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ECS997-2022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CECS997-2022 高韧性混凝土加固砌体结构技术规程及条文说明.pdf简介:
"T/CECS997-2022 高韧性混凝土加固砌体结构技术规程"是一部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CECS)发布的技术规程,其全称为《高韧性混凝土加固砌体结构技术规程》。该规程主要针对在既有砌体结构中采用高韧性混凝土进行加固的工程设计、施工和质量控制等方面,提供了一套详细的技术标准和操作指南。
《规程》的主要内容可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 高韧性混凝土的材料选择和性能要求:规定了高韧性混凝土的组成、性能指标和适用范围。
2. 加固设计:阐述了如何对砌体结构进行加固计算,包括荷载分析、结构受力分析、加固方案设计等。
3. 施工技术:规定了高韧性混凝土加固砌体的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措施和验收标准。
4. 安全与环保:强调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和环境保护要求。
5. 条文说明:对规程中的关键术语、技术参数和操作步骤进行了详细解释,便于施工人员理解和执行。
总的来说,这个规程为高韧性混凝土在砌体结构加固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套科学、规范的操作指南,对于保证工程质量、提升结构安全性和延长砌体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T/CECS997-2022 高韧性混凝土加固砌体结构技术规程及条文说明.pdf部分内容预览:
式中:—高韧性混凝土加固后第i楼层抗震能力的增强 系数; 网一 第i楼层第墙段高韧性混凝土面层加固的增强 系数; % 基准增强系数,指240mm厚墙体加固后的承载力 增强系数; A.o一一第i楼层中验算方向原有抗震墙在1/2层高处净截 面的面积(mm²); A,o一一第i楼层中验算方向面层加固的抗震墙i墙段在1/ 2层高处净截面的面积(mm); n一一第i楼层中验算方向上的面层加固抗震墙的道数; two一一原墙体厚度(mm)。 5.4.5采用高韧性混凝土加固后,墙体抗震受剪承载力的基准 增强系数按下式计算:
VdE =1 + VMS
JG T163-2013 钢筋机械连接用套筒.pdf中: VMPo 240mm厚原墙体的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N)
可按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的有关规定计算; 时,仍取5.00。 注:原墙体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平均竖向压应力6o>0.8f时, p应乘以0.8进行折减,为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5.4.6高韧性混凝土加固采用综合抗震能力指数验算时,有关 构件支承长度的影响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 准》GB50023的规定作相应调整,有关墙体局部尺寸的影响系 数应取1. 00。 5.4.7采用高韧性混凝土加固后,墙体的侧向刚度计算应符合 下列规定: 1墙体高宽比小于1时,可只计算剪切变形:
2墙体高宽比不大于4且不小于1时,应同时计算弯曲和 剪切变形:
(+) EmAm +EaAd E= A. +A.
