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GDW 341-2009 330kv变电站通用设计规范.pdf

QGDW 341-2009 330kv变电站通用设计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9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142667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QGDW 341-2009 330kv变电站通用设计规范.pdf简介:

QGDW 341-2009是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根据国家电网公司(National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简称NGC)的标准和规范制定的,关于330千伏(330kV)变电站的通用设计规范。这部规范的主要内容涵盖了330千伏变电站的设计原则、布局、电气设备配置、系统接线、土建工程、环境保护、消防安全、运行维护等方面的规定。

330千伏是高压输电的常用电压等级,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枢纽,其设计和建设直接影响到电力的传输效率和安全稳定。QGDW 341-2009规范旨在提供一套科学、合理、经济、安全的设计标准,以满足330千伏变电站的建设需求,保证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

具体来说,这部规范可能包括变电站的总体布局要符合电力系统的网络结构,电气设备的选择和配置要满足电力传输和负荷调节的要求,土建工程要充分考虑地震、风灾等自然灾害的影响,环保设计要满足环保法规,消防安全要满足相关消防标准,运行维护则需要考虑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维护便利性等因素。

总的来说,QGDW 341-2009是变电站建设的重要技术依据,对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QGDW 341-2009 330kv变电站通用设计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4.12.2安全监视系统包括主服务器、监视器、多画面分割器、录像设备、红外对射探测器、摄像机、 云台、防护罩、编码器等。 4.12.3安全监视系统主服务器的接口容量按全站最终规模配置,就地摄像机、云台、防护罩等按本期 建设规模配置。

5.1站区总布置与交通运输

5.1.1总布置设计应结合站址自然地形地貌、周围环境、地域文化、建筑环境,因地制宜的进行规划和 布置。应优化设计,减少占地、降低工程投资。 5.1.2总布置设计应注重保护周边自然植被、水域、水系和景观等。 5.1.3变电站功能区域应划分明确、工艺流畅,不应设置建筑小品、花坛等,不应独立设置站前区。 5.1.4征地范围宜为站区围墙外1m;如需设置挡土墙或边坡时,根据挡土墙基础或边坡外边缘确定征 地范围;变电站围墙尽量规整,以减小边角带征地的范围。与地界(如通航河道等)距离小于10m时 可列入带征地范围或满足地方规划部门要求。 5.1.5合理选择、设计场地的竖向布置形式,场地的地面设计坡度不宜小于0.5%。当自然地形坡度小 于5%时,可采用平坡式布置;当自然地形坡度大于5%时,应经过技术经济论证后,采用平坡或阶梯 布置形式。 5.1.6站内外高差较大时,应结合土地性质、工程地质条件及结构安全性等综合因素,经过技术经济论 证后合理选用挡土墙或放坡形式。 5.1.7站区土方(含地下设施余土及进站道路)宜自平衡;当站区土方自平衡标高不能达到防洪、防 涝要求时,应经过技术经济论证后采用外购土方或防洪墙等设计方案。 5.1.8进站道路宜尽量利用已有的道路或路基。路面型式宜采用公路型混凝土路面,一般路面宽度为 6m;当进站道路较长时,可采用4.5mDB14/T 2281-2021标准下载,并设置错车道。 5.1.9站内道路宜采用公路型混凝土路面,湿陷性黄土地区站内道路宜采用城市型混凝土路面。公路型 道路边缘高于场地0.10m,与电缆沟盖板顶面平齐。 5.1.10围墙应根据站址位置、城市规划和周围环境等要求确定高度和形式。站区围墙应采用环保材料 可采用清水墙,高度宜为2.30m。围墙大门统一采用国家电网公司330kV典型设计的围墙大门(含标志 墙)) 5.1.11一般地区电缆沟深度小于1000mm时采用砌体结构,深度等于或大于1000mm时可采用混凝土 结构;湿陷性黄土地区、高寒地区、有盐溶或盐胀及盐渍土地区,电缆沟深度小于1000mm时采用混凝 土结构,深度等于或大于1000mm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过道路处的电缆沟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400mm宽度及以下的电缆支沟在穿越道路时,采用埋管方式。电缆沟盖板宜采用成品沟盖板。场地电缆 沟盖板高出地面0.10m。 5.1.12配电装置场地不宜采用人工绿化草坪,宜采用碎石、卵石等地坪,不另设操作地坪和巡视小道。 采用碎石、卵石等地坪时,应对下层地面进行处理,避免长出杂草无法进行机械维护。缺少碎石或卵石 且雨水充沛地区,可适当绿化,但不应种植人工草坪。

