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下载简介
灵龙路东段市政道路工程顶管专项施工方案(已论证)简介:
灵龙路东段市政道路工程的顶管专项施工方案,是针对该路段在进行市政道路改造或扩建过程中,需要通过已有建筑物、地下管线或者其它障碍物而设计的一种特殊的施工技术方案。顶管技术是一种非开挖的地下施工方法,通过在地表开挖小孔,然后在孔中安装推送管,将管子从一个地方顶入另一个地方,以完成地下管线的铺设或维修。
这个专项施工方案首先会经过详细的工程分析和风险评估,包括对地质条件、地下管线布局、周边环境等因素的考虑。施工过程中会采用先进的顶管设备和技术,以确保施工的精准度和安全性,尽量减少对地面交通和周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会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论证过程中,可能包括专家的技术审查,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及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施工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通过论证,该方案已经得到了相关的批准,可以开始实施。
总的来说,这个专项施工方案是为灵龙路东段市政道路工程提供了一种高效、安全的施工方式,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周边环境的保护。
灵龙路东段市政道路工程顶管专项施工方案(已论证)部分内容预览:
⑵测量组根据顶管施工图纸和有关勘测资料,对交付使用的顶管轴线桩、平面控制三角网基点桩及高程控制的水准基桩等,进行详细的测量检测和核对,将测量成果报送监理工程师。定期对工作井下沉、水平收敛等监控量测数据进行总结分析,根据监控量测情况情况优化调整施工方案;
⑶详细制定关键工序的详细施工方法,以确保工程质量;
⑷认真做好各项试验工作,及时为施工提供技术参数,试验人员深入厂家调查把关,各种材料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1)场地平整及临时道路施工
场地平整应在具备施工条件时进行,面积大小按照作业坑、临时工棚、堆土区域,材料放置等使用范围确定。同时应考虑到吊车的摆放位置、占地面积大小、进出场道路是否满足吊车需要,如果不能Q/GDW 1738-2012标准下载,需要特殊处理。
施工现场是十陵河,场地平整后不能满足车辆通行,为保证工程材料及车辆到达施工地点,在整平碾压夯实的路基上铺筑砂砾石简易路面,砂砾石路面宽度6米,厚度0.5米。砂石路面必须满足密实平整,排水通畅不积水。
根据管线铺设走向,用GPS仪在现场地面上依据设计图纸准确放出管道铺设的中线控制桩,并确定顶坑位置,桩点必须是所顶管道的中心点。如遇障碍物,工作井位置应根据现场情况予以适当调整。控制桩放好后必须用砼保护好,待工作坑开挖后将中线和中心点引至工作坑内,便于随时检查和复查,并进行保护,以利于安装导轨和管道在顶进过程中起检查复核作用。
(3)设置施工标牌和隔离带
在工作坑处进行围栏挡护,高度1.1米,并设置明显标识、标牌,穿越处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过往行人和车辆注意安全。
夜间在每个警示点和隔离带处设置照明灯和信号灯,而且使用36伏的安全电压。
挖掘机、自卸汽车、钢筋加工设备等提前调试,根据施工进度要求随时进场;
前期施工的部分机械设备于开工前七日组织进场。进场前做好维修、保养及调试等工作。
后续施工机械随施工进度陆续组织进场。
将顶管施工所需材料提前做好材料采购计划,并上报给物装部。由物装部及时采购所需材料,避免耽误施工进度。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场地平整→设置施工标志和隔离带→圆形沉井制作→沉井下沉→沉井封底→顶管设备安装→管道顶进→管外壁压浆→闭水实验→竣工验收。
