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1648-2022 公路振动搅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技术规程_.pdf

DB36T 1648-2022 公路振动搅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技术规程_.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3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78711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6T 1648-2022 公路振动搅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技术规程_.pdf简介:

DB36/T 1648-2022 是一个地方标准,全称为《公路振动搅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技术规程》。这个规程是中国江西省的地方标准,适用于公路工程中使用振动搅拌技术施工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与质量控制。该规程详细规定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材料选用、拌合、摊铺、振动压实、养生等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方法,旨在保证公路工程质量,提升施工效率,延长道路使用寿命。2022年的版本更新可能包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标准,以适应公路建设的技术进步。

DB36T 1648-2022 公路振动搅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技术规程_.pdf部分内容预览:

本文件适用于以碎石为原材料的水泥稳定类基层,以大然砂砾作为基层原材料的区 适用。

本文件在我省范围内所有气候条件下均适用。

5振动搅拌试验机及拌和设备

5.1振动搅拌试验机技术要求

GB/T 38769-2020 金属材料 预裂纹夏比试样冲击加载断裂韧性的测定5.1.1搅拌容量:>60L。 5.1.2振动频率:≥25Hz。 5.1.3电源电压:380V/50HZ。 5.1.4搅拌电动机功率:≥4.0kW 5.1.5振动电动机功率:≥2.2kW。 5.1.6振动强度:2~5。 5.1.7叶片与筒壁间隙:≤4mm。

5.2拌和设备技术要求

5.2.1应以搅拌装置整体作为振动活化源,振动搅拌技术原理参见附录A。 5.2.2不得采用附着式振动发生源或其他方式的振动发生源,振动搅拌机拌和特征参见附 录B。 5.2.3搅拌装置最大振动处振动强度大于或等于1.5。 5.2.4搅拌时间不小于8s,振动频率大于或等于25Hz

不同批次水泥不得混用: b)水泥品种发生变化时,应重新取样检测其技术性能

DB36/T16482022

表1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表2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6.4.4对0~3mm和0~5mm的细集料应分别严格控制大于2.36mm和4.75mm的颗粒含量。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细集料中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应不大于15%;二级及二级以下公 路,细集料中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应不大于20%。

5.4.4对0~3mm和0~5mm的细集料应分别严格控制大于2.36mm和4.75mm的颗粒含量。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细集料中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应不大于15%;二级及二级以下公 路,细集料中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应不大于20%。

DB36/T1648—2022

6.6配合比设计一般规定

6.6.1混合料组成设计应按设计要求,选择技术经济合理的混合料类型和配合比。 6.6.2应根据公路等级、交通荷载等级、结构形式、材料类型等因素确定材料技术要求。 6.6.3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组成设计应包括原材料检验、混合料的目标(经验)配合比选 取、混合料的生产配合比优化和施工参数确定四部分。 一一日标合比选配应证工到术中究

6.6.1混合料组成设计应按设计要求,选择技术经济合理的混合料类型和配合比。 6.6.2应根据公路等级、交通荷载等级、结构形式、材料类型等因素确定材料技术要求。 6.6.3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组成设计应包括原材料检验、混合料的目标(经验)配合比选 取、混合料的生产配合比优化和施工参数确定四部分。 6.6.4目标配合比选取应包括下列技术内容: a)选择级配范围; b) 确定结合料类型及掺配比例; 验证混合料相关的设计及施工技术指标。 6.6.5 生产配合比优化应包括下列技术内容: a) 确定料仓供料比例; b) 确定水泥稳定材料的容许延迟时间; c) 确定结合料剂量的标定曲线; d) 确定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 6.6.6 施工参数确定应包括下列技术内容: a 确定施工中结合料的剂量: b) 确定施工合理含水率及最大干密度: 验证混合料强度技术指标。

b) 确定结合料类型及掺配比例; c) 验证混合料相关的设计及施工技术指标。 6. 6.5 生产配合比优化应包括下列技术内容: a 确定料仓供料比例; b) 确定水泥稳定材料的容许延迟时间; c) 确定结合料剂量的标定曲线; d) 确定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 6.6.6 施工参数确定应包括下列技术内容: a) 确定施工中结合料的剂量; b) 确定施工合理含水率及最大干密度: 验证混合料强度技术指标。

6.7配合比设计试验方法

6.7.1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宜采用垂直振动试验方法。 6.7.2采用垂直振动成型法成型水泥稳定碎石直径150mm×高度150mm圆柱体试件。 6.7.3应根据当地材料的特点和混合料设计要求,通过配合比设计选择最优的集料级配。 6.7.4在施工过程中,材料品质或规格发生变化、结合料品种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进行材 料组成设计。

6.8.1取满足要求的碎石,按颗粒组成进行计算,确定各档碎石的组成比例和合成级配。 6.8.2在保证混合料强度不变或满足要求的前提下,提高搅拌质量和效率,尽量降低水泥 用量,降低资源损耗和功耗,减少后期收缩裂缝的产生。 6.8.3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类材料最大公称粒径不超过31.5mm,混合料集料级配范围应符 合表3的规定

