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9号线R413项目西岔道井土方开挖及支撑安装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轨道交通9号线R413项目西岔道井土方开挖及支撑安装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docx
资源大小:0.1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79939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轨道交通9号线R413项目西岔道井土方开挖及支撑安装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简介:

轨道交通9号线R413项目西岔道井土方开挖及支撑安装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通常是一个详细的工程计划,主要用于指导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以下是一个简要的概述:

1. 项目背景:首先,方案会介绍R413项目的基本信息,如项目位置、建设目的、工程规模等,以及西岔道井土方开挖及支撑安装的重要性。

2. 施工目标:明确土方开挖和支撑安装的具体目标,如挖掘深度、开挖范围、支撑结构设计等。

3. 土方开挖:方案会详细描述土方开挖的方法和步骤,包括工具和设备的选择,开挖顺序,安全措施,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控制等。

4. 支撑安装:说明支撑结构的设计,包括类型(如预制混凝土支撑、钢支撑等),安装位置,安装流程,以及如何确保支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 施工计划: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包括各个阶段的时间节点,以保证工程按期完成。

6. 质量控制:提出质量控制措施,如施工过程中的检验、验收标准,以及可能出现问题的预防和解决办法。

7. 人员组织与管理:明确施工队伍的组成,以及施工人员的职责分工,同时也会强调安全培训和管理。

8. 应急预案:针对可能遇到的工程风险和问题,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这个方案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核和批准后才能实施,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高效和质量。

轨道交通9号线R413项目西岔道井土方开挖及支撑安装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部分内容预览:

由于支撑较长,起吊时采用二点起吊,并系上防晃绳,做到安全、平稳、精确吊装。钢支撑吊装到位,不要松开吊钩,将两端活络头子拉出放在牛腿上,再将2台200T液压千斤顶放入活络头子顶压位置,并注意保持千斤顶行走一致。预应力施加到位后在活络头子中锲紧垫块,并固定牢固,然后回油松开千斤顶,解开起吊钢丝绳,完成该根支撑的安装。支撑施加预应力时应考虑到操作时的应力损失,故施加预应力值应比设计轴力增加10%,并对预应力值作好记录备查。具体每道支撑的施加预应力值见下表:

支撑应力复加以环境监测数据检查为主,以人工检查为辅。环境监测主要是测量支撑轴力变化,假若轴力值减小,应及时复加预应力。人工检查的目的是控制支撑每一单位控制范围内单根松动的支撑轴力(以榔头敲击无控制点的支撑活络头塞铁,视其松动与否决定是否复加)。复加位置应主要针对正在施加预应力的支撑之上的一道支撑及暴露时间过长的支撑,监测数据支撑轴力低于预应力值的支撑应复加预应力。根据支撑轴力监测数据检查须复加预应力的,复加应力的值应控制在预加应力值的110%之内。

斜钢垫箱与连续墙预埋钢板满焊连接成整体,钢垫箱安装质量要求如下:

1、钢垫箱与预埋钢板满焊连接,焊缝长不小于2m,焊缝宽度不小于12mm,焊缝厚度不小于6mm;对于钢垫箱与预埋钢板间的缝隙,应采用钢板塞焊;

T/ZZB 1450-2019 集中电源集中控制型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2、钢垫箱平面位置及竖向位置误差应控制在2cm以内;

3、钢垫箱垂直度误差应控制在1/1000以内;

按照图纸设计尺寸,在第二道支撑安装结束后及时安装第一道剪刀撑;在第三道支撑安装结束后及时安装第二道剪刀撑;在第四道支撑安装结束后及时安装第三道剪刀撑;基坑土方开挖到设计标高后及时安装第四(或第三)道剪刀撑。

当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70%以后,可进行第五道(端头井第六道)支撑拆除,中板混凝土强度达到70%以后,可以拆除第三道支撑。拆除时,首先用千斤顶松开活络头,再将支撑吊出基坑,所有拆除的支撑材料及时解体,装运出场。顶板强度达到100%后拆除剩余支撑。