根据管道埋深及现场土质、水文地质情况,采用大口井等降低地下水位,井深超过管基至少2m,大口井的数量、布置位置按图纸要求设置。为保证大口井降水效果,打大口井时要检查管材的透水性能、钻孔质量、下管的性能、灌砂数量、清孔质量等。采用回转钻机,孔径比井管外径(包括过滤层)大30cm以上。钻冲成孔后井孔内的泥浆应稀释、置换,而后沉设井筒,跟着洗井。井筒的底部,用草袋片或土工布(30~40cm)包裹,下面用粗砂、砾石作反滤层,厚度约20cm。井筒与井孔之间的空隙,用砾石或石销等滤料回填至地下水位。地下水位以上可用土回填。大口井施工完成后应立即进行排泥及试抽水,防止淤塞。若试抽水6h后出水仍含有大量土颗粒呈混浊水时,应立即检查井筒封底、管口连接、过滤层等,如发现问题应及时修复或重新打井。大口井要在基坑开挖前7天降水。大口井降水一直要到基坑还填完毕才可以结束。期间工作坑内并挖水窝子明排坑内积水,保证降到基坑0.5m以下。
5.2.2顶进方法确定和顶管段单元长度的确定
(1)污水管道在土层中的地质情况
(2)施工场地地下水情况
1)施工现场及其附近地上或地下已无建筑物、构筑物、架空电线和各种设施等情况无需要控制地面沉降,选择最为经济的手掘式顶管。
2)从技术角度出发,管道埋深较大,地下水位较低,土层比较稳定,可使用手掘式顶管;
3)在技术方案选定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掘进机的成本,管材等方面的耗费进行经济对比分析,选择最为经济的手掘式顶管。
4)本工程设计的顶管工作井与接收的最大距离长度为55米,现有成熟人工掘进方式顶管能够满足施工条件和施工规范要求,为此本工程顶管的长度以工作井与接收井的距离为依据。
人工掘进顶管是常用的一种顶管施工方法,千斤顶先顶入工具管,工人可以直接进入工具管将土挖掘运出管道,然后首节管道连接工具管,继续顶入,循环挖土出土、直到管道顶进接收井。此方法施工作业人员可随时观察土层与工作面的稳定状态,造价低、便于掌握,但效率低,必须将水位降低至管基以下 0.5m 后,方可施工。
本工程根据设计要求,工作井按不同的顶管作业方式选取为沉井法或明挖法。(工作井位置平面图见附图)
沉井施工先在地面上或地坑内,制作开口的钢筋混凝土筒身,待筒身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在井内挖土使土体逐渐降低,沉井筒身依靠自重克服其与土壁之间的摩阻力,不断下沉直至设计标高,然后经就位校正后再进行封底处理。
(2)沉井底部的构造要求为:钢筋混凝土底板厚0.3(0.4)m。
(3)沉井总高度根据具体管底深度而定,根据设计要求,井底比管底深0.5m。
1)布置测量控制网。在现场要事先设置沉井中心线和标高的测量控制点,作为沉井定位放线和下沉观测的依据。
2)完成深井降水点的布设工作,其施工质量通过验收符合设计和规范的有关要求。
(5)沉井工作井工艺流程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设计的具体要求,沉井的施工方法为:分节制作、分节下沉。第一节沉井高度为3.2m(含刃脚),后续依次以每1.5m为一节,每两节下沉一次,直到沉到设计深度。
基坑开挖深度为2m,直径比工作井外径大1m, 坑底要平整,为保证沉井均匀下沉,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须将井区范围的障碍物清除,若遇到松软土层,必须予以清除,以砂或砂土回填、整平、夯实。基坑形成后立即以粗砂分层回填夯实,辅以洒水,用平板振动器或蛙夯密实,以保证填砂的承载力。
①钢筋安装必须严格按图施工,钢筋的规格、尺寸、数量及间距必须核对准确。
②井壁内的竖向钢筋应上下垂直,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其位置应按轴线尺寸校核。
③井壁水平筋的锚固长度,以及预留管道洞口处的加固钢筋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沉井模板由井壁模板、U型卡扣,钢筋箍、止水对拉杆组成,沉井井壁模板是定制的弧形组合钢模板,模板高1.5m,弧长有30cm和10cm两种,两种模板交替排布组合成圆形沉井井壁模板,用U型卡扣连接成整体(见下图),以上节沉井顶面作为下节模板板底,先清理板底与井壁模板之间的水平施工缝上的杂物,凿毛施工缝面上的混凝土,用高压水清冼。从底板外侧(即施工缝下约250MM 处)弹出水平线作为模板安装标高控制线,同时也作为模板起始线。在拆模后立即沿螺栓四周凿成30mm 深的凹坑,将螺栓两端割去,再用膨胀水泥砂浆堵严凹坑。支模详见下图:
沉井下部为刃脚,其支设方法取决于沉井的重量、施工荷载和地基承载力。常用的刃脚支设形式有垫架法、砖砌垫座和土模。