思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级

DB36/T16482022

5.8.4悬浮密实型水泥稳定类 基层最大公称粒径不超过31.5mm,底基层最大公称粒径

表4悬浮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级配范围

式中: Rd一一强度设计值,MPa; Cv一一该组试件强度的变异系数,%; Z。一一保证率系数,高速、一级公路保证率取95%,Z。=1.645;其他公路保证率取90%, Zα=1.282。 6.9.8对6.8.1~6.8.7进行总结以及施工延迟时间的确定。 6.9.9配合比设计报告应包括:原材料检测结果、设计级配范围及级配曲线、最佳含水率 和最佳干密度、水泥剂量、粉煤灰剂量、7d无侧限抗压强度或7d劈裂强度、强度变异系数、 最大干密度确定方法和试件成型方法等内容。 6.9.10在目标配合比选取中,应选择不少于5个结合料剂量,分别确定各剂量条件下混合 料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按相关试验规范确定。 3.9.11应根据试验确定的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及压实度要求成型标准试件,验证不同 结合料剂量条件下混合料的技术性能,确定满足设计要求的最佳剂量。 6.9.12在目标级配曲线优化选择过程中,应选择不少于3条级配曲线,试验级配曲线可按 推荐的级配范围和以往的工程经验构造。

DB36/T1648—2022

9.13选定目标级配曲线后,应对各档进行筛分,确定其平均筛分曲线及相应的变异系数, 按2倍标准差计算出各档材料筛分级配的波动范围。 9.14应按下列步骤合成目标级配曲线并进行性能验证: 按确定的目标级配,根据各档材料的平均筛分曲线,确定其使用比例,得到混合料 的合成级配; b 根据合成级配进行混合料垂直振动击实试验和7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验证 混合料性能;应根据已确定的各档材料使用比例和各档材料级配的波动范围,计算 实际生产中混合料的级配波动范围:并应针对这个波动范围的上、下限验证性能。

6. 10 施工配合比

6.10.1根据目标配合比确定的各档材料比例,应对拌和设备进行调试和标定,确定合理的 生产参数。 6.10.2对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应分别进行不同成型时间条件下的混合料强度试验,绘制 相应的延迟时间曲线,并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容许延迟时间。 5.10.3每天施工前,应检测原材料级配及天然含水率,验证混合料配合比准确性及稳定性

7.1.1施工宜安排在气温5C~37C时进

7.2.1施工前应对原材料质量进行全面检测,不合格原材料不得用于施工。

DB36/T16482022

7.2.2施工前应对施工设备全面检查,确保施工设备满足施工要求,并应调试到最佳工作 状况。 7.2.3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7.2.4根据拌和楼生产能力确定水泥钢制罐仓的容量(至少2个罐,一般不宜小于100t), 罐仓内应配有水泥破拱器,以免水泥起拱停流。 7.2.5进场材料检验合格、拌和设备标定后,应对拌和设备进行试拌,检验拌和设备工作 稳定性,确保生产出的混合料满足目标级配的要求。 7.2.6施工前应铺筑长度不少于200m的试验段,根据搅拌、摊铺、碾压等实测数据DB61/T 1133-2018标准下载,确定 施工相关的技术参数

7.4.1运输车辆在每天开工前,宜检验其完好情况,装料前宜将车厢清洗干净,装料后尽 快运至施工现场。 7.4.2已装到运输车上的混合料应覆盖,并尽快运送到铺筑现场。当车内水泥稳定碎石混 合料不能在水泥初凝前运到工地摊铺压实时,须予以废弃

7.5.1摊铺机应具有良好的抗离析能力,应保证足够的厚度,碾压成型后每层的摊铺厚度 宜不小于160mm,最大厚度宜不大于360mm。 7.5.2具有足够的摊铺能力和压实功率时,可进行大厚度摊铺,具体的摊铺厚度应根据试 验结果确定。大厚度的摊铺施工时,应增加相应的搅拌能力。 7.5.3应在下承层施工质量检测合格后,开始摊铺上面结构层。采用两层连续摊铺时,下 层质量出现问题时,上层应同时处理。 7.5.4下承层是水泥稳定材料时,应先将下承层清理干净,并酒铺水泥净浆,再摊铺上层 混合料。 7.5.5应采用摊铺功率不低于120kW的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或稳定材料摊铺机摊铺混合料, 7.5.6摊铺准备工作应符合以下要求:

a)严格控制基层厚度和高程,保证路拱横坡度满足设计要求; b)下承层酒水湿润后,表面还应撒水泥浆。水泥用量宜为1.0kg/m~1.2kg/m。 7.5.7摊铺应符合以下要求:

DB36/T1648—2022

采用梯队流水作业模式,相邻两台摊铺机的型号及磨损程度宜相同,在施工期间 两台摊铺机的前后间距宜不大于10m,且两个施工段面纵向应300mm~400mm的重 叠; b) 摊铺速度宜控制在1.5m/min~2.0m/min,且尽量匀速、不停歇地摊铺; ) 摊铺机应开启振动器和夯锤。振动器振动频率应不低于30Hz,夯锤冲击频率应不 低于20Hz。 5.8对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在摊铺过程中宜设立纵向模板

7.6.1碾压机械的种类应当满足施工需要,并确保与搅拌、摊铺能力相匹配。 7.6.2在含水量适量减少的条件下,先用26t以上胶轮压路机进行初压。 7.6.3应安排专人负责指挥碾压,严禁漏压和产生轮迹。 7.6.4直线段,压路机应从外侧向路中心碾压;平曲线有超高路段,由低侧向高侧、自内 向外碾压。 7.6.5应按表5方案碾压,并通过试验路段最终确定碾压程序与工艺,

7.6.6在碾压过程中出现软弹现象时,应及时将该路段混合料挖出,重新换填新料碾压。 7.6.7碾压作业应在水泥初凝前完成,并达到规定压实度《蒸压硅酸盐企口小型砌块应用技术规程 CECS432:2016》,基层表面无明显轮迹和微裂纹 7.6.8碾压过程中,压路机严禁随意停放,应停放在已碾压完成的路段。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