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下载简介
镇环境综合整治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简介:
镇环境综合整治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一种详细规划和管理施工过程的文件,主要用于指导整个项目的实施。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1. 项目概述:对项目的总体描述,包括项目名称、地理位置、规模、改造目标等。
2. 设计目标与内容:明确环境综合整治的具体目标,如提升环境卫生、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增强绿化等,以及涉及的具体改造内容,如道路拓宽、绿化带建设、污水处理等。
3. 工程进度计划:按时间顺序列出各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和预计完成时间,包括勘察设计、土建施工、设施安装、验收等环节。
4. 施工组织:详细阐述施工队伍的组织结构,施工设备的选择和使用,以及施工流程和方法。
5. 资源配置: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分配和管理,确保满足施工需求。
6. 安全与质量管理: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质量控制方案,以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和工程质量。
7. 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评估施工过程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
8. 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如恶劣天气、设备故障等,制定应对策略。
9. 施工图与技术方案:施工图是施工的直接依据,技术方案则包括施工工艺、技术标准等。
这个设计是施工的蓝本,对于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及保证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镇环境综合整治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部分内容预览:
按施工总平面规划搭设现场办公、生活、生产设施,布设临时水电管线,做好安全防护设施,与交管、城管、环保及小区管理单位等各有关部门建立密切联系。
组织前期所需的设备机具、材料及施工人员进场,办理报建及开工手续。
迅速将暂设、围挡、大门建立起来GB 50418-2007 煤矿井下热害防治设计规范,并做好水、电源引进接通,道路及场地硬化,机械与材料进场等项工作。
8.2.1组织各部门有关人员认真审核施工图纸,领会设计意图,组织图纸会审。掌握工程建筑和结构的形式和特点,复核各主要尺寸及需要采用的新技术,同时审查建筑设备及加工定货有何特殊要求,对设计中的不详之处及疑难点及早做出解决,积极主动与甲方、监理、设计单位沟通,把设计及甲方的变更意图,在施工之前得以明确体现,指导施工。
8.2.2在对总体方案进行研究讨论后,编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并进行交底。针对特殊部位、施工难点部位的施工方法现场进行全方面的研究论证,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特殊作业指导书等,逐级进行技术交底,指导施工。
8.2.4制定技术工作计划
我公司将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部署,结合工程进度,施工条件等各项因素,针对不同分项工程制定和完善各单位施工方案,以使工程能按期、保质地进行。
8.2.5认真学习监理规程,积极配合监理单位工作,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8.2.6进行成本控制,制定供料计划,编制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
8.2.7采用项目法施工,结构施工采用均衡小流水的施工方法,合理安排工序的搭接,采用项目管理电脑软件系统,对施工进度计划进行网络优化,积极作好各项技术保障,在保证各项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做到结构、装修交叉施工立体作业,做好实际控制。
8.2.8对于所选用的水泥、外加剂、防水材料等作好复试和试验工作,同时做好各项见证试验,编制试验计划。
8.2.9运用钢筋放样软件提前进行钢筋放样和预加工,粗钢筋的机械连接等事项做好技术方案,为正常施工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8.4.2构件、门窗等成品在进场前,材料部门应会同有关人员去厂家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组织进场。原材料和半成品进场时要进行质量检验,不合格的要坚决退回,要做好进场材料的复验工作。
Φ150,从市政管网水源处接出两支Φ100管绕场四周环形布置,详见施工现场平面图,并引至各用水点。上部结构施工时,临时水通过电梯边墙面上楼。在A区、B区各设Φ40上水管,每层设两个供水点,用橡皮管接至使用地点。四层处各设临时水箱(5m×5m×2m),四层以上楼层通过高压水泵将临时水箱中的水泵至施工作业面。临时用水计算如下:
在施工过程中,考虑混凝土浇捣850m3/16h,抹灰1000m2/8h,砌砖40m3/8h。
混凝土浇捣Q1=430m3Nl300L/m3
抹灰Q2=1000m3N230L/m3
Kl=1.1K2=1.5
施工生活用水考虑现场施工人员500人/天,按16h工作时间。
现场供水管径为D=150mm,满足要求。
8.6施工临时用电计算
Z=552KW。取需用系数为KX=0.6,综合功率因数COSφ=0.65。
8.7施工总平面图布置?