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施工条件分析,沉井的刃脚支设形式宜采用砖砌垫座。其作用是将上部沉井重量均匀传递给地基,使沉井制作过程中不会产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防止刃脚和井身产生破坏性裂缝,并可使井身保持垂直。砖砌垫座形式见下图示意:
①混凝土浇筑采用汽车泵直接布料入模的方法。每节沉井浇砼必须连续进行,一次完成,不得留置施工缝。
③混凝土浇筑应一次浇筑完成。
④混凝土捣固应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混凝土必须振捣密实。
⑥为了防止模板变形或地基不均匀下沉,沉井的混凝土浇筑应对称、均衡下料。
⑦上、下节水平施工缝应留成凸形或加设止水带。支设第二节沉井的模板前,应安排人员凿除或清理施工缝处的水泥薄膜和松动的石子,并冲洗干净,但不得积水。继续浇筑下节沉井的混凝土前,应在施工缝处铺设一层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⑧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2小时内应采取养护措施。
沉井下沉前,应对其在自重条件下能否下沉进行必要的验算。沉井下沉时,必须克服井壁与土间的摩阻力和地层对刃脚的反力,其比值称为下沉系数K,一般应不小于1.15~1.25。井壁与土层间的摩阻力计算,通常的方法是:假定摩阻力随土深而加大,并且在5m深时达到最大值,5m以下时保持常值。(计算方法详见计算书)
②沉井下沉的主要方法和措施
a第一节沉井制作完成后,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100%后方可进行刃脚垫架拆除和下沉的准备工作。
b井内挖土应根据沉井中心划分工作面,挖土应分层、均匀、对称地进行。挖土要点是:先从沉井中间开始逐渐挖向四周,每层挖土厚度为0.4~0.5m,沿刃脚周围保留0.5~1.5m的土堤,然后再沿沉井井壁每2~3m一段向刃脚方向逐层全面、对称、均匀地削薄土层,每次削5~10cm,当土层经不住刃脚的挤压而破裂时,沉井便在自重的作用下挤土下沉。
c井内挖出的土方应及时外运,不得堆放在沉井旁,以免造成沉井偏斜或位移。
d沉井下沉过程中,应安排专人进行测量观察。刃脚标高和位移观测每台班至少2次。当沉井每次下沉稳定后应进行高差和中心位移测量。每次观测数据均须如实记录。
e沉井时,如发现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分析研究,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如摩阻力过大,应采取减阻措施,使沉井连续下沉,避免停歇时间过长;如遇到突沉或下沉过快情况,应采取停挖或井壁周边多留土等止沉措施。
f在沉井下沉过程中,如井壁外侧土体发生塌陷,应及时采取回填措施,以减少下沉时四周土体开裂、塌陷对周围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g为了减少沉井下沉时摩阻力和方便以后的清淤工作,在沉井外壁宜采用随下沉随回填砂的方法。
h沉井开始下沉至5m以内的深度时DB34∕T 3469-2019 高延性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要特别注意保持沉井的水平与垂直度,否则在继续下沉时容易发生倾斜、偏移等问题,而且纠偏也较为困难。
i沉井下沉近设计标高时,井内土体的每层开挖深度应小于30cm或更薄些,以避免沉井发生倾斜。沉井下沉至离设计底标高10cm左右时应停止挖土,让沉井依靠自重下沉到位。
③井内挖土和土方吊运方法
沉井内的分层挖土和土方吊运采用人工和机械相配合的方法。挖掘机负责机械开挖井内中间部分的土方和将井内土方吊运至地面装车外运。井内靠周边的土方以人工开挖为主,以此严格控制每层土的开挖厚度,防止超挖。井内土体如较为干燥。
附图:沉井下沉开挖方法示意图
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考点100.pdf6)沉井封底的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