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04/T 433-2022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J04/T 433-2022 高等院校智能化系统设计标准.pdf简介:
你提到的 "DBJ04/T 433-2022 高等院校智能化系统设计标准" 是中国地方标准,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适用于高等学校的智能化系统设计。这个标准主要目的是为了指导和规范高等学校的智能化系统建设,包括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化和智能化设计。
具体来说,该标准可能涵盖了以下内容:
1. 系统架构设计:规定了智能化系统的整体架构,包括硬件设备、网络、数据采集、处理和传输等组件的配置和连接方式。
2. 功能模块设计:强调了智能化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如教学资源共享、学生管理、校园安全、能源管理等的智能化实现方法。
3.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强调了在智能化系统设计中如何保护学生和教职员工的个人信息安全,以及如何防止数据泄露。
4. 用户体验:规定了智能化系统的易用性、可访问性和可扩展性等用户界面设计原则。
5. 技术选型和标准遵循:给出了在选择硬件、软件和通信技术等方面的建议,以及如何遵循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
6. 实施与维护:提供了一套实施和后期维护的指南,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持续优化。
这个标准的发布,对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智能化进程,提升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DBJ04/T 433-2022 高等院校智能化系统设计标准.pdf部分内容预览:
10.1.9智能化系统的总线或信号线、控制线不得与强电电氵 管或共槽敷设,弱电线路保护管宜采用金属管,并应良好接 10.1.10为室外或者室内一般情况下人可触及到的弱电装量
备供电的电源回路,须设置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剩余动作电流的 选择,除了保证人身安全外,还应确保回路正常运行时的自然泄漏 电流不致弓引起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误动作(自然泄漏电流应以实 测为准,设计时可参考本标准附录A数据)。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 选择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 的相关规定。 人
10.2.1智能化系统防雷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物防雷设 计规范》GB50057、《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 的相关规定。 10.2.2智能化系统接地一般应具有直流电源回路接地(直流地) 信号回路接地(信号地)和保护接地(PE)、防雷接地、屏蔽接地 与防静电接地等。 M 10.2.3除另有规定外,智能化系统的接地宜与建筑物内其他系统 共用接地装置,联合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Q;智能化系统的各种箱体 线槽等金属组件均应做等电位联结。 10.2.4室外的智能化系统设备线路应根据安装高度、环境条件及 其重要程度采取相应的防雷和接地保护措施。 10.2.5建筑物内电子信息系统应根据所在地雷暴日、设备所在的 防雷区及系统对雷电电磁脉冲的抗扰度,采取相应的屏蔽、接地、 等电位联结及装设浪涌保护器(浪涌保护器(SPD)设置要求详见 附录D)等防护措施。 10.2.6需进行雷击电磁脉冲防护的场所,其进出电源线路宜采取 异蔽措施(屏蔽措施详见附录C)。当外引线缆采用屏蔽电缆时1.JTG3820-2018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制办法.pdf, 电缆屏蔽层在入户处应作等电位联结,当外引线缆采用非屏蔽电缆 时,人户前应穿金属管埋地敷设,且穿管长度不应小于15m。 10.2.7当通信线缆引人有电磁屏蔽要求的实验室、试验室时,应 加滤波熙成进行