我公司将本工程场地沿施工用地范围设围墙,将其全面封闭。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为加强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合理利用有限空间,场区内主要施工临时道路与已有道路相连并全部硬化,主要临时设施临时办公用房、操作间、厕所等,因场地实际情况设置。?
1、排水布置:根据本工程施工的特点,结构施工期间现场内必须设有砂石堆场,冲洗石料时会产生大量废水。因此现场布置时沿施工道路边设置排水沟,排水沟截面尺寸为300mm×300mm,排水沟要有3%坡度,排水沟上设置铸铁盖板,同时设置一个3m×3m×1m的污水池子,施工中排放的废水必须经排水沟排入池子,经过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
施工用电由业主提供的电源引入,由变压器的电源接出50mm2电缆线沿场内道路布置一条主供电线路。各施工区配4个配电箱,分担各部分的电负荷,现场设置照明路灯,主入口设置熵灯。电线的敷设、配电箱、漏电保护器的设置均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施工现场用安全规程。?
4、主要机械位置与加工场地、材料堆场位置均靠近主要进出场道路布置,方便材料转运,避免材料二次转运,节约费用及时间。?
5、其它布置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我公司将派出本公司最优秀的成建制的劳务处队伍进驻本工程。并分级签定劳务合同,进场前进行入场教育,特殊工种持证上岗,按时入场后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我公司本着保进度、保质量的原则,计划投入劳动力人员数量详见附表。?
第九章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建筑工程的测量放线工作是建筑施工的先导工序,要保证建筑的垂直度,几何形状、截面尺寸符合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需要建立较高精度的测量控制网作为施工放样的依据,根据该楼的地理环境,测量放线由富有经验的技术人员组成测量小组,为本工程提供测量服务。建立测量设备管理制度,所有测量仪器均要经过校验后方可投入使用,采用预放、精放的方法进行多道复核,确定平面控制轴线,依据现场实际情况选取定位基准点,采用“外控法”进行平面网络控制。5层以上主楼采用“内控法”完成,利用激光铅垂仪测设。测量施工方法如下:
“外控”和“内控”两种方法并用,相互校核,以保证测量准确无误。
利用已建立的控制网点作为基础施工放样的依据,利用首级控制网点为依据进行核验。
±0.000以上工程的施工中,依据设计图纸做好该工程沉降点的布点及埋设工作。施工期间每施工完一层进行一次沉降观测。沉降观测应用精密水准仪进行观测,按照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进行观测、记录观测数据,工程竣工后应绘制出建筑物的变形过程曲线,作为竣工资料,竣工后将沉降观测点及有关记录移交给业主继续观测。
该工程所埋设的控制网点,必须重视,埋设必须准确、牢固、可靠并严格加以保护。所有该工程的测量定位放线、沉降观测每次必须记录在案,作为原始记录必须存档保管,不得丢失。
1)采用大地全站电子速测仪(简称全站仪),进行定位测量,它具有精度高、速度快、电脑自动计算,自行改正误差等优点。
2)采用苏州产DZS2型精密水准仪进行高程测量及沉降观测。
3)采用DJ2经纬仪进行平面测量及外控垂直投测。
4)采用激光铅垂仪进行内控的垂直投测。
5)采用激光测距仪进行轴线复核等工作。
9.2房建工程施工方案
1.基坑开挖前,对轴线一次全面复核。?
2.本工程采用人工开挖,挖土过程中派专人负责质量监控。?
3.挖土范围:根据基础位置大小,确定挖土范围,放出灰线,才能开挖。?
