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下载简介
【工艺标准】涂料防水层施工工艺标准简介:
涂料防水层施工工艺标准是指导建筑或工程中涂料防水层施工的规范和规定,它确保了防水效果的质量和耐用性。以下是涂料防水层施工的一般步骤和标准:
1. 基层处理:首先要对基层进行清理,去除污垢、松散物和老化的防水层,保证基层干燥、平整、无裂缝和孔洞。
2. 底涂:在基层涂刷一层防水底涂,增强防水层与基层的黏结力。
3. 施工防水涂料: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防水涂料,通常有单组分、双组分或热熔型等,按照说明书的指示进行多遍涂刷,每遍涂刷后必须干燥完全后再涂下一遍。
4. 特殊部位处理:例如阴阳角、节点等部位,需进行增强处理,如增加附加层或采用卷材加强。
5. 验收:涂刷完成后,需要进行防水层厚度、平整度和完整性检查,确保防水效果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6. 保护层:在防水涂料干燥后,通常会加设一道保护层,如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以防防水层被损。
以上工艺标准是大体流程,具体的施工工艺可能会根据防水涂料的种类、使用环境和设计要求有所不同。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的防水工程技术规范进行,确保防水工程质量。
【工艺标准】涂料防水层施工工艺标准部分内容预览:
2.3.2 基层应坚固、平整、干净。抹水泥砂浆找平层要随抹随压光,不得有空鼓、起砂、掉灰等缺陷;基层表面的平整度可用2m长靠尺检查,要求靠尺与基层间的空隙≤5mm,超出时应将表面凿毛,清水冲洗,填补水泥素浆后,用水泥砂浆抹平;对基层表面的灰尘、油污、铁锈等,应在涂布丁防水之前彻底清除。
2.3.3 阴阳角部位应做成r = 10mm的圆角或八字角。
2.3.4 在地下工程防水施工期间,应做好排水工作,使地下水位降低至涂膜防水层底部最低标高以下300mm,以利于防水涂料的充分固化。施工完毕,须待涂层完全固化成膜后,才可撤掉排水装置,结束排水工作。
2.3.5 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的适宜气温在–5 ~ 35℃之间。低于–5℃时,涂料变稠,不易涂抹;高于35℃时,防水层质量难以保证。施工途中遇有下雨、下雪,应立刻停止施工;5级以上风天气T/CECS490-2017 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评价标准及条文说明.pdf,不得施工。
2.4.1 主要作业人员:防水工
2.4.2 防水层作业人员经过培训、教育,持证上岗。
2.4.3 防水层施工队伍必须是专业施工队,具有五年防水施工经验的队伍。
3.1.1 薄质防水涂料的施工工艺
常用的薄质防水涂料有:再生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氯丁胶沥青防水涂料、聚氨酯防水涂料、焦油聚氨酯防水涂料、APP防水涂料、硅橡胶防水涂料、丁苯橡胶改性沥青防水涂料等。薄质防水涂料的施工主要用刷涂法和刮涂法,结合层涂料可以用喷涂或滚涂法施工。
3.1.1.1 水乳型或溶剂型薄质防水涂料二布六涂施工工艺
3.1.1.2 反应型薄质防水涂料一布三涂施工工艺
3.1.2 厚质防水涂料的施工工艺:
常用厚质防水涂料有:石灰膏乳化沥青防水涂料、膨润土乳化沥青防水涂料、石棉乳化沥青防水涂料、焦油塑料防水涂料和聚氯乙烯胶泥等。厚质防水涂料一般采用抹压法或刮涂法施工。
3.2.1 涂刷基层处理剂:
涂膜防水层施工前,应在基层上涂刷基层处理剂,其目的是:
(1) 堵塞基层毛细孔,使基层的潮湿水蒸汽不易向上渗透至防水层,减少防水层起鼓;
(2) 增加基层与防水层的粘结力;
(3) 将基层表面的尘土清洗干净,以便于粘结。
所涂刷的基层处理剂可用防水涂料稀释后使用。涂刷基层处理剂时应用力薄涂,使其渗入基层毛细孔中。
3.2.2 准确计量,充分搅拌
对于多组份防水涂料,施工时应按规定的配合比准确计量,充分搅拌均匀;有的防水涂料,施工时要加入稀释剂、促凝剂或缓凝剂,以调节其稠度和凝固时间。掺入后必须搅拌充分,才能保证防水涂料的技术性能达到要求。特别是某些水乳型涂料,由于内部含有较多纤维状或粉粒状填充料,如搅拌不均匀,不仅涂布困难,而且会使没有拌匀的颗粒杂质残留在涂层中,成为渗漏的隐患。
3.2.3 薄涂多遍,确保厚度
确保涂膜防水层的厚度是涂膜最主要的技术要求。过薄,会降低整体防水效果,缩短防水层耐用年限;过厚,将在一定意义上造成浪费。在涂料涂刷时,无论是厚质防水涂料还是薄质防水涂料均不得一次涂成,因为厚质涂料若是一次涂成,涂膜收缩和水分蒸发后易产生开裂;而薄质涂料很难一次涂成规定的厚度。防水涂膜应分遍涂布。待先涂的涂层干燥成膜后,方可涂布后一遍涂料。
厚质防水涂料分2 ~ 3遍刮涂,涂层总厚度一般为4 ~8mm,有纯涂层,也有铺衬一层胎体增强材料的涂层。施工时应先将涂料充分搅拌均匀,清除杂质。涂层厚度控制可预先在刮板上固定铁丝或木条,其高度与每遍的刮涂厚度一致;也可用在地面上做好标志的办法来控制厚度。
3.2.4 铺设胎体增强材料
在涂料第二遍涂刷时,或第三遍涂刷前,即可加铺胎体增强材料。其胎体长边搭宽度不得小于50mm,短边搭接宽度不得小于70mm。
若采用二层胎体增强材料时,上下层不得互相垂直铺设,搭接缝应错开,其间距不应小于幅宽的1/3。
3.2.5 涂料涂布方向、接茬
