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T 10698-2021 地热井产能评价技术规程.pdf

NB/T 10698-2021 地热井产能评价技术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5.6 M
标准类别:工业标准
资源ID:135908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NB/T 10698-2021 地热井产能评价技术规程.pdf简介:

NB/T 10698-2021《地热井产能评价技术规程》是中国国家标准的一项技术规定,它主要针对地热井的产能评估提供了一套详细的指导方法和规范。地热井产能,即地热井的出力能力,是衡量地热资源开采效率的重要指标,对于地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该规程详细规定了地热井产能评价的各个环节,包括但不限于地热井的地质条件分析、井筒设计、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产能测试方法、数据处理和分析、产能报告编写等。它涵盖了地热井从开发前的勘查、设计,到开发过程中的监控、评价以及后期的维护管理等全过程,旨在确保地热井的产能评估结果准确、可靠,有助于提高地热资源的开发效率和经济效益。

根据2021年的版本,该规程可能包含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要求,可能对地热井的钻探技术、地热资源的热储特征、井筒材料选择、热能转换设备优化等方面提出了更严格的标准和建议,以推动地热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NB/T 10698-2021 地热井产能评价技术规程.pdf部分内容预览:

K注 回灌流体温度为25℃时热储注水渗透系数,m/d; T注 回灌流体温度为25℃时热储注水导水系数,m~/d; D注 一回灌井稳定回灌量,m/d; S注 一—回灌试验时井筒流体稳定水位与试验前校正后静水位之差,m; M一热储注水段有效厚度,m; R— 回灌影响半径,m; 回灌井热储段井半径,m。

8.1.1注水指示曲线法

具体计算方法见附录D,采灌试验可以是自流回灌,也可以是压力回灌,

CJ∕T 3048-1995 平面格栅除污机8.1.2热储参数计算法

条件下的热储参数带入公式(23)计算回灌井

回灌流体温度为25℃时回灌井稳定可灌量,m²/

0.366Q注1 R Ms注 R=10s注√K注

K注MS注 = R注 0.366lg

K注MS注 注 一 Ri注 0.366lg

NB/T 106982021

K注 回灌流体温度为25℃时的热储注水渗透系数,m/d; S注 回灌井内流体水位上升到允许的最大值(统一取距离井口10m,水位统一以25℃校正) 热储注水段有效厚度,m。 M

8.1.3.1基岩岩溶裂隙型热储层,采用公式(24)计算

8.1.3.1基岩岩溶裂隙型热储层,采用公式(24)计算。

式中: 热储平均孔隙度(无量纲) 其余符号意义同前。

πD²M(PB。) 注 3t(pβ)

πD²M(PB。) 2注 3t(pB)

8.1.5特殊情况下回灌井可灌量的评价

确定回灌井合理可灌量时,有两种特殊情况应酌情考虑: a)回灌能力极弱(小于出水量的1/3)时,宜以该井回灌试验过程中相对延续时间较长的一段回 灌量作为其可灌量。并采用类比方法,对比分析相同地质构造条件下、成井工艺相同的同类型 地热井的回灌能力,作为确定其可灌量的依据。 b)回灌能力极强(大于最大出水量)时,应主要考虑冷锋面的运移,以对井中的开采井和附近其 他同层开采井流体温度不应下降、不产生热突破为宜

8.2.1评价地热井可开采量(0)影响因素

应综合考虑影响因素指标,不应以单一指标来简单评价。 2 区域水位年降幅; b) 2 热(量)均衡条件下的开采合理降深; C 采灌对井合理井距; d)降压影响半径:

NB/T10698—2021

e) 开采权益保护半径; f) 以灌定采; g)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区域整体规划和地区局部规划

8.2.2单井可开采量计算

根据3次降压试验降深,采用公式(26)二次拟合确定井流方程,然后反推单

式中: 热储层流损失系数; 井筒紊流损失系数; 其余符号意义同前。

式中: 热储层流损失系数; 2 一井筒紊流损失系数; 其余符号意义同前

8.2.3采灌对井可开采量评价

“以灌定采”确定对井可开采量应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a)回灌率不低于100%; b)地热流体回灌后,50年内冷峰面不得到达开采井,即不产生热突破。 对井系统估算可开采量时,应结合实际回灌试验,依据“以灌定采”的原则,计算其保持水头压力、 热(量)均衡条件下的合理开采强度,充分考虑到流体回灌对热储的回补作用。

NB/T 106982021

对井地热流体可开采量计算水位降深约束条件

8.3.1权益保护半径计算

依据初步估算的地热井可开采量,按式(27)、式(28)计算地热井开采50年对热储的影响半径 即热补给半径R,视其为地热井开采权益保护半径。

R一开采50年地热井权益保护半径(定向井以目的层中部为圆心),m; N一一地热井50年开采期内的开采总天数,d; 2估一地热井估算开采量,m/d; f一地热流体比热与储层岩石比热的比值; M储一热储层厚度,m; A一可采系数(对大型沉积盆地的新生代砂岩,当孔隙度大于20%时,热储回收率定为0.25; 碳酸盐岩裂隙热储定为0.15;中生代砂岩和花岗岩等火成岩类热储则根据裂隙发育情况定 为0.05~0.1); 其余符号意义同前。