5.2.1建筑设计应做到统一规划、造型协调,方便生产运行。结构类型及材料品种应合理、简化,做到 变电站建筑设计标准化,条件允许时优先采用工厂预制装配式建筑。 5.2.2站内建筑应按工业建筑标准、以工业化生产模式设计,应以统一标准、统一模数布置,做好建筑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工作,应用节能、环保型建筑材料。 5.2.3建筑物宜布置在向阳、无日照遮挡地段;建筑物体型应紧凑,凹凸面不宜过多。其中主控制室宜 具有良好的朝向和巡视观察窗,便干对户外主要电气设备的观察

5.2.3建筑物宜布置在向阳、无日照遮挡地段;建筑物体型应紧凑,凹凸面不宜过多。其中主控制室宜 具有良好的朝向和巡视观察窗,便于对户外主要电气设备的观察

O/ GDW 3412009

5.2.4建筑物外门窗面积不宜过大,并采取密封措施,选用节能型门窗。建筑物东、西向窗户应采用有 效的遮阳措施。 5.2.5与《国家电网公司330kV变电站典型设计》同规模的330kV变电站,其最终规模全站总建筑面 积不应大于1050m²,否则应经过论证。详见表7。

表7各类布置型式建筑面积标准

O / GDW 3412009

0 / GDW 3412009

5.3.3结合建筑物的节能和环保要求,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宜采用建筑结构设计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 艺。 5.3.4构架宜采用联合构架型式,尽可能统一构架结构型式及连接方式,其结构型式宜采用钢结构或钢 筋混凝土环形杆,钢结构连接方式宜采用全螺栓连接。 5.3.5设备支架宜采用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环形杆。 5.3.6钢构件防腐处理应在加工厂完成,根据变电站所处位置和环境情况,有针对性地选用较成熟的防 腐工艺。 5.3.8主控通信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或砌体结构。 5.3.9继电器小室宜采用单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或砌体结构。 5.3.10HGIS、GIS设备基础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整板式基础。

5.4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5.4.1变电站的主控制室、计算机室、通信机房、继电器小室等生产性房间及办公室、值休室等辅助性 房间宜设置分体空调。 5.4.2对于采用空调的蓄电池室,应采用防爆式空调。 5.4.3位于采暖区的变电站宜采用分散采暖方式;严寒地区的变电站可采用电锅炉房采暖方式。 5.4.4站用电室及配电装置室通风宜采用自然进风,机械排风方式。GIS户内配电装置室应采用机械通 风,室内空气不应再循环

6.1.1供水优先采用自来水,当变电站附近没有自来水源时,可采用深井取水或地表水作为 6.1.2生活给水水质应符合GB5749一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当生活给水水质不能满 应采取给水净化措施

6.1.2生活给水水质应符合GB5749一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当生活给水水质不能满足要求时 应采取给水净化措施。 6.1.3生活供水系统,当水压不能满足需要时,宜采用气压供水系统或变频调速供水方式。 6.1.4配电装置区域不设绿化管网。 6.1.5站内生活用水管网与消防用水管网可分开设置。 6.1.6采用水消防时,生活、消防给水泵房宜合并设置。

6.2.1雨水排水系统设计在满足当地地理、水文条件的情况下,优先考虑自流排水,不具备自流排水条 件时可采用水泵升压排出方式。

寸可采用水泵升压排出方式。 当站址附近有市政污水管网时,变电站排水宜采用分流制排水,否则采用合流制。 当站区污水不满足自然排放要求时,站内设污水处理装置一套。废水均应处理达标后方可排, 雨水排水系统排至站外;也可用于站内绿化浇洒

