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37-总体城市设计.pdf简介:
总体城市设计,也称为城市规划或城市设计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城市规划和设计方法,它涉及到城市的物理形态、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公共空间、建筑风格、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等多个方面。总体城市设计旨在创建一个宜居、可持续、和谐的都市环境,它不仅仅是关于建筑物的排列,更是一种城市生活方式的塑造。
总体城市设计的核心理念包括:
1. 空间整合:关注城市各个功能区域的协调,包括居住、商业、办公、娱乐等,形成有机的整体。
2. 环境友好: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如绿色空间、公园、湖泊等,以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3. 可持续发展:考虑城市的长期发展,包括交通、能源、水资源等的合理利用,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
4. 社区参与:鼓励公众参与城市设计决策,以确保城市设计能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5. 文化传承:尊重和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同时融入现代元素,形成独特的城市风貌。
6. 人性化设计:以人为本,注重公共设施的便利性和舒适性,提高城市的宜居性。
通过总体城市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城市发展的诸多问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社区割裂等,实现城市的高效、和谐、可持续发展。
37-总体城市设计.pdf部分内容预览:
总结而言,盐城总体城市设计在整体意向确立 的基础上,从宏观层面提出四大目标和十大策略,针 对城市整体结构进行分析与研究;在中观层面对构成 城区环境的七大要素进行系统分析和城市设计引导; 在微观层面,对集中体现城市特色的具体地块、道路
尤秀规划设计一等奖,上海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 主要编制人员:夏南凯王耀武鲁赛周海波陈超刘凌云徐通郭雁
落、景观、规划考研加油站
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造价与成本管理精讲PPT从经验判断走向定量分析
从经验判断走向定量分析
一总体城市设计方法探索
romExperientialJudgementtoQuantitativeAnalysis SeekingaffterMasterUrbanDesignMethods
杨一帆邓东肖礼军伍敏 ang Yifan Deng Dong Xiao Liu
探索空间句法技术、社会学分析方法、 例的分析中,成功辨别和求证出“苏州不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是‘4+1’个苏州的拼合”这一核心判断,从而引导总体 总体城市设计方法苏州
保索空间句法技术、社会学分析方法、 的分析中,成功辨别和求证出“苏州不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是‘4+1’个苏州的拼合”这一核心判断,从而引导总体城市设计 总体城市设计方法苏州
