘屏蔽、金属套、铠装、外护套选择

2.1 绝缘屏蔽或金属套、铠装、外护套宜按表5.2.1选择

2.1绝缘屏蔽或金属套、铠装、外护套的

5.2.2在防火要求高的场所应采用含有阻燃剂的外护套。 5.2.3有白蚁危害的场所应采用防白蚁外护套。 5.2.4有鼠害的场所宜在外护套外添加防鼠金属铠装或采用硬 质护套。

5.2.5有化学溶液污染的场所应按其化学成分采用相应材质

但66kV及以上的交联电缆应具有径向防水层;敷设在干燥场所时 可选用综合防水层作为径向防水层,敷设在潮湿场所、地下或水底 时应选用金属套径向防水层,且在金属套下增加纵向防水结构

5.3.1电缆导体截面的选择应结合当地敷设环境,对66kV及以 上电缆参照现行行业标准《电缆载流量计算》JB/T10181计算。 35kV及以下常用电缆可根据制造厂提供的载流量结合当地敷设 环境按本标准附录E选用校正系数计算

5.3.2电缆导体最小截面的选择,应同时满足规划载流量和通过 系统最大短路电流时热稳定的要求。

5.3.3电缆线路正常运行时导体允许的长期最高运行温度

注:*铝芯电缆短路允许最高温度为200℃

5.3.4全国各地区八月份的平均地温如缺乏当地气象部门实测 记录资料者,可参考本标准附录F选择。 5.3.5水下敷设用的交联聚乙烯电缆,其导体除应符合本标准第 5.3.1条~第5.3.4条的规定外,还应选用在导体股线之间的空 隙有纵向阻水功能的填充料的交联电缆,

6电缆附件的选择与配置

6.1.1电缆附件的额定电压以U。/U(Um)表示,不得低于电缆的 额定电压。

6.1.3电缆附件的机械强度和机械保护应符合系列规定

166kV及以上高压电缆户外终端的机械强度应满足使用 环境的风力和地震等级的要求,并能承受与它连接的导线上2kN 的水平拉力; 2直埋于土壤的接头宜加设保护盒。保护盒应作防腐处理 并能承受路面荷载的压力

6.2电缆终端和接头装置类型

6.2.1外露于空气中的电缆终端装置类型应按下列条件选

6.2.1外露于空气中的电缆终端装置类型应按下列条件选择塑料门窗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1不受阳光直接照射和雨淋的室内环境应选用户内终端,受 阳光直接照射和雨淋的室外环境应选用户外终端; 2电缆与其他电气设备通过一段连接线相连时,应选用户外 (户内)终端。66kV及以上户外终端应有以下配套部件: 1)防晕罩或屏蔽环; 2)终端与支架绝缘用的底座绝缘子

6.2.2不外露于空气中的电缆终端装置类型应按下列条件选择

1作电气设备高压出线接口时应选用设备终端,如与变压器 直接连接的油浸式终端和用于中压电缆的可分离式连接器; 2用于SF。气体绝缘金属封闭组合电器直接相连时应选用 GIS终端。 6.2.3电缆接头的装置类型可分为以下7种,在设计时应根据接 头的用途按表 6. 2. 3 选择

表6.2.3电缆接头的装置类型

6.3电缆终端和接头的结构型式

6.3.1电缆终端结构型式的选择,应满足电缆电压等级、绝缘类 型、安装环境和设备可靠性要求,并符合经济合理原则。66kV及 以上电缆终端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终端的结构型式与电缆所连接的电气设备的特点必须相 适应,设备终端和GIS终端应具有符合要求的接口装置,其连接 金具必须相互配合; 2终端尾管必须有接地用接线端子; 3充油电缆的GIS终端,应选用使电缆油和SF。气体完全 密封隔离的全密封结构; 4充油电缆或其他带压力的终端,应能承受电缆允许的最高 油压。

1电缆接头结构应满足电缆电压等级、绝缘类型、安装环境 和设备可靠性要求,并符合经济合理原则和下列规定: 1)电缆接头要把电缆的主要部分,如导体、导体屏蔽、绝缘 绝缘屏蔽、金属套和外护层连接起来;电缆导体连接应有 良好的导电性能和机械强度;具有钢丝铠装的电缆,必须 维持钢丝铠装的纵向连续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2)电缆接头应具有与电缆本身相同的绝缘强度和防潮密封 性能,其密封套还应具有防腐蚀性能; 3)电缆接头中的铜导体之间宜采用压接方法连接。 2电缆接头的结构型式可按表6.3.2选择

DB64∕1685-2020 建设工程检测报告编制导则表6.3.2接头结构型式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