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SF 007-2022 农村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建设技术规范.pdf

T/CSF 007-2022 农村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建设技术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3 M
标准类别:环保标准
资源ID:139258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CSF 007-2022 农村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建设技术规范.pdf简介:

"农村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建设技术规范"(T/CSF 007-2022)是一份专门针对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处理的工程技术标准。这份规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指导农村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和再利用,以实现农村环境卫生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

人工湿地是一种生物处理技术,通过模拟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利用微生物、植物和物理化学过程对污水进行净化。在T/CSF 007-2022中,它详细规定了人工湿地的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的各个环节,包括湿地的选址、布局、植物种选用、水质调控、运行管理等,旨在确保人工湿地系统的高效、稳定和环保。

该规范涵盖了湿地材料的选择、排放标准、施工质量控制、环境影响评估等方面,为农村生活污水人工湿地的建设和运营提供了一个科学、规范的指导框架,有助于提升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技术水平,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T/CSF 007-2022 农村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建设技术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活污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建设技

本文件规定了采用人工湿地技术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工程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和要求、工艺设 计、工程建设、运行管理以及治理效果评估。 本文件适用于农村生活污水采用人工湿地技术处理工程的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及治理效果评估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农村生活污水ruraldomesticsewagewater 农村居民生活产生的污水,主要包括人排泄及冲洗粪便产生的高浓度生活污水和农村居民家威 房、洗衣、清洁和洗浴产生的生活杂排水。 [来源:GB/T51347一2019,2.0.1,有修改] 3.2 人工湿地constructedwetland 指用人工筑成水池或沟槽,底面铺设防渗漏隔水层,充填一定深度的基质层,种植湿生植物, 用基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使污水得到净化。按照污水流动方式,久 表面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 [来源:HJ2005一2010,3.1] 3.3 人工湿地主体构筑物constructedwetlandmainstructure 人工湿地处理工艺的主要结构单元,包括布水渠(池)、人工湿地基质池、出水渠(池)等。 3.4 表面流人工湿地surfaceflowconstructedwetland 指污水在基质层表面以上,从池体进水端水平流向出水端的人工湿地。 [来源:HJ2005—2010,3.2] 3.5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horizontalsubsurfaceflowconstructedwetland 污水在基质层表面以下,从池体进水端水平流向出水端的人工湿地。 [来源:HJ2005—2010,3.3] 3.6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verticalsubsurfaceflowconstructedwetland 污水垂直通过池体中基质层的人工湿地,包括上行垂直流人工湿地和下行垂直流人工湿地。 [来源:HJ2005—2010,3.4] 3.7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农村生活污水ruraldomesticsewagewater 农村居民生活产生的污水,主要包括人排泄及冲洗粪便产生的高浓度生活污水和农村居民家庭厨 房、洗衣、清洁和洗浴产生的生活杂排水。 [来源:GB/T51347一2019,2.0.1,有修改] 3.2 人工湿地constructedwetland 指用人工筑成水池或沟槽,底面铺设防渗漏隔水层,充填一定深度的基质层,种植湿生植物,利 用基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使污水得到净化。按照污水流动方式,分为 表面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 [来源:HJ2005一2010,3.1] 3.3 人工湿地主体构筑物constructedwetlandmainstructure 人工湿地处理工艺的主要结构单元Q/GDW 10429-2017标准下载,包括布水渠(池)、人工湿地基质池、出水渠(池)等。 3.4 表面流人工湿地surfaceflowconstructedwetland 指污水在基质层表面以上,从池体进水端水平流向出水端的人工湿地。 [来源:HJ2005—2010,3.2] 3.5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horizontalsubsurfaceflowconstructedwetland 污水在基质层表面以下,从池体进水端水平流向出水端的人工湿地。 [来源:HJ2005—2010,3.3] 3.6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verticalsubsurfaceflowconstructedwetland 污水垂直通过池体中基质层的人工湿地,包括上行垂直流人工湿地和下行垂直流人工湿地。 [来源:HJ2005—2010,3.4] 3.7 预处理pretreatment

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retentiontime 污水在人工湿地内的平均驻留时间, [来源:HJ2005—2010,3.8]

污水在人工湿地内的平均驻留时间。 [来源:HJ2005—2010,3.8] 3.12 污染物削减负荷pollutantsreductionload 单位面积人工湿地在单位时间内去除的污染物质量,污染物指标包括 量、悬浮物、氨氮、总氮和总磷等。 [来源: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技术指南(2021),1.4] 3.13 孔隙率porosityfactor 人工湿地基质间的孔隙总体积占人工湿地基质堆积总体积的百分比。 [来源: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技术指南(2021),1.4] 3.14 表面水力负荷hydraulicsurfaceloading 每平方米人工湿地在单位时间所能接纳的污水量。 [来源:HJ2005—2010,3.10]

水力坡度hydraulicslope 污水在人工湿地内沿水流方向单位渗流路程长度上的水位下降值 [来源:HJ2005—2010,3.11]