城市设计长期以来缺乏客观理性的分析手段与 严谨的规划设计程序,对场地的认知和对问题的把握 主要依赖经验判断,城市设计成果的水平主要依赖设 计者自身的修养,城市设计的科学性非常脆弱。虽然 成市设计没有固定模式,但城市空间与物质形态的发 展有其固有规律,《苏州总体城市设计》工作小组试 图以苏州为例,推动基于客观分析技术的城市设计方 法研究。 苏州经济高速发展,2006年在全国内地城市 中GDP排名第五,然而苏州昔日仙境般的“人间天 堂”几成为现实中乏味的“世界工厂”,土地、水、 主态环境、产业持续竞争力和文化特色等方面已面临 互大的困境和挑战。苏州处于先发地区,城市发展转 型的经验对其他城市具有示范意义,城市设计需要顾 的自然与人文要素复杂而集中,有作为城市设计方 研究典型案例的良好条件。
型、社会学调查、GIS系统分析、三维模型推演等 观分析手段对认知城市,分析城市空间问题的作用; 探讨运用这些客观分析结果推导具体城市设计方案的 实际效果,从而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引导城市设计方 案的形成。 (2)方案的校核技术。运用以上客观分析工具 对城市设计初步方案进行预先校验,以及在多方案比 较中提供客观的评价依据。 (3)方案的修改程序。在客观校验与评价的基 础上,引导方案进行修正,力争使城市空间与功能更 加利于人的活动与使用。并建立对方案的“推导与设 计一校核一修正”的严肃程序。 第三,摸索城市设计成果向管理语言的有效转 化途径。 (1)总体城市设计与总体规划的衔接与反馈。 探索运用空间句法、三维推演等城市设计方法与技 术,分析城市空间结构,尤其是城市中心与次中心分 布与形态,以及与功能、交通等相关要素的衔接与协 调,并将研究成果向总体规划反馈。 (2)城市设计对控规的指导。总体规划确定用 地布局、基础设施等城市建设的重大可题后,对各区 片的建设强度、高度、公共空间的属性、风貌特征缺 乏引导,或描述过于概念,难以起到指导下位规划编 制和指导建设的作用。希望通过对关键地区的城市设 计方法研究,找到能直接支撑控规编制要点的分析途 径,提高控规编制和规划管理的科学性,
《苏州总体城市设计》工作小组试图探索一套 实证的调研方法,理性的对城市中心体系、公共空间 系统等与城市使用与感知相关的建设问题进行识别与 读,以应对快速发展条件下城市物质空间发展的复 杂性、多变性。希望摸索一套研究城市形态演变的适 宜技术,以及适应快速发展的城市设计方法,规范城 市设计过程,在研究和规划方法上强调对客观分析技
(3)城市设计与地方法规的衔接与转化。对于 象苏州这样有立法权的大城市,通过以实证分析与研 究为基础的城市设计技术手段,合理确定相关的城市 建设、管理条例和规定。
三、苏州案例一问题识别与求证
历史上的苏州以工商繁盛、人文荟萃、世间美 景名扬九州,现在的经济发展成就也有目共赌,苏州 始终是国内备受瞩目的重要城市之一。 苏州中心城区周边的“四角山水”和西部山体 屏障整体结构不变,北部荷塘月色湿地公园、东部金 鸿湖、南部太湖梢扩充了城市周边大型水体空间,苏 州“七面环湖,一面望山”的山水格局依稀可见。古 成风貌基本得到保护。苏州良好的自然人文基础尚 存。 然而,现有的发展模式导致高速的经济增长直 接威胁苏州昔日天堂盛景的延续。通过卫星影像判读 和环境监测数据显示:规划区范围可用于城市建设的 土地资源几近耗竭,地表热环境恶化,水环境和空气 亏染不断上升。历史上江南水乡、繁华市井、诗意栖 居的世间美景逐渐消逝。城市设计民意调查的结果惊
时,零乱的高层分布,混杂的城市色彩,不协调的建 筑设计,公共设施总量不足且分布不均,迷失的公共 空间,缺乏整治的社区等问题也是“4+1”个苏州分 而治之,缺乏在共同城市建设目标下的统合的自然反 快 而对苏州城市的核心判断(现状苏州不是一个 有机整体,而是“4+1”个苏州的拼合),是在对大 量实证资料的客观分析前提下逐步获得并求证的
民意支撑了苏州城市建设总目标—“青山清 水,新天堂”,也启发苏州总体城市设计确定“保育 可持续的自然本底环境,促进城市繁荣”的设计原 则。 2.总问题:“苏州是一个有机整体,还是东西 南北中相互分隔的“4+1”个独立王国?” 行政分割、自然边界分割、重大基础设施分割 等因素,综合导致原本完整的苏州被切割成“4+1" 个苏州。各区分别以自身需要出发,希望建立一套完 备的城市功能,封闭的空间结构,导致大量的重复建 设JTG/T 3512-2020 公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项目之间的恶性竞争,苏州各区之间的互补、协 调不断受到破坏,诸侯割据的特征不断显现,城市的 整体结构受到严重损害。主要表现在明显的边界分 制:低质低效的通道空间:发育不善的中心体系。同
