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管道设备保温工艺标准管道设备保温工艺是工业生产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旨在减少热量损失、防止介质温度下降或冻结,同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以下是对管道设备保温工艺标准的简要介绍:
三、施工工艺流程1.表面清理:确保管道或设备表面干净、干燥,无油污、锈蚀或其他附着物。2.防潮层铺设:在保温层外加设防潮层(如铝箔或塑料薄膜),以阻止湿气侵入。3.保温层安装:根据设计厚度分层铺设保温材料,使用专用粘合剂或绑扎带固定。4.保护层施工:在外层加装金属板、玻璃钢或其他防护材料,增强耐磨性和抗腐蚀能力。5.质量检查:完成施工后进行外观检查、厚度测量及密闭性测试,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四、技术标准与规范保温工艺需遵循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例如《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T50264)、《建筑绝热用硬质酚醛泡沫制品》(GB/T21558)等。具体要求包括: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应满足设计值;施工接缝严密,不得有明显空隙;防潮层完整,无破损或翘边现象;外保护层平整美观,无裂纹或变形。
五、维护与管理为保证保温效果,需定期对管道设备进行检查与维护,及时修补损坏部位,更换老化材料。特别是在极端气候条件下,更应注意保温层的完好性,避免因保温失效引发安全事故或经济损失。
总之,科学合理的保温工艺不仅能够优化系统性能,还能为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定强度后,再继续分层抹,直至达到设计要求的厚度。 待保温层完成,并有一定的强度,再抹保护壳,要求抹光压平
3.14设备及箱罐保温一般表面比较大,目前采用较 多的有砌筑泡沫混凝土块,或珍珠岩块,外抹麻刀、白灰、 水泥保护壳。 采用铅丝网石棉灰保温作法,是在设备的表面外部焊 些钩钉固定保温层,钩钉的间距一般为200~250mm,钩 钉直径一般为6~10mm,钩钉高度与保温层厚度相同,将 裁好的钢丝网用钢丝与钩钉固定,再往上抹石棉灰泥,第 一次抹得不宜太厚,防止粘接不住下垂脱落,待第一遍有
4.1保证项目: 保温材料的强度、容重、导热系数、规格、及保温作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保温材料出厂合格证及说明书。 4.2基本项目: 保温层表面平整,做法正确,搭茬合理,封口严密,无空鼓及松动。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3允许偏差项目:
注:8为保温层厚度,
5.1管道及设备的保温,必须在地沟及管井内已进行清理,不再有下道工序损坏保
的前提下,方可进行保温。 5.2一般管道保温应在水压试验合格,防腐已完方可施工,不能颠倒工序。 5.3保温材料进入现场不得雨淋或存放在潮湿场所。 5.4保温后留下的碎料,应由负责施工的班组自行清理。 5.5明装管道的保温,土建若喷浆在后,应有防止污染保温层的措施。 5.6如有特殊情况需拆下保温层进行管道处理或其它工种在施工中损坏保温层时,应及 时按原要求进行修复。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保温材料使用不当交底不清作法不明。应熟悉图纸,了解设计要求,不允许擅自变 更保温作法,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 6.2保温层厚度不按设计要求规定施工。主要是凭经验施工,对保温的要求理解不深。 6.3表面粗糙不美观。主要是操作不认真,要求不严格。 6.4空鼓、松动不严密。主要原因是保温材料大小不合适,缠裹时用力不均匀,搭茬位 置不合理。
的前提下,方可进行保温。 5.2一般管道保温应在水压试验合格,防腐已完方可施工,不能颠倒工序。 5.3保温材料进入现场不得雨淋或存放在潮湿场所。 5.4保温后留下的碎料,应由负责施工的班组自行清理。 5.5明装管道的保温,土建若喷浆在后,应有防止污染保温层的措施。 5.6如有特殊情况需拆下保温层进行管道处理或其它工种在施工中损坏保温层时,应及 时按原要求进行修复。
7.1保温材料及附属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 7.2进场应有验收记录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管控施工方案,其性能、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7.3 保温前管道及设备应有隐蔽检查验收记录。 7.4保温完工后应有验收记录。
7.1 保温材料及附属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 7.2 2进场应有验收记录,其性能、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7.3 保温前管道及设备应有隐蔽检查验收记录。 保温完工后应有验收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