结构施工时,应对第二、四、五(端头井)道支撑所在位置预留孔、洞,以及在中板、顶板预埋铁件(见附图八——六)。

6.7钢支撑安装质量标准

钢支撑安装应确保支撑端头同圈梁或钢围囹均匀接触,并设防止钢支撑移动的构造措施,支撑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

钢支撑轴线竖向偏差:±30mm。

钢支撑轴线水平向偏差:±30mm。

钢支撑两端的标高差:不大于20mm。

支撑的挠曲度:不大于1/1000。

支撑与立柱的偏差:±50mm。

6.8支撑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开挖前需备齐检验合格的带有活络接头的支撑、支撑配件、施加支撑预应力的油泵装置(带有观测预应力值的仪表)等安装支撑所必须的器材。

2、在地面按数量及质量要求配置支撑:

地面上有专人负责检查和及时提供开挖面上所需的支撑及其配件,试装配支撑,以保证支撑长度适当,每根支撑弯曲不超过15mm,并保证支撑、土体及接头的承载能力符合设计要求的安全度。严禁出现某一块土方开挖完毕却不能提供合格支撑的现象。

钢支撑安装按图纸设计要求,所有支撑拼接必须顺直,每次安装前先抄水平标高,以支撑的轴线拉麻线检验支撑的位置。斜撑支撑轴线要确保与钢牛腿或托架端承水平垂直,其垂直度误差不大于2%。

4、准确施加支撑预应力:

每道支撑安装后,及时按设计要求施加预应力,预应力施加至设计要求加钢楔顶紧后,方可拆除千斤顶。支撑下方的土在支撑未加预应力前不得开挖。考虑所加预应力损失10%,对施加预应力的油泵装置要经常检查,使之运行正常,所量出预应力值准确。每根支撑施加的预应力值要记录备查。施加预应力时,要及时检查每个接点的连接情况,并做好施加预应力的记录;严禁支撑在施加预应力后由于和预埋件不能均匀接触而导致偏心受压;在支撑受力后,必须严格检查并杜绝因支撑和受压面不垂直而发生徐变,从而导致基坑挡墙水平位移持续增大乃至支撑失稳等现象发生。

5、所有的焊缝不得小于8mm,对收拉受剪力的焊缝必须敲掉药皮检查,防止虚假焊。

6、钢支撑安装的质量要求如下:轴线中心偏差应控制在小于20mm,支撑位置:标高控制在30mm内,支撑平面轴线偏差控制在50mm内。

7、使用螺栓接拼钢支撑,必须穿向一致,两次旋紧,螺栓外露不得少于二牙。

8、焊缝满焊,焊缝表面要求焊波均匀,不准有汽孔、夹渣、裂纹、肉瘤等现象,严格执行焊接质量记录验收制度,每道工序完成后,必须清渣自检,经过巡检后,由施工负责人通知有关人员检查验收。

7.保证工程质量及创优工程措施

7.1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思想

2、认真学习、贯彻业主、设计单位提供的各项规范、规程、图纸,编制“质量、安全检查制度标准化工作细则”,真抓实干、敢于碰硬。

3、 建立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和方针目标工作流程图,做到思想保证、组织保证、技术保证、施工控制保证、成本保证。

7.2加强班组建设和管理

7.4强化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责任制

7.5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特别是对青工要做好“三级教育”和安全岗培训,特殊工种须持证上岗。

7.6严格各项施工材料合格证的把关,随时对支撑进行检查。

7.7严格检验各工序,尤其是对隐蔽工程必须同监理工程师配合、严格检查,每道工序均需签字验收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7.8施工过程中及时对各重要部位进行监测和测量,及时反馈测试结果、及时分析研究、及时确定对策,使施工的各个环节处于数字控制状态。使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90%以上。

7.9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的具体方法

1、 加强材料管理,节约材料费用,健全领退料制度,实行定额领料;

2、加强机械设备管理,提高机械设备利用率、完好率和单位台班产量;

3、加强施工管理,提高施工组织水平,选择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施工方案,合理布置施工现场,组织均衡生产,搞好现场施工调度、协调工作;

5、 加强费用管理,节约施工管理费用;

7.10做好计量器具管理工作,健全计量器具维护保养制度,计量操作人员经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

