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柱支撑后浇带施工方法

钢管柱支撑后浇带施工方法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29 KB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159611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钢管柱支撑后浇带施工方法

施工步骤及要点

1.方案设计与材料准备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设计钢管柱的布置位置、规格尺寸以及承载能力。钢管柱通常选用Φ48或Φ60等标准钢管,根据荷载需求选择壁厚和长度。此外,还需准备扣件、垫板、螺栓等配件。

2.基础处理与钢管柱安装在后浇带下方清理平整地基,铺设垫层以分散荷载。按照设计标高和位置,将钢管柱垂直安装于后浇带下方,并用可调底座调整高度,确保其稳固性。钢管柱顶部应加设钢板或U型托座,与上部模板支撑系统连接。

3.模板支撑体系搭建在钢管柱上方构建完整的模板支撑体系,包括横向、纵向水平杆以及剪刀撑等构件,形成稳定的空间框架。模板需精确安装,保证后浇带两侧结构的对齐和平整度。

4.后浇带区域保护在主体结构施工期间,应对后浇带区域采取封闭措施,防止垃圾、雨水等进入影响后续施工质量。同时,定期检查钢管柱及其支撑系统的稳定性,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加固。

5.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当主体结构达到设计要求的沉降稳定状态后(一般为60天以上),拆除部分非关键部位的模板,清理后浇带内杂物并充分湿润界面。按照设计配合比搅拌混凝土,分层振捣密实,确保新旧混凝土结合良好。

6.钢管柱拆除后浇带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后,方可逐步拆除钢管柱及相关支撑系统。拆除过程中要遵循先支后拆原则,避免对已完成结构造成冲击。

注意事项钢管柱必须经过严格验收,确保无变形、锈蚀等问题。施工前需进行详细的荷载计算,确保支撑系统的安全性。后浇带混凝土应采用微膨胀水泥,以补偿收缩裂缝。整个施工过程需加强监测,确保结构安全。

通过上述方法,钢管柱支撑后浇带施工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db12t 1003—2020标准下载,还有效保证了建筑物的整体性和耐久性,在高层建筑、大跨度结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钢管柱支撑后浇带施工方法

根据规范和设计要求沉降后浇带在主体封顶后30天后方可浇筑,伸缩后浇带在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浇筑后42天方可浇筑,但由于往往由于工程工期紧张,或受施工现场志场地局限,如按照常规做法势必造成施工场地紧张以及工期的延误。为此,综合考虑工期、场地以及经济效益多方面因素,后浇带采取钢管柱支撑的方法,为工程按期完工创造了条件。

为了确保结构安全,采用钢管柱加固梁的两端,钢管柱顶部采用钢楔子顶撑。钢管柱位置见平面图(图1),同时为避免钢管柱锈蚀,刷防锈漆一道。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加固后浇带楼板两侧,并将荷载传至基础底板反梁。钢管柱型式如图2所示,后浇带两侧钢管支撑型式如图3所示(钢管截面应根据施工荷载、结构自重进行计算):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