防水涂层涂刷致密是保证质量的关键。要求各遍涂膜的涂刷方向应相互垂直,使上下遍涂层互相覆盖严密,避免产生直通的针眼气孔,提高防水层的整体性和均匀性。涂层间的接茬,在每遍涂布时应退茬50 ~ 100mm,接茬时也应超过50 ~ 100mm,避免在接茬处涂层薄弱,发生渗漏。
3.2.6 收头处理
在涂膜防水层的收头处应多遍涂刷防水材料,或用密封材料封严。泛水处的涂膜宜直接涂布至女儿墙的压顶下,在压顶上中也应做防水处理,避免泛水处或压顶的抹灰层开裂,造成屋面渗漏。收头处的胎体增强材料应裁剪整齐,粘经牢固,不得有翘边、皱折、露白等现象,否则应先处理后再行涂封。
3.2.7 涂布顺序合理
涂布时应按照“先高后低、先远后近”的原则进行;在相同高度的大面积屋面上,要合理划分施工段,分段应尽量安排在变形缝处,根据操作和运输方便安排先后次序,在每段中要先涂布较远部分,后涂布较近屋面。先涂布排水较集中的水落口、天沟、檐沟,再往高处涂布至屋脊或天窗下。
3.2.8 加强成品保护
整个防水涂膜施工完后,应有一个自然养护的时间。特别是由于涂膜防水层的厚度较薄,耐穿刺能力较弱,为避免人为的因素破坏防水涂膜的完整性,保证其防水效果,新规范的规定:“在涂膜实干前,不得在防水层上进行其它施工作业,涂膜防水屋面上不得直接堆放物品。”
4.1.1 涂料防水层防用材料及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计量措施和现场抽样试验报告。
4.1.2 涂料防水层及其转角处、变形缝、穿墙管道等细部做法均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4.2.1 涂料防水层的基层应牢固,基面应洁净、平整,不得有鼓泡、松动、起砂和脱皮现象;基层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形。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4.2.2 涂料防水层应与基层粘结牢固,表面平整、涂刷均匀,不得有流淌、皱折、鼓泡、露胎体和翘边等缺陷。
4.2.3 涂料防水层的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小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厚度的80%。
检验方法:针测法或割取20mm×20mm实样用卡尺测量。
4.2.4 侧墙涂料防水层的保护层与防水层粘结牢固,结合紧密,厚度均匀一致。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3 特殊工艺、关键控制点控制方法
特殊工艺、关键控制点控制方法
4.4.1 材料的产品合格证书、性能检测报告
4.4.2 进场验收记录、进厂材料复验记录
4.4.3 工序交接检验记录
4.4.4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4.4.5 涂料防水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4.4.6 分项工程检验记录
4.4.7 质量检验评定记录
4.4.8 施工记录
4.4.9 试水记录
5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5..1 气孔、气泡:
材料搅拌方式及搅拌时间未使材料拌合均匀;施工时应采用功率、转速不过高的搅拌器。另一个原因是基层处理不洁净,做涂膜前应仔细清理基层,不得有浮砂和灰尘,基层上更不应有孔隙,涂膜各层出现的气孔应按工艺要求处理,防止涂膜破坏造成渗漏。
基层有起皮、起砂、开裂、不干燥,使涂膜粘结不良;基层施工应认真操作、养护,待基层干燥后,先涂底层涂料,固化后,再按防水层施工工艺逐层涂刷。
防水层的边沿、分项刷的搭接处,出现同基层剥离翘边现象。主要原因是基层不洁净或不干燥、收头操作不细致、密封不好、底层涂料粘结力不强等造成翘边。故基层要保证洁净、干燥,操作要细致。
涂膜防水层分层施工过程中或全部涂膜施工完,未等涂膜固化就上人操作活动,或放置工具材料等,将涂膜碰坏、划伤。施工中应保护涂膜的完整。
6.0.1 每次涂刷前均应清理周围环境,防止尘土污染。涂料未干,不得清理周围环境;涂料干后,不得靠近墙面泼水或乱堆杂物。
6.0.2 应保持畅通,施工中应采取保护措施;穿过地下防水和予埋层处等不得有碰损、移位。
6.0.3 应对完工的涂膜防水层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损坏。施工遗留的钉子、木棒、砂浆等杂物应及时清除干净。
6.0.4 操作人员不得穿带钉子鞋作业,涂膜防水层施工完毕,在涂膜干燥之前应注意看管,不允许上人踏踩,也不准靠墙立放铁锨等工具。
6.0.5 施工完毕,应按涂料使用说明规定的时间对涂料进行养护,冬季应采取必要的防冻措施。
6.0.6 明火不得靠近涂膜层。不要在涂膜上加热,以免涂层升温过高而损坏。
DBJ61∕T 134-2017 湿陷性黄土地区土工试验规程7 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
7.1 施工过程危害辩识及控制措施
施工过程危害辩识及控制措施
注:表中内容仅供参考,现场应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辩识。
JB/T 3848-2020 闭式多工位压力机 精度.pdf7.2 环境因素辩识及控制措施
环境因素辩识及控制措施
注:表中内容仅供参考,现场应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辩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