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管理方案

重大危险源管理方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16.29 KB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159594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重大危险源管理方案

重大危险源管理方案是指针对企业或场所内可能引发严重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危险源,通过科学管理和有效控制措施,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及减轻潜在危害的一系列规划与行动。该方案旨在实现对重大危险源的全面识别、评估、监控和应急处置,确保生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一、背景与意义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各类高风险行业(如化工、石油、冶金等)中存在大量重大危险源。这些危险源一旦失控,可能导致火灾、爆炸、泄漏等灾难性后果。因此,建立完善的重大危险源管理体系,不仅是企业履行安全生产责任的重要体现,也是政府加强监管、保护公众利益的关键手段。

二、主要内容1.危险源辨识与分级对企业内部所有可能构成重大危险的设备、工艺和物料进行全面排查,并根据其危害程度进行分级分类管理。例如,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确定是否达到重大危险源门槛。

2.风险评估与分析结合历史数据、技术资料和专家意见,分析每种危险源可能引发的事故类型及其影响范围东方华府悬挑式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20120630,形成定量或定性的风险评估报告。

3.监控与预警系统建设安装自动化监测设备,实时采集温度、压力、液位等关键参数,结合信息化平台实现数据传输与异常报警功能。同时,制定明确的预警阈值和响应机制。

4.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针对不同类型的事故场景,编制详细的应急处置预案,包括人员疏散、现场隔离、抢险救援等内容。定期组织员工培训和实战演练,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5.日常管理与维护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落实专人负责危险源的巡检、记录和维护工作,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此外,还需定期更新相关档案资料,及时调整管理策略。

三、实施保障为确保方案顺利推进,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支持:一是强化领导责任,成立专门的管理团队;二是加大资金投入,购置先进设备和技术支持;三是加强法律法规宣贯,提升全员安全意识。

总之,重大危险源管理方案是预防事故、保障安全的核心工具。只有通过科学规划、严格执行和持续改进,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危险源带来的威胁,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加安全的环境。

1)、严格控制可能产生严重职业危害的工艺、设备及原材料的使用,以从源头消除、减轻职业危害因素的产生。

2)、按规定发放口罩、防护镜、防护罩等各种职业健康安全防护用品,并督促作业人员正确使用。

3)、不得招收或安排有职业禁忌证的人员从事其禁忌的特殊作业。

4)、在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场所,按规定设置警示标志。

5)、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要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设施。

6)、有毒有害作业岗位的职工上岗前、在岗期间应针对具体危害特点进行职业卫生防护知识培训。

7)、每年对特殊作业岗位的职工进行一次全面体检。

3、起动时间:项目开工时间;完成时间:项目竣工时间

4、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执行单位:项目经理部

        负责人:项目经理

        主管部门:安全管理部

5、费用:依据各部门、项目部的特点分别制定。

(十)、防止食物中毒、传染疾病的管理

1、目标、指标:杜绝发生事物中毒、传染疾病事故

1)、各部门项目部食堂应根据“食堂卫生管理”的规定不断完善管理,确保食物卫生。

2)、食品原料要做到防尘、防蝇、防污染源污染。

3)、不得采购制售腐败变质、霉变、生虫、有异味或《食品卫生法》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4)、食品不得接触有毒物,不洁物。主副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生熟要分开存放,采购的各类果蔬要经洗净,各种食品要烧熟煮透,杜绝事物中毒。

5)、不准私建土煤炉、土电炉取暖,不准在室内用干材、煤炭、焦碳等材料取暖和煤气做饭,以免发生火灾和中毒。

6)、保持办公、施工、生活场所保持卫生、通风,有消毒措施。污染物处置按程序文件中《环境运行控制程序》执行。

8)、公司、项目部公共食堂餐具有高温消毒措施。

9)、职工宿舍、职工浴池、厕所有通风消毒措施。

10)、施工现场的饮用水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施工现场茶水供应杜绝公用茶具。

3、施工现场:起动时间:项目开工时间;完成时间:项目竣工时间

主厂房照明施工组织设计 办公区域:起动时间:2007年 月 日;完成时间:2007年  月  日

4、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执行单位:综管部、项目经理部

        负责人: 综管部经理、项目经理

隐框龙骨安装技术交底        主管部门:安全管理部

5、费用:依据各部门、项目部的特点分别制定。

新的项目工程施工,必须将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对易发生急性中毒和其他急性职业病的作业场所,项目部需配备相应的急救设备、设施、药品,应制定专项施工措施及应急预案。     七、 公司各单位应当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宣传教育,普及预防知识,加强个人防护,开展群众性的防治工作。     八、 加强机电设备的管理,防止有害、有毒物的跑、冒、滴、漏,污染环境,要采取通风法、排毒、降噪、隔离等技术性措施来降低或消除生产性有害因素。     九、 对施工现场易产生粉尘、焊接弧光、噪声、苯类等有害因素,加强监测管理,配备齐全的个人劳动防护用品,需加强对个人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合理安排员工休息,注意营养,增强机体对有害物质的抵抗能力,防止有害物质进人体内。     十、 采购设备和材料,优先采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对确实需要使用存在有职业病危害设备和化学材料的,应该注明其成份、性能、安全操作规程、维护和使用方法,并应提供相应的防护和应急措施。     十一、 在公司的各项生产活动中,从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的职业健康安全卫生制度,防止发生意外事故。要将各项控制、消除职业病危害的措施落实到每一个单位,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