屏蔽措施(屏蔽措施详见附录C)。当外弓线缆采用屏蔽电缆时, 电缆屏蔽层在入户处应作等电位联结,当外引线缆采用非屏蔽电缆
10.2.7当通信线缆弓1人有电磁屏蔽要求的实验室、试验室时,应 加滤波器或进行其他屏蔽处理(屏蔽措施详见附录C)。
11智能化系统室外管网
11.1.1校园智能化室外管网敷设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民用建筑电 气设计标准》GB51348、《电力工程电缆工程设计标准》GB50217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的相关规定。 11.1.2智能化系统室外线路宜采用地下敷设的方式,并应与校园供 配电系统及其他基础设施系统协调布置。 11.1.3智能化系统室外布线应包括用地红线内园区综合信息管道 建筑物引人管道等。 11.1.4智能化系统室外布线应避免因电磁场、环境温度、外部热源 等因素对布线系统传输质量带来的影响,并应防止在敷设过程中因 受撞击、振动、线缆自重和建筑物变形等各种机械应力带来的损害 11.1.5智能化系统布线中信号传输、供电及控制线路为交流25V 或直流60V及以下时,宜来用电压等级不低于300V/300V的铜芯 绝缘电缆;当布线系统为交流50V以上或直流120V以上时,应采 用电压等级不低于300V/50QV的铜芯绝缘电缆;采用交流 220V/380V的供电和控制线路,应采用电压等级不低于450V/750V 的铜芯绝缘导线或0.6kV/1kV铜芯电缆。
11.2.1校区内室外智能化系统布线方式应首选地下综合信息管道 方式敷设,当遇有特殊敷设要求的场地,可选用地下专用电缆沟等 方式敷设,
11.2.2地下信息管道的路由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管道宜敷设在人行道下或人行道旁的绿化带下; 2管道宜在建筑物智能化系统管道进出多的道路一侧; 3管道宜与室外总图上设施和立杆同侧。
11.2.3不同种类的智能化系统信号传输线缆不宜同管,安防电缆与 其他管线间距应满足防信号十扰的要求,严禁与电力导线同孔敷设。 室外管道的路由和位置宜与高压电力线、热力管、煤气管设计在不 司路侧,并宜选择在建筑物较多或需求量大的道路一侧。室外智能化 管道与其他管道及建筑物的最小净距宜符合表11.2.3的要求。
能化系统管道和其他地下管道及
注:1主十排水管后敷设时,其施工沟边与通信管道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5m; 2当通信管道在排水管下部穿越时,净距不宜小于0.4m,通信管道应做包 封,包封长度自排水管的两侧各加长2.0m; 3与燃气管道交越处2.0m范围内,燃气管不应做接合装置和附属设。如上 述情况不能避免肘,通信管道应做包封2.0m;
4如电力电缆加保护管时,净距可减至0.15m。 11.2.4地下信息管道可采用塑料管、热镀锌焊接厚壁钢管、无缝钢 管和钢塑复合管。 11.2.5地下信息管道宜按智能化系统各线缆敷设容量需求进行不 司管道材料与管径的组合配置。 11.2.6地下信息管道的容量应按照近期、远期线缆使用需求及备用 管孔数确定。 11.2.7地下信息管道的埋地深度、人(手)孔放坡和间距应符合下 列规定: 1地下信息管道顶部至绿化带地面或人行道路面最小埋深宜 符合表11.2.7的规定
注:1塑料管的最小埋深达不到本表内要求时,应采用热镀锌钢导管或钢筋混凝土包 封等保护措施; 2管道最小埋深是指上层管道的顶面至绿化带地面或人行道路面的距离; 3轻轨电车道是指园区内有人或无人驾驶的单轨或双轨轻型电车轨道。 进人人孔处的地下信息管道基础顶部距人孔基础顶部净距 不宜小于0.4m,管道顶部距人孔上覆底部的净距不应小于0.3m; 进入手孔处的地下信息管道基础顶部距手孔基础顶部不宜小于 0.2m; 3塑料弯管道的曲率半径不应小于10m:塑料管道下应做基础 层,管道上部应加敷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及管道外加设钢筋混凝土外 包封固定等措施: 4地下信息管道敷设时应向人(手)孔放坡,管道坡度宜为