6.1.1加固砖砌体结构的高韧性混凝土面层厚度,双面加固时 单侧厚度不应小于10mm,单面加固时不应小于15mm。 6.1.2当加固砖体结构的单面高韧性混凝土面层厚度大于 30mm时,应在面层中配置钢筋,形成配筋高韧性混凝土面层: 且配筋高韧性混凝土面层宜双面设置。 6.1.3加固用的钢筋,宜选用HPB300级或HRB400级钢筋。 用于植筋或锚固的钢筋,应米用热轧带肋钢筋。 62高韧性湿紧土面层加固
2.1当原筑砂浆强度低于1.OMPa时,高韧性混凝土面层 墙体之间应采用局部嵌缝处理(图6.2.1),嵌缝深度为 Dmm~15mm。局部嵌缝采用梅花状布置,每个嵌缝部位宜易
图6.2.1高韧性混凝土面层嵌缝示
1一高韧性混凝土嵌缝,2一高韧性混凝土,一高韧性混凝土面层厚度
凿不少于4条水平灰缝和3条竖向灰缝,嵌缝部位的净间! 大于600mm
大于600mm。 6.2.2采用高韧性混凝土面层加固时,面层端部应采用嵌缝、 开槽或L形倒角等锚固加强措施(图6.2.2)。
(a)面层端部L形倒角
(b)面层端部开植嵌入墙内
图6.2.2防止面层剥离措施示意 1一高韧性混凝土
6.2.3高韧性混凝土加固遇门窗洞口时,单面加固宜将面层延 伸至洞口侧边锚固,双面加固宜将两侧的面层在洞口处闭合 (图 6. 2. 3),
图6.2.3加固门窗洞口做法 1一高韧性混凝土
6.2.4砖砌体构件受压加固时,高韧性混凝土面层宜双面布置, 当采用高韧性混凝土单面加固时,应采取适当加强措施。 6.2.5采用高韧性混凝土面层对砖砌体构件受压加固,当面层 厚度大于20mm时,应在面层中设置拉结筋(图6.2.5),拉结 筋的间距不应大于600mm,且宜为梅花状布置。双面加固时, 结筋应采用直径不小于6mm的S形钢筋,S形钢筋的穿墙孔 洞可采用灌浆料填实;单面加固时,拉结筋应采用直径不小于 6mm的L形钢筋,锚入深度不小于120mm,孔洞应采用结构胶
真实,结构胶的性能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加固诊 十规范》GB50702的有关规定。
1一S形钢筋;2一L形钢筋;3一高韧性混凝土
6.2.6高韧性混凝土面层加固独立砖柱及高宽比大于4的砖墙 时,应采用四面围套加固,加固面层厚度不宜小于20mm。 6.2.7砖砌体构件受压加固时,底层墙体的高韧性混凝土面层 应向下延伸至基础项面;砖砌体构件受剪或抗震加固时,底层墙 体的高韧性混凝土面层可不设基础,但在室外宜加厚并伸入地面 以下不小于200mm或伸至地圈梁顶面。
6.3.1配筋高韧性混凝土面层中的钢筋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竖向钢筋及水平钢筋的直径宜采用6mm~10mm,间距 不宜大于300mm,且水平钢筋宜设置在竖向钢筋内侧;钢筋网 片与墙体之间的拉结可采用S形拉结筋,间距不宜大于900mm, S形拉结筋应在水平钢筋和竖向钢筋交接处拉结; 2竖向钢筋及水平钢筋的直径和间距应计算确定;加固面
层内,竖向受压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2%,竖向受拉钢筋的 配筋率不应小于0.15%: 3受力钢筋的高韧性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受力钢筋与砌体 表面净距不应小于5mm。 6.3.2配筋高韧性混凝土面层中纵向受力钢筋的上、下端均应 有可靠的锚固;其上端应锚固在楼层构件、圈梁或配筋的混凝土 垫块中,其伸入地下一端对于受压加固应锚固在基础内、对于抗 剪或抗震加固应伸入地面以下不小于500mm,锚固可采用植筋 方式,钢筋的锚固长度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 术规程》JG145的有关规定确定。 6.3.3采用配筋高韧性混凝土面层加固砖砌体结构时,竖向钢 筋宜采用等强集中配置穿板连接筋的方式穿过楼板(图6.3.3), 穿板莲接筋宜采用HRB400级钢筋,直径宜天于上下层配筋高 韧性混凝土面层中竖向钢筋的直径,穿板连接筋的间距宜为 600mm,对于预制楼板,宜从板缝之间穿过。穿板连接筋与上, 下层配筋面层中竖向钢筋的搭接长度1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 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且不小于400mm。
图6.3.3楼板处集中配置穿板连接筋做法 1一穿板连接筋,2一穿墙拉结筋
6.3.4独立砖柱及高宽比大于4的砖墙采用配筋高帮
独立砖柱及高宽比大于4的砖墙采用配筋高韧性混凝土