7.11认真填写各类原始报表和“隐蔽工程验收报告单”,验收原始报表装订成册,作为竣工资料。

8.1文明施工作为本工程的主要内容之一,以“方便人民生活,有利生产发展,维护市容整洁和环境卫生”为宗旨进行施工生产,执行沪市施(95)第65号文;

8.2坚持挂牌、佩胸卡施工;

8.3认真做好施工便道及施工场地的养护管理工作,设立专人专业维护,确保行路安全,减少市民不便之处;

8.4施工场地采取全封闭隔离措施,工地主要出入口设置交通指示标志和警示灯,保证行人和车辆安全;

8.5建立专职土方施工保洁队,专门进行土方车辆、道路及大门的保洁工作,并建立健全市政局规定的整套文明施工内业资料管理系统,做到字迹清楚,记录准确,层次分明;

8.6施工现场设置明沟集水池为主的临时排水设施,施工污水经明沟引流,集水池沉淀滤清后,间接流入下水道。集水池定期进行清理;

8.7在道路上运送材料、渣土等设专人跟班,及时清除干净;

8.8保持生活区和施工区的卫生整洁,不得随便破坏公共绿化带;

8.9支撑材料应按施工平面图布置规定分类、分规格堆放整齐,并落实责任人进行管理;

8.10坚持文施检查制度,每月召开文明施工例会,总结交流经验;

8.11发现事故苗子及时解决,发生事故及时向上级上报,并按事故“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论处;

8.12作好工地附近社区工作,及时宣传建设隧道的意义,取得居民的理解和支持。

1、一切电器设备、架空线的安拆工作,必须由持证在职的电工跟班操作;

2、电工操作应按操作规程施工,上岗时必须携带必备的劳防用品;

3、配电柜及露天的配电箱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并有防雨防水装置;

4、动力和照明必须严格分开,严禁电线随地乱拖现象,该架空必须架空,需埋地穿管的必须按规定办理;

5、经检查发现,操作前电器设备如电线、按扭开关、插座插头、漏电保护器等装置有损坏和失灵的必须严禁使用,待修整后确认安全方可投入使用;

6、普及职工安全用电和触电急救知识,清除隐患,杜绝事故;

7、严格用电管理制度;

1、施工人员进行现场必须正确戴好安全帽,严禁赤膊,穿拖鞋及带钉、易滑的鞋进入施工现场;

2、施工现场和其它危险的部位设立明显安全标志和分隔设施,夜间施工要有足够的明亮度,交叉路口、施工有危险地带两端设立纠察监护,防止闲人入内;

3、在挖土前地下管线用管线交底卡交底彻底;

4、在构筑物旁开挖时须按规定考虑安全距离;

5、基坑边单面堆土高度不得大于2m,离坑边缘的堆土距离不得小于1.2m,挖掘基坑至2m以下后必须设置稳固防滑的人行梯;

1、运输安全严格遵守交通法规;

2、翻斗车、手推车行驶应靠右边行走,严禁两辆以上平行JJG (粤) 018-2014标准下载,不准你追我赶,不准乘人和曲线行走,以免妨碍正常的交通行驶和事故的产生;

1、各种机械设备操作必须持证上岗,根据机械操作规定执行,严禁无证操作;

2、凡电动机械均按“三级管理二级保护”规定执行;

3、各种大型机械设备和中心型机具的保险装置、防护装置、限位装置齐全有效可靠,机械完好率必须达到95%以上,维修、保养、例保制度记录、防护标准等均由本单位机电部、工地主管人统一按国家部颁的规定和市建委、市劳动局的各种机械操作规程规定的实施,技术部门组织安全技术交底,安全部门定期进行检查监督;

9.5安全经济指标

重大安全事故为零,一般轻伤事故按月平均千人率计算为2‰,并结合以往的管理经验,制定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奖优罚劣。

(渝)13J05 难燃型膨胀聚苯板建筑外保温系统建筑构造10.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保护措施

施工前先对该建筑及周边建筑的现状进行详细调查,建立监测控制网点,及时监控各建筑物随施工进展而发生的变化,并将监测数据及时反馈回来,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制定相应措施。确保被保护的构筑物及地下管线的安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