8.3.2许可开采量评价

8.3.2.1同一热储层各开采井之间的合理井距应同时大于2倍热补给半径和降压影响半径。 8.3.2.2若地热井周边尚无其他同一热储层开采井或与其井距超过2R,估算可开采量可作 的许可开采量Q。

8.3.2.1同一热储层各开采井之间的合理井距应同时大于2倍热补给半径和降压影响半径。 8.3.2.2若地热井周边尚无其他同一热储层开采井或与其井距超过2R热,估算可开采量可作为开采井 的许可开采量Q。 8.3.2.3若井距小于2R,则首先应保证不能侵犯已取得采矿权证的现有开采井的权益保护范围,应 以实际井距与已有开采井的热补给半径之差作为该开采井的权益保护半径,并以该范围内的可采热储存 量作为该井地热流体开采允许排放的热量,采用公式(27)反求其可开采量,以此作为开采井的许可开 采量Q。 8.3.2.4当降压影响半径R大于热补给半径R时,应以2R作为合理布井井距,并以此计算地热井许 可开采量0。

NB/T10698—2021

安全生产法2021修订高清版.pdf8.3.350年开采热量评价

式中: W 一 50年开采期内所排放的总热量,kJ; Q 一 地热流体许可开采量,m/d; Cw 地热流体平均比热容,kJ/(m”·C) T—50年内单井累计开采天数,d; 一地热流体温度,℃; t。一当地年平均气温,℃。 3.3.4鉴于现阶段地热资源开采现状和规模、 支 利用为前提:在集中开采区,单井应严格控制开

式中: W一 50年开采期内所排放的总热量,kJ; O 地热流体许可开采量,m/d; Cw一地热流体平均比热容,kJ/(m²C); T一50年内单井累计开采天数,d; 一地热流体温度,℃; t。一当地年平均气温,℃。 8.3.4鉴于现阶段地热资源开采现状和规模、热储层压力场动态变化特点,以可持续性集约节约开发 利用为前提,在集中开采区,单井应严格控制开采量。

热井产能评价报告编写具体要求见附录A。

NB/T 106982021

附录A (规范性) 地热井产能评价报告编写要求

1.1地热并产能评价报告依据实际需要可分为:单井产能评价报告和对井产能评价报告。 1.2报告内容一般包括: a)前言:简述地热勘查项目概况;地热井所处的地理位置;探矿权、采矿权登记概况;以往开展 地热地质工作概况及地热地质研究程度:勘查目的和任务:勘查工作量及质量评述等。 b)地热地质特征:简述地热井所处的地质构造部位;构造特征;地层概况;地温场及热储层特征: 勘查项目附近地热开发利用现状。 c)钻井工程:详述地热井钻探工程实施情况与问题;成井地质剖面;物探测井及井身结构;钻遇 地层情况及特征;地温梯度及热储发育特点。 d)产能测试与可开采量计算评价:成井产能测试(降压、回灌试验等)资料分析;数据整理及热 储参数计算;地热并可灌性分析及合理回灌量确定;估算地热并开采量及热补给半径。最终评 价确定地热井开采权益保护半径、许可开采量,并计算整个开采期内的热储层可采热量、热能、 电能。 e)开采保护区评价:结合地热井降压影响半径、热补给半径《排水工程混凝土模块砌体结构技术规程 CJJ/T230-2015》,评价并圈定地热开采权益保护范围 提出合理井距的建议。 f)结论及开发利用建议:侧重热储层特征、地热并可开采量、开采权益保护范围及其合理井距等 方面的结论和意见

第一章前言 第一节项目概况 第二节地热勘查研究程度 第三节勘查目的任务 第四节勘探工作质量评述 第二章区域地热地质条件 第一节构造特征 第二节地层概况 第三节地温场特征 第四节热储层特征 第五节开发利用现状及区域热储开发动态 第三章地热井热储工程 第一节地热井工程 第二节地球物理测井 第三节钻遇地层特征

第四节地热井热储特征 第四章降压试验与可开采量计算评价 第一节降压试验概况 第二节热储参数计算 第三节可开采量计算评价 第五章回灌试验与可灌量计算评价 第一节回灌试验概况 第二节注水热储参数计算 第三节可灌量计算评价 第六章地热井许可开采量计算评价 第一节许可开采量计算评价 第二节开采保护区论证 第三节地热井开采初步预报 结论及建议 附:①钻井地质综合柱状图; ②降压试验观测记录表; ③回灌试验观测记录表; ④地热井峻工验收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