面层围套加固时(图6.3.4),加固面层厚度不宜小于35mm, 应保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要求。加固砖墙的竖向钢筋和水平闭合 钢筋间距均不应大于300mm,竖向钢筋直径不应小于8mm,水 平闭合钢筋直径不应小于6mm。加固独立砖柱的竖向钢筋直径 不应小于10mm,闭合箍筋的直径不应小于6mm,箍筋间距不 应大于150mm,砖柱上、下两端各500mm范围内箍筋应加密, 其间距应取100mm。
箍筋宜采用HPB300级钢筋;组合圈梁的纵筋和箍筋直径分 不应小于10mm和6mm,组合构造柱的纵筋和箍筋直径分别l 应小于12mm和8mm,箍筋间距不宜大于300mm。
·I 高韧性馄凝士加固砖码体结构的施工直按下列工 清理原构件表面装饰层: 砌体表面嵌缝部位灰缝剔凿; 3 安装钢筋网、拉结筋; 4 清理浮灰; 制作灰饼; 浇水润湿构件表面; 7 压抹高韧性混凝土; 8养护。 注:“安装钢筋网、拉结筋”的工序只在设计方案中有钢筋网和拉结筋 时进行。 7.1.2高韧性混凝土施工时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耳不应进 行冬期室外施工,冬期室内施工应采取专门的施工措施。
7.1.2高韧性混凝土施工时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且不应进
7.2.1高韧性混凝土材料进场时应检查产品使用说明书、出) 检验报告或产品合格证、产品性能全项检验报告或型式检验报告 等质量证明文件。全项检验报告应包含本规程第4.4.1条和第 4.5.1条规定的所有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检验项目,且检验结果 应满足本规程表4.4.1和表4.5.1的要求。 7.2.2高韧性混凝土材料进场后应见证取样复验其等效驾曲韧 性、等效弯曲强度、抗折强度和立方体抗压强度,检验合格后方 可用于施工,进场复验的检验和评定方法应符合本规程附录B
7.2.3高韧性混凝王材料进场复验应按检验批进行,向一厂家、 同一生产批次、同一进场时间每100t成品十混料和纤维为一个 检验批,不足100t也按一个检验批计,每一批次、每一个检验 项目应抽样留置不少于1组试件,每组3个试件。
7.3.1加固施工使用的机具应满足施工需要,且性能应稳定 可靠。 7.3.2加固施工过程中应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作业人员应正确 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7.3.3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应仔细阅读设计文件和相关产品使用 说明书;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质量技术交 底DB33T1199-2020 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改造技术规程(发布稿),并应经培训掌握施工操作要领。 7.3.4受压加固时应卸除结构构件上的活荷载,必要时应设置 临时卸荷支撑。 7.3.5施工操作脚手架应符合施工方案要求,搭设完成并经验 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7.3.6施工样板宜在施工现场加固构件旁采用相同材料和施工 工艺进行制作,
7.4.1原砌体构件表面碱蚀严重时,应先清除松散部分并用高 韧性混凝土修补,已松动的勾缝砂浆应剔除。在清理、修整原结 构、构件过程中发现的裂缝和损伤,应逐个予以修补,当修补有 困难时,应进行局部拆砌。修补或拆砌完成后,应用清洁的压力 水冲刷干净。 7
.4.2高韧性混凝土施工前,应提前对构件表面浇水润, 特构件表面湿润无明水后进行施工。
7.4.3高韧性混凝土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搅拌机转速不 宜小于45r/min,并宜按以下投料顺序进行搅拌:先加入水,在 搅拌过程中加人干混料,待拌合物搅拌均匀后加人纤维,继续搅 拌不宜少于5min,待纤维分散均匀后停止搅拌
拌不宜少于5min,待纤维分散均匀后停止搅拌。 7.4.4高韧性混凝土单次压抹厚度不宜超过15mm,当面层 度大于15mm时宜分层压抹,前后两层压抹时间间隔不应 过4h,
后及时进行喷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d。日平均气温低于 10℃时DB3301/T 0287-2019 生活性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建设管理规范.pdf,养护时间不宜少于 1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