以苏州中心城区范国现状路网为基础,建立空 间句法模型,通过大型计算,分析由纯空间因素决定 的各段城市街道的活动潜力,由此给出对城市空间整 合度,城市中心与次中心发育潜力等问题的客观评 价。该方法在全世界300多个城市进行验证,空间句 法分析结果与现实状况的匹配度通常在60%~70%之 间,这样的匹配度已经完全能够支撑城市设计的大多 数重要判断。 空间句法分析的三项判断,直接诊断出苏州空 间结构中的薄弱环节: (1)中心城区的空间结构被行政界限、大型基 础设施明显切割,城市破碎为外围4区与老城拼贴成 的“4+1”个苏州。街道空间的活跃度在片区边界附
左迅速削弱。老城空间结构未能顺利延伸到外围片 (2)10km与20km活动半径的分析结果显示 十字交叉的人民路与干将路成为城市结构中最突出的 部分。这与苏州日常通勤活动的特征一致,正好反映 了外围片区之间的空间整合度弱,加重了古城压力。 (3)1000m和800m半径的分析结果显示,人 民路与干将路等城市主要道路的重要性弱化,而各居 住区的空间结构凸现出来。人民路、干将路等城市干 道成为分割中观城市空间的因素。 结合对“老苏州人”、“新苏州人”、“外来 人出行特征和日常生活方式的调查,以及对被访人 群“城市心理地图”的分析,市民对不同片区的认知 差异巨大,存在明显的小区域认同心理。 事实证明,行政边界的分割导致苏州城市内部 空间结构的分离,进而导致城市不同片区生活和心理 分割。针对这些判断,确定了苏州在总目标指引下的 整体空间结构和片区特色引导策略。
苏州中心体系处于“有心无核”的状态。苏州 市及各个片区并不缺乏中心,更加准确地说,各个片 都不同程度地形成一定的综合服务职能聚集区,但
苏州中心体系处于“有心无核”的状态。苏州 市及各个片区并不缺乏中心,更加准确地说,各个片 都不同程度地形成一定的综合服务职能聚集区,但
B.吴中区与老城区行政边界两侧现状用地性 9.进入苏州的主要通道被工业仓储用地封堵 10.苏州现法主要高晨分布
B.吴中区与老城区行政边界两侧现状用地性 9.进入苏州的主要通道被工业仓储用地封堵 10.苏州现状主要高晨分布
与整体城市空间的良好整合,并把握住场地特征, 出了各自的空间特色。同时,城市设计成果在GIS平 台上的推演结果DB37∕T 5150-2019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被固定下来,其中用地布局、开澈 空间与建筑实体控制要求等重要结论被直接纳入同步 进行的吴中中心区控规成果。而下一步需要做的将是 巴GIS平台作为规划管理的系统工具,实现统一平台 上的“城市设计一控规编制一规划管理”无缝衔接。
是这若干中心之间缺少整合,各自独立,从而导致尽 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却无法形成明确的核心功 能与中心形象。 各区和各级中心缺乏明确的定位和发展目标, 建设过程中呈现“同质同构”恶性竞争的状况,选择 同样的大尺度空间形态、发展模式,引进雷同的功能 与项目。 空间句法模型从纯空间角度判读,辨析出苏州 最活跃区域仍然在古城中心。外围四区的活力区域并 不在各区的中心,高新区狮山路附近呈现出初步的中 心结构,但非常微弱;吴中中心区整合度较低,未能 承接古城的活力,而东西两侧反而呈现较高的区域整 合度;园区的中心在整个系统中整合度偏低,热点地 区同样偏于南北两侧;相城区还未形成明显的中心结 构。 经过对高新区中心和吴中中心区底层业态进行 详细踏勘,对交通流情况进行了全时段的点调查, 发现城市中心区的底层使用状态不利于形成有活力的 城市功能区,缺乏核心公共空间,中心区交通流以通 过性为主。整体上看,中心区缺乏中心性。 针对城市中心的典型问题,总体城市设计中对 高新区中心和吴中中心区进行了重点设计,并将空间 方植入苏州城市GIS三维模型进行沙盘推演,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