4.1.1规划统一原则。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水环境治理、基础设施规 划等统一规划并统筹推进, 4.1.2景观协调原则。在符合环境工程学基本原理前提下,使人工湿地设施的外观造型、植物配置等 与周边农村景观协调统一。 4.1.3因地制宜原则。既考虑不同区域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又要考虑农村污水处理的前瞻性和与 时俱进。 4.1.4经济可行原则。在满足出水水质要求的前提下,既考虑人工湿地治理的技术可行性、处理高效 性,又要从项目建设投资、项目用地、运行管理等方面考虑治理措施的经济合理性。 4.1.5循环利用原则。处理尾水在满足排放标准和水质安全性的前提下,能直接回用于当地农村灌溉 用水、生产用水和补给地表水。

4.2.1人工湿地选址应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当地水文地质、气候气象、地形地貌、防护距离等因素, 并符合当地专项规划要求。 4.2.2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水量、出水水质等的工艺设计应符合当地农村实际情况,应在充分调查 的基础上确定。 4.2.3人工湿地建设应根据村庄规模、生活污水量、住户分布等情况,采用集中、分散或集中分散相 结合的处理模式。 4.2.4农村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应按工程所在地1月、7月平均气温,并按照年日平均气温≤ 5℃与≥25℃的日数,分为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温和地区等五个区 气候分区及其行政区划范围可参照附录A。 4.2.5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运行管理应结合农村特点,既考虑简洁适用性,又要兼顾安全长期性

5.1.1农村生活污水设计水量应根据村庄污水现状量、常住人口规模、人员流动情况、村庄近远期规

5.1.1农村生活污水设计水量应根据村庄污水现状量、常住人口规模、人员流动情况、村庄近远期规 划等因素确定,也可根据表1确定。

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及

表2 人工湿地进水水质

2.1人工湿地处理的工艺应主要根据进水水质、所在区域的气候条件和排放标准确定,同时兼 条件、投资规模和经济条件等因素。

人工湿地处理的工艺应主要根据进水水质、所在区域的气候条件和排放标准确定,同时兼顾场 投资规模和经济条件等因素。 人工湿地类型主要包括表面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垂直流人工湿地(上行、下行 各类型人工湿地处理单元示意图见图1~图4。各类型人工湿地的特点可参考附录B。

5.2.2人工湿地类型主要包括表面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垂直流人工湿地(上行、下行) 三种类型,各类型人工湿地处理单元示意图见图1~图4。各类型人工湿地的特点可参考附录B。

图1表面流人工湿地单元示意图

图2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单元示意图

T/CSF 007 2022

图3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单元示意图(上行)

5.3.1人工湿地的工艺设计流程应符合图5规定。

图5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设计流程图

预处理系统的设计主要针对悬浮物和含油物质,其应满足以下要求: /) 去除悬浮物,悬浮物浓度宜低于100mg/L; 2) 进水中含油量大于50mg/L时,应有隔油措施。

5.3.3.1 当进水中有机物含量较高、出水标准要求较严时NBT 10351-2019 水电工程水库地震监测总体规划设计报告编制规程.pdf,应选用以好氧生物处理为主的强化处理工 艺。 5.3.3.2 当进水中氮、磷含量较高,出水标准要求较严时,应选用具备除磷脱氮类型的强化处理工艺

5.3.4人工湿地设计要求

5.3.4.1人工湿地的总深度应为水深或基质厚度加超高的总高度。 1)表面流人工湿地的水深宜为0.3m~0.6m,超高应大于风浪爬高且宜不小于0.5m。 2)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基质厚度宜为0.6m~1.6m,垂直潜流湿地基质厚度宜为0.8m~2.0m, 超高宜取0.3m。 3)池体宜高出地面0.2m~0.3m。 5.3.4.2在1、Ⅱ类寒冷地区,人工湿地的总深度应大于工程所在地冬季运行时表面冰层厚度。 5.3.4.3对形状不规则的人工湿地,应设置避免短流和污水滞留的导流设施。 5.3.4.4人工湿地当采用多个单元并联运行时,可采取间歇运行的方式对湿地基质层进行充氧。 5.3.4.5垂直潜流人工湿地采用底部排水时,应设有与底部排水管相连的通气管。通气管管径宜与排 水管相同,管顶部应设置防杂物进入的保护罩。

式中:NA一污染物削减负荷[g/(m^·d)], Q一设计处理量(m/d); S0一进水污染物浓度(g/m²); S1一出水污染物浓度(g/m²); A一人工湿地表面积(m²)。 2)表面水力负荷可按公式2计算: 9 式中:q一表面水力负荷[m²/(m²·d)]; Q一设计处理量(m/d); A一人工湿地表面积(m²)。 3)水力停留时间可按公式3计算: 式中:T一水力停留时间(d); L一人工湿地长度(m);

B一人工湿地宽度(m); H一人工湿地有效水深(m); n一人工湿地基质孔隙率(%),表面流人工湿地n=1; Q一设计处理量(m/d)。 注:该时间为按设计水量运行时的水力停留时间,人工湿地实际停留时间为实际水量运行时的水力停留时间。 4)表面流人工湿地水力坡度宜小于1%,潜流人工湿地水力坡度宜为1%~2%,水力坡度可按公式 4计算:

NB/T 14002.6-2016 页岩气 储层改造 第6部分:水平井分簇射孔作业要求式中:一水力坡度(%); 4H一污水在人工湿地内渗流路程长度上的水位下降值(m) L一污水在人工湿地内渗流路程的水平距离(m)。 5)人工湿地配水、集水系统穿孔管孔口出流流量可按公式5计算:

=△H/L×100%

Q=n×μ×A×(2ghf)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