0.3%~0.4%,不得小于0.25%;当室外道路或地势已有坡度时, 可利用其地势获得坡度; 5地下信息管道中直线管道敷设的段长离两边人(手)孔间距 不宜超过100m,且同一段管道不得有S形弯道。 11.2.8地下信息管道与智能化系统设施之间衔接时,应符合下列规 定: 1公用通信网人(手)孔至用地红线内通信设施进线间处的 衔接管道(引人管)不宜少于6根单孔管:校区人(手)孔至单栋 建筑物弱电设施进线间的衔接管道(引入管)管采用4根及以上单 孔管; 2管道人(手)孔之间的衔接管道宜采用4根及以上单孔管: 3管道应与校区屋外各弱电线缆交接箱、分接箱、控制箱、 4与室外弱电系统终端设备衔接的管道应采用不低于壁厚 2.0mm的热浸镀锌钢导管或采用中型机械应力及以上的刚性塑导 管,导管埋地深度不宜低乎0.7m,引出地面时应采取防止机械损伤 的措施。 11.2.9人(手孔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地下信息管道的分叉点、管道拐弯处、道路的交叉路口、 坡度较大的转折处、跨越桥梁的两端处、设有室外线缆交接箱处、 建筑物引人处、采用特殊方式穿越道路的两端等部位,宜设置人(手 孔; 2人(手)孔位置应与电力电缆管、热力管、燃气管、排水 管等地下管线的检查井相互错开;其他机电设施的地下管线不得在 人(手)孔内穿过; 3人(手)孔位置不应设置在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货物堆 积场地、低洼积水等处; 4交叉路口的人(手)孔位置宜选择在人行道或绿化地带; 5与公用通信网管道相通的人(手)孔位置,应方便与电信 业务经营者已有的管网衔接,
6人(手)孔并盖应有防盗、防滑、防跌落、防位移、防噪 声等措施,井盖上应有明显的用途及产权标识。 11.2.10 人(手)孔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近期及远期发展管道群容量大于6孔时,宜采用人孔; 2 近期及远期发展管道群容量不大于6孔时,宜采用手孔; 3 采用暗式渠道时,宜采用手孔; 4地下管道引上处、室外落地式线缆交接箱基座处,宜采用 手孔。 11.2.11电(光)缆的分支点、汇接点,坡度较大的管线拐弯处设 置人(手)孔井,直线通路上人(手)孔井间距不宜大于100m。 11.2.12光缆接头盒在人(手)孔内宜安装在常年积水水位以上的 牢靠,宜采用塑料管保护。 11.2.13光缆在各类管材中穿放时,光缆的外径不宜大于管孔内径 的90%,光缆敷设安装后管口应封堵严密。管道光缆占用的管孔 11.2.14校区地下设置封闭式或可开启式专用电缆沟(通道)、共 同沟或综合管廊时,应符合现行国家现行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 标准》GB51348和《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50217的有关规 定。
A.0.1 220/380V线路每干来泄漏电流可参考表A.0.1的规定
JC∕T 2403-2017 多孔陶瓷抗热震性试验方法.0.1 220/380V线路每王米泄氵
.0.2电动机泄漏电流可参考表A.0.2的规定
A.0.2电动机泄漏电流可参考表A.0.2的规定
表A.0.2电动机泄漏电流(mA)
表A.0.3荧光灯、日用电器、计算机泄漏电流(mA)
附录B高校安全防范技术设施基本配置表
表B高校安全防范技术设施基本配置表
续表B停车库出入口电子视频安防(场)入侵报警系统控制巡查监控系统管理系统系统系统序安装区域或备注控制装覆盖范围置、存储紧急停车场人侵管理巡查摄像机记录和报警管理探测器设备显示装置设备设备重点校园出人口112应宜公共校园主干道重点12应W交叉口公共主通道、楼其门重点其办公其周边13图书馆梯口、电卫室公共室宜装宜装梯宜装轿厢五省宜装其出入口应装,主通道、楼其门办公、教学、重点其办公其周边梯口、电卫室科研场所公共室宜装宜装梯宜装轿厢宜装应装GB∕T 31292-2014 碳纤维 碳含量的测定 燃烧吸收法,重点15校园制高点其出人口公共应装41
续表B停车库出人口电子视频安防(场)人侵报警系统控制巡查监控系统管理系统系统安装区域或系统序备注控制装号覆盖范围们禁置、存储紧急停车场人侵巡查摄像机记录和报警管理管理显示探测器设备装置设备设备设备重点16中心广场应公共重点17体育场应公共其出人重点口应装18体育馆公共内部宜装其出人重点口应装,19会议中心公共内部宜装其出人学生活动重点口应装,中心公共内部宜装校医院门、急诊部的重点21学校医院医出入口公共及内部重点区域应装42