4.严格控制挖土标高。每一基坑内设标高控制竹桩2~3个,以控制挖土标高。基坑放坡根据现场土质情况而定,一般为1:0.75放坡。坑底边离基础边缘放宽50cm作操作面和排水位置。?
5.挖土过程中遇有暗浜等土质异常处,应立即同设计部门取得联系,研究处理办法及时加固。即使挖通基底四周的排水沟和集水井,排水沟比基坑底面低0.3m,沟底坡度≥2%,专人负责用潜水泵排除基坑积水。为防止地面雨水流入基坑内,基坑四周地面作出坡向场地排水沟的坡度并筑坝挡水。?
6.基坑开挖完成后四周及主要通道设置1.2m高红白油漆相间的防护栏杆,有醒目的标志、警示牌,上下基坑须设专用通道或登高措施。?
7.基坑底尽量减少暴露时间,挖到设计标高修平后及时组织基槽验收,经设计、监理、地质勘探部门等签证后立即浇捣混凝土垫层。?
8.土方处理:本工程基坑土方就近堆放,留出施工通道。?
填土前应检验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均匀掺入干土或换土等措施;如回填土的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晒水润湿等措施。回填土应分层铺摊和夯实。每层铺土厚度和夯实遍数应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和机具性能确定。计划采用一般蛙式打夯机,故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50mm。每层至少夯打三遍。分层夯实时,要求一夯压半夯。
(1)本工程底板钢筋均为双层双向,基础梁最大钢筋规格为Ф25。剪力墙钢筋为双排双向,两层钢筋之间设置ф6拉筋,最大钢筋规格为Ф22。暗柱和连梁主筋最大钢筋规格为Ф22。
(2)本工程所用钢筋全部在现场集中加工。竖向水平大于Ф20钢筋采用机械连接,小于Ф20钢筋采用搭接连接。
1)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位置应设置在受力较小处;
2)各层楼板的下部钢筋应在支座内搭接,上部钢筋应在跨中1/3净跨范围内搭接,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规范和图纸要求;
3)墙体及暗柱内的钢筋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在规定的搭接长度的任一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接头数量比例不得超过如下规定:绑扎骨架和绑扎网受拉区及受压区均为50%。
(1)墙、柱插筋与底板筋交接处要设Φ12定位箍筋,并与底板筋点焊牢固,防止根部位移。墙、柱插筋与底板上铁网片之间设Φ12的拉结筋,以确保插筋不位移。
(2)按照墙身线,将墙的暗柱及墙水平定位撑按照保护层的要求与底板上层钢筋焊接牢固,然后绑扎插筋。
(3)墙、柱的钢筋采用定位框(蒙)12J9-2 环境景观设计,保证墙、柱主筋间距位置的准确。墙、柱钢筋保护层采用砼垫块。
(4)钢筋绑扎时,应上下层钢筋网片对齐,以利于混凝土的浇筑。底板钢筋网片的交叉点应每点绑扎,且钢丝扣成八字形,绑扣应正反对应,以增加钢筋绑扎的牢固性。
(1)梁的纵向受力钢筋采用双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同直径(双层钢筋直径不同时,以较大钢筋为准)的短钢筋,以保证其设计间距。
(2)梁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交错布置在受力钢筋方向上。
(3)为确保底板上下层钢筋之间距离,在上下层钢筋之间梅花型布置马凳铁(Ф16钢筋制成)固定,间距1500mm。在浇筑混凝土时,在底板上层钢筋上铺设跳板,以保证施工荷载通过跳板作用在钢筋网上,禁止直接作用在钢筋上。
×600mm,呈梅花形布置。结构各部位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和使用垫块形式见下表。
钢筋堆放时,会不可避免的淋到雨水。因此GB/T 39677-2020 OFD在政府网站网页归档中的应用指南.pdf,在钢筋使用前,应检查钢筋是否生锈,生锈的钢筋要做除锈处理,以保证混凝土对钢筋的握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