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2750.1-2016 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与职业病危害评价导则 第1部分:建设项目预评价

DB34/T 2750.1-2016 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与职业病危害评价导则 第1部分:建设项目预评价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07K
标准类别:环保标准
资源ID:39058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4/T 2750.1-2016 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与职业病危害评价导则 第1部分:建设项目预评价简介:

DB34/T 2750.1-2016 是中国安徽省的地方标准,名称为《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与职业病危害评价导则 第1部分:建设项目预评价》,发布于2016年。这个标准主要针对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规定了预评价的指导原则、方法、内容和要求,旨在预防和控制在项目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阶段可能出现的安全与职业病危害。

预评价是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通过对项目的全面评估,识别潜在的风险和危害,为项目的后续设计、施工和运营提供科学依据,以确保项目的安全运行,减少职业病的发生。这个标准详细规定了评价对象、评价方法、评价内容、评价程序和报告编写要求,对于保证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的安全和职业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或项目方在进行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时,需要按照此标准进行预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必要的改进和控制措施。同时,政府监管机构也会依据此标准对建设项目进行审查,确保其符合安全与职业病危害防控的要求。

DB34/T 2750.1-2016 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与职业病危害评价导则 第1部分:建设项目预评价部分内容预览: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具他化 学品。

新建、改建、扩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的建设项目以及伴有危险化学品产生的化工建设 括危险化学品长输管道建设项目)

GB/T 34272-2017标准下载4.1.1接受建设单位委托

4.1.2资料收集与现场调查

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章、规范;收集并分析评价对象的基础资料、相关事故案 预评价参考资料目录见附录A);对建设项目的自然条件、周边环境、改扩建项目的现状等情况 地调查:对类比工程进行初步调查等,

4.1.3编制预评价工作方案

在对收集的有关资料进行研读与现场调查的基础上,编制评价工作方案并对其进行质控审查。

4.2.1依据评价方案开展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类比企业调查与检测工作(适用于采用类比法评价的项 目)。 4.2.2安全与职业病危害分析与评价。 4.2.3明确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措施和建议 4.2.4整理、归纳评价结论。

建设单位交换意见及编制

4.3.1与建设单位交换意见情况

汇总实施阶段获取的各种资料、数据,结合与建设单位交换意见情况,完成报告主 件的编制。 b 安全与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程序图见附录B。

前期准备工作情况,内容参照第4.1条

“业卫生“三同时”的柚关建设项更可行性研究的有关料燕评用作托书或技术服务合同 ;建设项目有关的支持性文件、国内外文献资料及与评价工作有关的其他资料。

“三同时”的柚关件建设项更可行性研究的有关料或预评尬用作托书或技术服务合同

5.1.3评价对象、范围

明确评价对象和评价范围,评价范围原则上以拟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出的建设内容为

5.1.4评价工作经过和程序

简述评价工作的经过、程序。

简述评价工作的经过、程序。

5.2.1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简述建设单位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经济类型、注册资金、机构设置与劳动定员等基本情况。

5.2.2建设项目概况

5. 2. 2. 1 项目基本情况

简述建设项目的名称、项目总投资、投资单位及出资比例、项目建设地点、所在的化工园区或化工 集中区、项目类型、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主要原辅材料、主要产品及中间产品、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项目核准或备案等情况

5.2.2.2采用的主要技术、工艺(方式)水平

简述采用的主要技术、工艺(方式)、自动化控制的先进性水平,判定是否符合国家产业 否属于规定的危险工艺等。

5.2.2.3地理位置、用地面积、生产(储存)

5.2.2.3地理位置、用地面积、生产(储存)规模

描述项目所在地的气象(包括全年及夏季风向频率 及是否位于自然疫源地、地方病区等情况。

5. 2. 2. 5 总体布局

5.2.2.6主要原辅材料和产品

5.2.2.7工艺流程、装置设施布局及其上下游生产装置的关系

5.2.2.8公用工程和辅助工程

5. 2. 2. 9主要装置(设备六和设施

主要装置(设备)和设施名称、型号(或者规格)、材质、数量及设置场所

5. 2.2.10特种设备

5.2.2.11主要建、构筑物和辅助用室

主要建、构筑物名称、结构形式、火险类别、耐火等级、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层数、防 高度、朝向等。

描述主要建筑物(单元)的内部布局、采光与照明条件、采暖与通风方式及屋面、墙面、地面等拟 采取的处理措施。 描述车间卫生用室(浴室、更/存衣室、洗室以及在特殊作业、工种或岗位设置的洗衣室)、生 舌室(休息室、就餐场所、厕所)、妇女卫生室等