6.2.3当站区污水不满足自然排放要求时,站内设污水处理装置一套。废水均应处理达标后方可排入站 区雨水排水系统排至站外;也可用于站内绿化浇洒。

区雨水排水系统排至站外;也可用于站内绿化浇洒。

7.1站内设置一套火灾报警及控制系统。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容量、性能要求及相应接口均按照终期规 模考虑,火灾探测报警区域包括主控通信楼、继电器小室、站用电室、电缆层及电缆竖井、主变压器等。 7.2330kV变电站建筑火灾危险性等级为戊类、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当建筑体积不大于3000m”时 可不考虑设置消防给水,当建筑体积大于3000m”时,应按规定在室外设置消防给水设施。站区各建筑 物内、外均设置移动式灭火器。 7.3主变压器灭火宜优先考虑采用泡沫喷淋或排油充氮灭火装置,在主变压器、电抗器附近配置推车 式干粉灭火器。当站区设置水消防系统时,主变压器也可采用水喷雾灭火系统

O/ GDW 3412009

8.1.1变电站应采取措施防止人为水土流失,特别是位于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的变电站DB37T 4407-2021 金属非金属矿山开采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规范.pdf,成 的水土保持方案。采取护坡、挡土墙、排水沟等工程措施,并尽量做到站区土石方挖填平衡 立即进行土地整治,恢复植被。

8.2.1当站址附近有市政污水管网时,宜采用分流制排水。 8.2.2站内废油须排至事故油水分离池,经油水分离后,水进入雨水系统,废油留在油池内,并及时清 除。 8.2.3变电站设置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生活污水经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后再排出站外。 8.3噪音防治 8.3.1变电站厂界噪声值应满足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确定的要求。如不能满足,应对主变压器、电抗器 和屋外配电装置等电气设备的设备噪声、电晕噪声等,采取隔声、消声、吸声、隔振、防电晕等控制措施。 8.3.2对产生噪音的电气设备,在设备招标时按现行相关标准加以控制。

9.1.1变电站的生产场所和附属建筑的防火分区、防火隔断、防火间距、安全疏散和消防通道的设计, 应符合相关规定。 9.1.2有爆炸危险设备的建筑,必须按照不同类型的爆炸源和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防爆保护措施。蓄电 池室采用防爆灯具和防爆型轴流排风机,采用不产生明火的加热装置,所有控制开关均装于室外。 9.1.3变电站的安全疏散设施应有充足的照明和明显的疏散指示标志。 9.2防毒、防化学伤害 9.2.1GIS配电装置室、继电器小室、站用电室内装有轴流风机,当意外事故发生时,应先打开轴流风 机,等室内有害气体及烟雾基本排净时,方可进入室内进行检修。 9.22蓄电池采田密封阀控铅酸蓄电池组正堂情况下无酸液氢气溢出蓄电池室内设置通风换气装置

电伤害、机械伤害和其作

9.3.1变电站应设置防直接雷击和安全接地等措施。 9.3.2变电站构架、建筑屋顶等需登高作业的场所,应设置爬梯。平台、走道、吊装孔、闸门井和坑池 边等有坠落危险处,应设栏杆或盖板。 9.3.3变电站的机械设备应采取防机械伤害措施,所有外露部分的机械转动部件应设防护罩,机械设备 应设必要的闭锁装置。

变电站运行人员值班室、休息室应有防暑、防寒及防潮的措施,必要时可安装空调。 站用电室、继电器小室、蓄电池室等均设有机械通风装置,蓄电池室采用不产生明火的电热装 3 寒冷地区的变电站设置采暖设施。

图A.1330kVGIS配电装置出线间隔通用断面图

15ZJ001 建筑构造用料做法Q/GDW341—2009

图A.2330kVGIS配电装置出线带高抗间隔通用断面图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