5.2.2.12项目劳动定员和生产班制

5. 2. 2. 13利旧情况概述

对于扩建和改建建设项目,简述工程的利旧情

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评价的要求,将建设项目的生产工艺、设备布置或工作场所划分成若干相对 独立的部分或区域,并简述划分的理由。

5.4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分析

5.4.1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

1建设项目可能存在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危险

根据危险化学品理化性能指标和危险化学品包装、储存、运输的技术要求,可能造成爆炸、火灾、 中毒、灼烫、触电、高处坠落、机械伤害及其他。 事故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分布辨识造成爆炸、火灾、中毒、灼烫事故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分布, 并判定是否属于火灾爆炸危险性建设项目。

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生产环境中以及建设施工过程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5. 4. 1. 3“两重点一重大”辨辩识

5.4.3危险、有害因素定性、定量分析

5.4.3危险、有害因素定性、定量分析

5.4.3.1单元固有危险程度和单元风险程度分

根据已辨识的危险、有害因素,运用合适的评价方法,定性、定量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评价范 评价单元的固有危险程度分析结果:评价单元(或子单元)的风险程度分析结果:

5. 4. 3. 2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在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基础上,分析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工种(岗位)及其工作地点、接触 方式、接触时间与频度,以及所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性、侵入途径、可能引起的职业病及其他健康 损害等; 采取类比法的评价项目,根据类比调查结果,并依据GBZ2、GBZ188的要求,分析、评价各接触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种(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预期接触水平及其危害程度。 对于没有采用类比法的评价项目或没类比检测数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可根据各种定性或定量分析 方法,推测其作业工种(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预期接触水平。

5.4.3.3事故案例

利举与建设项目同样或者类同生产技术、 装置(设施)在生产或者储存危险化学品过程中 事故(可包括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的后果和原因

5.5安全与职业病危害评价

5.5.1项目选址条件

依据GB50016、GB50160、GBZ1的要求,评价建设项目选址条件、安全防护距离和外 距等与相关标准的符合性;建设项目与周边的相互影响、自然条件对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者使 响。

依据GB50489、GB50187、GB50016、GB50160的要求,评价总平面布置、竖向布置和 间距与相关标准的符合性。

5.5.3技术工艺和设备装置

主要技术、工艺或方式和装置、设备、设施及其安全可靠性;主要装置、设备或设施与危险化学品 生产或储存过程的匹配情况;配套和辅助工程能否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1 依据GB5083、GB/T12801、 GBZ1及相关文件的要求,评价主要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的符合性。

5.5.4建筑卫生学与辅助用室

分析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出 目建筑卫生学要求的符合性。 根据不同车间的车离供生蒋征等漆幂性研报滘伟蔽途室,生产卫生室(浴 室、存衣室、洗室、洗衣房),生活室(休息室、食堂、厕所),妇女卫生室等辅助用室的设置状况, 并依据GBZ1的要求,评价建设项目辅助用室设置的符合性。

JT/T 301-2019 公路交叉分类与编码规则5.5.5安全设施与职业病防护设施

分析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出的安全设施与职业病防护设施的位置、种类、防护能力要求等,结合危 验、有害因素分析结果,依据GBZ1、GBZ/T194的要求,评价拟设置的安全设施与职业病防护设施的 有效性和符合性。

5.5.6劳动防护用品

分析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出的配备劳动防护用品的种类、数量、参数要求等,依据GB/T11651、 1Q/T3048的要求,评价拟配备使用的劳动防护用品的合理性和符合性。

5.5.7 安全和职业卫生管理

分析拟建项目安全和职业卫生管理机构 员的配置、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等安全和职业卫生管理 措施情况,对照相关的法规标准要求,评价建设项目拟采取的管理措施的符合性。 分析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出的安全和职业卫生专项投资概算是否满足安全与职业卫生“三同时 安全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计、建设等的预算需求。

5. 5. 8应急救援

分析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出的生产安全事故(包括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机构、预案、设施 设备、器材等措施以及能否满足应急的需要外墙斩假石抹灰工程施工工艺标准,依据GB50493、GBZ/T223的要求,评价拟设置的气体 检测报警装置的符合性; 消防用水及事故状态下“清净下水”的收集、处置设施和措施及其能否满足应急需要等

5.6对策与建议和结论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